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番外九

300 番外九

V章購買比例超過50%的讀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則要等12小時。

顧申河娶妻陶氏,生了兩個男孩,就是顧青明和顧青亮,因此陶氏在家裏地位很高。

“所以說,我們顧家以後要想活得好就要靠孫子這一代,我現在在家就使勁地摁住小明學習,起碼要讓他考上童生,最不濟以後接替我的位置也行。至於小的那個,現在還沒能看出個好歹來,不過他那麼愛吃東西,估計也不能指望了。”顧伯山一想起自己的孫子就忍不住嘆氣。

說到孫子,顧季山也一臉的愁緒,道:“哥,我家更慘,千畝良田一根苗,現在就只有栓子立住了,現在老二媳婦也不爭氣,還是生了個女娃。”當初大娃子和二娃子都沒能留下來,只有栓子一出生就身子弱,怕他活不了,就取名“栓子”,想把他的命栓住了。

“女娃倒是生一個活一個,可都不是咱們家的人。”

旁聽的顧二河也默默嘆氣,想到了正在坐月子的媳婦。

千盼萬盼,還是生了個閨女!

“大伯,爹,我插一句。”見兩個老人都在嘆氣,估計又想起了他們早逝的兄弟顧仲山了,顧大河忍不住了,忙插嘴道。

兩人點頭后,顧大河乾咳一聲,開口道:“爹,照大伯這麼一說,我覺得讓栓子去讀書也挺好的,大伯可以教他,書本大伯那裏有可以先藉著學,唯一要花錢的就是筆墨紙硯。”

他頓了頓,見兩人沒什麼反對的意見,就道:“毛筆我們可以自己做,外面野地上有種草可以做毛筆,雖然差了點,很容易壞,可是不用花錢。墨水可以用清水或黃泥水替換,直接寫在石板或木板上,這樣筆墨紙硯都省了。等栓子字寫得再好點,才買些便宜的紙給他練字。”

這是顧青雲和他爹一起商量出來的。當然,他們說的是理想狀態下的假想。

見兩人神情帶着贊同,顧大河更有信心了:“這樣一來,只要栓子有天分又勤奮,靠大伯的教導考上童生后,以後也可以在縣裏或鎮上抄書為生,這樣也能掙幾個錢。反正,我和栓子他娘肯定會努力掙錢的。”

說完后他就看着顧二河,滿心的歉意:“以後等二弟的兒子出生了,咱們也一樣供!”

顧二河摸摸腦袋,憨笑道:“我沒意見,都聽爹的。”

顧伯山欣慰地捋了捋自己的鬍子,覺得這就是父慈子孝了。

見顧季山有所意動,顧大河忙把之前小陳氏勸說他的那些話加加減減地說出來。

顧季山一聽到要讓自己的乖孫子去服徭役,果然一臉的不舍和擔憂。

幾人又討論了下,顧青雲見話題已經說到今年的收成上了,忙輕手輕腳地跑回房。

“剛才去哪了?外面天那麼黑,仔細跌倒。”老陳氏見顧青雲蹬蹬蹬地從外邊跑進來就忙問了一句。

自從二兒媳李氏又生了個女兒后,顧青雲在她的心目中地位又重了許多,更別提平日裏顧青雲使勁刷的好感度了。

“上茅房去了。”顧青雲伸出自己濕漉漉的小手,嘿嘿一笑。

“你又忘記擦手了。”大丫輕點了下他的額頭,從凳子上站起來,掏出自己的手帕幫他把手擦乾。

這晚,顧季山到底沒當場決定是否讓顧青雲讀書。畢竟一旦下定了決心,說明家裏未來幾年內日子都要過得緊巴巴的,錢都要花在顧青雲身上。

這很是無奈,在農家,讀書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需要一想再想,再三考慮。

晚上顧大河說起這事的時候,小陳氏也擔憂有變動,她看著兒子熟睡的臉蛋,輕聲道:“爹肯定會跟娘商量的,這個家,娘也能做一半的主。”

說著她忍不住抿嘴一笑,道:“幸虧弟妹生了個女娃,要不然我看娘同意的機會又少許多。”她暗自決定,過幾天找個空就去廟裏還願,保佑菩薩讓她心想事成。

顧大河也點點頭,想到兩個月前的事就小聲道:“你別忘記還有前兩個月的事呢,這個事我們一定要爛在肚子裏,一輩子都不說。”

