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七章 征服庫施王國

第兩百六十七章 征服庫施王國

小托勒密南征庫施王國帶了3000馬其頓騎兵、3000尼羅河騎兵、3000努比亞騎兵、3000努米底亞標槍騎兵、3000法老衛隊、2000夥友步兵、3000方陣槍兵、5000尼羅河長槍兵、5000努比亞長矛兵、3000努米底亞弓箭手、5000複合弓手。大軍沿着尼羅河從庫施最北面的帕科拉、塞拉兩郡開始攻擊,庫施的城鎮基本都是沿着尼羅河兩邊建的,因為除了兩岸以外,幾乎全是沙漠和偶爾的綠洲。行軍最大的阻力來源於沙漠氣候,非戰鬥損失遠遠大於戰鬥損失,努比亞人和埃及人的耐受力要遠遠強於其他民族的軍隊。而由於通往麥羅埃的水路擁有五個瀑布,因而小托勒密只能率領大軍走陸路,分為兩支部隊,分別從兩岸沿尼羅河往上游進攻。

在公元前311年中旬的時候,小托勒密在第四瀑布左岸的地方遇到庫施王國的主力,他冒險派了善於沙漠行軍的5000柏柏爾人和努比亞人穿過沙漠來到了第四瀑布以南的馬魯地區,切斷了庫施大軍的補給線,而正面戰場上,小托勒密避其鋒芒,不與對方作戰。而急於尋求決戰的庫施人在追擊未果之後也不敢再追,只得南下打通補給線。

這時候小托勒密又緊隨其後,不給對方單獨殲滅先遣隊的機會。而先遣隊在得手後繼續南下,由於各地的駐軍基本被抽幹了,因此南下很順利,進行了堅壁清野,只留給當地居民五日的口糧,其餘都打包帶走了。這樣庫施軍隊就更困難了,不得已之下,他們派出了大部分騎兵追擊小托勒密的先遣隊。而日夜都在打探庫施大軍消息的斥候在發現情況后稟報了小托勒密,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的他立馬通知對岸的軍隊強行軍2帕拉桑,然後渡河對庫施主力進行兩面夾擊。

最後,右岸的部隊在哈希姆地區渡河,兩路大軍和庫施主力在馬魯地區最南端進行了大決戰,少了大部分機動部隊的庫施軍隊非常不靈活,在小托勒密的兩面夾擊下只能擺成圓陣龜縮起來無法動彈。

小托勒密並沒有強攻,而是打起了心理戰,讓人去進行勸降。並在陣前架起了爐子和烤架進行燉肉和烤肉,放入胡椒、肉桂、安息茴香(孜然)等。特別是放入安息茴香的烤羊肉,那香味真是絕了,簡直要把對面的庫施人給饞哭了。眼見軍心不穩,庫施主將只能主動發起進攻。主動發起進攻的庫施軍隊很快就露出了缺口,小托勒密親自率領聖騎兵從西面突破缺口后,隨着大量騎兵的湧入,庫施軍隊的方陣一個接着一個地崩潰,最終大敗投降。

稍事休整之後,留下5000人,把這些被沒收了武器並被串綁起來的多俘虜押送到上埃及,接下來他們所面對的就是幾年的勞逸。而庫施騎兵也沒有消滅小托勒密的先遣隊,純騎兵根本無法對付善於弓箭和標槍的柏柏爾人加上善於長矛作戰的努比亞長矛兵的組合。在獲知主力大敗之後旋即灰溜溜地逃跑了。

十多天後,小托勒密的主力近三萬人兵圍麥羅埃。主力盡損之下,庫施人把周邊的軍隊都集中到了麥羅埃,勉強達到了2萬人。但兩萬人的兵力而且大部分是地方軍,不足以支撐對抗亞歷山大帝國的正規部隊,雖然小托勒密的這支部隊也是東拼西湊起來的,但好歹不是正規軍就是雇傭軍,戰鬥力在帝國內不入流,但對外卻算是一支精銳之師了,最起碼在紀律和韌性上面還是很強的。

麥羅埃並沒有堅守多久,半個月後,小托勒密就攻破了麥羅埃城,俘虜了麥羅埃王室的大部分人員,只有一小撮殘餘部隊帶着他們的小王子逃往了南部的阿盧特。

小托勒密沒有派軍隊前往阿盧特,只是派斥候前往探查情況,必要的時候再出兵滅之。消息很快就傳來,阿盧特的王畏懼亞歷山大帝國的兵鋒,直接將數百前來投奔的庫施殘餘部隊悉數斬殺,小王子的頭顱更是被獻給了托勒密。

