第一章:開篇引子

第一章:開篇引子

玉鐸寺內,一道黑影閃過,只是一瞬,便隱匿在夜色之中,身形之快普通人會認為只是一陣風吹過而已,幾息之間那道黑影便出現在寺內藏經閣外的一處黑暗的角落。

遠處一位巡更弟子走過,只是一頓身便又走開,在他眼中雖然不會認為只是一陣風吹過而已,略一思量便覺得可能是夜間鳥獸活動身子,或者是這幾天巡更勞累眼花了而已。

藏經閣不遠處的一所禪房裏普善大師正在閉目打坐。手裏的碧玉念珠一頓,眼睛半眯睜開。未幾便起身離開蒲團,凈直走出禪房,腳步方向便是寺中的藏經閣。

藏經閣三層黑影閃動,黑影的手在迅速地翻動一落落的經書。突然一頓,身影便藏在一架經書之後。

耳聽一聲佛號,一個人便出現在三層藏經閣門前,藉著微弱的月光看去,此人身影枯瘦,無冠無發,長髯飄撒胸前隨風輕輕微動,手裏拿着一串念珠隨着心中佛號轉動。此人正是寺中檢查長老普善大師。

“阿彌陀佛,施主兩次潛入本寺院被我巡查弟子發現,本以為能知難而退,沒想到時隔五日竟第三次潛入本寺,事不過三,望這次施主還是留下來,也好給本寺一個做交代吧!”

書架背後那黑影開始默不作聲,見大和尚到此嘴中輕哼一聲,轉身化作一團黑氣飛向藏經閣窗外。身形在窗口一頓,轉頭回望了一眼普善上人,似是挑釁,也似故意引上人跟隨。

普善一愣,心中閃過一絲疑惑,口中並未大聲呵斥,縱身便向妖氣追去。

轉眼間黑、灰兩道輕虹一前一後從藏經閣三樓窗口飛向寺外。玉鐸寺內眾僧聽到響動,紛紛從房內出來,但他們也只看見藏經閣上的那扇窗戶在搖晃擺動。

眾多弟子有的四處張望,有的迅速向藏經閣上跑去,幾個出來早看見黑影向寺外飛去的弟子招呼幾聲也向寺外黑影消失的方向奔去。

玉鐸寺外通往後山密林方向的上空,普善上人緊盯着前方几十丈外閃動的黑影,身形閃動向黑影消失的方向飛去緊追不捨。

眼見兩道輕虹略過樹梢,一瞬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前方密林里一陣鳥鳴,幾隻驚鳥起飛后又落下這片林中便又恢復了寧靜。

約莫半個時辰后,密林深處數十裡外,前方黑影在一片林木稀疏的地方停止了遁逃,妖氣一斂現出了一個女子身形,女子轉身望向追來的普善上人。上人從上空落下頓足在

女子身前數丈,也望向此女子,臉上沒有驚訝,閃過的卻是一絲悵然。

明知眼前的女子是妖,上人口中佛號宣過沒有呵斥對方妖孽,只是平靜地說:“事隔一年多施主到底是來了,但不知施主去本寺藏經閣所找何物,引老衲來此又所為何事?”

女子並未急於作答,只是轉身向一側,跺了幾步,閃出的身形后並排立着有兩個簡陋的墓冢。墓冢不大也太高,顯然是兩個衣冠冢,但塚上種着各種鮮花芳草與四周荒草禿地迥異,雖是墓地但卻透出了淡淡的溫馨。

普善上人望見不遠處的墓冢,顯出一絲驚訝,隨即悵然之色又從臉上閃過,說道:“施主何必如此執着呢,施主與他本就是一段孽緣,更何況他也已然......哎......”

一個半個時辰過後天有微亮,外出搜尋的弟子往後山尋出了幾里路后慢慢地發現已無跡可尋便也回了寺內。

後有弟子發現藏經閣內經書也僅是被翻動,並未缺失。各個僧眾也已在正殿大堂聚齊打坐靜等着普善上人回來。

這時大殿外一個沙彌匆匆跑進來,嘴裏高喊着:“住持回來了,住持回來了”。

僧眾們也紛紛起身跑向山門。只見普善上人從不遠處的上空飛下,袖袍一甩收起藉在腳下的法器,一手持碧玉佛珠另一隻手卻抱

着一個襁褓,襁褓內竟然是個未滿月的嬰兒,普善上人停在山門前,快步向寺內走去。

眾弟子臉現愕然,卻無人出來詢問,只是並立兩旁單手結掌放在胸前,幾個年長的大和尚口中齊聲喊道:“住持……”。

隨身轉動,見普善大師凈直走向大雄寶殿,突然駐足說到:“宗元,宗慧你二人去拿我袈裟,隨我到主寺方丈那裏去。”

