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海岸燃燒(三)
在整個艦隊的指揮中心—全通甲板式的兩棲攻擊艦“浙江”號的指揮中心,面對突然出現在戰區上空的近2000個空中目標,所有的參戰人員的神經都瞬間繃緊了。這些佈滿所有雷達屏幕的紅色光點,突明突暗的閃爍着,每一個都代表着死亡與毀滅。
“這裏是登陸部隊火控中心,這裏是登陸部隊火控中心。全艦隊立即進入一級對空警戒狀態,重複一遍,全艦隊立即進入一級對空警戒狀態……。”負責協調艦隊內火力分配,對兩棲作戰提供支援的登陸部隊火控中心內,所有的頻道全部用來召喚防空攔截火力。
原定登陸作戰初期對登陸地段進行航空火力和艦炮火力支援,部隊搶灘作戰時對敵灘頭火力進行壓制,登陸部隊向縱深推進時實施延伸火力支援計劃被全部推翻,此刻密佈在天空之中,逐漸出現的威脅已經成為了高懸在整個艦隊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全艦隊的防空火力開始怒吼起來,首先是海軍航空軍的艦載機機群和趕到空軍陸基戰機,為了給海面上的艦隊已更多的攔截時間,飛行員們冒着印度陸軍的地面防空火力突入了群島的縱深。中距離對空導彈打光了,就使用近距離格鬥彈,格鬥彈打光了就使用機炮。但是面對如此之多的空中目標,空軍竭盡所能消滅了中高空出現了300多個目標,但這樣攔截也不過是以湯潑雪。
不斷有新的目標出現在群島縱深印度陸軍的發射陣地上空。“太多了,第一攻擊波次總計890個空中目標,越過空軍攔截線已經進入艦隊防空火力圈。”“浙江”號的作戰情報中心內,6台由各類顯示屏、標圖板、通信設備、終端機組成的8部顯控台上。空中攔截控制、空中優劣形勢判斷、戰術系統、威脅判斷、武器協調各方面的數據全部轉化成一片刺眼的紅色。
“已經超出了全艦隊的滿負荷攔截能力了。我們註定要承受損失。”戰區參謀林太平少將走到戰區總指揮胡維風中將的背後小聲的說道。“馬上各命令登陸突擊集群停下來。”站在一旁的海軍少將姚廣勝鐵青着臉,在漫長的沉默之後,突然大聲的吼道
“現在已經來不及中止進攻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胡維風默默的轉過聲來,對着指揮中心所有的指戰員們微微的苦笑着說道:“現在我們所能作的只有為前線的戰士們祝福。還有命令各登陸戰艦以最大音量播放國歌吧。”
當所有德制“泰帆”型攻擊無人機爬升到巡航高度時,自動駕駛儀開始控制無人機按預定航線飛向目標區。根據預先偵察所收集的信息,“泰帆”型攻擊無人機最多可以搜索2000平方公里的目標地域。在目標區,無人機會不斷的將實際搜索的目標信息與機上預先儲存的目標數據進行對比。一旦確認,則自動選擇最佳攻擊模式對目標發起攻擊。
除了上述這種預先確定目標的攻擊方式外,還有一種隨機攻擊方式。由於“泰帆”型攻擊無人機有很強的交互傳送信息能力,所以它能迅速改變攻擊目標的優先順序。通過HF數據鏈,攻擊無人機可以和島內的各地面控制站之間進行實時數據傳輸。
藉助HF數據鏈有超越地平線能力,將當前搜索的潛在目標的雷達圖像或紅外圖像傳回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人員和指揮員根據無人機傳回的目標圖像進行分析,確定好攻擊目標,再通過數據鏈將攻擊指令傳給無人機。無人機在接到攻擊指令后,立即對目標進行俯衝攻擊。在俯衝過程中,導引頭會連續不斷的對目標位置進行修正,以確保無人機能打擊目標的關鍵位置。
此刻近千架“泰帆”型攻擊無人機已經飛入了中國艦隊的防空火力網,各種防空炮火和艦載對空導彈全力攔截着這毀滅性的颱風。而此刻各兩棲登陸攻擊集群已經完成了換乘的工作。各種型號的衝鋒舟、機械化登陸艇、大型氣墊登陸艇、兩棲裝甲車和坦克已經在海面上完成了編波,即將發起攻擊。
“壓制的炮火怎麼停止了?是我們要開始攻擊了嗎?”在海面上隨着浪濤上下顛簸的陸軍士兵們此刻並不知道死亡的逼近。隨着6艘體型龐大的俄制“野牛”級大型氣墊船從中國海軍的071型船塢登陸艦后船塢內駛出,第一攻擊波次的突擊部隊緩慢的加速沖向海岸。
