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大公
女主的父親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是個牛人,其實他的爺爺卡爾大公才是真的牛!
爾大公是奧地利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三子,後來的奧皇弗蘭茨的弟弟。不過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她的祖母特蕾莎女皇做主,過繼給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妹,女皇的第六個女兒被奉為掌上明珠的某某公主,名字忘記了。
後來卡爾襲父親的爵位,成為特申公爵,又因為他是。他19歲開始獨自指揮戰役,26歲成為方面軍司令,是拿破崙時代的三大名將。另外兩個就是大家熟悉的拿破崙和威靈頓。此外,他還在軍事理論方面頗有建樹,改革了奧地利軍事制度,可以說19世紀中葉以前奧軍之所以有較強的實力,完全是他進行軍事改革的結果。他提拔起來的幾個人相繼成為奧軍總司令。比如施瓦岑貝格和拉德茨基。
他本人到現在還保持着一項記錄,那就是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1V1的大會戰站中擊敗拿破崙皇帝的人,那是阿斯珀恩-埃斯靈會戰,法軍損失45000人,拉納元帥陣亡。
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承襲了父親的軍事才華,早年在意大利戰爭其間(奧地利和薩丁王國的戰爭)就嶄露頭角。不過他真正走出父親的光環還是在普奧戰爭其間,他率領8萬奧軍在南線大敗了意大利國王的12萬大軍,成為民族英雄。
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的養子也是他的侄子弗里德里希公爵是一戰時期奧軍的總司令,雖然不懂軍事,不過為人很聰明,他把權力下放給參謀長。這對馬肯森和澤克特(這兩個人如果不知道建議百度下)率德奧聯軍完勝塞爾維亞起到很大作用。
下面一段話是從《威靈頓與卡爾大公軍事才能》這篇文章中轉載的,原始出處可能是“前線軍事論壇”:
拿破崙戰爭時代中,皇帝本人無疑是個出色偉大的軍事家,但這並不代表那個時代只有他本人精通戰爭藝術。在那個戰爭激烈的年代,湧現出許多名將和軍事家,他們大多來自法國,而其中不乏也有外國名將。在皇帝的諸多對手中,最有能力最有本事的無疑是威靈頓和卡爾大公兩人。
個人不主張對比,不過同時代的名將中,也許也只有威靈頓和卡爾大公能夠進入一流名將的行列。布呂歇爾將軍是腓特列時代一個瘋癲的老兵,但作戰十分勇敢,敢作敢為,在後期多次阻撓了皇帝計劃的實施,不過布呂歇爾在智計和思慮上欠缺一些;庫圖佐夫在1812年的冬季戰局被後人冠上神奇的光環,而如果剝去光環看本質,庫圖佐夫雖然有大將之風,儘管很富有作戰經驗,卻缺乏了一個名將的勇猛和膽略。蘇沃洛夫也是個名將,不過他的成名多在東方戰場上而且是在拿破崙戰爭以前,在這裏不會提及。(另外他在1799的北意大利戰局好壞參半)。
排除這些可能,剩下兩名將帥無疑都是對皇帝最有威脅的對手。他們就是英國的威靈頓公爵和奧地利的卡爾大公。
這兩人無不智勇兼備,善於思考而又不缺乏膽量。兩人在各自的軍事生涯早期都取得了出色戰績,阿瑟維爾斯利(威靈頓公爵名)在1803年的印度取得一系列出色戰役的勝利,卡爾大公剛出道便屢立功勛,在萊茵河戰場擊敗當時名氣很響的共和國名將莫羅將軍。卡爾大公還是唯一一個獨立在大會戰中擊敗皇帝的人。(阿斯本埃斯林戰役)
說起卡爾大公,他獨立指揮大軍時年僅25歲,真有點大孔代親王的意思。1795年在奧地利萊茵河軍團服務,而1796年直接全統萊茵河一岸的所有奧地利軍隊。當時卡爾大公手頭的軍隊只有5萬多人,而莫羅和儒爾當各自的軍團都有7萬到8萬人。面對戰略上的兵力劣勢,卡爾大公開始穩步的向腹地撤退,而莫羅和儒爾當齊頭並進。就在這個時候,卡爾大公留下2萬5千左右的士兵繼續撤退,而指揮剩餘的部隊快速北上,迅猛出擊,在安堡擊敗了儒爾當並進行大力追擊,后又在烏爾茲堡徹底擊敗儒爾當軍。之後集中主力擊破了莫羅軍,把法軍趕出了萊茵河。
在1797年,卡爾大公指揮身在意大利的奧軍,試圖抵擋波拿巴將軍的攻勢,儘管沒有成功,卻組織了一場出色的撤退,完好的保存了奧軍實力。
1799年是卡爾大公獲得榮譽最多的一年:從維也納出發,兩戰擊破儒爾當,進入瑞士在蘇黎士攻堅戰中趕走了馬塞納,征服瑞士。
1800年,卡爾大公也維也納當局產生政治觀點的分歧,而約翰大公又在霍赫林登被莫羅擊敗,只好撤退。由於他的出色表現,人民對他也十分欣賞,除了要政府授予他“民族拯救者”的稱號外還要為他立像,但卡爾大公謙虛的拒絕了這些榮譽。
1805年,卡爾大公在意大利的卡爾蒂埃羅與馬塞納的法軍交戰,兩軍互有勝負。他在1805年被任命為陸軍大元帥,開始着手一系列對奧地利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軍事改革:取消終生參軍制,建立廣泛徵兵制,禁止軍中體罰制度,採用訓練法式步兵戰術等等。由於1805-1809年的改革,卡爾大公的頭銜里多了一個“軍事家”,超越了名將的概念。
1809年,卡爾大公指揮奧軍取得了阿斯本埃斯林戰役勝利,法軍第一次在一次大型會戰中損失如此慘重,拉納元帥戰死。儘管在瓦格拉姆,皇帝為他的敗仗復了仇,但1809年大兵團有超過5萬士兵戰死。
儘管1809年的戰役,驗證了卡爾大公改革的巨大功效,但結局卻令他心灰意冷,又因為梅特捏等小人弄權,卡爾大公幹脆辭去一切職務,從此隱退。
卡爾大公的指揮特色偏重防禦,但如果需要的話,他也能打出最為大膽出色的攻勢。(很像威靈頓)在烏爾茲堡戰役前後,卡爾大公指揮士兵來了一次驚人的大型迂迴。而在阿斯本埃斯林,他的正面攻擊也十分成功。他本人在1796年萊茵河戰場指揮的戰役,簡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卡爾大公本人的軍事理論主張運用國土上一切要塞和地勢,因此他甚至把打垮敵人軍隊作為第二目標。克勞塞維茨因此批評他,卻在書中評價他為一個偉大的將領和軍事理論家。
卡爾大公的名言是:當你本身的軍隊都不安全的時候,就別想再去冒險。事實上,能夠擊敗他的只有皇帝和馬塞納,而馬塞納本人也在某些戰鬥上輸給卡爾大公。
他本人也是皇帝最為看重的歐洲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