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刺探軍情

3.第3章 刺探軍情

公元前2086年仲夏,塗山,一道腥紅色血光劃過天際,就好象在隆起的肚皮上劃開了一道口子,一個混沌之物從血光之側墜落而下,伴隨着嘶鳴之聲,聲音十分清脆,充滿着悲憫,好像嬰兒在泣血。

方圓百餘里的民眾無不為之震驚,在巫師的蠱惑下,紛紛操起棍杠鋤具、銅鼓鑼鈴,挨家挨戶搜尋不祥之物。

一時間,人心惶惶,雞飛狗跳,十多名當日或數日內出生的男女嬰兒,被扔進火坑,或架火焚燒,十多戶平民或奴隸哭天搶地,數名婦孺不堪忍受失子之疼,或受不住新兒慘死之狀,或投河,或懸樑。

在塗山南坡一戶人家,地勢偏僻,少有人煙,一位年輕少婦正一臉驚懼的抱着新生兒,突然聽得遠處傳來陣陣銅鼓鑼鈴之音,並伴着吵雜的叫喊聲。少婦急忙抱起嬰兒,慌慌張張地逃出家門。

雷電之聲響起,噼啪作響,瓢潑大雨傾盆而下,一切都淹沒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風雨之中。

——————

十六年,對於數百萬年的人類文明史,只是滄海一栗,凡世一塵,轉瞬即逝。

十六年後,雍州武國國相燭熾勾結北狄的熏育人叛亂,囚禁了武國的首領武氏。

彭國首領鏗奉大王舜的指令,率大軍前往雍州平叛。

有易氏、有虞氏、斟尋氏等十多個部落派兵增援,年僅十六歲的啟夾在塗山氏的出征大軍里。

主力大軍在華陰渡過謂水,進入雍州境內,向邰城進發。在離邰城五十里,遇到武國大軍的阻擊,雙方亂戰至傍晚。

(邰城在如今的武功縣,后稷的封地,有后稷祠及姜嫄祠。)

雙方混戰正酣,北方殺來一支精騎,原來是熏育人趁亂南下,平叛大軍不支,趁着昏暗的天色,向黃龍山方向退卻。

至此,熏育人與武國南北互應,鉗制住平叛大軍,雙方互有勝負,戰事膠着,武國希望熏育人與彭國大軍拼個你死我活,熏育人則希望武國與彭國大軍打個二敗俱傷。

結果,武國和熏育人都不肯使盡全力,彭國大軍沒有實力同時對付武國和熏育人,因此也不敢全力拚殺。

此時,三苗部落聯盟大王病重,他的兒子盤信乘機掌握了蒙苗部的兵權,兵馬調動頻繁,隨時有北上的企圖。同時,有扈氏和一日做大的有鄧氏也有異常的兵馬調動,陽城被迫將主力大軍調往襄陽一帶,以防止三苗人突破參衛城而北上,也防着有鄧氏和有扈氏的異常舉動。

為應對雍州的戰局,陽城向各部落再次徵兵,沒有一個部落再肯多出一兵一卒,平叛戰爭一拖就是將二年之久。

18歲的啟,經過二年的風霜和拼殺,身材魁梧,面色峻朗,神色中透着堅毅和冷峻。一身野豬皮襖,頭頂一頂皮帽,腳蹬一雙皮靴,沾滿了潔白的雪,腰上綁着一根麻布帶,斜插着一把短刃。

四周到處是針葉常綠喬木,高聳見頂,樹桿又粗又直,灰褐色的樹皮,裂成不規則的鱗塊,大枝平展,或斜着向上,樹枝上掛着或大或小的花柱、穗狀球果,枝葉和球果上掛滿了潔白的雪。

剛剛又下了一場雪,雪下的不大,地上的積雪剛剛漫過了皮靴的腳面,踩上去,發出吱吱的聲音,在寂靜的森林裏,顯示異常的清脆。

陽光透過樹葉直射了下來,非常刺眼,沒有一絲絲的風,偶爾有幾隻小動物快速的消失在林木後面,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小而淺的爪印。

雖然沒有寒風,啟卻感覺到陣陣寒意,從溫濕的江水南岸來到雪霜的渭水之北,已有二年,啟仍然沒有習慣下來,跟北方伸手結冰的天氣相比,啟更喜歡濕冷透骨的南方氣候。

“大哥,出了這片林子,就有人接應我們了。”山南十分高興的說,“沒想到熏育人在河水(即現在的黃河)南岸的河灣老營被烏桓部落偷襲,熏育大軍的糧草一下子就中斷了。”

跟在後面的克牙扯開了嗓子,“娘的,終於可以放開嗓門說話了,這些日子,可把老子憋壞了,大氣不敢出一口。”

克牙和山南都是塗山氏的平民,在來雍州的途中,三人相識,他倆都比啟年長。克牙和山南出身貧苦,沒念過書,發現啟學問高,覺得他很了不起,便認他為大哥。

啟絲毫不客氣,把他倆當小弟對待。

塗山氏是一個小部落,原本屬於九黎部落,蚩尤戰死後,九黎分裂為九夷和三苗,塗山氏一直夾在中原、九夷與三苗之間,誰也不敢得罪,此次出兵雍州,對三苗和九夷並無直接的利害關係,為了討好陽城,傾其所有,派出了一個旅,即一千人的軍隊,隨平叛大軍來到雍州。

由於啟為人十分機敏,又識字,塗山氏首領派他負責佃作的差事,啟不負所望,常常有不小的收穫,深得塗山氏首領的信任,給了他一個最低級的軍職。

啟非並貴族出身,能得到升賞,已經是很不錯了,啟子並不在意升賞,不過,有了軍職,就可以挑選助手,在刺探情報的過程中,有人幫助打掩護,便安全得多了,克牙和山南身手敏捷,打起仗來十分勇猛,三人關係親密,當然是不二人選。

幾天前,啟帶着克牙和山南再次去熏育大營刺探軍情,竟然探得熏育人在河灣地區的老營被烏恆部落襲擊而失陷,熏育大軍設在隴山的大營因此糧草為斷。

(熏育,又作獯鬻、葷粥、薰粥,上古時期的少數民族,主要在隴山至太行山一帶活動,熏育人衰弱后,匈奴人興起。)

這二年來,不僅中原的平叛大軍在苦苦煎熬,熏育和武國也是苦苦支撐,熏育的二萬多人馬駐紮在隴山大營,人吃馬喂,雖然有河灣老營支撐,時間長了,河灣老營的糧草也快消耗殆盡。

熏育人之所以不惜代價在隴山支撐着,他們看中了渭水一帶肥沃的土地,並想藉此進入中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夏啟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夏啟王
上一章下一章

3.第3章 刺探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