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備嫁

第015章 :備嫁

當然,王老太太說了,等秀姑綉好的東西送到跟前,滿意就選上送過去,不好的話就算了。百壽圖是很好,卻沒好到讓王老太太沒有原則地信任秀姑的綉工。

行事上,王老太太比較理智。

明月現在見了秀姑繡的屏芯,頓時有了信心,覺得老太太沒有看錯人,這幅屏芯比老太太手裏那件顧綉真跡一點都不差,甚至猶有過之,“蘇娘子,你這幅繡的是什麼?我瞧着就很好,一定能讓老太太滿意,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綉完?”

“這是六扇曲屏中的一幅,還有五幅沒有動針,至少得三四個月才能綉完。”秀姑想起答應雲掌柜的事情,忙與明月說明,“不管如何,我的綉品還得經雲掌柜的手。”

她雖有這個大賺的機會,卻不能忘本。

她去買所缺白絹的時候雲掌柜就知道她正在繡的屏芯了。

“你放心,不會讓你難做,我已經和雲掌柜說好了,你繡的圖直接賣給我們,雲掌柜那裏另有好處。”明月早就聽雲掌柜說了他和秀姑的約定,現在見秀姑堅守本分,並沒有被自己的話就沖昏頭腦,心裏多了幾分讚賞,“現在是臘月初七,那位貴客三月底才從京城啟程,一月之後才能抵達咱們這裏,到時候能完成嗎?”

時間倒是綽綽有餘,而且槍打出頭鳥,她的嫁衣不需要過於精緻,普通紅布縫製在村裡已是上等。

秀姑沉吟片刻就答應下來。

明月大喜過望,看了看綉架上的屏芯,“這幅屏芯綉完了吧?綉好了我帶回去。”

“就差最後幾針了,姑娘若不着急,就等一會子。”

“我不急,你先綉完。”

秀姑洗了洗手,坐到綉架跟前。

因為這幅屏芯只剩最後一點收針,很快就完成了。

明月越看越喜歡,嘴裏讚歎不絕,收好屏芯后問道:“剩下五幅圖你打算綉什麼圖樣?我回去好說給老太太知道,心裏有個譜。”

秀姑聽了同樣高興,當初王太太看中百壽圖就下了十兩定金,看到這幅屏芯,王老太太應該不會虧待自己吧?她只盼着先有一筆銀子進賬好置辦嫁妝。

“這一幅是蝶戲牡丹,牡丹為花中王者,唯有牡丹真國色,故排於首位。剩下五幅分別是蜂采蘭蕊,蘭為王者之香;鴛鴦卧蓮,蓮為花中君子;芙蓉錦雞,錦雞有五德之稱;喜鵲登梅,鵲,喜報也,梅,傲雪也;梅之前有秋菊,亦皆是動、靜、誦三者齊備。”

聽明月的意思,那位貴客喜好風雅,如此一來,綉圖需要講究佈局和意境,八副屏芯的配色更要用心,免得六幅屏芯鑲嵌在一架曲屏上顯得雜亂不堪,得好好費一番工夫。

秀姑暗暗有了決定,若能入貴人眼,自己日後就身價倍增了。

其實雙面異色綉最為上乘,可惜時間不允許。

“當然,如果府上老太太不滿意的話,也可以指定別的花樣。”她浸潤於顧綉約有二十年,不敢說什麼花樣都能綉,但十之□□都繡得出來。

“你繡得已經出乎意料的好了,便是老太太怕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光聽秀姑徐徐說來,明月就覺得那幾幅畫宛在眼前展開,興高采烈地說道:“請你多多費心,一定要綉好。這副屏芯我先拿回去跟老太太瞧瞧,到時候老太太滿意了,你的好處多着呢。”

說完,吩咐人去找雲掌柜,便一同乘車回去了。

秀姑送到門外,他們都已經上了車,緩緩地朝縣城的方向駛去。

這麼華麗的馬車突然出現在蘇家門口,驚動了不少人,等他們走了,立刻就有人來打探消息。蘇母和蘇大嫂忙着接待,向秀姑使了個眼色,明月走時那些東西可都沒拿走,不能叫人看見。秀姑會意,趁勢回到自己房裏,並關上了房門。

