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覽第一
○有始
一曰: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經也。以寒暑日
月晝夜知之,以殊形殊能異宜說之。夫物合而成,離而生。知合知成,知離知生,
則天地平矣。平也者,皆當察其情,處其形。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水有六
川。
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
東北曰變天,其星箕、斗、牽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虛、危、營室;西北
曰幽天,其星東壁、奎、婁;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昴,畢;西南曰朱天,其星
觜巂、參、東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曰陽天,其星張、翼、
軫。
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
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
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何謂九山?會稽、太山、王屋、首山、太華、岐山、太行、羊腸、孟門。何
謂九塞?大汾、冥阨、荊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何謂九藪?吳之具區,楚之雲夢,秦之陽華,晉之大陸,梁之圃田,宋之孟
諸,齊之海隅,趙之鉅鹿,燕之大昭。
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
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
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
凡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
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陸注三千,小水萬數。
凡四極之內,東西五億有九萬七千里,南北亦五億有九萬七千里。極星與天
俱游,而天樞不移。
冬至日行遠道,周行四極,命曰玄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參於上。當樞之下
無晝夜。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眾耳目鼻口也,眾五穀寒暑也,此之
謂眾異。則萬物備也。天斟萬物,聖人覽焉,以觀其類。解在乎天地之所以形,
雷電之所以生,陰陽材物之精,人民禽獸之所安平。
○應同
二曰: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
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
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
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
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
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
則水。水氣至而不知數備,將徙於土。天為者時,而不助農於下。類固相召,氣
同則合,聲比則應。鼓宮而宮動,鼓角而角動。平地注水,水流濕;均薪施火,
火就燥;山雲草莽,水雲魚鱗,旱雲煙火,雨雲水波,無不皆類其所生以示人。
故以龍致雨,以形逐影。師之所處,必生棘楚。禍福之所自來,眾人以為命,安
知其所。
夫覆巢毀卵,則鳳凰不至;刳獸食胎,則麒麟不來;干澤涸漁,則龜龍不往。
物之從同,不可為記。子不遮乎親,臣不遮乎君。君同則來,異則去。故君雖尊,
以白為黑,臣不能聽;父雖親,以黑為白,子不能從。黃帝曰:“芒芒昧昧,因
天之威,與元同氣。”故曰同氣賢於同義,同義賢於同力,同力賢於同居,同居
賢於同名。帝者同氣,王者同義,霸者同力,勤者同居則薄矣,亡者同名則觕
矣。其智彌觕者,其所同彌觕;其智彌精者,其所同彌精。故凡用意不可不
精。夫精,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成齊類同皆有合,故堯為善而眾善至,桀為非
而眾非來。《商箴》云:“天降災布祥,並有其職。”以言禍福人或召之也。故
國亂非獨亂也,又必召寇。獨亂未必亡也,召寇則無以存矣。
凡兵之用也,用於利,用於義。攻亂則脆,脆則攻者利;攻亂則義,義則攻
者榮。榮且利,中主猶且為之,況於賢主乎?故割地寶器,卑辭屈服,不足以止
攻,惟治為足。治則為利者不攻矣,為名者不伐矣。凡人之攻伐也,非為利則因
為名也。名實不得,國雖強大者,曷為攻矣?解在乎史墨來而輟不襲衛,趙簡子
可謂知動靜矣!
○去尤
三曰: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則聽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
必因人所喜,與因人所惡。東面望者不見西牆,南鄉視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
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相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動作態度,
無似竊鈇者。其鄰之子非變也,己則變矣。變也者無他,有所尤也。
邾之故法,為甲裳以帛。公息忌謂邾君曰:“不若以組。凡甲之所以為固者,
以滿竅也。今竅滿矣,而任力者半耳。且組則不然,竅滿則盡任力矣。”邾君以
為然,曰:“將何所以得組也?”公息忌對曰:“上用之則民為之矣。”邾君曰:
“善。”下令,令官為甲必以組。公息忌知說之行也,因令其家皆為組。人有傷
之者曰:“公息忌之所以欲用組者,其家多為組也。”邾君不說,於是復下令,
令官為甲無以組。此邾君之有所尤也。為甲以組而便,公息忌雖多為組,何傷也?
