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宛城故事

第二十三章 宛城故事

宛城故事多。

一、賈詡的遠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張濟自關中引兵入荊州界,攻穰城,為流矢所中死。……濟族子建忠將軍綉代領其眾,屯宛。”這一年,賈詡也從駐紮在華陰的段煨那裏,投奔到張綉帳下。關於賈詡為什麼舍段煨而從張綉,他本人是這樣解釋的:“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我去必喜,又望吾結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綉無謀主,亦願得詡:則家與身必俱全穎。”

這也就是說,他首先看透了段煨本性的多疑。說明段煨並不是賈詡理想的主公,他對於賈詡外表禮讓而內心懼怕、防備,既不能重用賈,還讓賈感到了不安。段煨駐紮在華陰,沒有外援,在那個諸侯混戰的時代是很危險的。賈詡同時又看到這一點,他知道段煨希望自己能夠投效別人,並為段煨拉來一個盟友。這時,賈看中了屯紮在宛城的張綉。此時此地的張綉,剛剛統領了叔叔張濟遺留的士卒,需要“主謀”,賈正好前往,可受重用。通過這番思考,賈詡和張綉走到了一起。賈收到了最好的效果——“綉執子孫禮,煨果善視其家。”(《三國志.賈詡傳》)就是說,張綉視賈詡為長輩,而賈留在段煨處的家眷,得到了段無微不至的關照。

從賈詡投奔張繡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賈詡這個人對於人性的敏銳觀察力以及對局勢把握、判斷、預見的驚人能力。

下面再來看看曹操當時情況,他為什麼要去討伐宛城?

此時的曹操,將漢獻帝迎奉到了許縣,改名為許昌,又叫許都。袁術在淮南將要稱帝,正在積極籌劃準備之中。孫策脫離袁術而席捲江東,並公開與袁術決裂,表示對袁術稱帝的反對,這對於曹操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這說明孫策已經有了相當的實力,並且具有長遠的政治眼光,實際上成為割據江南的勁敵。呂布佔據徐州,陳宮為主謀,這對曹操構成巨大威脅。呂布還有與袁術結成同盟的可能,那樣對於曹操來講就更加頭疼了。張綉駐紮宛城,向南連結荊州的劉表,成為曹操的肘腋之患。河北方面,袁紹和公孫瓚兩方面的火拚給曹操時間得以解決呂布、張綉、袁術等人的時間。事實上,到建安四年(公元200年)袁紹打敗公孫瓚成為曹操最大的敵人時,曹操已經殺呂布,敗袁術,降張綉。說明,曹操在這段時間內,抓住了機會,完成了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的基本統一。曹操對張繡的幾次戰鬥,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展開的。

二、宛城之戰

歷史上,曹操征張繡的宛城之戰一共打了三次。

1.第一次:宛城之戰1——建安二年(公元197年)1月。

《資治通鑒》載:“春,正月,曹操討張綉,軍於水,綉舉眾降。操納張濟之妻,綉恨之;又以金與綉驍將胡車兒,綉聞而疑懼,襲擊操軍,殺操長子昂。操中流矢,敗走,校尉典韋與綉力戰,左右死傷略盡,韋被數十創。綉兵前搏之,韋雙挾兩人擊殺之,目大罵而死。操收散兵,還住舞陰。綉率騎來追,操擊破之,綉走還穰,復與劉表合。”這就是有名的“典韋死戰救曹操”。

宛城在許都西南面,距離許都並不遠(約170多公里)。曹操於建安元年(196年)9月將天子移到許都,次年春天就討伐屯紮在宛的張綉,可見宛城是許昌的肘腋之地。稍於此前,劉備討伐袁術時,被呂布佔據了徐州,投奔曹操,曹操收容了他並將他安排在小沛,讓他作為圖謀呂布的前哨。有了劉備放哨,來自徐州的壓力要稍稍減輕一些。袁術正在為稱帝做準備,一時間也不會卒起兵革,所以,曹操選擇在這個時候討伐張綉,也算是時機正好。

