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農家八月人倍忙

14.第14章 農家八月人倍忙

王澤站在屯寨的田邊,看着田中結滿穀子的谷穗和沉甸甸麥穗,心中歡喜,不由口中吟詩:

“田家少閑月,八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忽然王澤就打住了,因為後面卻是不適合時宜了。

旁邊何伯咳嗽一下對王澤說:“小郎君咱們現在要收的是粟米,春麥還需一二十日才能收穫!不過那詩句確實是好!”

剛剛還有些尷尬的王澤想辯駁這不是自己寫的詩,而是唐朝白居易的《觀刈麥》,可是話到嘴邊硬是給咽下去了。

因為現在可是比白居易還早一百五十多年的北齊,就連白居易的祖爺爺都不知道在哪裏玩木馬呢。

王澤只好沉默不語,心中卻是想以後說話還是要再注意一些。幸好現在是北齊,距離唐朝都還有個幾十年,隨便抄個唐詩都不用擔心被人揭穿。

雖說七月流火,在農曆七月開始天氣就逐漸轉涼了。但是一直到八月間,白日仍舊很熱,只是晚上開始有些涼意。

這個秋收是山寨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收穫。雖然山寨去年也種了也有兩千多畝冬麥,但是那已經是農學院的試驗田。在五月底就已被何伯組織一部分人手,不聲不響的收割完了。

眼下十五處屯寨,足足有四萬畝,主要種的是粟米和春小麥兩種,另外也種植了一小部分的大豆、高粱、綠豆、糜子、黍子等雜糧。

根據視察過所有農田的何伯估計,今年所有糧食收穫后,足可以滿足現在山寨和屯寨兩萬餘人的糧食需求。

昨日劉清觀天象說是數日內恐怕會有大雨,何伯決定當即搶收。也沒有時間搞那麼多的禮儀,何伯一聲令下,開始收割。

粟米收割不同別的,一半是只割谷穗的地方,速度也很快,田間不時傳來抓野兔的叫喊聲,大群的麻雀等鳥類不時被轟起在田間起起落落。

王澤年幼只是和程虎、朱伯符、程雪瑩三姐妹等人一起,在田間幫着撿撿漏下的谷穗。

後面更有一部分青壯負責收割穀子的秸稈,這些穀子秸稈是餵養牛羊的上好飼料。

何伯笑着對王澤說:“小郎你看,等穀子和春麥收割完后,咱們就可以把牛羊趕過來放養了。等明年春耕時,殘留的秸稈和牛羊糞翻到土裏面就成了上好的肥料。”

王澤想不到竟然還有這些道道,因為王澤穿越前雖然是農村出身,但是那時候基本上家裏沒有什麼家畜,大家用的都是化學肥料。

以前有句話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么?’,到王澤在後世的時候就變成了‘吃過豬肉還真沒見過豬跑’。

一上午功夫,就割了近萬畝穀子,兩天之內必然全部割完。中午休息的時候大家吃的都是實打實的麥面煎餅,配菜看各人口味,有的裹上個鴨蛋餅,有的則是拿着一個腌的冒油的鹹鴨蛋,呼哧呼哧的大口吃着。

雖說今年每家每戶都分了不少鴨苗養着,可是大部分原流民出身的莊戶苦日子過慣了,哪怕家裏的罐子裏已經腌制了一百多個鹹鴨蛋,也不捨得自己吃一口,全部留給了家中老人和孩子。

今天是山寨提供的飯食,好多人可是着實的過了回癮。王澤也拿了一個煎餅,看看足足有小簸箕大小的煎餅,於是對何伯身邊的何亮說:“大兄,你幫我扯一下唄!”

何亮看着王澤手中的大餅,又看看王澤的小身板,不由捂嘴一笑,然後幫着王澤把大餅分成兩半。

王澤嘴裏還嚷嚷着:“怎麼沒蔥呀?還有蔥沒?”作為一個後世的山東人,吃煎餅沒有大蔥怎麼能行!混不顧旁邊程雪瑩等人嘻嘻哈哈在笑他。

何伯從旁邊遞給他幾頭野蒜:“蔥沒有,拿這玩意頂替一下吧!”

