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第145章 聖旨(下)

145.第145章 聖旨(下)

看到工人們充滿幹勁的回到了工地上,有序的忙碌着,朱由校點了點頭。

帶着眾人來到了附近工地的伙房,廚師們跪了一地,隨口叫來了主廚,向他詢問着晚上下工之後,給工人發放的口糧準備的如何。

“王爺都準備好。”被叫到了主廚,戰戰兢兢的指向一旁堆着的布袋。

“這裏都是百味餅,按照上面吩咐下工的工人,一人可以領取一張。”

然後帶着朱有效等人向後面走去,指着大缸。

“王爺這些都是粳米,工人一人一斗,旁邊小的缸裏面是鹽,一人一錢。”

朱由校走上前去,讓趙虎拿着旁邊的舀子,向米缸中連續挖了幾下。

把挖出的米交到他手上,仔細看了看,又聞了聞,發現都是新米沒有異味,臉上終於露出了一個笑容。

“好好乾,干好了都有賞。”

“要是弄虛作假,可是要掉腦袋的。”

朱由校眯着眼憋了眼帶路的主廚,略有深意的說完就轉身帶人離開了。

主廚滿臉大汗的愣在原地,嘴裏低聲的絮叨着:

“幸虧還沒來得及....幸虧啊。”

至於朱由校是如何察覺這個主廚有問題的,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做了虧心事或是想要做虧心事的人,心裏都有鬼。

朱由校帶人一進來的時候,他就發現這個主廚異常的緊張,他當時就判斷了這個主廚心裏有鬼,這才讓趙虎去吧米缸裏面的米掏出來看看。

雖然一無所獲,但是奈何這個主廚已經嚇得汗流滿面了,朱由校哪裏還能猜不到他是還沒來得及動手,這才臨走的時候警告他一下。

就憑這個主廚的膽子,朱由校估計再借他是個膽他也弄虛作假了。

離開之後的朱由校原本是打算去找工地的帳房,看看那裏的情況,畢竟農民工的工資可是萬萬不能拖欠的。

但是突然趕到的天使打斷了朱由校的這個行程。

這位天使依舊是上次的那位王公公的親信。

只不過上次匆忙朱由校沒有打聽他的名諱。

這次特意詢問了才知道,這位公公姓宋。

宋公公和上次一樣,沒有端着架子,除了最開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時候讓朱由校跪着之外。

長長的聖旨根本就沒讀,直接就交給了朱由校。

因為是第二次見面了,朱由校也投桃報李的,邀請了宋公公留下來用膳。

正好接着宴席向他打聽京中的情況。

至於聖旨很長很長,朱由校也沒細看,只是大致的瀏覽了下。

裏面的內容大致上就三點。

第一就是撤銷了朱由校對於整個東廣的管轄權。

雖然名義上東廣依舊是他的封地,但是除了每年的歲貢,官員的任命調配等等一切都與他無關了。

對於這點朱由校也沒有什麼不滿,其實這段時間他已經發現了,他的政令出了實際控制的廣州城,在東廣的其他州縣根本就沒什麼效力。

那些當地官員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陰奉陽違的,而且最近還動不動就找他要糧救災.....

畢竟名義上這些地方都是朱由校的治下啊,沒糧了災民四起,他是要負責的啊。

這也一直讓他很頭疼,明知道這些官員的手中有糧,還不得不接受他們的訛詐。

現在好了,其他州縣的管轄權交出之後,這些事情就都跟他無關了。

他現在也沒有時間去管他們的爛事,畢竟如今的當務之急是怎麼治理好廣州城。

只要朱由校能夠在廣州城紮下根,百姓愛戴,官史清廉,整個城市欣欣向榮的發展。

那麼到時候再去向他皇爺爺上書,要求重新獲得東廣的管轄權,他相信也會得到應許的。

在他的心中,這個撤銷他管轄權的舉動,不像是責罰更像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第二個聖旨其實跟他沒有多大關係,就是認命了新的兩廣總督,是一個名叫李三才的人。

但是如果第二條聖旨和第三條聯繫起來,其實這個李三才也和朱由校有關係的。

第三條的大致意思就是皇孫在外,應該以學業為重,皇爺爺很擔心,想派人監督他的學業,可是又沒有特別好的人選。

最後聽聞新上任的兩廣總督李三才的學識不錯,便把監督皇孫學業的職責交給了他。

每半年這位兩廣總督李三才大人,就會來到廣州城考校朱由校的學問。

如果通過了自然好說,但是如果連續三次無法通過,朱由校就得收拾包裹趕回京城。

看到這條的時候,朱由校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剛剛弄死一個張鳴崗,這好像又來了一個更難纏的。

朱由校甚至覺得他是不是應該去算個命,看看他是不是和兩廣總督反衝.....

宴會只有朱由校和宋公公兩人,沒有外人的參與兩人也算是相談甚歡,很快朱由校就如願以償的打聽到了最近京城和朝堂的動態。

最為關心的就是總督府爆炸案的情況,雖然他知道這件事情是由東林黨暗中策劃的,但是他沒想到他們居然無恥的栽贓陷害,說張鳴崗密謀造反,更是連證據都準備齊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他的太子老爹,居然又娶了一房妾侍,居然還是這李三才的義女。

這讓朱由校不得不八卦的想到,他是不是和這個李三才也算是沾親帶故了,到時候考校學問的時候會不會暗中放水?

還有一件讓朱由校特別在意的事情,就是從他手中收回去的東廣州縣的管轄權,並沒有交給東林黨出身的新任總督李三才手中。

而是交給泉州知府代管。後來宋公公悄悄告訴他這泉州知府是楚黨的核心成員。

這樣朱由校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他皇爺爺的制衡之道,雖然有沒有用不知道,但是至少沒讓朝堂上東林黨一家獨大。

但是同時朱由校也有隱隱的擔心,各黨官員的外放,會不會導致原本只停留在朝堂之上的激烈黨爭,蔓延到地方,如果真的這樣的話。

這整個大明朝都會變成各黨,賞同罰異的戰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古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千古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145.第145章 聖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