小陳氏一聽,堅定地點頭答應。

說起這個,她更為高興了,知道兒子讀書的這件事已經是**不離十。

前兩個月,他們花了全部的積蓄找了個遊方的郎中扮演老道士忽悠了老陳氏一番。

老陳氏為人是精明,可她也有老年婦女的通病,那就是特別迷信。

所以小陳氏才想到了這麼一個法子,讓那扮演的道士把自家的事說個七七八八,贏取老陳氏的信任后就說因為喝了她這麼一碗涼開水,要送她一句話。

反正最後忽悠一通,就說顧家有文氣匯聚,祖宗的墳地里冒着青煙,狀若一頂官帽,說明以後顧家一定有人能當官,對她非常孝順,讓老陳氏不用擔心後半輩子的生活了。

當時把老陳氏忽悠得暈頭轉向,笑得合不攏嘴。

事後老陳氏還在村裡打探一番,發現還有一家人遇到了老道士,那家人也說老道士說得很准。

之後,老陳氏就開始若有所思了。

現在,顧伯山這麼一上門,自家兒子又有天分,事情肯定能成。

當晚,顧大河一家子睡着很香。

果然不出所料,三天後,顧青雲就開始正式開蒙了,和他一起的還有顧青亮。

本來顧伯山覺得自家小孫子太小了,準備等他再大一歲再說,沒想到顧青雲現在都入學了,那比他大一歲的小孫子就更要在一起了。

此時,三小在書房裏正襟危坐,顧伯山先教兩小的背三字經,顧青明就自己先複習。

老師只有一個,只能輪流教學。

新書是《三字經》,是顧伯山連續抄了好幾天才抄出來的新書,用麻線裝訂起來,整整齊齊的一本,也很像樣。

在書店,《三字經》的雕刻版售價是800文錢一本,手抄本的便宜一點,要600文錢。所以才說讀書的花費多,區區一本最基礎的蒙學書本就這麼貴,而且如果上面還有某某人讀書的批註,那就更貴了,主要看寫批註的那個人的名氣和身份。

剛拿到書時,顧伯山告訴他們價格的時候,三小的眼睛都睜大了。

“爺爺,那你幫我把這本書賣了,把600文錢給我。”顧青亮眼珠子一轉,馬上叫道。

最後換回來的是小屁股被打了幾巴掌。

後來顧青雲才知道,不是誰抄的書都能賣出去的,你起碼要抄着很工整,字體要大小一致,一張紙一個字都不能錯。

這樣的要求就導致每個抄書的人都抄得小心翼翼,一本一千字的書都要抄七八天到半個月,除去筆墨紙硯的成本,利潤就少很多,只在100-200文之間。

像顧伯山的手抄本,因為時間趕得緊,加上要節約成本,裏面有錯字塗改的痕迹,有被墨水污染的地方,字體也不大一致,有些還有點潦草,這樣的書書店根本就不收。

顧青雲估計二堂哥是撞在槍口上了,哈哈。

總之,和顧青亮一起上課,笑料百出,小傢伙根本就坐不住,時不時要停下來喝口水吃點零食,圓嘟嘟的身子在凳子上動來動去的,加上有他奶奶和娘親的寵愛,他根本就不怕他爺爺,這就更導致了顧伯山的憤怒。

才上學幾天呢,顧青亮每天的小屁股都是腫的。

旁邊看着的顧青雲都替他覺得疼,有時候他也覺得大爺爺實在是太嚴厲了,動不動就體罰學生不太好吧?萬一把人打壞了怎麼辦?顧青亮還小呢。

回家跟顧大河這麼一說,這才知道是顧家的傳統。小時候顧大河幾兄弟跟着他學認字的時候也被打過,而且比這還厲害呢,發展到最後,他們兩兄弟就不肯再學,只好回來讓顧季山教了。

“現在你大爺爺年紀大了,人也慈愛許多,都很少動手了。”最後,顧大河感嘆了一句,“兒子,不要怕,你大爺爺有分寸的。”

顧青雲聽后,很是無語。這還是少的?難怪他爹這一代的三兄弟最後都厭學了呢。

可是沒辦法,顧伯山又沒學過現代的《心理學》和《教育學》,估計以前他上學也經常挨老師打,所以就依樣畫葫蘆了。

還沒過半個月,顧青亮就慘遭退學了。主要是他還坐不定,而且和顧青雲相比,對比太強烈了。

他不想讓家人後悔。

所以顧青亮就悲劇了。

顧伯山見狀,生怕顧青亮以後厭學,就決定先讓他玩一年,等懂事點再開始教,主要是和顧青雲錯開時間。

於是,顧青雲就享受到了幾乎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

每天辰時(大概七點鐘)起床,學習到午時(十二點左右),下午就自由活動了,因為顧伯山還有村務要處理,或者還要出外走訪一下朋友,不可能把時間都花在他身上。

此外,還有顧青明也要教呢。

剩下的時間就靠顧青雲自己把握了,他畢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沒有像顧青明一樣有空就出去玩。他事先做一個長期的計劃表,再做一個短期的計劃表,比如前一天都會做出一個計劃表,第二天就根據安排表來學習,這樣就顯得有條不紊,可以時刻督促自己努力。