看着床上的東西,秀姑有些出神,清出一個柜子,把東西一一清點後放進去。

兩匹繭綢、兩匹緞子,顏色都很鮮艷,或紅或綠,而且是葡萄、石榴、葫蘆等花樣,寓意多子,正適合秀姑的年紀和目前待嫁的身份。兩瓶茶葉、四盒點心,茶葉是上等綠茶,秀姑嗅了嗅就知道是龍井茶,在縣城裏等閑見不到,點心亦很精緻小巧。

這些東西對於農家而言非常貴重,但並不離譜,秀姑鬆了一口氣。

至於包袱里確實是明月說的兩套衣裳,一套是桃紅撒花百子襖配着松花彈墨綾棉裙,一套是金銀兩色大紅洋緞襖配着一條翡翠織金彩綉棉裙,金碧輝煌,皆非尋常之物。

蘇母和蘇大嫂送走打探消息之人後進來,看到這些東西衣裳直接傻眼了。

半晌,婆媳二人才回過神。

“我瞧這身衣裳不如留着你出閣時穿,比咱們做的那些顯得好看。”蘇母小心地伸出指尖摸了摸紅襖綠裙,金燦燦滑溜溜一看就知道是大戶人家才穿的衣裳。

蘇大嫂在一旁贊同,他們做的衣裳再好也比不上王家送的。

“咱們鄉村人家做一身紅布衣裳就行了,穿什麼綾羅綢緞?叫人看見,不知道得惹多少是非。”秀姑一口否決母嫂的提議。

在原身的記憶里,鳳冠霞帔是存在的,但在鄉村不常見,大半人家都穿平常的舊衣服出閣,家境富餘的人家倒是有本錢去縣城裏租一身回來穿,平常殷實人家女兒做一套新衣裳在身就算極為體面了,而這套衣裳婚後繼續穿,並不會束之高閣。

秀姑雖然有本錢穿綾羅綢緞,但她卻不想過於扎眼。

財不露白,千古至理。

婆媳二人若有所思,“你說得對,且收着吧。倒是這綢緞可以用來做被面,我和你嫂子買的棉布做被裏,多做幾床被褥。然後再拿綠緞子做一件壓箱襖,旁人見了只會說咱們家的好,挑不出錯,你成親時穿紅緞子襖,橫豎襖外頭要罩着大褂子,外人瞧不見。”

這些都不用秀姑動手,除了出嫁所穿,其餘都是請全福人來做,她直接交給蘇母做主。

婆媳二人齊動手,裁了十六幅被面,八紅八綠,以細棉布為里,八鋪八蓋,各有四紅四綠,襖面子也是一紅一綠,紅色襖面子留給秀姑自己做。

不僅如此,蘇家要給張碩做雙鞋,和秀姑的鞋拴在一起放進箱裏出嫁時帶過去。

幸而寒冬農閑,家家戶戶都有空,蘇家人緣又好,幫忙的人很多,棉花是早就彈好了,不幾日被褥綠襖等就做得差不多了,連回門鞋的鞋底都納好了。

回門鞋應該是女兒回門期間做好,帶回夫家分給夫家上下人等,但鄉村人家需要操持家務,很少有女兒回門在娘家住一個月,得提前準備好。

條件不好的人家只給夫家做鞋,俗稱半堂鞋,條件好的則是夫家連同叔伯家每人一雙。

張家不止老張祖孫三代,還有老張的三個繼母兄弟,雖因分家而疏遠,但在禮節上他們是張壯的親叔叔,叔嬸堂弟堂妹每人一雙鞋,堂弟媳婦和堂侄堂侄女同樣得有,總共得做二十多雙鞋,蘇母請了不少人幫忙,鞋的尺寸早就托李氏拿到手了。

當年秀姑嫁到周家時夫家連同叔伯家每人一雙回門鞋,這回蘇母自然不肯落人話柄。

張碩和秀姑成親時已經開春了,回門還要晚一些,不需給張家要做棉鞋,秀姑的紅綠襖也都是夾襖,蘇家節省了不少棉花,至於布料,上回雲掌柜送的還剩下許多。

秀姑最忙,忙着繡花,忙着備嫁,兩個孩子的功課更不能落下。

她發現自己現在身處的年代很多風俗和習慣和自己生活的年代很相似,她不知道自己前世生活年代的風俗習慣是不是幾百年前就流傳下來的。

繡花很傷眼睛,為了保養雙眸,秀姑費了不少功夫,每天固定時間繡花,累了就立刻離開綉架去做別的事情,偷偷做眼保健操,並且吃了不少對眼睛有益的食物,大豆、花生、芝麻、雞蛋一類,甚至還向父母兄嫂討要了平時從山野里摘回來的枸杞子、紅棗熬粥泡茶。