以組不便,公息忌雖無為組,亦何益也?為組與不為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說,
用組之心,不可不察也。
魯有惡者,其父出而見商咄,反而告其鄰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
至惡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惡,尤乎愛也。故知美之惡,知惡之美,
然後能知美惡矣。《莊子》曰:“以瓦殶者翔,以鉤殶者戰,以黃金
殶者殆。其祥一也,而有所殆者,必外有所重者也。外有所重者泄,蓋內掘。”
魯人可謂外有重矣。
解在乎齊人之欲得金也,及秦墨者之相妒也,皆有所乎尤也。老聃則得之矣,
若植木而立乎獨,必不合於俗,則何可擴矣。
○聽言
四曰: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三代分
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彌衰,聖王之道廢絕。世主多盛其歡樂,大其鐘鼓,侈其
台榭苑囿,以奪人財;輕用民死,以行其忿。老弱凍餒,夭瘠壯狡,汔盡窮屈,
加以死虜。攻無罪之國以索地,誅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宗廟之安也,社稷之不
危也,不亦難乎?今人曰:“某氏多貨,其室培濕,守狗死,其勢可穴也。”則
必非之矣。曰:“某國飢,其城郭庳,其守具寡,可襲而篡之。”則不非之。乃
不知類矣。《周書》曰:“往者不可及,來者不可待,賢明其世,謂之天子。”
故當今之世,有能分善不善者,其王不難矣。善不善本於義,不於愛。愛利之為
道大矣。夫流於海者,行之旬月,見似人者而喜矣。及其期年也,見其所嘗見物
於中國者而喜矣。夫去人滋久,而思人滋深歟!亂世之民,其去聖王亦久矣。其
願見之,日夜無間。故賢王秀士之欲憂黔首者,不可不務也。
功先名,事先功,言先事。不知事,惡能聽言?不知情,惡能當言?其與人
谷言也,其有辯乎,其無辯乎?造父始習於大豆,蜂門始習於甘蠅,御大豆,射
甘蠅,而不徙人以為性者也。不徙之,所以致遠追急也,所以除害禁暴也。凡人
亦必有所習其心,然後能聽說。不習其心,習之於學問。不學而能聽說者,古今
無有也。解在乎白圭之非惠子也,公孫龍之說燕昭王以偃兵及應空洛之遇也,孔
穿之議公孫龍,翟翦之難惠子之法。此四士者之議,皆多故矣,不可不獨論。
○謹聽
五曰:昔者禹一沐而三捉髮,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
通乎己之不足,則不與物爭矣。愉易平靜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
夫自言之。亡國之主反此,乃自賢而少人。少人則說者持容而不極,聽者自多而
不得。雖有天下,何益焉?是乃冥之昭,亂之定,毀之成,危之寧。故殷周以亡,
比干以死,悖而不足以舉。故人主之性,莫過乎所疑,而過於其所不疑;不過乎
所不知,而過於其所以知。故雖不疑,雖已知,必察之以法,揆之以量,驗之以
數。若此則是非無所失,而舉措無所過矣。
夫堯惡得賢天下而試舜?舜惡得賢天下而試禹?斷之於耳而已矣。耳之可以
斷也,反性命之情也。今夫惑者,非知反性命之情,其次非知觀於五帝三王之所
以成也,則奚自知其世之不可也?奚自知其身之不逮也?太上知之,其次知其不
知。不知則問,不能則學。《周箴》曰:“夫自念斯學,德未暮。”學賢問,三
代之所以昌也。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名不徒立,功不自成,國不虛存,
必有賢者。賢者之道,牟而難知,妙而難見。故見賢者而不聳,則不惕於心。不
惕於心,則知之不深。不深知賢者之所言,不祥莫大焉。
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
絕。亂莫大於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殘,不得休息。
今之世當之矣。故當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則於四海之內,山谷之中,僻遠幽閑
