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媒人――冰人
在古代,伐柯人又叫做"冰人"。由於當時人們娶親的最佳時間是在冰雪未融化時的仲春。相傳唐朝時曾有三位號稱天下第一媒的冰人,被冊封為"金牌冰人"
遺憾的是,儘管有成人之美的讚譽,但由於伐柯人牽錯紅線而產生的悲劇也毫不少見,哪怕本日的婚姻先容所,也常常存在欺詐現象。有的時候,是伐柯人昏聵導致亂點鴛鴦譜,但也有為了牟取私利貪圖錢財,用甜言蜜語誘使男女兩家訂立婚約,尤其在封建時代男女雙方不能自由見面戀愛的情況下,弊病惡果更為凸起,成了世間很多不幸婚姻的禍首罪魁。針對這些無良的所謂伐柯人,中國古代民歌中對此進行了尖刻辛辣的諷刺:一條帕子兩邊花,背時伐柯人兩面誇。一說婆家有田地,二說外家是大家;又說男子多智慧,又說女子貌如花。一張嘴巴嘰哩咕,好象田牛青蛤蟆。無事就在講廢話,叫兒叫女爛牙巴。日後死在陰司地,鬼卒拿他去捱叉。
不外,別看伐柯人風光無窮,實在這碗飯並不好吃,說媒是需要極高的技巧甚至藝術的,試看《金牌冰人》裏的一干伐柯人,哪一個不是巧舌如簧八面玲瓏。伐柯人不僅需要認識男女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需做到既基本上正確地向男婦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儘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熟悉對方的優點,從而樂於達成嫁娶的協議。說媒的功夫,就全在這一張巧嘴上,而且還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常常往來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媒說得好,雙方都滿足,以後常來常往,成為故舊知交;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足,往往歸咎於伐柯人,從此視為路人乃至仇敵,日後再想給人做媒可就難上加難了。對於官媒而言,由於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機構,所介入的婚約被官府認可且具有法律的效力,婚事出了題目,官府將按違律來治罪,所以責任更是重大。
長期以來,關於伐柯人的雅號也良多,好比月老、紅娘、掌判、執柯等等,以“冰人”為例,便有一段甚是有趣的典故。據《晉書》記載,孝廉令狐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在冰湖之上,竟同冰下的人說話,不覺赫然驚醒。有占卜人解釋這個夢說,“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陰陽事也;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與冰下人語,為陽語陰,媒介事也。君當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按今天的話來講意思就是,你能站在冰上和冰下的人說話,這象徵著你在調和陰陽,調和陰陽就是做媒介,你將會給別人做媒。但這媒很不輕易做,要用你的熱情把冰融化了,男女雙方才能成婚。自此以後,“冰人”就被用來代稱伐柯人,給人做媒也叫“作冰”。這在口語小說中也多有反映,像《今古異景》第四十一卷,“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除非他女兒不要嫁人便罷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而大家所認識的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裏面的殷素素和張翠山兩個歡喜冤家,就是靠了謝遜作了一回冰人,才終極成為恩愛夫妻。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裏,男女之間講究授受不親,誇大“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男女雙方一般都要經人從中說合,才能共結連理,這就是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詩經》中就曾有多處描述,如“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可見說媒的歷史是淵源流長的了。實際上,伐柯人在結婚過程中據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從提親到迎娶,幾乎哪一樣都少不了伐柯人的身影,假如男女不經說媒就私訂終身,不僅會為家庭社會不容,多半也是以悲劇而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