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

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

(第二更)

“大夫人,你看着小公子長得多俊啊!”

良府內,一幫女眷正擠在一起,挨個搶着看蘭娘手裏的嬰兒,臉上滿是寵溺,而蘭娘更是抱着不肯送手,那模樣恨不得把他含在嘴裏,又怕一個不慎在嘴裏化了。

這男嬰自然是韓翠兒誕下的,良家有后了,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功績”,而這個小肉球一打出世,自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在一牆之隔的卧房內,韓翠兒躺在床上,洛爾斯正在拿着聽診器認真的診斷,葉開則坐在床邊,緊張地注視。

自打韓翠兒被接回來后,葉開第一時間叫來了洛爾斯。

“夫人的身體好多了,半個月之後,就會基本痊癒了。”

洛爾斯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不過,頓了一下,他又說道:“嗯..良大人,我很不理解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會有坐月子的傳統,病人如果身體不好,下地多走走才是關鍵。”

聽到這消息,葉開着實鬆了一口氣,神色也放鬆了不少。

“可能是中西人種體質問題?管它呢。”葉開開起了玩笑。

洛爾斯則無奈的搖了搖頭。

送走洛爾斯,房間裏就剩下他們兩個人。

“丫頭,你為良府立下蓋世奇功,說,我該怎麼賞你?”葉開笑眯眯的問道。

“丫頭只想着老爺能留在京城裏,多陪陪姐姐和孩子,不做那些讓人後怕的事。”韓翠兒輕聲細語的說道,葉開卻聽得頗不是滋味。

大軍已經整裝完畢,他留在京城的日子不會太久。

這個保證,葉開顯然無法給予。

“老爺,還要瞞到什麼時候?”

韓翠兒突然說道,葉開一愣,旋即嘆了口氣,“你都知道了?”

“姐姐都告訴我了。”

葉開這下更加沒話說,只好低着頭道:“我保證這是最後一次。”

韓翠兒沒有說話,半天後,默默地點了點頭。

那張憔悴的臉,葉開始終無法直視。

“老爺,臨走前,給這孩子起一個名字吧?”

面前傳來了韓翠兒的聲音,葉開反應過來,想了想道。

“就叫戎勝吧”

.....

三天時間,瞬息而至。

而在此期間,蒙古活佛悍然稱帝的消息,震驚了整個中國,社會各界響應紛紛,最後一致擁護葉開出兵平亂的決定。

緊接着,載灃以中國大皇帝的名義,頒發討賊詔書,痛斥喀爾喀背棄祖宗神器,做如此人神共憤之事,在詔書里,載灃口吻強硬宣佈,大軍此舉,意在震懾跳梁宵小,待天兵一至,諸逆授首,縛偽帝於太廟前,殺之以告國民。

總之,全國上下,一致對外,步調高度一致,然而,這個時候,卻偏偏有人不這麼認為。

.....

“攝政王,這一仗不能打!”

“為何?”

“蒙古之所以敢稱帝,背後必有俄國人的支持,這一仗打下來,我們的勝算委實不大,要是..要是輸了,那...國內政局不穩,革命黨或趁勢而起,局勢恐對攝政王皇上不利!”

“載澤,你想多了,本王相信賚臣。”

大殿內,傳來了陣陣問答之聲,對話的二人赫然是內閣總理載澤和攝政王載灃。

載澤被駁回了話,低着頭,默默不語,似乎在努力積攢着什麼,半天後,他突然抬頭,一臉堅貞問道:“攝政王就不擔心這一仗要是打贏了怎麼辦?”

載灃一愣,旋即笑了,“載澤你糊塗了?打贏了自然是好。”

“那是對他良弼個人好。”載澤忽然陰陽怪氣起來。

“你這話什麼意思?”載灃頓時覺得不對勁,當即詰問。

“要是打贏了,恐怕有好處的只是良弼一個人,對攝政王卻是大大的不利!”載澤撫着胸,樣子痛心疾首。

“載澤你求着見本王,就是為了說這些話?你說!究竟如何對本王不好!”載灃猛然站起身來,厲聲呵斥,載澤一大早就來宮裏見自己,難道就是為了說這麼混賬話。

“攝政王想,要是這一仗打贏了,那良弼可就是戰功在手,而國民百姓只知良帥一人啊,如此,他在朝中的聲望恐怕...連攝政王都不及,現如今,內閣要員,十隻有九,出自良弼門下,新軍舊軍也悉歸陸軍部軍資府統領,臣明白攝政王信任良弼,但自古權臣哪個不是得了主上的信任而肆意妄為,攝政王,這一仗且不可...”

“夠了!”

聽了半天,載振終於明白了前者什麼用意,猛拍桌子,大喝道:“你一口一個良弼,豈知他是本王親封的忠敏郡王!仗還沒打,你就妖言惑眾,拿莫須有之辭詆毀臨陣大將,可知犯了兵家大忌!賚臣忠心耿耿,拚死拱衛皇室,你卻惡語揣測,實在是小人之為,載澤,你可知你這總理是怎麼當上的!”

載澤徹底呆住了。

“本王來告訴你,是賚臣讓給你的,載澤,你何德何能,竟然高居大清國內閣總理一位,論忠貞,你不如賚臣億萬之一,論能力,你更是差之遠矣,若不是賚臣謙虛讓庸,總理大位,那能輪得到你?!”

“臣....”

載澤不知該怎麼回答,一股冷意從他心底橫生而出,片刻,身子便透了半邊。

“臣對大清忠心耿耿,臣再不是想陷害良將,臣只是....”

載澤絮絮叨叨半天,載灃聽得實在不耐煩,一招手,眼神幾近厭惡地道:“鎮國公,本王不想聽你說話,你跪安吧。”說完,也不等載澤反應就大步離開了。

.....

出征儀式可謂浩大,規格隆重之極,載灃帶着溥儀親至,內閣大臣也來了大半,三軍將士更是不計其數,底下浩浩蕩蕩是近十萬大軍。

當祭完三牲,告完神靈,大軍正式開拔,向前線進發。

有意思的是,十萬將士的腦後空空如也,赫然沒了那根豬尾巴。

在部隊集結的前夕,葉開下令,三軍剪辮,禁衛軍雖然名義上是皇帝的親軍,也不例外,餘下的高級將領雖不作要求,但獨自剪辮者,也有半數。

葉開則暫時沒有剪辮,畢竟他還掛着一個內閣副相的職務,一舉一動,都代表着國家最高意志,不過,等戰爭結束后,倒是可以考慮向全國推廣。

在出征的訓詞上,載灃還特地仿古制,封了葉開一個“平邊靖寇大將軍”,再加上他剛剛敕封的“忠敏郡王”的頭銜,不到半天,“大將軍王”的稱號不脛而走。

葉開看重的倒不是這些,真正讓他留意的是下面一個職務:領東三省,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新疆,內蒙古諸旗,暨邊疆九地軍政調度總司令。

有了這個頭銜,戰爭期間,葉開可以調動邊疆九省一切軍力民力資源,這也就避免了類似北洋水師的以“一人打一國”的落後軍事體制,九省的兵力能不能派上用場,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解決後勤保障,這個老大難的戰爭難題。

趁對方立足未穩,葉開強調兵貴神速,由於沒有鐵路,他估計着進入蒙地之後,大軍要吃上一陣苦頭。

不過,這也是好事,挑一個軟柿子練練兵,對於部隊戰鬥力提升有極大的益處,真正讓他擔憂是俄國人的干預。

......

正當葉開率大軍前行之時,兩個久未露面的熟人從海外悄然回到了京師。(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末1909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清末1909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