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鄉試風波
“四哥?”
“是十四弟啊。”胤禛將胤祥送回住所,轉身離開就聽見有人喊他,回頭一看,只見胤禵和胤禩並排走着,胤禛點頭示意,“八弟也在啊。”
“四哥,你這是去哪兒啊?”
“正準備回去休息。倒是你,剛從塞外回來,怎麼不在屋子裏休息?皇父佈置的功課做了嗎?”
胤禵一聽功課臉就垮了,求助地看着胤禩。胤禩見此急忙接過話,“四哥,你可是冤枉小十四了,他就是找我請教功課的。”
“哦?所以八弟被十四弟請過來教功課?”胤禛轉向胤禩,語調上揚,明顯的質疑和不滿。
胤禩尷尬的笑笑,手扯了扯胤禵,卻見胤禵後退一步,慢慢移步縮到他的身後,胤禩暗罵一句,不講義氣。
“怎麼?”胤禛挑了挑眉,實在不明白自己面前的兩個弟弟在搞什麼鬼。
“四哥,是這樣的,小十四聽到小十三出宮了,擔心小十三,就拉着弟弟陪着他一起去找小十三。”胤禩一咬牙,把什麼都招了,完全不理胤禵扯他衣角的手。
胤禛愣了愣,沒曾想到胤禵竟是跟着十三出宮的。胤禛想拉胤禵到面前,但是胤禵卻又往後縮了縮,胤禛只得尷尬地放下手,語氣放緩,“十四弟,你看到我和十三弟了,怎麼不出來呢?”
“你不是想要單獨和小十三聊聊嗎!我跑過去湊什麼熱鬧。”胤禩在一旁都為胤禵着急,沒想到這熊孩子什麼都敢說,急忙解釋,“四哥,你別聽小十四瞎說,我們……”
胤禛對於胤禩搖了搖頭,只靜靜地望着胤禵,而胤禵卻把玩着掛在腰間的玉佩,愣是不搭理胤禛。胤禩在一旁欲言又止,沒辦法,他剛想開口就被自家四哥瞪,想說說小十四吧,人家玩玉佩根本不搭理你。這算怎麼回事啊,胤禩無奈地在一旁嘆氣。
“你到底想怎樣?”胤禵見胤禛沒有放棄的意思,終於忍不住了。這也讓一旁的胤禩鬆了一口氣,再這麼靜默下去,他可受不了。
“十四弟,你就這麼跟了我和十三弟一路?”
“怎麼可能,小爺會這麼傻?”胤禵一臉高傲地反駁,讓一旁的胤禩直想捂臉。
“是嗎?那明明關心人家,卻躲在遠處不讓別人知道,這種行為不傻嗎?”
“誰說小爺關心小十三啦,小爺只是去……”胤禵有點語塞,拉了拉胤禩,卻見胤禩不搭理他,他只好繼續結巴,“去……去……去了解民情的。對,小爺就是去了解民情的。”
胤禛饒有興趣地看着胤禵的小動作,只覺得現在面前這個躊躇的小男孩無比可愛,此時的他真無法將面前的小男孩跟前世那個一臉倔強地頂撞自己的十四貝子合二為一。但聽到了解民情時,胤禛還是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不過他明顯比胤禩淡定,因為胤禩此時真的舉袖捂臉了。
“哦?了解民情?那十四阿哥都了解到哪些民情。”
“哼!少看不起人。四哥可知如今京中都在議論什麼事?”胤禵想到自己聽到的事,挺了挺小胸脯,打定主意要讓自己四哥刮目相看。
胤禛想了想,他剛回來,就去了宗人府,還真不知道最近京中發生了何事。最近的邸報也沒說什麼啊。
“十四弟,今天折騰了一天,你趕緊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上課呢。”胤禵剛想向自家四哥炫耀一番,卻聽八哥發話了,心不甘情不願地瞪着自己八哥。胤禩無奈上前在他耳邊說了一句,就聽胤禵說道,“真的?八哥不許騙我。”
胤禛在一旁看着胤禩和胤禵拉鉤保證的,怎麼看怎麼彆扭,怎麼看怎麼刺眼。所以胤禵打算跟胤禛告辭時,看到的就是自家四哥的一張黑臉。胤禵心有戚戚,但想到八哥的話,又抬頭挺胸,抱拳說道,“四哥,八哥說茲事體大,他會跟你交待清楚的,弟弟明天還要上課,先告辭了。”胤禛微點了下頭,胤禵就轉身離開了。
胤禛望着胤禵走進去,也轉身離開了,完全沒有和胤禩一起的意思。胤禩見此趕緊追了上去,“四哥,你等等弟弟。”
胤禛瞥了胤禩一眼,語調頗為怪異,“八弟好本事,小十四對我這個哥哥可沒見這麼乖順。”
“四哥就是平時太嚴厲了,不要說小十四看見哥哥就怵,連弟弟我都有些怕哥哥。”
胤禛聽到胤禩這麼說,感覺心情更惡劣了,加快了腳步,心中一個勁說服自己,自己都兩輩子的人,千萬不要跟這麼一個小孩子計較。
“四哥,你慢點。弟弟我真的有事跟你說啊。”胤禩見胤禛加快腳步,也趕緊跟上,怕胤禛就這麼跑了,迅速拉住胤禛的衣袖。
胤禛對於胤禩這樣無賴的行為又好笑又無奈,深吸口氣,平復自己的心情后,悠然開口,“說吧,發生了什麼事。”
“四哥可知道,九月初五是什麼日子?”
