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到處受制
1929年註定會是一個令人永遠記住的年份。在這個年份里,有無數人從大喜到大悲,失魂落魄的破產者會爬上高樓,然後帶着絕望縱身一躍……
“領袖,我們久等的貨物已經靠岸。”阿道夫.希特拉簡直就是帶着狂喜奔進了李奇的辦公室,因為狂喜臉上的表情顯得扭曲:“三百噸!足足三百噸!它將成為我們事業上的強勁推力!”
是值得狂喜,畢竟那是三百噸的黃金,但李奇在想的是怎麼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將黃金花出去,不是說丟到哪個倉庫里成為收藏品。
現在還是德意志能夠在國際上花錢的年代,等待德意志開始擴充軍備之後,就會成了有錢都難以從列強手裏買到什麼的景況。
德意志需要的東西非常多,特別是在原材料上面,尤其是石油!
一直是到開戰之前,德意志關於石油的儲備不能低於兩千萬噸。兩千萬噸可以維持德意志戰車大概三年左右的時間,三年的時間將會決定德意志的命運,之後李奇該是會在地堡吞槍自盡,又或者是成為開啟屬於德意志新紀元的元首。
“我們需要合理的花錢,大筆大筆的花錢了。”李奇看上去顯得非常冷靜,他說:“阿道夫,行動正式開始了。”
“是的,領袖,行動是應該開始了!”阿道夫.希特拉是一個非常容易陷入激動和狂熱的人,他揮舞着手臂:“我們會用合適的時間購入需要的資源,進行對鄰國的滲透,關於一些國家的控制也會進行!”
阿道夫.希特拉有足夠的資格知道李奇的備戰計劃,不止是關於軍備上面,還有一些政治層面。他最為感興趣的還是關於怎麼去合併奧地利,要知道李奇早在1919年之初就已經想着要將奧地利合併進入德意志的大家庭。
說起來,在阿道夫.希特拉的眼中,李奇不但是一個先知一般的人物,還是一個註定會帶領日耳曼人重新走向高峰,會創造一個日耳曼千年帝國的偉人。
阿道夫.希特拉一直都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竟然能夠以更高的身份參與到註定會在歷史上寫下濃厚一筆的事件中去。當然,他是不知道原本自己是作為歷史的執筆人,雖說最終下場比較悲慘。
“阿道夫,在計劃開始之前,你與愛娃的婚禮……”李奇帶着溫馨的笑容:“是不是應該先舉行呢?”
“那是一件很無所謂的事情。”阿道夫.希特拉還想說些什麼,卻是被李奇阻止。
“你有的是機會將自己的一生先給日耳曼民族,但是在那之前你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庭。”李奇非常認真地說:“我可不希望我們創造的千年帝國,因為沒有子嗣的原因,沒有血親可以代替我們看下去。”
現在壓根就不需要保持單身去吸引女性的選票,那不過是其它方面無法辦到時的一種舉措。李奇改變了很多東西,其中就包括在經濟上的調控,擔當著救世主的角色,將差不多滑入地獄的人從邊緣位置拉了回來。
因為有太多的準備,李奇領導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比起小鬍子當政時期可以選擇的地方更多,其中就包括與德意志那些半死不殘的資本家進行溝通,還有面對容克軍事集團的壓迫上面。
李奇不管是面對資本集團還是軍事集團的時候基本都是掌握着主動權,他可以選擇,有着無數的選擇,誰不合作就換個對象,想要搗亂就別怪暴力機關的壓制,乃至於是賞賜一顆子彈什麼的。
“領袖,我們還是一如往常,大部分從南美洲進口原材料資源嗎?”沃瑟.豐克看上去有些意氣風發,他現在掌握着德意志的財政大權,也的確是有意氣風發的資格,別提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還有一大筆資金可以運用:“其實亞洲那邊也是我們的一個方向。”
說的不是遠東那個國家,是歐洲列強在亞洲的殖民地,例如荷屬亞洲殖民地。
目前為止,德意志的資本集團還是被困在本土,想要出國進行投資屬於不可能,畢竟蛋糕就那麼大,列強自己的資本集團都不夠分,怎麼可能讓德意志的資本集團染指?
