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蚌埠
昨天一天都忙,今天上午才碼好,來晚了,道歉。********************************************“老大,這就是蚌埠嗎?”蚌埠城外,陸強一眾人看着城牆上的“蚌埠”二字,雖然還有兩個不認識字,但沒關係,還有三個認識字的。
現在蚌埠已經全面接受軍管,因為日軍第13師團由滁縣沿津浦路向北進攻,而守軍以運動防禦逐次退守池河西岸,光明馬上就要淪陷了,已經接近蚌埠了。
作為一個愛軍事的宅男,陸強看過徐州會戰,記憶里是:日軍於18日佔領明光。1月26日,日“華中方面軍”下令,命第13師團“殲滅鳳陽、蚌埠附近之敵”,第13師團遂部署3路向北進攻;第26旅團長沼田德重率步兵4個大隊、配屬山炮2個大隊,為東路,從明光渡池河,沿津浦路向蚌埠進攻;第13師團長荻洲立兵自率主力為中路,從滁縣出發,在池河鎮渡池河,由總鋪、鳳陽向蚌埠進攻;第65聯隊長兩角業作率步兵3個大隊、配屬山炮1個大隊,為西路,從全椒出發,在大橋鎮附近渡池河,經定遠、西三十里店、年家崗,迂迴至高塘湖北端之上窯地區,掩護並準備策應東路軍、中路軍的作戰。經激烈戰鬥后,三路日軍先後突破池河防線,進至西岸。守軍第31軍按李宗仁的命令,將主力西撤至蚌埠西淮南鐵路一帶,待命側擊北進之敵,以一部兵力在淮河、池河之間進行逐次抗擊。東路日軍於28日渡過池河,2月1日攻佔臨淮關,2日佔領蚌埠;中路日軍於29日渡過池河,2日佔領鳳陽;西路日軍於28日渡過池河,2日佔領定遠。
當日軍強渡池河時,李宗仁為加強南線的防守力量,急調第51軍由碭山南下增援。第114師首先到達,立即在蚌埠至五河間淮河北岸佈防,並趕修工事。日軍第26旅團於1日攻佔臨淮關,次日晨在主力進攻蚌埠的同時,派出1個大隊,在飛機、炮兵火力掩護下,由淮河向南凸出處強渡淮河。激戰4小時,被守軍第340旅擊退。蚌埠守軍於2日退向淮河北岸,並炸毀了淮河大橋,但原停泊在南岸的數百艘民船未及撤走。2月3日,攻佔蚌埠的日軍第26旅團又以約2個大隊的兵力乘民船在蚌埠以東實施強渡。防守該段的第342旅英勇抗擊,但仍有一部日軍登上北岸。2月4日晨,第51軍的第113師車運到達,與第114師協同反擊,將已登上北岸之敵擊退。但當日日軍第26旅團另一部兵力在蚌埠以西渡過淮河,攻佔懷遠,進抵渦河南岸;第65聯隊亦進至上窯。第51軍調整部署:命第113師及安徽省保安第2團防守小蚌埠(在蚌埠北,為淮河北岸的小鎮)至懷遠、渦河北岸一帶河岸陣地;第114師在其左翼,防守臨淮關北岸至西門渡河岸陣地。軍部位於固鎮。
2月8日,日機20餘架轟炸小蚌埠,立即又以炮兵進行火力準備,將河岸防禦工事全部摧毀。千餘日軍在炮火掩護下乘民船、汽艇實施強渡。守軍頑強抗擊,兩次擊退渡河日軍。當晚23時,日軍又進行夜間強渡,一度登上北岸,攻佔了小蚌埠。第113師師長周先烈令第337旅反擊,激戰至9日1時,恢復了陣地。10日拂曉,日軍再次發動大規模的強渡進攻,10時前後攻佔了小蚌埠。第113師全力反擊。雙方反覆爭奪多次,小蚌埠終於為日軍佔領。
2月10日,與侵佔蚌埠日軍發動進攻的同時,侵佔臨淮關的日軍亦發動強渡進攻,6時前後首先突破晏公廟沿岸陣地,不久佔領梅園子、前坂子、新莊等地。第114師師長牟中珩令第340旅組織反擊,“浴血肉搏”一整日,奪回新莊、梅園子等部分陣地。但至11日,日軍後續部隊渡過淮河,第114師傷亡2000餘人,終因兵力、火力不足,無力恢復及守住沿河岸的陣地,被迫撤至沫河口、年家廟之線。由於沿岸陣地多處被突破,許多守軍部隊因軍官陣亡而失去指揮。為集中力量、整頓部隊,第51軍軍長於學忠下令全軍於11日夜向淝河附近之何集、新馬橋之線轉移。
