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納西古樂會

第十六章 納西古樂會

王衡又和老闆聊了一會,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他上樓叫醒了睡得很香甜的王小藝。

吃過確實是讓人不想放下碗筷的美味晚餐之後,兩人就照着老闆的指引朝新義街的方向慢慢走去。

聽客棧老闆的介紹,這幾年來,納西古樂的會長宣科先生是大名遠揚,不過對於他的評價是褒貶不一。一名64歲的花甲老人,在人們口中仍有那麼大的爭議,是頗為耐人尋味的。兩人聽說之後都油然地有了看看他和大研納西古樂演奏會的念頭。

花了不大工夫,兩人就來到積善巷裏這個久聞大名的地方。仔細一看,這是一座麗江傳統帶有較大天井的三合古院。正對着大門的正房被敞開了作為戲台,左邊立着的一面直徑一米多的紅漆大鼓最為醒目,挨着它邊上擺開三溜土得掉渣的木製太師椅,中間擱着些稀奇古怪卻又似曾相識的樂器。讓人唯一感覺到有點現代氣息的就只有台上的麥克風和照明設備。

由於這段時間這個節目越來越火暴,每天來聽的人都多的擠不下,甚至在後面還有不少臨時的加座。好在兩人來的不算晚,買到了比較靠前的B座。

左右張望了一會之後,兩人在中間找到了位子坐下,仔細地看了看腳下,鋪滿了松針,怪不得剛才走進來的時候覺得軟綿綿的,還以為鋪的是羊毛地毯。

天氣還是比較熱,雖然兩人走了一段不長的路,卻也都有點口渴。拿起擺在座前的茶水喝了一口,王小藝的眉頭不禁皺了皺,味道怪怪的,有點中藥味在裏頭,王衡倒是沒什麼特別的反應,他小時候也常喝和這相似的涼茶的。

扭扭頭看看四周,戲台頂的橫樑上掛着一排老人的黑白照片。四合院左右兩側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錦旗,上邊寫滿各種溢美之詞,感覺比較剌眼,這讓王衡有點皺眉。

他仔細一看,差點沒有暈倒,因為他發現其中一面的落款居然是昆明一所中學,他極度的詫異,側着頭想了一想,猜這八成是宣科這老傢伙的母校吧,不過暫時沒法向人求證。

等了一會兒,一聲鑼響,一大堆古裝鬚髮皆白的老人,顫危危地由身着納西民族服裝的少女攙扶而出。剎那間,王衡有點明白那些黑白照片意味着什麼了,也想起自己在偏僻山區的老家中逝去的外祖父和他一生從事的民間法事,今晚的演奏與當年他小時候模糊中的印象必定有些聯繫。

猛然間,聽眾變得有些喧嘩,拿眼往看戲台上看去,一名身着有些不合身的藏青色長袍,看起來只有四十多歲光景的男子站在了麥克風前,難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古樂會的BOSS,宣科老大嗎?

滿頭黑髮,黝黑而瘦小,高高的顴骨,看了看門票上標有“民族音樂學家”字樣的宣科照片,正是他,充滿爭議,20餘年囚徒生涯,江湖人稱“音樂鬼才”的傳奇人物,就這樣不起眼地“閃亮登場”了。

除了外表看起來跟實際年齡有點不相符之外,一開始王衡還覺得沒什麼讓他詫異的東西。不過豎起耳朵聽了幾分鐘之後,他發現,這位看起來不起眼的先生口才卻可謂一流,一開口就如同星爺在《審死官》裏面一樣,猶如濤濤江水,綿綿不絕。

十幾分鐘國語開場白里,他先拿樂隊起立謝禮后稍稍快些坐下的一位老先生開了個玩笑,隨後的話題包括他和他身上不合身衣服來歷、貴賓、古樂會的歷史和人物、古樂會一系列赴外的演出活動、古人有關音樂與修身的論斷,古樂的價值,還有他們手上稀奇古怪的樂器和他們要演出的曲目來歷等等。該說的說,能吹的吹,想捧的捧,可逗的逗,一點都不含糊。

如果不是他後面還坐着一幫正做着演出準備的老人,王衡還真以為這不是音樂演奏會,而只是一場主題範圍廣泛的演說。台下面眾位國度、民族、文化、知識和地位各異,開始時還有些喧嘩的幾百名看客逐漸安靜下來,一個個聽得如醉如痴,對要演出的古樂那是被吊足了味口。

王衡對他的本事還真是佩服的不行,他想着,要是老蔣有他這口才,估計單身問題早就解決了千萬遍啊千萬遍了。

國語話音剛落,一陣熟練地道的英文解說又從他的口中脫口而出。辜鴻銘?!一個同樣是受人非議,有着眾多驚世言論的人物從他的腦海中閃過,他不禁有了想更多地了解這位宣老大的**。