於是王澤把幾頭洗剝乾淨的野蒜卷進大餅里,另外還有幾片蒲公英葉子,抹上自製的豆瓣醬,卻也是大口吃的着實過癮。

何伯看王澤的動作,搖搖頭,也不再理他,自顧嚼着一塊黍米窩頭。

飯後,眾人都在河邊樹蔭處歇息,王澤和朱伯符、程虎等人的精力比較旺盛,四處亂跑。程雪瑩等這回到沒有跟着跑,估計也是撿麥穗累了。

何伯也是年紀大了沒那個力氣跟着,沒辦法叫自己的一個學生,一個模樣敦實年齡十七八的小伙跟上,以防出意外。

朱伯符和程虎,只顧着四處去捉突車(也就是蟋蟀),王澤卻是跑到不遠處田間的高崗上。

這處高崗大約有兩三畝大小,因為墾荒時,何伯覺得將其全部平掉費工費力,而且土質不好,於是就留了下來。

高崗上的大樹也沒有破壞,全部保留,平時可能是經常有莊戶前來休息,地面上長滿青草,像是葛地根,其他的灌木什麼的都被鏟了去,樹蔭下不時有一陣涼風吹過。

王澤站在高崗上一處視野良好的空地四下觀望。只見遠處還沒有開墾的荒地、山坡上,大片的牛羊在緩緩移動。

只是今年山寨就增加了不少新生的牛羊馬匹,等過上幾年這些牛羊就會像是滾雪球一般擴大開來。

“何伯說了,等收完粟麥就會把那處荒地開墾出來,一部分還是種糧食,另一部分拿出來種上苜蓿,牛羊吃了會長得更好。”原來是何伯的那位弟子跟了上來。

那學生見王澤詢問的眼神看着自己,於是解釋:“小郎君,小人是何伯弟子,姓馮名靜,是去年受災的東萊流民,幸得大統領收留方得以活命,現為農學院院長何伯的助理。”

王澤頓時明白了,這是何伯以後的親傳弟子了,不用問,肯定靠得住的自己人了,於是開始問馮靜一些農學院的事情。

說實話農學院還是王澤提出來的,結果何伯成立了農學院后,王澤這廝一次都沒去過,這回趕緊打探一下。話說農業乃是一切的根基,無農不穩,這回好好了解一下,看看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

不得不說何伯實在是個天才,何伯只認得自己的名字其他都不認得,但是何伯的農學知識豐富之極,堪稱農學大家。

王勇殺官造反上山後,當時山寨糧食不足數月之用,還是何伯在山上找到了許多可以代替糧食的野菜野果,才讓大夥情緒穩定下來。

從馮靜的講述中王澤得知,上個月朱睿又跑了一趟齊州州治臨淄,竟然從那裏尋得一套北魏時期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當即重金買了回來。

劉清等人從南朝來的時候也帶了一套農書《氾勝之書》,是比《齊民要術》更早的著名農書,成書於西漢為氾勝之著。

農學院現在以這兩套農書為基礎,加上何伯自身的一些農業知識一起授課。

王澤還從馮靜的話中得出,這小伙正在把何伯的一些農學知識整理成冊,準備幫何伯也寫出一本農書來。想不到這看上去淳樸的一個少年還有這麼大的野心,不過值得表揚。

現在農學院已經有了五穀、果樹、蔬果、釀酒、林木等五大科類,下個月還要準備成立畜牧科,研究豬、牛、羊、馬等牲畜的養殖和病情治理。

王澤建議馮靜最好把牧草改良也加上去,另外原有的五科農學,最好都有良種選育的計劃才行。

另外山寨還有那麼多陂塘,村寨間去年開墾荒地,修築台田時,開挖的陂塘經過一夏也已經蓄滿了水,都可以進行淡水魚類養殖。

馮靜大為贊同,認為雖然山寨靠海,捕魚不斷,但是這養魚技術卻可以向交通不便的內陸傳播。王澤看着馮靜一談起農業技術就大改剛才的靦腆,心道,這孩子還是一個技術控!