2月13日,李宗仁將剛剛轉隸五戰區的張自忠之第59軍調至固鎮附近,接替了第51軍的防地。第51軍撤至西寺坡車站一帶休整。第59軍部署第38師(欠第81旅)防守固鎮以西瓦疃集至楊店子之線,第180師防守楊店子至固鎮東南徊小樓之線,軍部位於任橋。此時日軍第13師團主力的大部進至淮河以北。李宗仁命第31軍由淮南鐵路向上窯、鳳陽,令新隸五戰區的第21集團軍第7軍由合肥向明光、定遠分別實施側擊;同時要求空軍支援,轟炸蚌埠、臨淮關之敵,迫使日軍將已渡淮北的主力撤回淮南,以加強蚌埠及津浦鐵路的防守。張自忠乘機於15日令第180師和第38師各組成一個加強團,向小蚌埠之敵實施反擊。經戰鬥,收復小蚌埠,淮河以北的日軍全部撤回淮河以南。
2月17日後,津浦路北段形勢趨緊,日軍開始由濟寧向運河以西的第3集團軍進攻。20日,李宗仁按蔣介石的指示,電令“張自忠即調赴臨城待命”。
這是淮河阻擊戰,在這裏說一下徐州會戰中央的作戰方針:
主要是中**隊第21集團軍已由江南轉移至合肥地區,加入第五戰區戰鬥序列。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依照軍事委員會1月23日要求在南線採取守勢的電令,結合日軍第13師團正向蚌埠方向進攻、淮河阻擊戰已經開始的具體情況,於1938年2月3日下達了新的作戰命令。主要內容為:
1.戰區決對津浦南段之敵,拒止於淮河以南地區,由其側方連續予以打擊,漸次驅除肅清之,同時鞏固魯南山地。對津浦北段及隴海東段取側擊之勢,牽制敵之南下或西上,以拱衛徐州。與第一戰區之作戰地境為郾城、周家口、鹿邑、商丘、城武、鄆城、張秋鎮之線,線上屬第一戰區。
2.野戰軍區分運用如下:
(1)第11集團軍為第1野戰兵團,位於定遠西方三十里鋪至淮河南岸之間,向臨淮、蚌埠之敵側背威脅,以牽制其渡河。第21集團軍為第4野戰兵團,在合肥、張橋鎮一帶集結后,向含山、全椒前進,側擊津浦南段之敵。第27集團軍(第6軍團)及安徽保安第3、第4團,歸楊森軍長指揮,為第3野戰兵團,位於安慶以東,任安慶及其附近江面之守備,並在安慶、廬江、無為間地區游擊。于學忠總司令指揮第51軍、第31軍為第2野戰兵團,於淮河北岸佈防,阻止敵之北犯。以上各部概歸李品仙副司令長官指揮。
(2)第22集團軍為第5野戰兵團,由滕縣附近分途向北游擊,相機規復鄒縣。
3.按戰區形勢,劃為四個游擊區,應配備之基幹部隊及其任務如下:
(1)第一游擊區,以第24集團軍之第57軍(欠112師)及第89軍為基幹,位於淮陰及其以南地區,向津浦、隴海、江岸(長江)之敵游擊;另以第112師任東海沿岸之守備。
(2)第二游擊區,以第3軍團長龐炳勛指揮所部及海軍陸戰隊為基幹,位於魯南山地,向津浦、膠濟、隴海及魯東南海岸之敵游擊。
(3)第三游擊區,由第3集團軍孫桐萱總司令指揮所部第12軍及第55軍,位於魯西南地區,向運河、隴海之敵游擊,相機規復濟南,以為北進之根據。
(4)第四游擊區,以在皖北之保安隊及在該區宋世科、孫伯文、季光恩等游擊部隊為基幹,歸李品仙副司令長官指揮,截斷津浦南段,以阻止敵之增援。
4.第59軍即向宿縣輸送,集結該地待命。
為牽制北線日軍、配合南線作戰,軍事委員會於2月4日下達了向“濟寧以北採取攻勢”的電令。第五戰區於2月6日又下達了補充命令,主要內容為:
“(1)第3集團軍以主力向濟寧攻擊,以一部由開河鎮附近,迂迴攻擊汶上。
“(2)第22集團軍主力向鄒縣,一部迂迴曲阜、鄒縣間攻擊,另一部控置於臨城、韓庄間。
“(3)第3軍團在臨沂附近,配合該方面地方部隊,各以一部奪取蒙陰、泗水后,向泰安、大汶口間及南驛、曲阜之敵威脅。對日照、莒縣、沂水北方要點,派一部與海軍陸戰隊聯合扼守。”
蚌埠,陸強是花了好大的力氣才進來的,沒辦法,日軍在中國的間諜太多了,現在蚌埠是嚴禁出入,陸強報上了自己的名號,拿出了從南京撿來的軍官證(他們自己的八代就丟了),說盡好話,嘴皮子都磨破了,才被放了進來。不過一被放進來,陸強他們就被叫道31軍的軍部去答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