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前 序
——我之所以寫這部小說,是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生活非常艱難,與人疏遠隔離,常常遭受他人白眼,且每每遇事皆不順利,壓抑閉塞,惶恐流漓,很孤獨很疲倦。——於是,乾脆塞住耳朵蒙上眼睛,把自己埋到不知名的角落,斷斷續續進行着我的文字,了以慰藉那顆寂寞無聊的心。這一段段文字書寫,竟如在疲憊的心坎上一下一下不停地划刻,這一下一下厚重的划刻令我有着一陣一陣惡意的快感,——漸漸地,這快感竟令我着了迷,我一邊細細地品嘗這斷斷續續的痙攣般的痛楚,一邊繼續我的文字,——時間久了,便有了這部小說。
同時在此期間,在心底深處,懷揣着一個想往,希望着有一天,這部小說能得以發表暢銷。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象一束煙花一樣一衝上天,噼啪閃亮,光芒四射,大紅大紫。
以上的文字,本寫在本小說構思之前,寫於十五年前,雖然一看就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但些許反應創作本小說之前的一些真實想法。可惜,本書後來卻中斷許多年,其間未寫一字。多年以後,是在生活安定之後,在百無聊賴的時光中,偶然一次記不清的緣由,突然燃起年少時的夢想,重新續寫此書,本是懷戀年少時念想,回憶往昔,同時審視自身,平和心境,後來竟零零落落,斷斷續續地寫着,時間久了,竟一發不可收拾,受制於小說中的主人公,處於一種不可控的狀態,後來乾脆隨心就性,由着書中主人公,一路走下去,便有了這部小說。
由於本書人物眾多,性格又各異,且涉及領域幾多,事件紛繁,結構又極其複雜,幾近失控無力把握,很多時候,氣短心虛,心力交瘁,猶如長期沐於水中拼力掙扎不得釋,中途多次想放棄,幸得跌跌撞撞走到最後,拖鞋都掉了,全身濕透,幾近力竭,差點一命嗚呼哀哉。
作家的人生是不真實的人生,作家痛苦就在於活在自我創作的主人公的生活中夢境裏或是活在對以往的記憶里回憶中或是活在對未來的遐想中,無論在時間或空間上都沒有自我,小說家尤其如此,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作家的人生是變態的人生,畸形的人生,殘缺的人生。作家是個悲劇,有着此番念頭或進行着此種努力的人更是悲劇中的悲劇。
——當然,我們不能由此下結論說作家都是變態。
天才與玫瑰的相遇到底是以天才的隕落為劇終抑或是以玫瑰的枯萎為幕閉,從小說的創作開頭我就思考這個問題,並且這痛苦不堪的思考貫穿於小說的整個創作過程中。
難道小說的震撼力非得以美好事物的毀滅終結進而營造一種悲劇氣氛引起讀者共鳴而得以體現呢,?難道非得營造梵高式的凄艷絕美的悲情結局,?難道一定要以感動讀者為終極目標嗎!?這無休無止的思考,反覆抉擇,痛苦非常,令我心力交瘁。
其實,在小說的開頭,我就努力為故事中的各主人公,尋找各自的陽光大道,——然而……。
現今,這樣宿命般的哀吟,是作者的哀吟還是小說主人公的哀吟還是小說的哀吟,還是我自己的哀吟,無以分辨。
但願誰能遞給我一把手槍,我右手拿槍,左手扣動扳機,從太陽穴的這頭,打到那一頭,結束這無休無止的揪心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