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第三十八章(上)

71.第三十八章(上)

蛇人

東郡某甲[1],以弄蛇為業。嘗蓄馴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

日二青。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蛇人愛之,異於他蛇。期

年[2],大青死,思補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啟笥,二青

亦渺。蛇人悵恨欲死。冥搜亟呼,迄無影兆[3]。然每值豐林茂草,輒縱之去,

俾得自適,尋復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絕望,怏怏

遂行。出門數武,聞叢薪錯楚中[4],窸窣作響[5]。停趾愕顧,則二青來也。

大喜,如獲拱璧[6]。息肩路隅,蛇亦煩止。視其後,小蛇從焉。撫之曰:“我

以汝為逝矣[7]。小侶而所薦耶[8]?”出餌飼之,兼飼小蛇。小蛇雖不去,

然瑟縮不敢食[9]。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讓客者。蛇人又飼之,乃食,食

己,隨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輒中規矩,與二青無少異,因名之小

青。衒技四方,獲利無算。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為率[10];大則過重,輒便更易。——緣

二青馴,故未遽棄。又二三年,長三尺余,卧則笥為之滿,遂決去之。一日,

至淄邑東山間,飼以美餌,祝而縱之。既去,頃之復來,蜿蜒笥外。蛇人揮

曰:“去之!世無百年不散之筵。從此隱身大谷,必且為神龍,笥中何可以

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復返,揮之不去,以首觸笥。小青在

中,亦震震而動。蛇人悟曰:“得毋欲別小青也?”乃發笥。小青徑出,因

與交首吐舌,似相告語。已而委蛇並去[11]。方意小青不返,俄而踽踽獨來

[12],竟入笥卧。由此隨在物色[13],迄無佳者。而小青亦漸大,不可弄,

后得一頭,亦頗馴,然終不如小青良。而小青粗乾兒臂矣。先是,二青在山

中,樵人多見之。又數年,長數尺,圍如碗;漸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

故出其途。一日,蛇人經其處,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

顧已將及

矣。而視其首,朱點儼然,始悟為二青。下擔呼曰:“二青,二青!”

蛇頓止。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覺其意殊不惡,但軀巨重,不

勝其繞;仆地呼禱,乃釋之。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二蛇

相見,交纏如飴糖狀,久之始開。蛇人乃祝小青:“我久欲與汝別,今有伴

矣。”謂二青曰:“原君引之來,可還引之去。更囑一言:深山不乏食飲,

勿擾行人,以犯天譴[14]。”二蛇垂頭,似相領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后,

過處林木為之中分。蛇人位立望之,不見乃去。自此行人如常,不知其何往

也。

異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戀戀有故人之意[15]。且其從諫也如

轉圜[16]。獨怪儼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17],數世蒙恩之主,輒思

下井復投石焉[18];又不然,則藥石相投[19],悍然不顧,且怒而仇焉者,

亦羞此蛇也已。”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東郡:秦置郡名,洽所在濮陽(今河南濮陽縣西南)。漢時領有今山

東及河南兩省部分地區。隋開皇九年(589)廢。隋大業初(605),又改兗

州(今山東兗州縣)為東郡。清時東昌府、曹州府,即個山東聊城地區及菏

澤地區,為秦漢東郡故地。

[2]期(jǐ幾)年:一周年。

-----------------------Page31-----------------------

[3]影兆:形影跡象。

[4]叢薪錯楚中:草木錯雜之處。《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

刈其楚。”薪,草。錯,交錯,雜亂。楚,牡荊,泛指灌木叢。

[5]窸窣(xiǖ悉蘇):形容聲音細碎。這裏指蛇行草叢中的聲音。s

[6]拱璧:大璧。《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與我其拱璧。”《疏》:

“拱,謂合兩手也。此璧兩手拱抱之,故為大璧。”

[7]逝:往。這裏意思是逃走。

[8]小侶而所薦耶:這個小夥伴是你引來的嗎?而,你。薦,薦引。

[9]瑟縮:蜷縮。《呂氏春秋古樂》:“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

達。”

[10]止以二尺為率(lǜ律):只以二尺長為標準。止,只。率,標準。

[11]委蛇:也作“逶迤”。曲折行進的樣子。

[12]踽踽(jǚǚj舉舉):獨行的樣子。《詩唐風杕杜》:“獨行

踽踽。”朱熹註:“踽踽,無所親之貌。”

[13]隨在物色:隨時隨地訪求。

[14]天譴:猶言天罰。

[15]故人之意:老朋友的感情。《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然公之所

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故人,舊交,昔日的朋

友。

[16]從諫也如轉圜(yuán圓):意思是聽從規勸像轉動圓物那樣容易。

《漢書梅福傳》:“昔高祖納善若不及,從諫若轉圜。”顏帥古註:“轉

圜,言其順易也。”圜,通“圓”,圓的物體。

[17]把臂之交:親密的友誼。把臂,挽着手臂,只有極親密的朋友間才

如此。

[18]下井復投石:即落井下石,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的卑劣行為。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井,

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19]藥石相投:投以約物、砭石,以治療疾病。喻苦口相勸,糾正人過

