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信
比賽結束后,場邊走來一個華人中年男子,手裏還拿着一大垛信封。華人男子叫許澤維,是普拉托當地一家華人餐館的老闆,也是健力寶隊的隨隊翻譯。
許多年後,健力寶隊員紛紛功成名就,再次聚首普拉托,特意把當年幫助過他們的恩人找出來,其中就有許澤維。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會當上健力寶隊的翻譯時,許澤維說,當年聽朋友說有一支中國來的球隊到了意大利,他聽了很興奮,但沒有獲得寄養健力寶少年的資格,讓他很沮喪。後來聽說需要一個翻譯,於是他立馬跑去,通過介紹就當上了翻譯。
”說真的我就是自己喜歡踢球,當年自己也曾想去踢球,但沒去成,我就想讓他們完成我的夢想。我去球隊也沒想過回報,完全就是希望能幫他們這幫小兄弟”。
健力寶的教練朱廣戶說,健力寶隊剛到意大利時很不習慣,尤其是飲食方面,很多球員都吃不下飯,許澤維就特意托國內的朋友運一些國內的調料來,做地道的中國菜給他們”加餐“,健力寶隊的球員都親切地稱他“阿維爸爸”。
每逢節假日,許澤維都會邀請隊員去他家,隊員們帶着枕頭來到許澤維家裏,第一件事就是“搶沙發”。
“阿維爸爸說,讓我們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每次我們來到這裏第一件事就是搶沙發,那時李健、張曉瑞總是第一個搶到沙發,然後剩下的我們就在地板上橫着豎著睡一地”,說起往事,隊長張然嘴角洋溢着幸福溫馨的笑,說起“阿維爸爸”,隊員王文華回憶道,“當年國內還沒有直排輪溜冰這個項目的時候,阿維爸爸問我們想不想玩,結果請我們全隊來到一個冰場玩了一天,還是他自己掏的錢,意大利消費很貴,我們留學的時候根本沒什麼錢,阿維爸爸為我們服務不僅不要錢,還貼錢帶我們玩,他對我們真的是很貼心”。
除了許澤維,普拉托當地華人對健力寶隊真的很關心。像今年的大年三十,中央台辦的春節晚會中,在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的安排下,健力寶青年隊通過攝像機鏡頭向全國人民拜年,在那一組鏡頭中,還包括了在普拉托經商的華僑商人盧光輝。
溫州商人盧光輝是收養健力寶球員的十二戶華人家庭之一,他在意大利的工廠一度面臨招工荒的問題,在聽取了朋友的建議之後,他斥資10萬美金在工廠蓋起了一座7人足球場,結果很快便招到了工廠所需的工人。每周,在工作之餘,讓工人們踢一場酣暢淋漓的球賽,是對意大利人最好的獎賞。
“當年我們在意大利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同,沒什麼機會能接觸到意大利人真正的生活,是那些收養我們的家庭每周都帶我出去玩,還讓他們的孩子帶着我們結識意大利的朋友,教我們說意大利語,踢意大利街頭足球,很感謝他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20年後物是人非,有一些當年收養健力寶隊球員的人和幫助他們的人都不在了,這讓健力寶隊球員很傷感,覺得自己應該早點回來。因為那些都是讓隊員們心存尊敬與感謝的人。
看到許澤維手裏的一大堆信,健力寶隊球員頓時呼啦啦全圍了過來。由於機票昂貴,國際長途電話在這時候的中國更是一種奢侈,所以健力寶隊球員只能通過最原始的方式——寫信,來跟家裏聯絡。畢竟才十五六歲的年紀,遠別親人和父母祖國之邦來到這萬裡外的異國他鄉,可能五年甚至更長時間見不到一面自己的家人,如何能夠不想念?
歷史上很多人總喜歡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去批判健力寶隊的球員,認為他們練廢了、長殘了,名不副實,白白浪費國家資源。但陳林認為那些人絕對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當初中國還沒有開始職業化,當球員並不是什麼有“錢途”的事情,健力寶隊的球員出國根本沒有什麼補助,家庭也沒得到什麼好處,一群年紀那麼小的孩子跑到萬里之外,基本都是抱着學成本領,報效祖國的心態去的,李琻羽剛出國時連被子都不會洗,髒了一面只好翻過來蓋另一面。如果不是陳林出現,他們在巴西吃得苦還要慘十倍。雖然最終他們沒有達成令中國足球騰飛的目標,但那是經濟、是體制、是足協的領導藝術造成的,獨獨不應該算在他們頭上,起碼不應該算在現在這群孩子身上。
在健力寶隊球員紛紛尋找自己的家人來信時,陳林帶着斯帕萊蒂找到了健力寶隊的中方領隊朱廣戶。這半年多來,朱廣戶跟在普拉托的幾名青訓教練身邊學習,只感覺打開了一扇窗戶,讓他逐漸了解到世界最先進的戰術,這讓他獲益良多。因而對陳林的到來更是格外熱情,當陳林提出希望抽調李鐵、李琻羽兩名健力寶球員到普拉托一線隊參加下賽季的比賽時,朱廣戶沒有多想就同意了。在普拉托與足協的協議中,這本身就是普拉托俱樂部的權利,而且能和一線隊的球員交流學習、提早接觸高水平的比賽,本身對李鐵、李琻羽他們就是大有好處的,他有什麼理由阻止呢?
1996年博斯曼法案頒佈前,意大利足協規定,每隊最多同時派遣三名外援上場,但可以註冊不超過五名外援。此前普拉托隊只有楊辰、范志億、馬民宇三名外援,還可以註冊兩個名字。把李鐵和李琻羽上調到一線,雖然大多時候他們無法出場,但他們還是可以回青年隊參加比賽,並不耽誤什麼,反倒是與一線隊球員多多交流,能促進他們的成長。
而之所以獨獨挑李鐵和李琻羽上調一線隊,是因為本賽季普拉托隊中來了兩個對他們最好的老師,鄧加和因扎吉。因扎吉不用多說,李琻羽歷史上在中國足壇就有“中國因扎吉”之稱,兩人的球風極其相似,都是擁有強大門前嗅覺的機會型射手,在陳林看來,李琻羽的這種天賦不在因扎吉之下,欠缺的是一些習慣和細節的東西,而近距離的接觸,能讓李琻羽更好的學到這些自己欠缺的東西。至於李鐵,歷史上也有不少人將他和鄧加作比較,同樣是國家隊不可或缺的中場屏障,同樣是以防守見長,同樣是踢后腰這個攻防樞紐的位置,但顯然,不論是攻防節奏掌控,傳球的時機,分球的線路,對整體局勢的掌控,還是提升防守效率,做到有效的防守補位,作為未來世界盃冠軍隊隊長的鄧加有很多東西可以教李鐵,陳林甚至開始期待,一個在鄧加悉心教導下成長起來的“中國鐵腰”會是什麼樣子。
ps:書寫得不好,大家多多高抬貴手,就算不支持也沒事,請不要噴我,這本書只是我的興趣,沒想着靠它賺錢,所以大家的鼓勵是我寫作的動力,我經常逛書評區,有時候看到一些不理解我的帖子就很難受,其實很多我後面都會交代,請大家多點耐心,最後謝謝那些一直支持本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