“九月初五?不就是前幾天嗎?沒什麼特別的事發生啊。”胤禛想來想去,也沒發現什麼特別的。
“四哥,你可真是貴人事忙。九月初五是鄉試放榜的日子。”
“恩。”胤禛點點頭,想起來了,八月巡幸的路上,皇父是有提到過這次順天府鄉試,只是鄉試跟他有什麼關係,又不是他主試,他幹嘛要記住。胤禛在心中翻了個白眼,卻對着胤禩耐着性子問道,“你跟小十四說茲事體大,是跟今年鄉試有關?”
胤禩點點頭,對着胤禛說道,“四哥,你不知道,鄉試一放榜,落第士子就鬧上了,沸沸揚揚都折騰好幾天了。我和十四弟在街上轉了轉,到處都是士子們寫的《士子揭世文》,孩童們還在傳唱這類的童謠。”
“皇父知道嗎?”
胤禩搖了搖頭。胤禛見此皺了皺眉,剛想拉胤禩去稟告皇父,就聽胤禩說道,“四哥,你別誤會,弟弟搖頭是不知道皇父知不知道。不過這麼大的事,皇父不會聽不到風聲的。”
“士子們鬧什麼?”
“還能鬧什麼,落第士子看着榜單上的名字大多是大臣子弟,覺得此次鄉試有問題唄。”
“這次的主考官,我沒記錯的話是李蟠大人和姜宸英大人吧。”
胤禩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太清楚,突然想到什麼,“老薑全無辣味,小李大有甜頭。童謠是這麼唱的。四哥,這是在說李蟠和姜宸英嗎?”
“恩。對了,那個《士子揭世文》到底寫了什麼?”
“四哥……”胤禩為難,他連主考官都沒弄得清,就說明不上心啦,怎麼可能會把那麼長的文章記下呢?如果不是小十四逞強,他怎麼會跟四哥說起這事。想起皇父過幾日要詢問河道的事,胤禩腦門都隱隱作痛,自己這兩日還是在家好好讀書吧。
胤禛想了想也知道自己為難胤禩,畢竟最近皇父佈置的功課都是河道方面的,對於鄉試,他們兄弟都沒有關注。想到這,他突然想起下個月要隨皇父視察永定河堤,最近也是要做做功課的。只是這鄉試的事,要不明天去看看?胤禛這麼思考着,也發現他們到了住所,卻見胤禩絲毫沒有回去的念頭,挑了挑眉問道,“還有事?”
“那個,四哥,十四弟讓我跟你說,這事可都是他的功勞。當然,我也承認,如果不是十四弟要去逛逛戲園子,我們不一定知道這事。所以你一定要記住都是十四弟體察民情體察出來的啊!”
胤禛面帶疑惑,不明白胤禩什麼意思。“你想說什麼?”
“就是那個……您能送小十四一樣東西表示一下獎勵嗎?”
“你沒錢?”
胤禩聽着自己四哥的話差點沒吐血,他送和四哥送意義能一樣嗎?再說他已經向胤禵保證過了,一定讓四哥大出血,哎,他當時怎麼就這麼答應了小十四啊,四哥是這麼容易搞定的嗎?“小十四看不上弟弟的東西呀。”胤禩訕笑道。
“十四弟想要什麼?”