他現在年紀還小,手骨還未長成,就暫時不練字,都是以背書為主。

在問過顧伯山後,他才知道在古代,要考科舉,其實要背誦很多本書的。

如果是那些以讀書傳家的世家大族,讀書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有一套程序在裏面。

四歲或五歲開始發矇認字,學習《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蒙學書籍。

認了字后,開始讀《孝經》、《大學》、《中庸》,每天都是先複習舊的知識,能背誦串講才算是過關,舊書溫完,才開始學新書。

學完這三本后,開始學《論語》和《孟子》,這是內容不斷加深。

他們一般七八歲就要學完《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書。

先讀孝、學、庸,後讀論、孟,這個先後順序一般不能顛倒。

接着是五經關,分別為《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左傳》,這是更深更難的內容,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以上就是常人所說的四書五經。

等把這些都讀得差不多,人差不多就十五六歲,可以下場去試試考秀才。

當顧伯山和他說起這些的時候,顧青雲目瞪口呆。

知道古代讀書難是一回事,真正身處其中了才明白其中的艱難。

“所以說想考上一個秀才,起碼要把這十三本書背完。”顧伯山對着孫子和侄孫,嘆了口氣,道,“你們倆是幸運的,想當初爺爺讀書的時候,為了湊齊這些書就花了很多精力,家裏的銀錢都用來買書了,甚至要賣地賣田才湊夠。”

顧青雲心裏暗自點頭,這些書加起來起碼要三四十兩了吧?甚至更高?他暫時不能估算出來。如果自家沒書的話就要向別人借來抄,甚至是在書店花費很大精力抄回來,這很花時間的。

“書可傳家,當初逃荒的時候,大家都勸我多帶其他東西,不要帶這些書,我不聽,自己一個人背着。後來,大家又勸我把這些書換成糧食,我認為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硬是不換。一直到現在,書還好好的,以後就是我們顧家的傳家之寶了。”

顧伯山的神情帶着追憶,又帶着驕傲和自豪。

顧青雲和顧青明看着這些書的眼神頓時不同了。

“那爺爺,那我們能在十六歲之前把這些書都背誦串講嗎?”顧青明想了想,問道。

顧伯山捋了捋鬍鬚,微笑道:“如果努力的話,還是可以的。不過本朝還加了一本算學《九章》,考秀才算術是要考的,比重頗大。要全部學完,你們以後就不能浪費時間。”

說完他還意有所指地看向顧青明。

顧青明的臉蛋微紅,知道自己比較貪玩,現在被爺爺又告誡了。

“大爺爺,您怎麼知道這些讀書人家的事呢?”顧青雲反而對這個有興趣。

“這都是爺爺趕考的時候,和別人有了來往才知道的,讀書不能自己一個人傻讀,還得經常和別人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科考。”顧伯山神情有些羨慕,繼續道,“那些有着讀書傳統的人家家裏管得嚴,只要學生勤快,為人肯努力治學,他們考上秀才的機會比我們大多了。爺爺去趕考的時候,人家十五歲已經是秀才了,爺爺還是一名童生。”

顧青明“哇”的一聲。

顧青雲則知道大爺爺說的沒錯,還有人二十歲出頭就已經考中進士,其他頭髮花白的人還在考童生呢。

這個不稀奇。

“像我們這樣的農家子,即使家裏比別人多出幾畝地,在讀書方面還是一點優勢都沒有,請不到名師,又沒有經驗,考上的幾率就會比那些讀書人家的低很多。對於我們這樣的人家而言,考上秀才已經是光宗耀祖了,對於他們而言,舉人和進士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顧伯山的語氣很是悵然,對着兩小的說道:“所以現在能有機會讀書一定要抓住啊,以後年紀大了,想靜下心來讀書都不成了。再者,現在你們讀書考上秀才,以後你們的孩子也有你們教導,考上的機會也會大一點,就好比現在,因為有我,你們就少走了不少彎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300 番外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