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
70年代末到80年代正處在文革剛結束改革剛開始的時候,人們的思想剛從文革那種極端瘋狂中解放出來,西方文化還沒有進入,社會風氣總體上還是很保守,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很樸實的。整個國家經濟還沒有脫離傳統的計劃經濟,社會結構很穩定。國家對公民幾乎承擔從出生、求學、工作、退休整個人生的生老病死,普通人的一生幾乎從出生就可以預見未來。那時候有頂職的慣例,一個職工在單位的工作在退休后是可以傳給子女繼承的,所以對職工來說,企業就是自己和子女一輩子的依靠,當時“以廠為家”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每一個職工發至內心的認知。那時的幹部操守還是很廉潔的,當時走後門的現象不是不存在,不過更多的依靠個人表現,人情不過就是用老鄉、同學、同事的情誼加幾瓶酒幾條煙潤滑一下,很少象現在這樣大多**裸的用金錢購買。不過話也說回來,這也和當時國家物資缺乏有關,大家都沒有多少收入,行賄的沒錢,受賄的要錢也買不到什麼東西,房子、車子是國家分配的,個人有錢也買不到。甚至彩電、冰箱等時尚電器也不是有錢能買到的,更多需要有“關係”找門路批條子,從計劃經濟的分配指標中鑽點小空子。總的來說,那是一個很純真、很值得紀念的年代,也是一個社會各方面發生劇烈變革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