第一次宛城之戰,沒有打,張綉就投降了。雙方的實力對比沒有記錄在史料上,但是對於張綉一方來說,肯定是處於劣勢的。《三國志.劉表傳》載:張濟在荊州境內被射死後,劉表“使人納其眾;眾聞之喜,遂服從”。也就是說,張濟的部卒在其戰死後,有許多歸降了劉表,只有一部分被張綉接管統領。所以,張繡的實力並不足以與已經實現“挾天子”的曹操相抗衡。《三國演義》說張綉投降,是賈詡出謀劃策的。史無記載,但是也不能說絕無可能。從賈詡以後一系列的言論和舉動來說,他是看出曹操與其他諸侯的不同之處的。對於曹操終究能夠成就霸業是看得很清楚的(在“官渡之戰”前就能看出這一點的,除了曹操手下的謀士,就數賈詡了)。所以,此時賈詡也很有可能勸張綉投降。

張綉投降后,不可一世的曹操納了張濟的妻子,也就是張繡的嬸嬸。張綉很不高興,認為侮辱了自己。曹操聽后,想殺了張綉。張綉手下有猛將胡車兒,曹操花重金收買他,被張綉發覺,所以張綉就反叛了。這次反叛,讓曹操損失很大,“二子沒”、典韋死、曹操也險些喪命。《吳書》中記載了賈詡在這次反叛中,為張綉出謀劃策過。其中載:“綉降,用賈詡計,乞徙軍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綉又曰:‘車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祖信綉,皆聽之。綉乃嚴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備,故敗。”這裏記錄了賈詡為張綉划策,認為張綉應該找理由屯紮在曹操的要害部位,以防萬一。果然曹操待張綉不好時,張綉反叛得以成功。“太祖信綉”說明,張綉移屯中軍,是在曹張矛盾還未出現的時候就發生的事情,賈詡能在這個時候就獻計移屯,其預事能力可謂超群,對張綉而言可謂金石之策。

2.第二次:宛城之戰2——建安二年(公元197年)11月。

曹操宛城戰敗,退回許昌。派遣鍾繇鎮守長安,韓遂、馬騰“各遣子入侍”表示臣服。袁術在壽春稱帝,遭到一片反對聲。於是袁術希望獲得在徐州的呂布的支援,為自己的兒子向呂布求親。呂布差點答應。多虧此時陳珪、陳登父子從中周旋,才使此事告吹。呂布收回女兒,與袁術斷交,並向許昌方面示好。曹操趁機討伐袁術,袁術大敗,逃竄淮南。曹操此時授予呂布官爵,與呂布關係緩和,袁術又被打敗,所以,其年12月,曹操又將戰麾指向宛城。

《三國志.武帝(曹操)紀》載:“公之自舞陰還也,南陽、章陵諸縣復叛為綉,公遣曹洪擊之,不利,還屯葉,數為綉、表所侵。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表將鄧濟據湖陽。攻拔之,生擒濟,湖陽降。攻舞陰,下之。”《三國志.張綉傳》載:“太祖比年攻之(連年征討),不克。”說明自第一次宛城之戰失敗后,南陽、章陵諸縣有反叛為張綉所有。此間,曹洪出兵討伐,沒有打勝。11月,曹操親征,到達了宛城。《武帝紀》沒有直言戰果,《張綉傳》說“比年”“不克”,可見,這次也沒有勝。《賈詡傳》中沒有這次宛城攻防戰中的記錄。但是賈詡並不是沒有出力獻策,相反,賈詡更加提前地知道曹操會“比年攻之”,故而早就做好了準備——那就是連結劉表。這也是曹操“比年”“不克”的重要原因,後面還要提及。這次戰鬥,劉表派遣將領鄧濟佔據湖陽,曹操只是攻下了湖陽和舞陰兩縣,擒獲了鄧濟,並沒有攻下宛城。劉表的援助成為張綉死守宛城的重要助力,也是賈詡初到張綉處就給張綉定下的戰略。《賈詡傳》載:“張綉遣人迎詡……詡遂往,……說綉與劉表連和。”這足以體現了賈詡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卓識遠見。