比起另外一個“時空”,德意志與荷蘭從友好走向冷淡,李奇一直都在營造與荷蘭的良好關係。
“是的,荷蘭那邊有油田,並且是大油田,我們可以從荷蘭獲得穩定的石油。”李奇當然不會忘記另外一個更重要的:“還有橡膠,我們會需要大量的橡膠!”
好像沒有什麼資源是德意志不缺的?要是維持民用的話,也就是幾項東西需要依賴進口,可李奇沒想過要保持和平什麼的,他將會親手拉開又一場世界大戰的序幕,然後要麼是走向輝煌,要麼就是走向毀滅。
荷蘭在亞洲的殖民地不小,有多個出產石油的地方,其中以馬辰和巨港出產的石油最多。因為各個列強幾乎都有自己的石油出產殖民地,荷蘭本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又不高,實際上荷蘭亞洲殖民地出產的石油是大部分出售給日本。
“所以?”李奇一臉的無所謂:“日本需要石油,我們更加需要。”
日本現在一直備戰,他們的陸軍和海軍都在躁動,尋求除了朝鮮半島之外新的殖民地,已經將目光盯向了東亞大陸。
德意志這邊有龐大的顧問團和觀察團在日本,卻是知道日本除了將目光盯向遠東那個龐大但是混亂的國家之外,有着北上俄羅斯民主聯邦和南下攻擊歐洲列強的選項。
俄羅斯民主聯邦與日本一直保持着不錯的合作關係,不需使用暴力手段就可以獲得廉價的原材料資源,那麼只要俄羅斯民主聯邦繼續保持對日本的友好,似乎使用戰爭手段就會成為多餘?
日本陸軍的“北上派”已經沒有太大的市場,關於“北進”開始被選擇性的遺忘,畢竟俄羅斯民主聯邦那麼上道,不必要的戰爭還是不發生得好。
如果說侵略是為了獲取資源,以日本目前的狀況似乎是沒有發動戰爭的必要,但這個島國一直都渴望能夠“踏上大陸”,一切的資源獲得就是為了累積實力,完成祖祖輩輩“踏上大陸”的偉大理想。
“所以日本會侵略遠東那個國家,特別是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日本為了將國內的壓力向外釋放,入侵遠東那個國家就成為必然。”李奇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是有些情緒波動:“無法避免了,你們認為德意志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德意志目前毫無疑問是與日本的關係比較近,不說派遣了大量的顧問團和考察團,那麼是在戰艦聯合研製和海航飛機的合作上,怎麼看德意志都應該站到日本的那一邊。問題是,德意志與遠東那個國家也存在合作,不過卻是比較純粹的軍火換取資源,或者是基礎工業換取資源。(唔,和諧神獸不允許過多干涉,因為天堂黨必須出現和執政)
按照實際感情,李奇很想干點什麼,但是他又不能去干,明明知道日本已經在準備入侵遠東那個國家,也只能是隨着“歷史的足跡”進行軍火上的販賣,不是過多的去“干點什麼”。
“那將會是一場大宗買賣,只是我們派出隊伍和日本進行合作,再接受遠東那個國家的軍事顧問聘請,合適嗎?”赫爾曼.戈林有時候就是這麼的單純:“不會引起糾紛?”
