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獲得恩賜的人,自然而然的會知道自己獲得的是什麼樣的力量,至於能夠把力量發揮到什麼程度,用成什麼樣,那就是個人的事情,簡單的說,就是恩賜只給你一個簡介,具體操縱請自行摸索。
桓真獲得的恩賜,名為三生,在閉目昏了過去之後,再次醒來的時候,在一個光球斑斕的空間裏,睜眼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恩賜是什麼,是去經歷三生,不是自己的,而是別人的人生。桓真雖然只有十歲,卻異常聰慧,三生這個恩賜,比起其他直接獲得的力量的恩賜,實在是一種靠幾率的恩賜,誰知道他會經歷怎麼樣的三生。
桓真已經有了他以後依舊是廢材的覺悟,遺憾是有的,生活在那樣紛亂的世界,母妃雖然有意避免讓他知道外界的殘酷,可是聰慧如他,早就從一本本書中看到了戰國的殘酷,大臣們看着他的失望,他又怎麼會不知道。沒有強大的天恩又如何,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又不都是天恩者,只要順利活過天恩現世的二十年,後來他就基本安全了,他也無心和父君、兄長爭奪國君的位置,廢材的能力說不定讓自己更加安全。
片刻之間,桓真就想了這麼多,足以證明他並非外人所見的文弱無能,反而前路清晰。想明白了的桓真,也就不再遺憾自己的恩賜。一直被母妃拘在一方小天地,外界都沒去過的桓真,對於去經歷別人的三生,非常有興趣。這一去卻沒有想到,這三生並非這個戰亂世界的三個人的人生,讓他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接受了更加先進的文明,也鑄造了他的強大之路。三生,是上天給與他最大的恩賜。
第一生,桓真很好奇的打量周圍的環境,非常精美,低調中帶着奢華,看得出來歷史沉澱出來的底蘊,擺設上比他住的地方,都要雅緻許多,桓真表示很喜歡這種風格,還沒來得一一品鑒欣賞,就被一股吸力帶到了一個和他年紀一樣大的小孩身邊,開始目睹這個小孩的一生。
一點點的試探接觸,他發覺自己不能離開小孩身邊百米,可以通過某種神念,翻閱小孩百米之類的書籍,聽到他人說話,卻不能接觸任何人,包括小孩,同樣也察覺到了,這裏應該不是他原來的世界,因為歷史完全不一樣。陌生的世界,各種新奇的東西,知識,讓桓真一點都不無聊,和小孩一起長大,和小孩一起學習。
小孩出生世家,又是受寵的子嗣,生活清貴,受到極高的教育,這個世界沒有天恩者,重文人,讓桓真很奇怪這個世界是怎麼發展,非常認真的跟着小孩學習,滿足自己的好奇。文人風雅,明理知禮,這些都是小孩學的,同樣也熏陶着桓真。
小孩十四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有名的才子文人,恣意優雅,清高貴氣,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卻也是這一年,小孩的人生發生了極大的翻轉,豪門世家的內鬥,桓真第一次看到其中的殘酷,小孩一家落敗,從天子驕子,輾落到塵埃。
再也沒有什麼資本恣意風雅,生活的苦難向小孩壓去,連肚子都填不飽,有什麼資格風雅清高。小孩並沒有向生活投降,拿起了鋤頭,干起了農活,也沒有放棄讀書,出人頭地,還有科舉一路。苦難卻沒有放過小孩,**過去,天災又來,桓真也是第一次清清楚楚見識到底層百姓的苦難。
生活在國君之家,哪怕備受嫌棄,卻也不曾委屈過,衣食豐沛,餓肚子是什麼感覺,衣不蔽體是什麼模樣,他從來沒有經歷過,隨着小孩,他看到了這一切,易子而食,路邊衣裳殘破,骨頭連着皮的屍體。他想要幫助,卻什麼都做不到。
他的內心震動,他在懷疑在原來世界所學的東西,身為國君,難道就是為了爭霸天下,身為天恩者,難道就是為了權利貢獻能力。這些百姓呢,這些百姓,誰來保護,誰來為他們考慮?握緊了雙拳,桓真在心裏發誓,他絕對,絕對不會讓他治下之民遭遇這些事情。他無力拯救天下,卻可以讓治下之民過的更好。