3.第三次:穰城之戰——建安三年(公元198年)3月

曹操不甘心失敗!《三國志.武帝(曹操)紀》載:“三年春正月,公還許,初置軍師祭酒。三月,公圍張綉於穰。”其中“三年春正月,公還許”就是說的第二次宛城之戰沒有打下宛城,曹操的軍隊於第二年(即建安三年)春正月返回許都。在修整了一個月左右,曹操又開始攻打張綉。這次兩軍在穰城交鋒。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荀攸隨征。《三國志.荀攸傳》載,戰前,荀攸曾勸阻曹操攻打張綉,他說:“綉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綉以游軍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勢必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看來,荀攸已經發現張綉與劉表的聯合勢大難圖,所以勸阻。但曹操沒有聽從,“遂進軍之穰,與戰。綉急,表果救之。軍不利。太祖謂攸曰:‘不用君言至是。’”

此次攻伐,仍是“比年”“不克”之中的一回,這趟曹操沒有拿下穰城,也就沒有到達宛,所以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宛城之戰。這次戰鬥,曹軍的撤退也值得一提。首先講講撤退的原因。《三國志.武帝(曹操)紀》載:“夏五月,劉表遣兵救綉,以絕軍后。公將引還……”《獻帝春秋》載:“袁紹叛卒詣公云:‘田豐使紹早襲許,若挾天子以令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公乃解綉圍。”這裏說了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劉表的援軍截斷了曹軍後路;第二個原因是袁紹的叛卒說袁紹將聽從田豐的建議襲取許昌,所以曹操返回,應該都是曹操撤軍的原因。這就導致曹操必須急速回撤。張綉採取了追擊,賈詡勸阻,可張綉不聽,果然遭到曹操算計,失敗了。後來,賈詡再勸追擊,張綉不解但仍然聽從,果然大勝.這裏顯示出了賈詡料敵於千里之外的高超謀略,讓阿瞞也着了一回道。

最後來說一下張綉最終為什麼還是降曹了。

建安三年曹操從穰城撤退後,呂布和袁術又相互勾結起來,所以他將主要精力都放在滅呂布和袁術的身上。直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這些事情才基本辦完。接着又是劉備的反叛,讓曹操忙了一陣子。到建安四年底至建安五年初的時候,袁紹已經滅掉公孫瓚,轉過頭來要攻打曹操。曹操仍沒有把宛城的問題解決好。曹操與袁紹對壘於官渡,趁着戰前的空隙,向東滅掉了徐州的劉備,擒獲了關羽。緊接着在白馬和延津分別擊潰了顏良和文丑所部,官渡之戰就要進入鏖戰期。

官渡之戰進入緊張時期,袁紹和曹操分別四處拉援助,他們都向四方的諸侯伸過手,如:劉表、張綉、劉璋等。張綉由於其所處的特殊的戰略位置,分別受到曹操和袁紹的拉攏。賈詡在張繡的歸屬問題上,做了一個很好的安排。《三國志.賈詡傳》載:“太祖(曹操)拒袁紹於官渡,紹遣人招綉,並與詡書結援。綉欲許之,詡顯於綉坐上謂紹使曰:‘歸謝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綉驚懼曰:‘何至於此!’竊謂詡曰:‘若此,當何歸?’詡曰:‘不如從曹公。’綉曰:‘袁強曹弱,又與曹為讎,從之如何?’詡曰:‘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原將軍無疑!’綉從之,率眾歸太祖。太祖見之,喜,執詡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這段話很好地說明了賈詡對人性、對局勢、對王道的了解入微。他以三條理由說服了張綉,使其投降於曹操,曹操也最終能厚待了他。

由此可見,三次宛城之戰無疑成了賈詡充分展現自我才能的歷史舞台。賈詡不愧為三國一流謀士之列。了解了這段歷史之後,我特意去查了下現在的賈詡在誰那裏,原來被今朝會館的三哥抓了,賈詡在熱三中的屬性是:103內政、59勇武、118智謀,且統率106!一個不錯的謀士,裝備一下,還可以作為TQ將來用。

三、抓張綉,占宛城!

