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 糧谷儲備和“存糧制”(上)

115.第115章 糧谷儲備和“存糧制”(上)

很快在侍者的忙碌下,廳內的血跡就被收拾乾淨,酒菜也端了上來。朱由校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都落座。

心中忐忑的糧商們,只能順着王爺的意願,坐了下來,縱然桌上都是美酒佳肴,可見過之前的一幕又有哪人心中還有餓意呢?

拿起筷子,勉強吃了幾片蔬菜,朱由校自己也吃不下去了。這桌上其實都是往日他最愛吃的,一看就是趙大娘的手藝。

可是現在只要看到肉,他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之前血肉模糊的兩人,這讓他對任何的美食都難以下咽,尤其是桌上那盤他最愛吃的紅燒肘子。

放下筷子,掃了眼台下的眾人,知道他們也沒心情吃,他也不準備賣關子了,趁熱打鐵,讓人拿過他提前口述好,命人抄好的關於糧谷儲備的計劃書,一一發放到眾人手中。

這份計劃書,是朱由校結合他對後世國家糧食儲備計劃的一知半解,再加上當地百姓民情的了解,加以整理和總結想出的一個,他認為可行的方案。

計劃書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由官方運營的,糧食儲備和運輸系統,禁止地主鄉紳,以及糧商們私自建庫囤糧。

這個計劃書因為是臨時想到的,所以還不是很完善,關於這個儲備運輸系統的建立,目前還只限於在廣州城和附近的幾個直屬縣鎮。

計劃書中寫到了,要在廣州府內先後設立八座巨型糧倉,四座位於內城,四座位於即將重新翻建的外城,而內城的第一座糧倉,最快明日就選址建造,所屬的縣城也要按照一定規格設立一座此類糧倉。

和以往的官府糧倉不同,這新的糧倉將獨子劃分一個系統,將不歸當地官員統協各地官員無權過問。

直接由朱由校這個王爺,派專人管理,專人運輸,在突髮狀況時只有他才有權利調配這些糧倉中的糧食。

而以往當地官府的官倉和用來應對應急狀況的義倉,還是按照舊制,由各地官府管轄。

要說和以往糧倉不同,這新設立的有很多,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更為龐大了。

就拿目前廣州城的官倉對比吧,城內官倉都是木質結構的,在地上架高兩層的平倉,一共二十四間總容量也不過三萬石。

容量小佔地面積大,還很不安全,一旦走水後果不堪設想。又因為當地的天氣原因,通風的情況也不是很理想,時不時就要拿出來晾曬,不然存放個一年半載糧食就受潮腐敗了。

但是按照朱由校設想中,新建立的糧倉就不一樣了。採取的是土木混合結構的多層糧倉,倉頂設有專用的通風樓,下面鋪上木質的地板,不但堅固耐用,防潮防火,更是冬暖夏涼,溫度恆定,大大提高了糧食的存放時長。

一棟有三層,原本二十四間的佔地可以容納二十四棟,因為土木結合的原因每間糧倉可以建的更高,這樣單間的容量也上去了。

同樣的面積,新建立的糧倉可以容納下原本五倍的糧食儲量,三萬石變成了十五萬,而這種大型的糧倉單單廣州城內就要建立起八座,足以容納一百二十萬石的糧食儲備!

縣城的糧倉即使按照廣州城的規制減半設立,也可以容納下7.5萬石,是原本廣州城官倉的2.5倍,是縣城舊制儲備的是七倍有餘。

上面的這些內容,雖然糧商們看過都覺得很震撼,覺得這個王爺很有魄力,但是和他們的關係並不大,所以他們只不過大致的瀏覽下,就向下翻去,去找這個計劃書開篇的就提到的禁止糧商建庫囤糧的細節!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看到了上面的內容,每一個糧商的臉上都面如死灰。

關於禁囤糧的細節,嚴格的限制了朱由校治下,所有的地主糧商,禁止他們以任何名義和手段,在他治下的任何地方,私自建設糧倉糧庫,用來囤積或運送販賣糧食。

官府也將頒佈一條新的政令,施行一個從未有過的“存糧制”。

“存糧制”是以人為單位,限制了士農工商乃至他治下的官史所有階層的人均存糧,每一人的家中存糧,將被限制在五年的用量,只有官史是十年。

也就是說,按照人均一年消耗一石糧食計算,一個平民百姓假設他的家裏只有他一口人,那麼家中只可以存放五石糧食,官史十石,超出的部分將會被充公。

要是超出的數額巨大,達到一定當量,甚至還會被下獄關押,抄家砍頭。

可以說“存糧制”是從未有過的,最嚴厲的限制囤糧的舉措。但這個嚴厲卻是對那些地主官紳,以及糧商們來說的,因為只有他們的家中才會囤積數量巨大的糧食儲備。

普通的百姓,除非遇到災年,平常的年份,別說是五年的存糧,兩年的都少有,大多都是留下一年的口糧和第二年的春耕種糧,剩下的都賣掉換成了必備的生活用品了。

對於百姓來說,糧食就是簡簡單單填飽肚子的食物,夠吃就行,囤多也毫無作用,時間長了還會變成沉糧,即不好吃也不值錢。

只有那些把糧食當成發財工具的人,才會去囤積去販賣,甚至去炒作,去哄抬糧價,為了能賺取更多的利潤。

而地主官紳們,囤積糧食的目的和糧商們還不大一樣。他們囤積的糧食大都是自家名下的田地出產的,也可以說是他們自己生產的。

他們囤糧一是為了以備後患,為可能遇到的災年或是突發情況做準備。遇到災年的時候他們可以把自家庫存的糧食借給名下的佃戶,既賺到了名聲,還能賺到利潤,遇到那些活不下去的自耕戶,甚至用點糧食就能白得到一塊土地。

第二是因為糧食豐收,糧價掉的太低,賣掉沒有利潤,所以屯着等糧價高點了再賣。

但是糧商就不一樣了,他們既不生產糧食,也不大量的消耗糧食,只是單純的低買高賣,平常的年份也到罷了,遇到災年只會苦了百姓,富了他們。

而這往後的災年還不知道有多少,要是不趁着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和如今抓到的這個把柄,徹底打消這幫人的念想,等到了災荒不斷的時候。

再想動手,到時面對的可就是一個一個家財萬貫,賺紅了眼的富商啊,那時要付出的代價遠可比現在要多得多。

正是因為知道了二者目的的不同,和商人逐利的本性,朱由校才定下來下面這個對這兩者至關重要的收糧計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古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千古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115.第115章 糧谷儲備和“存糧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