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氣禁鎖
星沉原野闊,月照大江明。
這是尹山腳下的一個廣闊平原。尹水自山側而出,蜿蜒蛇行,滋潤草木。萬物生靈於此繁衍生息,正是兔奔狼逐,鷹擊長空的原始風光。
不過這片原始風光就在今夜,被一個意外的來客打破了。
一道青色的光在荒野的半空中突然亮起。不及半響,一個身穿休閑服的青年男子從光中跌落。
只見他一個側滾,便安然落地。那片青色光芒也慢慢收斂,顯露出一面巴掌大小古樸的鳳紋銅鏡,然後墜落於男子的懷中。
此時的鏡面已經密佈蛛網般的裂痕,似乎風一吹就會讓它徹底碎裂。
張世平現在卻並沒有時間心疼這件曾經小心翼翼供養的祖傳法器。他眺望四方,面露狂喜,情不自禁的仰天長嘯。
張世平,其家系道教天師教張天師一支隱脈。不過自打明朝之後,兩脈便是老死不相往來了。
天地一元往複,萬物有興有衰。秦漢之際,道家得道神仙如過江之鯉。只論得見於書,流傳後世者便不下於百數。而後,太平道張角黃巾起義再造新天失敗,天師教南遷。道門自此而衰。
而後雖有胡法東侵,道教藉此稍有喘息,但再不復舊觀。又到宋明之際,人道大興,儒家把持神器。除了個老道張三丰,道教再無人物,委實可悲可嘆。
張世平這一脈雖身懷真道學。但生逢處處紅旗,便是漫天神佛都被一把打入泥塵,何況他這個修道未成的小輩!
縱是聽聞有萬法復興之際,但年少氣盛的他怎願意在這滾滾紅塵枯耗人生,將希望寄託於那飄渺無蹤的未來?
選擇鋌而走險的他以家傳的玉虛鏡,藉助五嶽之尊--泰山千百年積累下來的人道浩然之力,強行催動,以求跳出這個末法世界。
玉虛鏡的正版,是號稱鏡觀三界,身游大千的道家神器太虛神鏡。張世平的玉虛鏡雖非凡物,但終究只是一件人間的仿製品,別說身游大千了,就是鏡照萬界都沒影。在泰山千古人道之氣的加持下勉強帶着張世平破入虛空就是不錯了,剩下的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他也沒有其他奢求,能一靈不昧轉生他界便是祖宗庇佑。
泰山自古為帝王封禪之地。當張世平落入虛空之中,一縷天子龍氣自泰山之中而出,和他一起進入虛空。在虛空之中牢牢護住他身形,這才讓他安穩避過虛空風暴,來到這個世界。
按捺下心中的激動,張世平一點真靈如明鏡高懸,寄託天地。仔細感知着這個陌生的世界。
在道家的宇宙觀中,天人一體,萬化一心。人若能精神內守,便可於天地精神相往來。這邊是《易經》上說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境界。
張世平離此境界尚有一段距離,但他天生靈覺敏銳,再藉助秘法,卻可以使用一二。
片刻之後,張世平帶着喜意睜開眼。這是一個新生的世界,活躍的天地精神無時無刻不在向眾人訴說著新生的喜悅。
待到張世平準備運轉真元,卻發現晦澀莫名,難以驅使。就好像被五行山壓住的孫猴子,寸步難行。
急急運神內視,卻發現體內真元已被一道天子龍氣牢牢封鎖,不留半點縫隙。
真元乃是道家修士精氣神完美結合的產物,乃一身性命之憑依,金丹之根基。對修道人來說這就和凡人的命根子一樣重要的東西。
這道天子龍氣庇護者張世平橫渡虛空,可謂大福源。如今卻又莫名鎖住了他的真元,但真應了那句福之禍之所依。卻不知後面那句,禍之福之所伏,能不能應驗。
得益於自幼呼吸吐納十數年磨礪的心性,張世平很快壓下心中種種情緒,再次細細查看。
“還好!還好!”