又過了兩天,明月才過來。

她來的時候仍然是婆子帶着大包小包,在秀姑房裏打開包袱,“蘇娘子,我們老太太看了你的刺繡后讚不絕口,心中十分中意,這五十兩銀子是給你的定金,剩下五幅屏芯你繡得千萬仔細些,綉出和那幅牡丹圖一樣的水準,老太太必有重謝。”

“姑娘放心,我一定傾盡全力。”光定金就得了五十兩,完成後全款還怕少了她嗎?第二幅屏芯她已經綉了一多半,綉工絕對沒有退步。

秀姑滿口應承,眉眼舒展,臉帶笑容。

五十兩銀子足夠她為自己置辦一份體體面面的嫁妝了。

明月對秀姑的態度很滿意,接着指着包袱里的其他東西笑道:“我們老太太想着天冷,故送一件青緞羊皮襖與你穿,外面有五十斤銀霜炭與你繡花時取暖,還給了一條火腿、一條鹿腿、一條野豬腿、一對兒風雞,留着你們過年。”

零零碎碎還有一些繡花用的物什,繡花針、小剪刀、繃子、綉線、綉布……凡是秀姑繡花需要的工具王家都備齊了,質量相當好。

為了同第一幅牡丹圖配套,綉布、綉線等都是選用雲掌柜鋪子裏的上等白絹和絲線,好在秀姑眼光極高,當初買的白絹和綉線就是鋪子裏最好的,而王家此類物事一向是在雲家採買,因此沒有出現絲毫差別。

王家行事果然仔細,而且十分貼心。

銀霜炭極為難得,又名銀骨炭,出自京城附近的炭窯,上等銀霜炭乃是當世的貢品之一,居於小小縣城的王家到底是什麼來頭?居然一口氣送了五十斤給她。哪怕僅是中等銀霜炭,也足以她用一個冬天了。

秀姑百思不得其解,也就不多想了。

事後,秀姑拿了二十兩銀子給蘇母做添置零碎嫁妝以及出閣酒席的花費,蘇母不肯收。

“娘,咱們一家人分什麼彼此?你不收我可就生氣了。你和大嫂雖然沒說什麼,可是棉花的價錢我知道,光那八鋪八蓋就需要七八兩銀子的棉花,幾乎把家裏的積蓄拿出一半了,聘金你們也沒留下。這銀子,您無論如何都得收下。”

一斤棉花六七十文,一床被子需要十斤棉花,十六床就是一百六十斤,蘇家存的棉花不夠,八成都是買的,還不算彈棉花的工錢,蘇家對她真是傾盡全力了。

蘇母聽她說得頭頭是道,又聽她說手裏還有三十兩,只能收下。

火腿野味什麼的都是王家送給秀姑的,她直接交給祖父和父母處理。

哪家都有人情往來,他們不可能留着自己吃獨食。

於是,火腿、鹿腿、野豬腿各切下三四斤下來,然後分成半斤一塊,蘇二叔、蘇三叔和蘇四叔每家每樣都送了一塊,張家、蘇母的娘家和蘇大嫂的娘家也得了,其中自然不會落下過繼出去的蘇奎,剩下的則裝進籃中高高地掛在樑上,和風雞留着蘇家過年。

蘇家本來打算年底賣三頭豬,留一頭殺了過年,現在有了這些東西,就只賣了三頭。

早就跟張家說好了,如今兩家結了親,他們家的豬又肥,足有一百三十多斤,張碩給的價錢比給旁人高一點,每頭豬賣了約莫兩千五百個大錢,剩下一頭本來打算過年殺的,但如今有了火腿等年貨,老蘇頭就決定留着來年三月辦喜事時宰殺。

蘇家多了七吊五百錢的收入,全家上下人人喜上眉梢。

秀姑替家裏歡喜了一會子,就將王老太太給的那件羊皮襖拆開,以老褐色粗布為面,由女式改為男式,給老蘇頭做了一件斜襟大襖,也將銀霜炭送給老蘇頭用。老人說屋裏的炭頭夠燒了,那銀霜炭留給她自己用。別說,屋裏燒着銀霜炭,果然暖和許多,她手指靈活,繡花的速度快了不少,閑暇時嫁衣都能縫上幾針,也有時間出門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棄婦再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棄婦再嫁
上一章下一章

第015章 :備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