肯定是會存在糾紛,但德意志接受遠東國家的某個政府聘請,有軍事顧問團出現在遠東國家,包括以軍火換資源的業務,那都是屬於“正常”的貿易。李奇不打算放棄為炮黨訓練德械師的買賣,哪怕是已經在奧地利發現了巨大的鎢礦,依然不打算放棄從遠東那個國家獲取資源。
“實際上最應該跳腳的是英國和法國。”阿道夫.希特拉說的無比實在:“眼看英國支持的北洋政府自己陷入了混戰,日本支持的炮黨正在準備北伐,英國肯定會擔憂在長江流域的利益遭受損害,那就是英國為什麼越來越梳理日本,甚至在某些領域上與日本陷入對抗。”
法國擔憂的東西則是比較多餘,例如法國在印度次支那的殖民地,然後是台灣海峽那邊的運輸航線安全。實際上日本哪怕是入侵遠東那個國家,也會是從東北開始入侵,而東北那片地方的軍閥說起來比較怪。
從馬賊演化而來的東北軍閥,他們前期走的是親近日本的路線,軍火包括軍隊都是採用日式路線。曾經有那麼一段時期,東北軍閥又靠攏向了俄國老毛子,但老毛子崩潰又迫使他們重新靠攏向日本。
“也就是說,那個東北軍閥根本難以與入侵的日本對抗,也無法對抗?”阿道夫.希特拉一聽就懂了:“也對,政府包括軍隊已經被滲透得不成要樣子,東北軍閥自保尚且難以辦到,怎麼固守?本來應該成為東北軍閥後盾的‘關內’又陷入混戰,更面臨著北伐的危機,他們等於沒有任何的盟友。”
另外有一點不得不說,東北軍閥的實際領導者,也就是張作霖先生已經於1928年6月4日在乘坐火車前往皇姑屯的時候被炸死。現在,東北軍閥的領導者是張作霖的公子,也就是那一位有着毒癮,然後壓根就控制不住那麼的叔叔伯伯的張少帥。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那位大帥的繼承人,也就是張少帥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在做。在1928年10月份的時候,他們還向我們購買了大批量的軍火,其中就包括克虜伯的火炮兩百門,另有質量非常的毛瑟98k步槍五萬桿,炮彈和子彈若干。另有飛機、坦克……”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是外交部長嘛,那些都是他應該知道的。他說:“光是從我們這邊進口的軍火就足夠這個軍閥武裝出至少四個步兵師,還能組建一個聯隊的空軍,三個營的裝甲部隊。”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說的都是真的,光看軍火的話張少帥可以武裝出那些部隊,但是……張少帥將軍火買回去之後,似乎是選擇放在了倉庫,不是拿出來武裝士兵。
德意志無法干涉太多國外的事情,關注遠東局勢也僅是出於必須的需要。一旦德意志無法從遠東那個國家獲取貴金屬和稀土,那麼就該尋找新的可獲取渠道。
“俄羅斯民主聯邦那邊……我們占的份額太少了。”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並不是那麼愉快:“從某些方面來講,日本已經成了我們的競爭對手,而不是合作夥伴。”
說得太正確了,德意志希望獲取資源的地區或國家,基本是存在於日本的份額競爭,那也是因為兩個國家可以獲取資源的地方實在有限。
現在大多數地區都是處於列強的控制當中,既是所謂的殖民地。既然是屬於列強的殖民地,出產的資源當然是優先提供給他們本國的企業,等待有了溢出才輪到外國。同時,列強對於出售物資給德意志一直在控制數量,卡着一個很嚴格的數值,特別是法國更是這樣。
“我們判定,大概是在1931年,日本就會對那個東北軍閥動手。”庫爾特.蔡茨勒算是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中的參謀長人物,負責的就是一些軍事判斷上面:“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干涉的話,到時候在東北那邊的貿易渠道就會斷掉,只能尋求其它地方進行彌補。”
“正是荒謬的一件事情啊,我們的潛在盟友在擠壓我們的備戰空間。”看得出來,阿道夫.希特拉真的不喜歡日本:“如果不是為了……”低語了幾句誰也聽不懂的話,才又接著說:“那麼話題又繞回來了,荷蘭那邊的石油和橡膠,然後是南美洲的有色金屬與橡膠?”
現在的主流橡膠出產地還真的是在南美洲,而不是南洋。德意志需要憂慮的是,再一次向南美洲伸出手,會引起美國什麼樣的態度轉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