原來,這道天子龍氣並非特意封鎖張世平的真元。所謂的天子龍氣,實是天地人三才偉力混而為一的至剛之大之氣。在某種程度上,與修道人精氣神所凝結的真元有着同一性質。
天子龍氣最為霸道不過,張世平苦苦修鍊而來的真元直接被他視作自身的一部分,哪能容得下他驅使。
苦苦一笑,這下可真是坐蠟了。沒了真元,還修什麼道,成什麼仙。
不過腦袋一轉,他六歲隨父入了道門,到如今已有十六年。堅持至今,三分是自幼而成的習慣,剩下的卻是不甘庸庸碌碌過完短暫的人生。
如今仙道不成,這便行神道便是了。
所謂太初有道,神與道同。這個新生的世界,正是神道出世的大好時間。
這麼一想,着天子龍氣非但不是窒礙,反倒是助力了。
所謂天子,即昊天之子,是奉天命牧養萬民,同時節制百神的人間之神,神中之神。若是行神道,這天子龍氣可就是天然的路標。
所謂的神道,無非天神,地祗,和人道福德正神。
這天神高遠,非凡俗可及。而人神卻是因萬民願力而成,張世平放眼四方,怎麼看這個世界有那麼多人足以讓他封神。那最後只能行走地祗之道了。
所謂的地祗,最重要的便是鎮壓梳理一方地氣,消弭煞氣的存在。相當於天地運轉的潤滑油。這方面最讓人熟知的,就是各種山神了。
這想做山神,最起碼的,你得有一座山。
好在這點到用不着張世平煩惱。站在那兒,只需稍稍抬頭,便可以看到尹山巍峨高聳,直插雲霄。
再用道門探查地脈的手段粗粗一看,地氣渾厚,交結成穴,名山大川不外如是。
“天賜寶地,正是我成道之基。”
張世平扶手而笑,看了看,便徑直朝尹山走去。
此地距離尹山還有二十來里地。但這世界完全是一副未開發的原始草原,到處都是半人高的雜草,當真是舉步維艱,甚為難行。
好在張世平自幼修道,此時雖然無了真元,但一身氣脈悠長,耐力遠勝凡人。心中滿懷着期盼,倒也不覺得累。
但這速度卻是不可避免的慢了下來。直到東方旭日初起,才堪堪走完這二十來里路。到了這尹山腳下。
不過這時,張世平卻發現,事情遠沒有想像之中的那麼順利。
地氣結穴,其實和泉水差不多,是一個地方地氣因為密集而滿溢的自然現象。居住在這種地方,哪怕是並不知道運用地氣也會有着不少好處。
比如說,壽命大大增加,身體恢復能力變得更強,生育的後代更加優秀。
所以,這種地方大都被各種強大的動物佔據着。這就是張世平現在所要面臨的情況。
這座尹山,經過張世平初步觀察,不均勻的分佈着九個這樣地氣上涌被後世稱為龍穴的存在
這九個龍穴中,一個為主穴,猶如人之雙眼,最為關鍵。若是張世平能掌控那裏,成為這一山之主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不過他站在山腳,稍微用靈覺感知一下,就可以清晰地體會到那如同江河滾滾直下的磅礴氣血。
雖然那氣血力量並沒有張世平曾經見過的武道宗師凝練純粹,但這架不住人家分量足啊。就像北極熊的軍工武器,就是傻大黑粗,但生生耗死了納粹的高精武器。數量差距達了一定程度,質量再高也沒辦法彌補。
反正張世平估摸着,自己這小身板跑過去,也就是飯後甜點的貨色。
另外還有兩個稍次的,不過張世平也不指望。因為和第一個靠的太近,先不說能不能拿到手,就是拿到手了,一個不小心就被旁邊的那個恐怖存在給滅了,太虧了。
好在還剩下六個下等的給張世平選擇。雖然不可能藉著這個等級的龍穴成就一山之神,但至少可以先用來積蓄實力,剩下的今後再徐徐圖之。
不過就算是這下等的六個龍穴,他也是有主的。
張世平有耗費了半天的時間,將離他比較近的三個位於背面的龍穴探查了一番。那裏的主人分別是一群猴子,野豬一家子,還有一頭老虎。
不過這可不是二十一世紀動物園裏的那些萌寵。而是貨真價實的山林猛獸。
就算是聽起來最好欺負的猴子,張世平遠遠看了一眼,那一個個半人高,牙尖爪利。別說是人了,就是一隻老虎惹到他們,一個不小心也要被抓成肉泥。
張世平雖然有些能耐,但眼下手裏空無一物,還真不敢跑過去送死。
至於剩下的三個下等龍穴,在山的南面,正挨着主穴,張世平可不願意冒險。要是一個不小心遇到了那頭未知的猛獸,跑都來不及。
面對一群野獸,張世平覺得相當的苦難。不過在有困難也不是退縮的理由。力敵不行,那就智取。在腦袋裏反覆思考着各種方案,但似乎都有些不切實際。
畢竟張世平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雖然為了修鍊,也曾在在野外生活過一段時間。但二十一世紀的猛獸,除了動物園,基本上只能在少數幾個原始森林裏看到了。
張世平又不是出去找刺激的,沒事往那瞎跑幹嘛。
不過他倒是聽過不少老獵人講過一些打獵的技巧,當時他也就是當著故事聽着玩的,不過這其中就有一個故事讓他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東北的老獵手,已經有八十來歲了。他年輕的時候專門以打獵為生,其中手裏就有一樣絕活,殺虎。
他跟張世平說,這老虎啊,你別看它凶得很。但實際上也就是那一撲、一掀、一剪。你只要拿着把斧頭,在它一撲的時候向前一跨,將斧頭高舉過頂,一殺一個準。
這話聽得稀奇,後來張世平還問過一些朋友,沒想到還真有不少這樣的的例子。當時他還感嘆着,這蠢死的不僅僅是豬啊!
有着這樣的例子,張世平就打算先拿那隻老虎開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