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二)

設定(二)

關於畝產:

漢代畝產粟3石,摺合今市制畝產281斤;漢代粟、豆平均畝產2.82石,摺合今市制畝產264斤。漢代的高產田則一般可到“畝產十石”或說“畝鍾之田”。

關於度量衡:

長度: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里=300步,1步=6尺

1引=2310厘米,1丈=231厘米,1尺=23.1厘米,1寸=2.31厘米,1分=0.231厘米

1里=416.1米,1步=138.7厘米

重量: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1石=30000克,1鈞=7500克,1斤=250克,1兩=15.6克,1銖=0.65克

容積:

1斛(石)=10斗,1斗=10升,1升=10合

1合=2龠,1龠=5撮,1撮=4圭

1斛=20000毫升,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

1龠=10毫升,1撮=2毫升,1圭=0.5毫升

1石穀子=18公斤,1石小麥=20公斤,1石稻=15公斤,一石豆=20公斤

粗米加工率0.6,精米為0.5

面積:

1小畝=100步=192.318㎡=0.4**畝=0.288市畝

1大畝=240步=461.564㎡=2.4小畝=0.692市畝

1市畝=666.667㎡=1.445大畝=3.46小畝

六、關於物價

漢時的物價變化很大,尤其是糧價,目前已知的石糧價有30錢、60錢、110錢、500錢等等,有時數萬或數十萬錢。本書採用的是網上比較流行的一份物價表,算是初始值吧。

貴金屬:

金一斤=6500~15000錢(國家牌價是10000錢)

銀一斤=2000~3500錢

田地房宅:

膏腴良田=畝/1~1·2萬錢

中等土地=畝/1000~4000錢

邊塞、荒漠、貧瘠土地=畝/100~300錢

豪華房宅=座/百萬錢以上

較好房宅=座/4~17萬錢

普通房宅=座/1~3萬錢

劣賤房宅=座/3000~5000錢

食物類:

主食:

1石=1斛

粱米(優良小米)=石/400錢左右

黍米(黃米)=石/300錢左右

大麥=石/220錢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錢左右

谷=石/220錢左右

豆豉=石/500錢左右

10斤肉≈1石谷(有記載10斤肉合1石谷的價格)

副食:

醇酒=斗/50錢

米酒=斗/30錢

行酒=斗/10錢

餅=冊/30~50錢

牛肉=斤/20錢

豬、羊肉=斤/14~16錢

鹽=石/800錢

1個人上酒食店吃一頓便飯=30錢

牲畜類:

耕馬、車馬=匹/8000~20000錢

戰馬=匹/2~10萬錢

好馬=匹/20萬錢以上

牛=頭/4000~8000錢

豬=頭/600~1800錢

羊=只/300~500錢

嬉犬、鬥犬=只/1~30萬錢

軍犬、獵犬=只/1200~2000錢

普通犬(肉食用)=只/200~240錢

衣物類:

材料價:

布料有布、帛、縑、素、練等幾種。布為麻織品,是漢人衣着原料之最賤者。帛為普通絲織品,其價比布稍貴。縑即絹,為細密而有色彩之帛,其價又貴,已非一般人所能穿戴。素為絹之精白者,其價比縑又貴。練為絹縑之名貴品種,為布帛中價格之最貴者。1匹布帛幅廣2尺2寸(51。5厘米),長4丈(9。36米)。

麻布=匹/250~600錢;

絲帛=匹/700~1000錢;

縑(絹)=匹/1200~1400錢

素(白絹)=匹/1400~1600錢;

練(精絹)=匹/2000~2800錢

成衣價:

布衣=件/200~500錢;

單衣=件/350~700錢

襲(短夾衣)=件/450錢;

布袍=件/380~400錢

錦袍=件/1800~2500錢;

袴(褲子)=件/500~1100錢;

麻鞋=雙/30~40錢

麻襪=雙/15~25錢;

絹、帛、皮毛衣=件/2000~6000錢

用具類:

武器:

百鍊鋼刀=把/9000~15000錢

五十鍊鋼劍=把/7000~10000錢

軍用劍=把/700~900錢

軍用刀=把/660~800錢

弓=把/500~600錢

弩=把/2000~20000錢

弓箭=枝/10錢

弩箭=枝/9錢

盔甲=套/6800~8200錢

馬甲=套/7100~8600錢

工具:

匠人用的刀=把/200~300錢

柴刀、菜刀=把/40~100錢

銅器=斤/60~80錢

鐵器=斤/16~25錢

瓦盂=個/70~100錢

簡陋牛、馬車=輛/2600~4000錢

軺車=輛/1~2萬錢

其他:

草蓆、蒲蓆=張/150錢

麻=斤/10錢

芻=束/3—6錢

稿=束/2—4錢

棺材=口/1500~3000錢

占卜費用=次/100錢左右

奴隸價格:

美婢、壯奴=人/2~3萬錢

普通奴婢=人/1~2萬錢

工錢:

私人傭工工錢=人月/200~400錢(包飲食)

私人傭工工錢=人月/400~800錢(不包飲食)