張綉在熱三中的屬性是:99統帥,55內政,90勇武,73智謀。感覺遊戲中把他的勇武設得太低了,怎麼著也應該在100以上啊!關於張綉有個傳說,

話說張綉收編張濟的部眾之後,屯紮宛城,被封"宛城侯",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桿虎頭金槍。張綉是武術名家童淵的大徒弟。戰宛城時由胡車兒偷走典韋的雙戟,然後得以槍挑典韋。他的“百鳥朝凰槍”威震天下。後來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被趙雲的“七探蛇盤槍”殺死。從此趙雲成了真正的槍王。在一些三國評書中還說,張任、張綉均師從童淵,趙雲是童淵的關門弟子,童淵是張綉、張任、趙雲的師父。童淵本來只收徒兩人,一人是“宛城侯”張綉,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張任。兩人均學了他的“百鳥朝凰槍”,並且闖下了極高的名望。童淵晚年隱居深山,后經趙雲求拜,收了趙云為關門弟子。趙雲藝成下山後,自創了一套“七探蛇盤槍”。這些都是傳說和評述中講到的,在《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中並沒有這樣的描述。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張繡的武功應該不錯,不然怎麼能被稱為“槍王”呢?

另外再來看看趙雲和張任的屬性,趙云:79內政、117勇武、92智力,統率112!張任:72內政、103勇武、95智力,統率109!趙雲是七大極品將之一,張任位列一流將。所以說,張繡的勇武稍稍低了點……

閑話不多說了,我已經調派將領、集結兵力完畢了,準備向宛城發動攻擊。

我給呂玲綺和王平分別吃了寶物。一佔用呂玲綺滿統帶領4.2WCN、1WCC、炮灰,結果最後打不完義兵,全軍覆沒。(主要當時還不會用TS卡位,CC頂上去做肉盾的同時,還要被對方的TS砸。)沒關係,我已經做好了這個準備的,所以失敗之後,繼續用呂玲綺帶同樣的兵頂上,這次輕鬆殺光了近戰兵,然後等平局。後面王平帶領1WQQ和4.8WTQ作第一輪掠奪,這回QQ全死、TQ死了2W多,但最終是把遠程兵也清了。後面緊接着的一隊是馬忠帶領4.5WTQ掠奪,再後面就是張苞、關興、董襲等各帶一批QQ輪着掠奪。掠了差不多十五六回,然後後面呂玲綺帶上TS、CN、G、炮灰義兵等做第一次成功佔領,並且用義兵填城防,幾次佔領下來,張綉就被俘虜了,然後填完城防就是輪城了。從下午一點多到晚上七點多,輪下來,民心只剩下30了,用我的軍師戲志才放了一把計謀,然後成功佔領。

很幸運,宛城佔下來是10級官府!安撫了下民心,然後把張綉招降,洗了下,派去刷10級黃巾城升級。

宛城對我來說,意義太重大了,

第一,宛城是我自己打的第一個郡;

第二,宛城所處的地理位置在荊州的北面臨司隸、豫州、益州,幾乎是在整個熱三地圖的中央位置,這樣,我其他的城池恰好都分佈在四周,以宛城為中心,宛城現在是我的中央樞紐、戰略重地,因此我在宛城屯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這樣,要是爆發戰爭,從這裏分派軍隊,就很迅速了;

第三,宛城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它的轄區內有個縣城叫“隆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三國第一智囊孔明就是在這個城裏的,這是個BT縣城,青青抓完諸葛亮之後並沒有占城,所以我每天從宛城可以收編一次隆中的兵力,開始的時候,一次可以收編4W多農夫,日積月累,最後我統計了一下,估計光是從隆中就收編了大約50W農夫、20W義兵!大家可能會說這些垃圾兵種沒什麼用,但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他們還是能派上很大的用場的。

--------------

未完,待續。。第二十四章蘇俊即位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的熱血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的熱血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宛城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