先是一愣,二人馬上恭身稱是,隨即快步走向普善的禪房去取來袈裟,然後隨上人御器直奔主寺所在玉霞峰。

時至清晨,日露白頭。三個僧人從玉霞寺山門走出,便是之前去見主寺方丈的普善三人。

普善手中依然抱着那個嬰兒,嬰兒在襁褓中依然熟睡着,不同的是嬰兒脖頸一側多出了一串碧玉念珠,而在這些碧玉珠子中間卻有一顆通體紫色的珠子,其上還有幾縷紅絲交錯成網,更奇異的是那些紅絲竟然在珠子裏不停流轉如同活物一般。

不多時三人已至玉鐸寺山門之前,收起遁光,帶着孩子走進寺中。剛進山門,主寺里傳出幾聲鐘鳴,方知僧眾早課已畢該是準備齋飯的時候了。

鐘聲悠悠,如同初升日光慢慢將整個玉霞山全部籠罩。

後山密林,一位白衣女子一動不動望着遠處廟宇,就連衣裙被晨露打濕竟也不知。良久,似被鐘聲驚醒,方才低眉輕嘆,嘆息中確含百般的無奈和千般的不舍。

轉身化作一道閃光從密林中飛出遁向遠方,遁光向西眨眼便已消失不見。只留下身後玉霞山脈,群山延綿,盤踞環繞。

—————————————

蒼山山脈自西北崑崙南側幾十裡外獨自起山,往東綿延千里至中原北側平原之地則止。與中原接壤的群山被當地人稱為玉霞山。

玉霞峰為群山之巔,距南側中原北部不足百里。圍繞玉霞峰有六座大小山峰,諸峰以其為中心形成眾星捧月之勢。

千多年前西北而來的雲遊僧人了塵大師來到此處見其山川之勢聚而有散,群山下部平緩山上陡翹,於道家葬經之說此處也算風水上佳之地,而對於出家僧人來說此處山形亦甚是奇妙,有聚妙法而濟天下之型意。

玉霞山上並大小寺院共有七座,以玉霞寺為主寺,坐落在主峰玉霞峰之上。其餘六座以玉霞寺為中心坐落在其四周山峰之上,也是玉霞寺創立后千年內依次建立的下屬寺院。

寺院名稱與所在山峰同名。分別是玉鐸寺,玉鍾寺,玉泉寺,玉磬寺,玉竹寺和玉砵寺。寺廟群前後建成,最晚建立的玉砵寺也有一千八百年歷史。最早的玉霞寺已有兩千三百年的歷史。

寺廟幾經滄桑從開派祖師到如今幾經起伏,而近六百年內香火日漸鼎盛,往來寺廟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即使是五百前那段浩劫中來往寺廟的人們也是有增無減。

浩劫過後寺內弟子傷亡眾多。但在浩劫中很多人似乎是看破了生死或是見識到了玉霞寺眾僧人們的大神通,紛紛落髮入了玉霞寺門下,一時間寺院人數竟然超過了浩劫前的人數,俗家弟子的人數也日趨增多。

漸漸地玉霞寺也進入了其開派一來的鼎盛時期。時至今日整個玉霞寺僧人已逾兩千,寺內外俗家弟子幾近六千。

其中以玉霞寺主寺僧徒最眾五百七十人之多,寺院佔地百畝之廣。分寺玉鐸寺則僅有一百五十餘人,但寺內藏經數量則是七寺中最為眾多,是玉鐸寺第二位執事住持廣遠大師發大願而設立的第一藏經閣,閣內眾多典藉在當時皆是孤本,通過廣遠大師及後輩的努力典籍數量已至數十萬,眾多孤本也已有了手抄廣為流傳澤備後人。

玉泉寺是七座寺廟中的唯一一座女尼寺院。玉泉山山勢陡悄,而進寺的道路卻顯得蜿蜒平坦一些,是寺內第一代分寺住持緣覺師太花費十年心血和莫大神通開闢創建的。

寺中有一泉眼於寺中一塊陡悄山崖下,常年流水不斷,泉水匯入園中一個小水潭內,泉水清爽甘冽常年流水不斷,潭水清澈見底,至清無魚,壟冬不冰。相應的潭水邊的奇花異草也是四季長青,生機盎然甚是奇異。玉泉山也因此泉得名。

相傳行腳至玉霞山的比丘尼緣覺師太見此泉異象,得當時已是晚年的方丈了塵大師允許,隻身在山上修行三年。再次出現在玉霞僧眾面前時,人們驚奇地發現見其神光內斂與三年前判若兩人,不論是從修為還是佛法上都有了驚人的變化。

了塵大師為其開壇宣法,緣覺師太當時的宣法也成為出家人流傳至今的佳話。而後一年在了塵大師的支持和緣覺師太的努力下以在玉泉山上開始建起分院玉泉寺,七年後寺院初成,開始廣收信女門徒。

玉泉山一脈也就延續至今。而玉泉寺也是兩千年來中原沃土中唯一一個以寺為名的女尼庵院。

其餘各寺亦有其不同妙處,或是神通,或是佛法經律,或清修,或苦禪,雖互相流通但亦各有所重,其間種種便不一一道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念梵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念梵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開篇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