政府雇傭工錢=人月/2000錢

不同時間、不同地區、不同工種和傭工的不同年齡、體格等,都會影響到工價,所以漢簡及文獻中的工價有很大的差距。

婚嫁消費:

皇帝娶皇后的聘金最多,一般為黃金2萬斤,摺合貨幣2萬萬錢;皇帝娶嬪妃的聘金約為4千萬錢,是娶皇后聘金的五分之一;諸侯王娶王后的聘金多少不等,一般為數百萬錢;公主的嫁妝費多者可達百萬錢甚至千萬錢,少者也不會低於二三十萬錢。

就高官與富商來說,其聘金數低於皇族成員,如董卓娶妻,聘以輜車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充路”,共摺合貨幣一百六十萬錢以上,這是特例。一般男性成員娶妻的聘金在數十萬至百餘萬錢之間;一般女性成員的嫁妝費多數為二三十萬錢,高者可達數百萬錢。

就中小地主與中小官吏來說,其聘金數又低於高官與富商。東方朔娶妻的聘金在十萬錢左右,這應是中小地主與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上限;東漢議曹史展允娶妻的聘金為二三萬錢,這應是中小地主與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下限。一般女性成員的陪嫁物大約值二三萬錢。

就小農、小手工業者和平民來說,其家資在數萬錢至十餘萬錢之間。一般男性成員的聘金數不會超過其家資的總數,應在萬餘錢至數萬錢之間。一般女性成員的陪嫁物大約值二千錢。

婚宴的花費:

漢代酒價一般是每斗30錢左右,漢代人一般都能飲酒一斗至數斗,上石者也大有人在。如果婚日來賓客二十人,僅飲酒一項就須支出2000錢以上。漢代肉價一般是10多錢一斤,如果婚宴用肉50斤,就得花費7、800錢。再加上糧食消耗的費用,婚宴的花費肯定會超過四、五千錢

軍費

每個士兵耗糧=1.8石/月,21.6石/年,合4220錢/年;

每個士兵耗食鹽=3升/月,3.6斗/年,合144錢/年。

每個士兵衣物=3400錢/年

每個士兵每年生活費約8000錢

每匹戰馬耗糧=3.3石/月,39.6石/年,合7920錢/年。

(關於騎兵,另有說法:平均一人一馬月消耗糧谷17斛,鹽0.1385斛,茭藁二十五石。1斛=1石=40斤左右。由此,算算糧食,一個人加一匹馬,每天消耗約23斤(會不會是兩匹馬呢,很困惑呀),所以有人說騎兵一月之耗等於步兵一年之耗。但是,我在網上搜了一下我軍軍馬的飼養情況,有兩個數據,一個是軍營中的馬,要求每天7斤草,5斤料;另一個是某人寫的抗戰時我軍騎兵團的情況,說軍馬每天8斤粗糧,12斤草料。按這兩個數據計算,前面戰馬月耗糧3.3石,每天也有4斤多,還算合理)

安葬費=人/3400錢

將領撫恤金=人/10~60萬錢

七、關於食量

司馬懿聽說豬葛亮一天數升米,還從早忙到晚,事必躬親,就斷定諸葛病了,活不長了。升是個啥概念?通常指兩道三升,約相當於0.8斤到1.2斤之間。也就是說,諸葛亮病重時每天吃一斤左右的大米。

《漢書食貨志》說一人每月1石半,五人每年90石。這裏的石要按容量單位算,即每石40斤,那麼一人一月吃1.5x40=60斤,也是一天兩斤米。

那麼,諸葛亮每天一斤米,就是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健康肯定有問題。難怪司馬懿由此斷定諸葛亮活不長了。

20世紀30年代中國糧食消費量的數據顯示:每個成年男子每日的糧食消費量低至1340卡、高達5357卡(以每公斤產熱量3400卡計算約合糧食0.394公斤和1.576公斤),災年大幅度節食,豐年則儘可能飽食。各地農民“常時食糧,亦僅足維持最低限度之生存而已”,免不了“糠菜半年糧”的命運。災后的11月份,災民食糧更較常時“減少三分之一”。

另外,水災也好,旱災也罷,抑或其他自然災害,固然每每造成稻麥雜糧等減產或絕收,卻往往促進了能夠適應此類變化了的氣候、生態條件的野生動植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為大災重壓下的農民留下了一片可迴旋的餘地。清宣統二年石印的《湖南鄉土地理參考書》對兩湖湖區水災和漁業的關係曾有過這樣的的總結:“濱湖水溢稼敗,而魚蝦聚焉;若水旱不侵,年穀順成,則魚稀至”(註:轉引自梅莉、張國雄等:《兩湖平原開發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頁。)。因此大水災之後,農民“或采茭、蘆、菱、藕以謀生”,“或收魚、蝦、鱉、介以給食”。

諸如此類,環境變遷、利害轉化,使大量人口得以延續生存。

或許,漢時的流民之所以“流”,就是為了就食於野,逐食而“流”吧。另外,漢時虎多成患,就食於野也是蠻有危險的。野食盡,人相食在所難免。

一切,只是為了活下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開超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開超市
上一章下一章

設定(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