自重高達540噸的“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是當今世界各國海軍裝備中最大的攻擊氣墊船,最高時速為60海里,續航300海里。可以搭載500名武裝士兵,或者3輛中型坦克,或者10輛步兵戰車/裝甲運輸車。也就是說其滿足將近一個營的兵力投送任務。
但是攻擊才剛剛開始,一群銀白色的德制“泰帆”型攻擊無人機便出現在了紛飛着防空炮火的天空。他們宛如掠食的賊鷗一般高速俯衝而下,撲向海面上那躊佇滿志的中國陸軍。一架“泰帆”型攻擊無人機穿越了4門61式25毫米雙管速射炮的攔截,正面擊中了一艘伴隨第一攻擊攻擊波次前進的079型“玉連”級中型登陸艦。威力巨大聚能破甲戰鬥部頃刻間撕開了戰艦的側舷裝甲,巨大的爆炸聲和火光中,分濺的破片在海面上波撒開來。
一架“泰帆”型攻擊無人機的攻擊雖然不足以擊沉這艘滿載排水量1100噸的戰艦,但是不斷傳出的爆炸聲和濃煙卻證明了承受這一擊並不輕鬆。戰艦的甲板上損管的水兵們頂着烈焰和有毒的濃煙全力拯救着自己戰艦,艦首的艙門無力的打開,原本直接沖灘的坦克和裝甲車輛現在必須準備自己駛向戰場。
就在所有的戰士為這一幕慘烈的場面所震驚的同時,079型“玉連”級中型登陸艦的艦橋上突然傳來了那熟悉的歌聲:起來~~~~那不願作奴隸的人們……。戰艦上那沉寂的61式25毫米雙管速射炮再度活躍起來,向著空中不斷出現的新的目標射擊。
海面上所有的中國士兵的聲線在漫天的炮火聲和爆炸聲中開始歌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瞬間響起的激昂的旋律壓倒了所有的雜音,振聾發聵的合唱見證了此刻一個民族的輝煌。不時有戰艦被俯衝而下的“泰帆”型攻擊無人機擊中,爆炸。海岸線上一度沉寂的印度陸軍的岸防炮火開始再度肆虐起來,但是他們卻始終無法消除那昂揚的歌聲。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衝鋒舟上搏擊着海浪的陸軍的士兵們在唱,戰艦上兼顧着對空和對岸火力的炮手們在唱,天空中冒着印度陸軍火力低空掠過海岸線,撲向縱深的航空兵們也在唱。這簡單的旋律宛如一道無法摧毀的血肉長城一步步的向海岸線推進着,一米一米的接近着那些在坑道里發抖的敵人。
在飛臨中國-東盟聯合艦隊的兩棲登陸攻擊集群上空的“泰帆”型攻擊無人機不停的俯衝攻擊之下,登陸部隊承受了空前的傷亡。但真正的考驗此刻才真正開始。在距離海岸20公里的範圍內,印度陸軍的岸防炮火開始殺傷已經失去了完整支援火力的各攻擊編隊。
其中來自俄羅斯的“岸邊“130毫米自行岸防炮無疑是最為可怕的殺手,130毫米口徑火炮一直以來都是前蘇聯海岸炮兵的主要裝備。雖然眾多老式的大口徑海岸炮已經逐漸為岸防導彈所取代,但130毫米口徑火炮卻一直被保留下來,而且不斷改進,推陳出新。
在安達曼各島的防禦工事內,印度陸軍隱藏了超過12個裝備有“岸邊“130毫米自行岸防炮的岸防炮連。每套“岸邊“130毫米自行岸防炮攻擊系統由2輛中央指揮控制車、8門130毫米ASS2S1型自走炮、1~2輛戰備值班保障車、彈藥和支援設備組成。
作戰開始之前,這些火炮預先隱蔽在群島要塞核心的地下工事群內,利用“泰帆”型攻擊無人機肆虐天際打亂中**隊攻擊部署的機會,通過地下工事迅速前出進入發射陣地,在短暫的3分鐘射擊準備之後,向海面上的移動目標群快速射擊,每門ASS2S1型自走炮在傾瀉了30~40發炮彈之後,便會退回地下掩體,向下一個炮擊陣地轉移。
比其昂貴的反艦導彈而言,130毫米岸防炮顯然更適合殺傷類似登陸艇這樣的小型目標,更重要的是面對已經完全失去制電磁優勢的印度軍隊而言,130毫米岸防炮可以完全規避中國艦隊的電子干擾。所有“岸邊“130毫米自行岸防炮攻擊系統全部採用電視跟蹤瞄準系統,雖然這樣將會降低火炮的命中係數和跟蹤/攻擊多目標的能力。但卻是在中國海空軍強大電子干擾之下,唯一可行的作戰模式。
