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東京汴梁

第522章 東京汴梁

後世有人這樣寫道:“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國的城市燈火輝煌、光明燦爛。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靜,只有中國的城市人流擁動、歡歌笑語。”

那時,歐洲最大的城市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的規模都不過萬人,而作為中國的都城,大宋朝的東京,人口已達一百五十萬。

這是大宋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繁華與富庶遠遠超越了同時代地球上的任何地域。

這是大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着人類最燦爛的文明以及世界上最偉大的工匠和最先進的工藝。

它就是大宋的都城——東京汴梁。

東京、汴梁,簡稱汴,為大宋的都城,建開封府,作宋都160多年,歷經九代帝王。

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其人口過百萬,富華甲天下。

大畫家張擇端在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中就以現實為背景形象地描繪了東京開封城的繁華景象,令後人嘖嘆。

無論是《清明上河圖》的描繪,還是後世的追溯,種種都表明東京汴梁在大宋,乃至全世界的核心地位無可動搖。

這就是帝都的強大之處,也是它無可披敵的地方,就算高峰在京東兩路搞發展,其綜合實力也無法對其超越,畢竟它幾乎把國家多半的財富都集結在那裏,想不富都不行。

換句話說,高峰發展京東兩路之所以有信心,主要也緣於京東兩路距東京較近。東京有最大的消費群體,是發展的力量支撐,對京東兩路的發展極為有利。

有人做過這麼一種比喻,說在東京大街上隨便尋一個人,若其本人非富即貴,往上數三代肯定是非富即貴了。

這句話不一定全對,但也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了東京是權貴雲集的地方。生活在這裏的人,沒有一定的家勢或權勢根本是無法立足的。

一人富貴不算富貴,若大半個東京都是如此,那實力就相當恐怖了,背靠如此一座大山,好處自然不小。

東京富貴人多,對發展有好處,但同樣也存在着巨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幫人因底蘊強大,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出現一些強買強賣,或者因勢欺人的現象並不奇怪。因而,要想在東京站穩腳根,自身必然要擁有別人無法動搖的力量才行。

自然,這層擔憂對高峰來說並不存在。他早就安排李普進駐了開封府,不但店面開的紅紅火火,就是人際關係也打得牢靠,若再加上他這個封疆大吏的頭銜,根本是無人敢惹的存在。

當然,這個“無人敢惹”是指對一般人物來說的,對那些“巨頭”來說,高峰還是差了一個數量級,若是存心的話,也不是萬分的保險。

雖是如此說,高峰也不是毫無手段,若真逼急了他,誰勝誰負還是兩可,只不過他不願多生事罷了。

所以,高峰還是表現的很低調,特別是他在之前的店鋪的發展上如此。他的店鋪雖然生意不錯,但從不壟斷,也不擴張,更不打壓其它店鋪,所以能安然存在於諸多同行之中。

當然,這只是之前的店鋪,也是之前的高峰的發展策略,親身來到東京,他的心意已有了改變,他決定不再那麼謹小慎微的處世,而要採用最瘋狂而鮮明的方式去經營。

沒錯,就是瘋狂而鮮明,這是高峰主動出擊的方式,也是他放手一搏的方式,因為他知道,時間不多了,他必須在最有限的時間裏獲取更多的力量,而金錢和物資則是其力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過,這只是后話,也是高峰的一個決定,對初到京城的他來說,還得要把情況摸准、摸透,只有熟悉了情況,才能打有把握之仗。

……

一行數人臨近汴梁城,李普早就得到消息帶人在那裏等候。

高峰雖是朝廷官員,因未來過京城,朝廷還沒有賜給府第,所以他的住所只能自行籌備。

當然,城內有自家店鋪存在,城外也有一些莊園,這些都是高峰的產業,他自然不乏住處。

李普到此迎接,一番寒暄過後,便問起高峰的意思,是先在城外視察一番,還是直接進城?

高峰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先進城。他的莊園大都在城南,他從城北而來,到城南要繞不少的路程,還不如直接進城更便利。

李普領令,帶領一行人朝城內行去,在城門口作好登記,很快便進了城。

城外看,東京城氣勢宏偉不凡,來到城內才知道什麼叫繁榮昌盛,就算見識過後世大城市的高峰也不禁嘖舌,這才是一個都京應有的樣子。

只見那一字長街伸向遠方,好似看不到盡頭。長街寬闊而平坦,清潔而整齊。在街兩旁排列無數的商鋪,他們鱗次櫛比,繁忙有序,顯得生意紅火熱鬧。街上的行人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有恭迎的,有歡送的,有閑逛的,有趕路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大家各有各的事情,卻互不干擾。

高峰一路看過去,他看出人們忙碌而安逸,悠閑而自在,這是一種生活在帝都的超凡心態,沒有誰會擔心下一刻或許會有不同的命運。他們想的只有生活而非生存,他們做的是為長安而非小計,因為誰也不會擔心帝王腳下會發生意外。

這是一派昌平盛世的景象,是朝廷希望看到,也是人們最願意享受的景象,能夠生活在這裏,人們很滿足,也很樂意,卻很少有人想的太多、太遠。

這就是長期安逸生活的使然,它帶來的是居安的習以為常,拋棄的是思危的信念,至於是不是有危機來臨,來臨了要如何處置,自有朝廷在那裏,作為小民,還是少操那份閑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工程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宋工程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522章 東京汴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