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死都不肯閉眼
管統率部殺向公孫瓚后陣,田楷當即率白馬義從迎戰。
壓力陡減,措手不及的袁軍終於穩住了局勢、
遠處亮起成片的火光,黑夜中無法辨清究竟有多少人向戰場奔來,圍攻南北二門的袁熙、袁尚正趕來馳援。
大勢已去,被袁軍纏住的田豫眼見無法同公孫瓚匯合,帶着一眾騎兵衝出戰場,向袁旭曾提起過的小路躥去。
袁熙、袁尚一旦趕到,公孫瓚就再沒有撤出廝殺的可能!
長劍一揮,他向身後喊道:“全軍回城!”
帶領火頭軍早撤出戰場的袁旭,此時正蟄伏在城牆根下。
他們渾身塗抹着漆黑的炭灰,就連推着的大車也被抹黑。
城牆上的公孫軍注意力都被戰場上的廝殺吸引,根本沒注意到有一群人躲到了他們的眼皮子底下。
夜色深沉,大地被濃重的黑幕包裹。
即使守城敵軍刻意觀察,也很難發現袁旭等人的存在!
他們像是一群暗夜中的鬼魅,默默等待着卡住公孫軍脖子,將敵人掐死在深邃的黑暗中!
望見公孫軍且戰且退,袁旭低聲向火頭軍說道:“諸位建功立業之時將到,此戰我等定要讓軍中眾人曉得,火頭軍並非只會燒火煮飯!”
推着大車上戰場,百餘名火頭軍可以說都是被他忽悠到沒有退路。
先前的廝殺,他們中的許多人還心有餘悸。
緊攥拳頭,不少人的心臟“噗嗵噗嗵”亂跳個不停!
公孫軍後撤,袁軍緊咬着不放,尤其管統所部,更是連半步也不落下。
“主公回城,速速開門!”城門外,田楷仰臉高喊。
留守易京的關靖,見公孫瓚撤回,連忙下令打開城門!
此時開城並非最佳選擇,然而城外被困的是公孫瓚,守軍明知可能破城,卻不得不將城門打開!
門軸發出吱吱呀呀的怪響,沉重的大門緩緩打開。
城門現出一條細細縫隙,田楷單手持槍向公孫瓚喊道:“主公速速回城,末將斷後!”
袁軍湧向城門,南北兩側又來了不知多少兵馬,留下斷後無疑死路一條!
看了田楷一眼,公孫瓚猛的夾了下馬腹,率軍衝進城內。
駐馬提槍,田楷帶領殘餘的白馬義從轉身面朝著衝上來的袁軍。
率軍沖在最前面的管統停了下來。
公孫瓚大軍正湧入城內,擋在袁軍面前的,不過是區區數百人!
“田楷,公孫瓚已棄你等而去,某見你也是一條漢子不忍加害,此時不降,莫非真要殞命於此?”抬刀指向田楷,管統喝問了一句。
“只管上前廝殺,如何這般聒噪!”田楷冷冷的回道:“受人俸祿忠人之事,某豈是賣主求榮之人?”
冷眼望着田楷,管統朝身後招了下手。
無數袁軍揮舞兵刃怒吼着沖了出去。
“殺!”猛提了下韁繩,田楷一聲爆喝,率先迎着袁軍殺了上來!
數百名白馬義從緊隨其後,揚鞭策馬沖向袁軍。
猛力撞擊下,沖在最前面的袁軍被撞翻了一片,然而他們終究人數眾多,很快白馬義從就被湮沒在洶湧的人潮中。
一匹匹雪白毛髮上染滿鮮血的戰馬在交錯的兵刃中倒下。
縱橫北疆多年的白馬義從,用他們的鮮血,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吶喊出了戰士的驕傲!
揮舞長槍,將一個個袁軍挑殺,田楷的鎧甲上,已是染滿了粘稠的鮮血。
幾名袁軍如同瘋犬般撲了上來,其中一人並沒有進攻馬背上的田楷,而是拼足了力氣,將槊戳進戰馬的側腹。
腹部被開了個血窟窿,戰馬歪身倒下。
單手按住馬鞍,田楷縱身躍起,臨落地之前長槍掃出一圈,將近前的袁軍逼退!
戰甲破敗不堪,渾身沾滿鮮血,他端着長槍,挺立於戰馬的屍體前。
白馬義從已盡數戰死,潮水般的袁軍環繞成圈,一支支鋒銳的兵器指向田楷!
分開人群,管統走到最前面,冷冷的說道:“汝已無路可退,某再問一次……”
“管統!”打斷了他,田楷冷笑着說道:“你我均是帶兵將領,汝怎的像婦人一般?”
默然無言,管統朝後退了一步把手一擺!
他的目光停留在田楷身上,眸子中閃過一抹惋惜……
上百名弓箭手跨步出列,張開長弓瞄準被團團圍住的田楷。
圍在他身後的袁軍隨即讓開,撤步退到兩旁。
田楷並沒有乘機後撤,而是怒吼了一聲,提着長槍向管統衝來。
“放箭!”隨着一聲令下,弓箭手紛紛鬆開弓弦。
百餘支羽箭飛向田楷,他也不做格擋,只是一味的跨步前沖。
箭矢射在他的身上,瞬間將他穿成了一隻“刺蝟!”
腳步漸漸緩慢下來,他踉蹌着朝前衝出幾步,長槍往地上一拄,幾欲噴出烈火的眸子死死的凝望着前方。
月光映着他鎧甲上的青銅鱗片,折射出黯淡的光華。
一個呼吸過去,兩個呼吸過去,一炷香過去……
田楷沒有倒下!
他渾身插滿羽箭怒目圓睜,只是再也沒向前邁出半步!
幾個膽大的袁軍小心翼翼的持盾湊了上去,在離他五六步開外停下,沒敢繼續靠近。
面色凝重,管統跨步走出人群。
到了田楷身前,管統抬手抹了把他的眼睛。
田楷並沒有將眼睛閉上!
凝望着前方的眸子已經沒了神采,卻還是死死瞪着,好似在向世人訴說他身為將軍的榮耀!
城門外,公孫軍擠擠挨挨,眼看就要全部入城。
一直等待戰機的袁旭向身後招了下手,帶着百餘名火頭軍,推着堆滿柴禾的大車快速向城門衝去。
“緊閉大門!”田楷戰死,袁軍湧向城門,城頭上的關靖顧不得還有人沒進城,下達了關閉城門的命令。
守城的公孫軍有心將城門關上,卻被湧入城內的將士沖開。
混亂一片,袁旭趁着公孫軍慌不擇路,帶着火頭軍靠近了城門。
“點火!”一聲爆喝,暴露了他和火頭軍的方位,也讓百餘名火頭軍徹底撇下了不用直接參与戰鬥的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