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皇位更替(上)
生老病死,用是世間最大的規律,強如大漢皇帝劉常滿,也是抵抗不了這個規律的。
大漢歷五十二年,劉常滿就六十三歲了。說實在的,這男人一上了年紀,慢慢的就感覺到精力大大不濟了,雖說距離老年痴獃那還遠得很,但比起原來的時候,確實忘性增大了不少。
就象昨天的事情吧,大漢皇帝剛剛簽署過一項命令,讓一個叫“張大銳”的侍衛前去衛尉任軍官,誰知第二天,大漢皇帝就突然又命令張大銳來內殿值宿衛,搞得中尉的首領是不知所措。
在我國歷史上,皇帝往往是做到死的那一天為止,但劉常滿不想這樣。
做皇帝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大皇帝已經老了,所以他想休息了,太子劉裕已經年過而立,正是出力的時候,再加上在此之前,劉裕也已經接過了許多國政,大漢皇帝完全可以放心的將擔子移交於他。
在老皇帝神志還清醒的時候交接皇位,好處多得很。但在歷史上,往往由於形勢格禁,或者老皇帝希望多做些年頭。因此遲遲不肯交棒。
如今大漢皇帝膝下,總共有四兒六女,兒子們當中,最小的劉衿,也已經前往遼東國為王了,女兒們也都全部出嫁,劉裕最大地兒子,也已經七歲。大漢皇帝早就對劉裕當這個皇帝考察完畢。可以放心的交棒了。
在歷史上。龐大的後宮群,往往是老皇帝交棒的巨大障礙。不過大漢皇帝不同。大漢皇帝總共只有一個,三個嬪妃,如今更只剩了一后一妃,移居也是容易得很,劉常滿甚至早就派人把長樂宮打掃乾淨,要去住在那裏了。
大漢歷四十四年。在大皇帝劉常滿六十五歲生日的那天,當中華聯邦、歐洲諸國、波斯、天竺、非洲諸國的使節都到長安城替中華聖天子賀壽的時候,大漢聖天子向天下臣民下達了詔令,將皇帝之位傳給了長子劉裕,號為太上皇。
“朕以不德之身,沗居皇位,四十餘年矣!如今朕年紀老邁,已經不堪再操勞國事。為天下臣為計。為大漢社稷計,為中華聯邦的安定計,朕已決定。即日將大漢皇帝、中華聯邦天子之位,傳於皇長子劉裕。”
“嗟乎!爾小子裕,受此社稷,為天下臣民之主,為萬邦朝拜之王,為上天之子,保國安民,可不敬!”
大漢國地百姓們,雖然早就知道大漢皇帝要將皇位傳於皇太子劉裕,但誰也沒有想到,大漢皇帝會在自己地身體還很是強壯時,就作出這個決定。
按照大漢國百姓地看法,大皇帝身體一直很好,極少有過疾病,按照他的情況,再在皇位上呆個十年八年的,一點問題都沒有,當然,政事的處理,可能會沒有原來那麼勤謹罷了。
對於自己的這個皇帝,大漢國百姓的心中,有着萬分的感激地留戀,但大漢皇帝詔書已經下達,君無戲言,這個皇位,傳給劉裕的事情,已經是一定的了。
“,眉兒,你們兩個原來不是常說,等我們閑了下來的時候,就一起到天下各地去轉轉嗎?這下子,老頭子退休嘍,我們可就有空啦!”發過傳位詔書後,劉常滿回到長樂宮中,笑着對項眉和范說道。
“呵呵,皇上,恐怕半年之內,你總走不開吧?裕兒那邊,不明白的事情還多着呢!”范也笑着說道。
蕭和呂雲在五十來歲的時候,都因病去世,如今大漢皇帝身邊,就只剩了范和項眉二人。范的兒子劉裕繼位當了皇帝,她自然也接替了之位,喔,這個時候,已經皇太后了,到底心疼兒子,也笑着對劉常滿說道。
“是呀皇上,你別說,現在我們一個老頭,兩個老太太,卻去哪裏玩好呢?還不如在京城看着裕兒順順噹噹的把事情辦下來再說。”項眉也是個識大體地,雖然如今她地兒子劉衿已經是掌管着遼東
遼東王,但她卻不願跟著兒子前去享福,仍願意和劉起。
其實她們不說,劉常滿也知道,這個時候,自己還是走不掉的。
劉裕雖然已經參與政事多年,但“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學習工作”,更不用說是大漢皇帝這個職位了。
象大漢國這麼一個管理着一百多個郡國地大國家,事情千頭萬緒,有很多都必須向劉裕交待清楚;不但如此,劉裕在接掌大漢國的同時,也接掌了中華聯邦的天子之位,這裏面更有許多需要告知的東西在內。
因此劉常滿也不過是和項眉兩個說笑罷了。再說如今以他的身份,雖然不當皇帝了,但依然是尊貴無比的太上皇,劉裕怎麼會放心他孤身一人帶着兩位母親出去隨意遊玩去?
“嗨,這當了皇帝,不遂心的事情,也還多着呢!”劉常滿在心裏暗嘆道。
在很多人心裏,當了皇帝,就意味着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可是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當了皇帝,所受的限制和掣肘,根本是普通人想像不到的多。
就象劉常滿吧,自從當了皇帝之後,劉常滿幾乎從來沒有過單獨活動的時候,甚至,連睡覺的時候,旁邊也都站着侍者。
而且,一旦需要做出什麼決斷的時候,還必須過以丞相為代表的政府體系的通過,一旦政府不通過,皇帝的命令,也就無法執行。
漢朝的時候,上下的等級還遠沒有原來那樣的森嚴,大漢朝廷之上,丞相和皇帝爭得面紅耳赤的情形,也時有發生。
劉常滿記得,毛太祖年老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我管不了全中國,我所能管住的,最多也不過就是北京附近的這一塊兒地方罷了。”當了皇帝之後,又活了六十五歲之後,劉常滿終於明白他這句話的意思了。
是的,哪怕是皇帝,也管不了太大的地方,只能管住以自己的宮城為中心的首都,根本不可能將下面的事務一一改進,對於基層的事務,需要的,還是那些貪官猾吏。
當了皇帝才知道,原來,當官的,根本就找不出來不貪的,有的只是貪多貪少的問題。
就象黃河大河道的整修吧。劉常滿清清楚楚的記得,大漢歷十五年的時候,自己曾給派人修整過黃河大堤和河道,當時一共花了一百萬貫。
可後來就不一樣了,待到大漢三十五年的時候,大漢皇帝又派員前去修築黃河的時候,只是將原來築好的河堤修整一下,工程並不算浩大,但卻花去了四百萬貫,整整是當時修建的四倍!
可對於這種事情,查了幾次之後,劉常滿就決定不再封查了,因為這樣的事情,是阻擋不住的,社會富庶了,經濟發達了,官員們自然就也腐敗了,這和生老病死一樣,也是一樣自然規律呵!
但劉裕的性格,和劉常滿不同。
劉裕雖然為人彬彬有禮,處理事務禮節上也是做得很周到,看上去,完全是一個寬厚的皇帝,但劉常滿心裏知道,劉裕的性格和自己還不一樣,在他的性格中,劉裕卻有一種似乎來自先天的缺陷的眼裏,太容不下沙子了。
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說的就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寫照。
對於每個政治家來說,最最需要的一條,就是肚量寬寵,包容性強。可劉裕的心氣太剛,因此上,劉常滿就說估計,這個兒子,需要一次挫折,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