失。詳見《勞山道士》注。

-----------------------Page32-----------------------

斫蟒

胡田村胡姓者[1],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為所吞;弟

初駭欲奔,見兄被噬,遂奮怒出樵斧,斫蛇首。首傷而吞不已。然頭雖已沒,

幸肩際不能下。弟急極無計,乃兩手持兄足,力與蟒爭,竟曳兄出。蟒亦負

痛去。視兄,則鼻耳俱化,奄將氣盡[2]。肩負以行,途中凡十餘息,始至家。

醫養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噫!農人中,乃有弟弟如

此者哉[3]!或言:“蟒不為害,乃德義所感。”信然!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胡田村:在今淄博市張店區。今作湖田。

[2]奄(yan淹)將氣盡:氣息微弱,將要斷氣。奄,氣息奄奄。

[3]“乃有”句:竟有這樣好弟弟。乃,竟。弟弟,讀作“悌弟”。悌,

敬事兄長。

雹神

王公筠蒼[1],蒞任楚中[2]。擬登龍虎山謁天師[3]。及

湖[4],甫登舟,即有一人駕小艇來,使舟中人為通[5]。公見之,貌修

偉。懷中出天師刺[6],曰:“聞騶從將臨[7],先遣負

弩[8]。”公訝其預知,益神之,誠意而往。天師治具相款[9]。其服役

者,衣冠須鬣,多不類常人。前使者亦侍其側。少間,向天師細語。天師謂

公曰:“此先生同鄉,不之識耶?”公問之。曰:“此即世所傳雹神李左車

也[10]。”公愕然改容。天師曰:“適言奉旨雨雹,故告辭耳。”公問,“何

處?”曰:“章丘。”公以接壤關切,離席乞免。天師曰:“此上帝玉敕[11],

雹有頷數,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師垂思良久,乃顧而囑曰:“其多降

山谷,勿傷禾稼可也。”又囑:“貴客在坐,文去勿武[12]。”神出,至庭

中,忽足下生煙,氤氳匝地[13]。俄延逾刻,極力騰起,才高於庭樹;又起,

高於樓閣。霹靂一聲,向北飛去,屋宇震動,筵器擺簸。公駭曰:“去乃作

雷霆耶!”天師曰:“適戒之,所以遲遲;不然,平地一聲,便逝去矣。”

公別歸,志其月日,遣人問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溝渠皆滿,而田中僅數枚

焉。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王公筠蒼:指王孟震。孟震字筠蒼:淄川(今屬山東淄博市)人。萬

歷進士。官至左通政。因觸犯權奸魏忠賢被革職。見《淄川縣誌》卷五。

[2]楚中:泛指春秋時楚國故地習用為湖北、湖南兩省的通稱。

[3]龍虎山:道教名山之一。在江西貴溪縣西南。由龍、虎二山組成故名。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後人世居此山。張道陵(34—156),即張陵,東漢沛國

豐(今江蘇省豐縣)人,順帝漢安元年(142)在鵠鳴山(在今四川省大邑縣

境)創立道教,徒眾尊其為“天師”。其後世承襲道法,移居尤虎山,世稱

“張天師”。山上建有上清宮,為歷代天師的道場和祀神之處。其居處上清

鎮(在貴溪東),有“嗣漢天師府”,今尚殘存。

[4]湖:指江西鄱陽湖。

[5]為通:為之通稟,即替他傳達謁見的請求。

[6]刺:名帖。古時在竹簡上刺上名字作拜見的名帖,所以叫刺。

[7]騶(zōu鄒)從(zòng縱):古時達官貴人出行時護衛前後的騎卒。

[8]負弩:負弩矢前驅;意思是充當先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拜

相如為中郎將,建節住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前驅。”

弩,用機栝發箭的弓。

[9]治具相款:備辦酒席招待。具,饌具,指供設的肴饌。

[10]李左車:漢初行唐(今河北省行唐縣)人,初依趙王,封廣武君,

后歸漢將韓信,信用其奇計攻取燕、齊等地。詳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李左車死後為雹神的傳說,不詳始於何時。本書第十二卷《雹神》稱其“司

雹於東”,且在日照縣(今屬山東省)有“雹神李左車祠”。而據傳說,博

興縣城北十五里有李左車墓,“俗傳李左車為雹神,每年三月初六日,距李

墓較近各村眾相率頂禮謁墓祈禳;距墓遠者,亦於是日相約備牲醴祭於村西

北三百步外,祭畢埋之,去來均不回顧,是年輒豐稔,雹不為災。”(民國

-----------------------Page36-----------------------

二十五年《博興縣誌》卷十七)

[11]上帝玉敕(chì斥):道教稱上帝為玉皇大帝,簡稱玉皇、玉帝。“玉

敕”,猶“御敕”,帝王的詔命。玉,敬辭。敕,敕令。

[12]文去勿武:溫文離開,不要勇武。

[13]氤氳(yīnyun因暈)匝(zā扎)地:煙霧繞地。氤氳,煙雲瀰漫

的樣子,一般形容雲氣蒸騰。匝,環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光陰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光陰釀
上一章下一章

71.第三十八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