“就是皇父賞你的馬啊!”胤禩回答完才發現,有些不確定道,“四哥,您答應了?”見胤禛點頭,他還是有些不確定,想要拉着胤禛再確定一下,卻聽胤禛說道,“明天我派人給小十四送過去,天晚了,你也早點回去休息。”
“好。”胤禩確定胤禛是答應了,又怕自己再磨嘰他反悔,就迅速撤離,等進家門后才想起自己還沒有和四哥告辭呢,真是失禮啊。回頭望去,卻見自家四哥才步行幾步,這是?此時胤禩才反應過來,自家四哥是看着自己進了家門后才離開的。這個嚴厲的哥哥怕是一個嘴硬心軟的主。自己選住址時挑在他家旁邊,當時是怎麼想的呢?不是早有預感了嗎。
胤禛並不知胤禩的想法,這天晚上他想的事情很多,有這次鄉試的事,還有就是十月巡視永定河堤的事。河道歷來是朝堂的大事,這次皇父帶着他去,未嘗不是帶着考校的心,自己還是上點心吧。至於鄉試的事,明天抽空去看看吧,總覺得不去看看不放心,也不知道為什麼,哎,難道自己真是勞碌的命?
翌日,胤禛去上早朝前特意跟那拉氏囑咐,讓人將皇父賞的那匹棗紅馬給胤禵送去。那拉氏雖然奇怪自家爺怎麼想起送馬給十四弟,但她也知道自家爺對兄弟不薄,也不多說什麼含笑應了。
胤禵看到馬是何等歡喜不談,只說胤禛在早朝後,換下朝服,穿了便服,帶着侍衛便到街上轉悠,還別說,這鄉試的事鬧得挺大。他只在路上走着,就能聽到行人的議論聲。
史貽直、張廷玉、鄂爾泰、年羹堯、勵廷儀,這些熟悉的人名,胤禛想忽視都忽視不了。難怪他從聽說這事開始就一直不安穩,他都忘了未來他的能臣們如今還要鄉試。當年用他們的時候怎麼沒發現這些人竟然是同一屆的?想起這幾位未來的成就,這李蟠大人和姜宸英大人也算是慧眼識珠。但其實他對這二人沒有什麼印象。胤禛想了想也明白,如今這事鬧成這樣,即使重新開考,也定是需要有人為此次事件負責。而這負責的人想到不用想,自然是此次的主考官和副考官。
想到這些,胤禛真為李蟠和姜宸英惋惜。但目前這情況……胤禛望着面前川流不息的人群,耳邊時不時冒出一兩句激憤之詞:
“史貽直、潘維震的父親乃是主考,你們說他們能沒有問題嗎?都說姜宸英是剛正之士,可你看看這榜單,沒鬼,誰信啊!真真是世風日下。如果此次朝廷不能給我等一個說法,我等就血濺此處。省得被人說我們這些讀書人沒有骨氣。”
“就是!榜單上不是勵廷儀,就是年羹堯、劉師恕、張廷玉之流,他們憑什麼啊,還不是因為他們是大臣之子。那李蟠苟徇私情,見錢眼開,以錢取士,定是在科舉中得到不少好處。”
“爺,這裏太亂了,實在不是您該待的地方啊!”胤禛一旁隨侍的傅鼐看着周邊士子們越來越激動的情緒,有些不安,上前勸了勸胤禛。胤禛該聽的都聽了,也沒打算多停留。在傅鼐等人的護送下遠離了那些士子。
只是在轉角,胤禛再次回頭看向那些憤憤不平的士子們,心中卻有着說不出的感慨。他不知道這李蟠和姜宸英到底是怎樣的人,但他們選拔出的人在未來是真真成為了他雍正朝的肱骨之臣的。未來那些人的成就足夠證明這二位大人慧眼識珠,但是如今,誰又相信。都說帝王無情,但是該如何有情,帝王所能做的不過就是在面對事情時選擇最佳的方案。就如同眼前,在目前情況下,只能捨棄了李蟠和姜宸英,他們二人一個是康熙三十六年的狀元,一個是康熙三十六的探花,才華不必說,他們的仕途也不過剛剛開始,但是卻要被捨棄、被犧牲。對這二人又可曾公平。但是除此以外,又能讓誰負責這件事呢?而這些口口聲聲要聲張正義的士子們,他們可曾想過他們的行為是在毀掉兩個無辜人的前程,而原因僅僅是因為上榜的人多為大臣子弟。誰又規定了大臣子弟不能才華橫溢了呢?這世間的事啊!果真是誰也說不清,兩位大人的清白也只有時間能證明了。
“爺,您怎麼了?”
“沒什麼,只是有些感慨罷了。”胤禛轉身離開。
順天府鄉試之事,康熙最終決定,在十月戊寅,再重考一次,這次的正副考官分別是翰林院侍講汪灝、編修查嗣韓。而此時康熙正帶着胤禔、胤禛和胤祥巡視永定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