味口吊足之後,該是台上十幾位身着長衫馬褂、看起來有些木訥卻又顯得安詳、正在閉目養神,對滿場喧鬧熟視無睹的老人露臉的時候了。

開篇曲目,據說是風流皇帝唐玄宗所作《八卦》。一聲宗教般的低呤過後,鑼聲最新開道,大鼓小鑔隨之夾雜而來,神聖和肅穆的感覺立刻充滿了四周。頓了一下,笛聲引導着十八般樂器花團錦簇般地奏響起來,鼓聲跋聲帶領着各種華麗的樂聲,百花齊放直往**處奔涌而去。

崇高中哺育着生機,莊嚴里閃耀着炫麗,盤繞着整個院子,沐浴着在場的各位聽眾,讓人好似身處大唐的輝煌壯麗,又像在領略宗教大義的深邃幽遠,繞樑不絕,久久不散。

在這之後,音樂迴環往複,蒼老虔誠的樂師手中流淌出一曲曲千古的絕響,讓王衡兩人和旁邊的眾多聽眾已經有點不知自己身在何時何處了。

更加令人叫絕的是,南唐後主李煜填詞的《浪淘沙》,鼓瑟齊鳴,幾位少女朱唇輕啟,將這詞纏綿悱惻、無奈花逝去的意境演繹得恰如其分,讓人如痴如醉,大聲叫絕。

每曲樂聲剛落,老宣同志又會開始他那煽情的主持。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演奏會他的主持發言幾乎佔了三分二,王衡覺得這演奏會的名號真應該換換。

不過,在他的“演說”中,囊括了與他們演奏的古樂相關的人、事、物,涉及歷史、音樂、文學、地理、民族等學術領域,而且達到了令王衡的驚訝的深度,對他們所演奏的音樂起着很好的釋解。由此可以窺見這位貌不驚人的革命者,有着較為厚實的傳統文化功底和對納西民族變遷發展的充分了解。

與此同時,為了減小傳統音樂因需要觀眾較深的傳統文化功底,以及較強的音樂欣賞能力所產生的排斥力,這位宣老大在他的主持中夾雜着一些打趣和買弄的笑料,其中包括他和名人一些不太合理的比較及對名人鑽牛角尖般的評介以取悅觀眾的單口,跟牛群和馮鞏的雙簧還是很有的一拼的。

聽到這裏,王衡有些明白,引起大夥爭議的原因裏頭,必定有這些技術性的主持手段的份。他的整體主持風格有點像金庸的武俠小說,較強的功底卻不失親和力,但又夾帶着一絲煽情的妖氣,雖未能修鍊到金庸先生所說的那樣成為俠之大者,“鬼才”的稱號絕對是名符其實的。

王衡猜測這與他所在的位子和他的一生經歷有很大關係,轉而又想大多遊客來這是旅遊,是來獵奇和放鬆的,宣老大稍稍放縱一下自己以迎合觀眾的需要,也是無可厚非的嘛。

沒有了他的主持,演奏會的這一畝三分地就不會爆滿,到場的觀眾就可能只會是音樂專業人士、民俗研究人員和少量的業餘觀賞者。像王衡這樣的遊客,就算是因為好奇而來,大多也只能是聾子聽雷公了,很快就會失去興趣。

真要是這樣的話,大研納西古樂會基本上也就失去了它的立身之本,一股由社會力量所辦的傳統文化研究會很快就會夭折,恐怕沒有幾個人希望見到那樣的局面。

鄭老闆的一些論斷還是很有道理的啊:爭議的本身就是一種炒作,就是一個市場。王衡於是有了結識這個有趣的傢伙的念想。不過這個想法也只是在他的腦海里一閃而過。

演奏會結束之前,宣老大仍不忘他的市場炒作,大肆鼓吹着他所作的書籍和演奏VCD及CD。CD也就算了,確實還值得一聽。只是在演奏會結束之後,王衡出於好奇,在人頭涌動中搶購的《宣科與納西古樂》那本書卻讓他翻開之後連暗罵不已。

如果是在書店,王衡一定是連翻的興趣都不會有。一本就像演奏會館四周所掛錦旗一樣無聊的322頁廢紙花了他三十大元。原本他還以為這書是宣老大對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等方面的論著,誰知道上邊寫的東西比錦旗上的語錄還要肉麻十倍。

這個64歲的老傢伙,狂得還真有點意思。他因為道家音樂而出名,可是他的所作所為卻與道家一些道義大大的相背。如果老子還在,看到他這樣,只能說“你這小皮猴,唉,讓淫說你什麼才好捏!”

PS:本章內容純屬情節和搞笑的需要,如果對宣老先生和納西古樂有任何冒犯之處,還請海涵,一笑而過就是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金融推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金融推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六章 納西古樂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