這時朱伯符和程虎跑了過來,“大郎,我的紫翅威武大將軍把伯符兄的青衣元帥給打敗了!”程虎興奮地喊着。

王澤看朱伯符一臉的不高興,顯然輸的比較慘,於是向程虎說道:“這有什麼,看我去找一個更厲害的,來把你的紫翅威武大將軍給打的抱頭鼠串。”

程虎一臉得意,緊緊抱着懷中一個竹筒,仰着頭說:“那大郎你就快快去找來吧!好與我的紫鞘威武大將軍決一死戰!”

馮靜看剛才還一副大人模樣的王澤,現在又與程虎你來我往的斗蛐蛐斗個不停,實在無語。

經過兩日的收割,粟米全被收割完畢,加上幾日的乾燥,碾壓,揚糠,上萬畝穀子收穫完畢。

曹鐵匠經過王澤指點,造出了幾十部大型畜力吹風機大大加快了揚場的速度。在第八日剛剛把所有的糧食送進各處糧倉,一場大暴雨就驟然而來。

王澤跟王勇何伯站在屋檐下看着急來的暴雨,遠處的山巒朦朧可見,空氣中瀰漫著水汽的清新味道。

王勇笑着對大家說:“真是天助我等呀,剛收好糧食,大雨就來了。過兩日田中的草肯定長的更好,以後牛羊也好多些飼料。”

一聽到放牧的事,王澤總算想起這幾天老覺得是什麼事給忘記了。於是開口說:“爹爹,那些白羊(綿羊),聽說在春日換毛之前把細毛剪下來,可以用來紡線,做衣呢,不如現在就研究一下。”

“小郎說的倒是可行,雖然現在已經是秋日,羊毛較粗,不過現在倒是可以研究一下如何用羊毛紡織。等明年春天就可以大量的剪上好的羊毛,進行紡織了。”何伯也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

其實用羊毛紡織也不是王澤的首創,毛紡織業早在北魏時期就是獨有的紡織部門。

紡織的產品,有混紡型的,如以羊毛、木皮和野蠶絲混合製成的織成(有彩色圖案的紡織品),但主要是氈。

《北史?文苑傳》說樊仲以造氈為業,收入除了養活自己一家外,還能資助弟弟樊遜念書。可見織氈業在北魏比較普及,而且利潤頗豐。

氈的用途很廣,做襦(短衣)、袴(套褲)、靴墊皆可,還可以用來做帳蓬。有的氈帳相當大,南朝大臣顏之推出使北魏甚至還見到能容納千人的氈帳。

“倒也是,羊皮襖暖和的很,不過一件羊皮襖需要殺掉好幾隻白羊,要是只剪羊毛的話,那些不能宰殺的母羊每年也可以出很多羊毛呢!”王勇最後拍板。

等到晚上掌燈時分,各處糧倉里糧食的入庫數據統計上來:今年一共開墾了約四萬畝耕地。種植了上萬畝穀子,兩萬多畝春麥,其他的都是那些雜糧。

平均每畝收成一石半不到一點,畝產大概在後世的一百五六十斤的樣子。不過上萬畝穀子足足收了一萬五千石的粟米。

再加上馬上要收穫的兩萬多畝春麥,又可以收穫數百萬斤糧食,按照目前所有村寨的人口加起來也就兩萬人,哪怕是每天平均每人一斤糧食,那也是足夠吃到明年冬小麥收穫的時候了。

就在大家都興奮的當頭,忽然有人在外面大喊:“大統領不好了,去遼東的商船出事了!”

說著,外面進來一行人,剛才說話的是今晚的值守官姜川,手裏扶着一人,卻是周通,身上不少的血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南北滅隋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重生南北滅隋唐
上一章下一章

14.第14章 農家八月人倍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