苦難過去,小孩得遇貴人,中科舉,娶嬌妻,人生得意卻並非一直如此,官場的黑暗傾軋,讓小孩想要為民一展抱負的事情並不順利,小孩卻並沒有放棄,坐一方地方官,就為一方地方鞠躬盡瘁。在桓真眼中,一直堅持為民謀福的小孩真是非常耀眼,明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偏偏桓真覺得小孩非常的高大,讓他敬佩。他都不知道自己經歷了小孩的一切,是不是能夠堅持下去,小孩卻能夠堅持着他純粹的本心,一直走下去。
好不容易安定,苦難卻偏偏不放過小孩,也沒放過小孩所在的國家,戰爭爆發,整個國家風雨飄遠,小孩被政治的黑暗傾軋送上了戰場,倒顯出了軍事才華,一點點的成為這個國家倚重的將軍,時間一晃,小孩都已經有四十歲了。政治到底有多黑暗,難道不懂小孩的存在是國家能夠延續的支柱,深深的用擁兵自重的猜疑,將小孩逼到了絕路。
當明白自己被效忠的君王和國家放棄的時候,小孩笑着哭了,面對壓陣而來的可怕敵軍,小孩沒有投降,也沒有退,在他的身後有他的國,有他要守護的民,哪怕被君王拋棄,被朝堂背叛,他也要守護他的國,他的民。這一站,絕對不退。
懸殊的兵力,沒有援兵,沒有糧草,屬於小孩戰爭,只有敗,這也是他最後的一站。殘陽如血,身為文人後天彌補上的武藝,小孩的戰鬥力並不強,也從不主動對敵,這一次他卻拿起了武器,和士兵們一起殺敵,一身傷痕,鮮血淋淋,敵人環視,他依槍而力,一個弱質文人,卻散放着讓敵人畏懼的悍將風骨,哪怕是敵人,也給予他尊重。
桓真知道,小孩快死了,“值得嗎?”看完了所有,桓真哽咽的問着,他知道小孩是聽不到的,卻依然想問,值得嗎?如果此刻投降,小孩還能活,還活着,就還能為民效民,又有何不好呢?
應該聽不到的小孩,卻回答了桓真的問題,他不是在回答桓真,而是在對自己的人生做總結,“我這一生,無愧天地,無愧良心,無愧百姓,無悔國家,無愧君王,為國為民而死,死得其所,此生無憾。”小孩的目光看不到桓真,桓真卻看到了小孩眼中的驕傲。
小孩一生顛沛翻轉,一路走來,卻堅持本心,心有虔誠,驕傲不改,哪怕死亡來臨,他依然風骨傲然。不降,寧死,這是他的驕傲,投降怕死,那是折了自己的傲骨,人生最後,他又怎麼能屈了自己。
桓真目睹着小孩在敵人的勸降下絕不屈服,自刎而死,死的壯烈,敵人尊重敬禮,厚葬他的屍骨,多可笑,最後竟然是敵人懂他。再次回到斑斕的空間,桓真久久不能平復他的心,他見到了一個偉大的人,並且深受影響。
因為見到了這樣的一生,桓真再無爭霸天下之心,一心只為守護治下之民,讓他們過得更好。一生行事必然奉新大義,厭惡政治的陰謀詭計,凡是發生了讓他厭惡的政治陰謀,就任性的不理,直到臣子們認輸投降,承認錯誤位置,這種任性,可不是第一生學來的,而是在第二生被教壞的。桓真很多的任性,都是被這第二生給教壞的。
恩賜可不會給桓真時間準備,就這麼突然的把桓真給拉進了第二生。只看環境,桓真也猜到了,這又是一個和他本來的世界不同的時間。房間裏的佈置,不如他的世界和上一世的精美,空間也不大,但是有很多奇怪的東西,明凈的窗戶,驚人的高樓,鐵皮箱子在跑,這是一個充滿了奇異的世界。而他這一生要看的人,同樣是個十歲的小孩,還是一個小胖墩。
說真的,比起第一生的人生翻轉變化,波瀾壯闊,這一生平淡無比平乏無味,,比起第一生的偉大堅持,這第二生的人就是廢材,庸俗,沒有一點堅持,沒有一點驕傲,隨波逐流,一事無成,毫無上進,唯二可取的就是樂觀和善良,其他的沒有一點閃光點。
但是這卻是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戰亂,衣食無憂,看過第一生人們的慘淡之後,這樣的平凡庸俗,無志無骨,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目睹第二生的生活,他渴望着,他治下之民也能如此,每人可以讀書習字,能夠嫌棄肉肥會膩,只要想就可以穿上新衣。
經歷了第一生的轟烈和慘然,這平凡的第二生,讓桓真用一種感嘆的看着,這第二生最大的收穫,就是開闊了眼界,神奇的網絡世界,讓他離不開第二生一百米,也能夠吸取這個世界的知識,讓他的目光不在局限於時代。桓真不知道的是,第二生這個大染缸,讓他也不小心染上了些第二生時代的小毛病,還好第一生的影響足夠,這點小毛病,也得有前提,才會冒出來。
第二生也並非長命的,宅男糟糕的生活習慣讓他在三十歲一過就猝死,桓真開始進行他的最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