“還沒到海灘,第一攻擊波次戰損已經超過25%了。”全通甲板式的兩棲攻擊艦“浙江”號的指揮中心內,戰區參謀林太平少將拿着剛剛出來的統計數字,走近攻擊開始以來一直保持着沉默的胡維風中將的身邊。“部隊距離海灘還有多遠?”胡維風長長的作了一個深呼吸之後,轉身問道。“前鋒部隊距離海岸已經不到5公里了。海空軍方面希望能先停一下,重新組織火力支援……。”林太平有些為難的回答道。
“不,如果現在半途而廢,那麼如此之多的鮮血就真的白流。命令各部隊全速前進。海空軍無須重新組織支援,協同支援艦隊中還有戰鬥力的戰艦,採用近距離直瞄火力轟擊灘頭。”雖然早已對登陸戰的血腥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此刻胡維風仍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臟在一陣陣莫名的絞痛。
雖然距離攻擊最終攻擊目標的本島還有數公里的距離,但沿海的小型島礁卻已經成為了中印兩軍士兵浴血的戰場。這些孤立在海面上的小島嶼上也同樣構築堅固的工事群,在中國海軍艦艇的直瞄火力壓制之下,印度陸軍的士兵只能用迫擊炮和機槍火力對抗着不斷衝上礁盤的中國陸軍衝鋒舟。
雖然在眾多的登陸工具中,衝鋒舟可以說是中國陸軍兩棲登陸作戰中最為衷愛的攻堅利器。正是這種小型高速登陸舟艇滿載着全副武裝的輕裝步兵,躲過了密集的岸防火力,在無工程保障的水際灘頭攻擊上陸。在通過安達曼群島各主道的航線上,由中國陸軍的輕裝步兵們組成戰鬥小組,用火焰噴射器和炸藥包,一個一個解決着印度人的火力點。
中安達曼群島、南安達曼群島小安達曼群島的主島上,中國海空軍一度沉寂的火力再度猛烈起來。“中國人雖然遭遇了重創,但他們仍在前進。”坑道里印度陸軍的指揮官面對着縮在地下工事的士兵們大聲的咆哮着,驅趕着他們從集結地域進入灘頭防禦工事。
水際岸邊用椰子樹榦築成的防禦牆已經在中國海空軍的猛烈攻擊之中,多處坍塌。硝煙瀰漫的海灘上,印度陸軍已經可以從防禦工事的射擊孔中依稀看到海面上那逐漸逼近的登陸舟艇和兩棲戰車。此刻他們可以依靠的只有手邊老舊的英國生產140毫米、88毫米加農炮。
率先發起攻擊了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兩棲裝甲車輛在接近灘頭時遭到了印軍直瞄式炮火的殺傷。許多被炮火擊中的兩棲裝甲車輛,失去機動能力擱淺在灘頭。海灘上到處可見燃燒的兩棲車和死傷的中國士兵,鮮血將滿是泡沫的海水染成了紅色。
而好不容易衝上岸的中國海軍陸戰隊此刻也都被印軍密集的火力壓制在海灘上椰牆之下,在得到重型武器的支援之下,部隊根本無法前進。但是中印兩軍的指揮官們都清楚的知道,此刻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雖然中國陸軍第一攻擊波次的部隊被壓制在了灘頭,但如果不能將這些輕裝步兵趕下海的話,那麼更多的登陸部隊將通過這個灘頭陣地發起攻擊。如果印度陸軍不能在中國海空軍火力的殺傷之下主動出擊肅清灘頭,那麼這場慘烈的登陸戰的結局將可想而知。
印度陸軍的坦克從主島中心的地下掩體內隆隆的駛出,顯然在這樣的島嶼攻防戰中,坦克的性能已經不再重要。抱着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只要能開上灘頭就好的心理。印度陸軍在群島之上部署的坦克車輛均為已經過時了的維克斯—MK1“勝利者”型主戰坦克和俄制T-55/T-54型主戰坦克。數以百計的老式坦克咆哮着從地下掩體內衝出,沖向那鮮血淋淋的海灘。
“勝利者”型主戰坦克是由英國維克斯公司於60年代研製的外貿型坦克,由於採用了採用了技術相對成熟的酋長式主戰坦克的動力、傳動、行動部件和105毫米線膛炮,所以技術成熟,利於大量生產。印度陸軍的保有量在1200輛以上的。
藉助地下工事和可以通行坦克的大型戰壕,以機動性而著稱的眾多“勝利者”型主戰坦克躲過了中國空軍的打擊,迅速衝上了灘頭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