之所,若此則幸於得之矣。得之,則何欲而不得?何為而不成?太公釣於滋泉,
遭紂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文王,千乘也;紂,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
得之,知之與不知也。諸眾齊民,不待知而使,不待禮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
禮必知,然後其智能可盡。解在乎勝書之說周公,可謂能聽矣;齊桓公之見小臣
稷,魏文侯之見田子方也,皆可謂能禮士矣。
○務本
六曰:嘗試觀上古記,三王之佐,其名無不榮者,其實無不安者,功大也。
《詩》云:“有唵凄凄,興雲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
公及其私矣。俗主之佐,其欲名實也,與三王之佐同,而其名無不辱者,其實無
不危者,無公故也。皆患其身不貴於國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貴於天下也;皆患其
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國之不大也。此所以欲榮而愈辱,欲安而益危。安危榮辱
之本在於主,主之本在於宗廟,宗廟之本在於民,民之治亂在於有司。《易》曰:
“復自道,何其咎,吉。”以言本無異,則動卒有喜。今處官則荒亂,臨財則貪
得,列近則持諫,將眾則罷怯,以此厚望於主,豈不難哉!
今有人於此,修身會計則可恥,臨財物資盡則為己,若此而富者,非盜則無
所取。故榮富非自至也,緣功伐也。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誣也;無功伐而求榮
富,詐也。詐誣之道,君子不由。人之議多曰:“上用我,則國必無患。”用己
者未必是也,而莫若其身自賢。而己猶有患,用己於國,惡得無患乎?己,所制
也;釋其所制而奪乎其所不制,悖。未得治國治官可也。若夫內事親,外交友,
必可得也。苟事親未孝,交友未篤,是所未得,惡能善之矣?故論人無以其所未
得,而用其所已得,可以知其所未得矣。
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後任;必反情,然後受。主雖過與,臣不徒取。
《大雅》曰:“上帝臨汝,無貳爾心。”以言忠臣之行也。解在鄭君之問被瞻之
義也,薄疑應衛嗣君以無重稅。此二士者,皆近知本矣。
○諭大
七曰: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既足以成帝矣;禹欲帝而不成,既足以正殊俗
矣;湯欲繼禹而不成,既足以服四荒矣;武王欲及湯而不成,既足以王道矣;五
伯欲繼三王而不成,既足以為諸侯長矣;孔丘、墨翟欲行大道於世而不成,既足
以成顯名矣。夫大義之不成,既有成矣已。《夏書》曰:“天子之德廣運,乃神,
乃武乃文。”故務在事,事在大。
地大則有常祥、不庭、歧毋、群抵、天翟、不周,山大則有虎、豹、熊、
螇蛆,水大則有蛟、龍、黿、鼉、鱣、鮪。《商書》曰:“五世之廟,可以觀
怪。萬夫之長,可以生謀。”空中之無澤陂也,井中之無大魚也,新林之無長木
也。凡謀物之成也,必由廣大眾多長久,信也。
季子曰:“燕雀爭善處於一屋之下,子母相哺也,姁々焉相樂也,自以為
安矣。灶突決,則火上焚棟,燕雀顏色不變,是何也?乃不知禍之將及己也。”
為人臣免於燕雀之智者寡矣。夫為人臣者,進其爵祿富貴,父子兄弟相與比周於
一國,姁々焉相樂也,以危其社稷。其為灶突近也,而終不知也,其與燕雀之
智不異矣。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
有安身。”此之謂也。故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小大貴賤,交相為
恃,然後皆得其樂。定賤小在於貴大,解在乎薄疑說衛嗣君以王術,杜赫說周昭
文君以安天下,及匡章之難惠子以王齊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