至此,原本僅次於菊花王朝(2684年—)、潘地亞王朝(1800多年)、朱羅王朝(1500年左右),存在了1300年的庫施王國就此滅亡(歷史上,阿克蘇姆王國埃扎納於公元350年率兵沿阿特巴拉河而下滅亡庫施王國),壽命折半。

“真是一群野蠻人,誰讓他們隨意處置的,要讓他國知道了,豈不是都要覺得帝國霸道蠻橫、殘忍嗜殺!”小托勒密憤怒道。

於是,一場針對阿盧特的戰爭開始醞釀了。自以為討好能獲得小托勒密好感的阿盧特人做夢都沒有想到換來的卻是亞歷山大帝國的無情討伐。

阿盧特位於庫施王國以南,以阿爾瓦(即後來的喀土穆)為首都,處於青白尼羅河交匯處。青尼羅河在與白尼羅河匯合前的河床中央有一小島叫“土堤”,將青尼羅河一分為二,南邊一股水在小島南側同白尼羅河相遇,向前流去,又在小島北端同其另一股水匯合,青白尼羅河由此合二為一,稱為尼羅河,然後一直向北流往埃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由於兩河上游水情以及流經地區的地質構造不同,兩條河水一條呈青色,一條呈白色,匯合時涇渭分明,水色不相混,平行奔流,猶如兩條玉帶,堪稱此地的一大景觀。阿爾瓦有“世界火爐”之稱,氣候炎熱乾燥,年平均氣溫達27℃以上,最高氣溫達47℃。

每年3月到11月,白天一出門,滾燙的熱浪就撲面而來,宛如步入桑拿房,常常晚上10點鐘去散步,地面仍散發陣陣的熱氣。4、5月份是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暴肆虐的季節,狂風卷着漫天的沙塵氣勢洶洶、昏天黑地地一刮數天。漫天黃沙無孔不入,人在帳篷中,也能感到陣陣土腥味,甚至有時睡夢中也會被憋醒。到了7、8月份雨季,偶爾傾盆大雨,大雨過後,沒有下水道的整個城市到處積水,成為“水鄉澤國”。冬季,酷熱蕩然無存,這時空氣清新,能見度高,盡可放心地做深呼吸,夜晚仰望天空,星星月亮清晰可見,彷彿近在咫尺。

阿盧特有12個郡,分別是阿拉巴、那卡、阿莫塔、托普拉忒、佩塔、索巴、古爾納、阿特拉赫、庫里亞、科林、斯宇塔和首都阿爾瓦。由於尼羅河上的六大瀑布除了第一瀑布以外全都在庫施境內,第六瀑布就在麥羅埃上游32帕拉桑的距離,所以庫施王國基本沒有水軍。但阿盧特卻有水軍,因為第六瀑布以南到烏干達境內的卡巴雷加瀑布之間長達318帕拉桑左右的河道雖然越來越窄但卻再也沒有了瀑布。而阿盧特雖然是小國,首都阿爾瓦卻在青白尼羅河交匯處的南岸。

如果沒有船隻想要拿下阿爾瓦簡直比登天還難,因為大軍剛進入境內就很快就會被阿盧特人發現,根本不存在奇襲的可能性。可是第六瀑布卻在阿盧特境內,左岸是阿莫塔,右岸是托普拉忒,小托勒密根本沒辦法預先造好船隻發動攻擊。而想繞開尼羅河,遠離水源行軍是非常危險的,而且無論從右岸還是左岸行軍,都無法繞開兩條大河,左岸需要渡過白尼羅河,右岸需要渡過青尼羅河。有這兩條天然屏障存在,加上兩條河邊的索巴和佩塔兩郡的存在,小托勒密就沒辦法在對方未收到消息的情況下迅速殺到阿爾瓦城下,那麼大軍就面臨補給斷絕、進退維谷的狀態。

最終,小托勒密沒有立即開戰,而是寫信嚴厲訓斥了阿盧特的兇殘行為,就沒有了下文。經過長途行軍和大戰的軍隊急需休養,而且還需要對剛獲得的土地進行消化。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結束,小托勒密派人送信到培拉,告知了內閣。對於位於上游隨時能威脅到國防安全的國家,內閣自然不會允許它的存在,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亞歷山大四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亞歷山大四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兩百六十七章 征服庫施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