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喬峰簡介
喬峰為人豪邁洒脫,正直不阿。曾任江湖第一大幫--丐幫的幫主,武學為丐幫鎮幫之寶“降龍十八掌”(后金庸在新編版里改為降龍二十八掌,既然是丐幫幫主就應該會打狗棒法,可惜,小說里正經沒見他用過),“擒龍功”(七十二絕技之一),降魔掌(七十二絕技之一),龍爪手,太祖長拳等。
身世離奇,本為契丹人(遼國人),父蕭遠山,曾師從漢人學武,蕭姓為契丹后族(太后蕭氏一族),所以蕭氏父子很可能是契丹貴族。蕭遠山是屬珊軍團德的總教習,一生致力於宋遼和平。在蕭峰還是嬰兒時,父母在雁門關外被中原群雄伏擊,母親身死,父蕭遠山傷心之餘留書墜崖。尚在襁褓中的蕭峰被主持這場伏擊的少林方丈玄慈帶回中原,交於居於少室山的山民喬三槐夫婦收養,改名喬峰。玄慈從蕭遠山留書中得知自己殺錯了人,為表示愧疚,在喬峰少年時派師弟玄苦傳授其武功,后又介紹他拜在丐幫幫主汪劍通(也參與了雁門關伏擊)門下,最後成就了喬峰的威名。
如果喬峰生在唐朝,他會活得自由自在;如果喬峰生在元朝他可以叱吒風雲;可是,他生在宋朝,一個民族極端對立的時代!
不像其他主角的奇遇,喬峰是靠着自己的苦修實練而在武學上有所造詣。他之所以能就任丐幫幫主也是靠着屢建奇功,在眾人一致認同下而當上的。他的英姿風發,豪氣萬丈,更是令讀者心神往之。他不像慕容復一樣被營造出神秘的氣氛在千呼萬喚下才出場,他是很平實的一個江湖大漢。可是,上天弄人,他甫出場即遭叛變,亂雖平,而禍根已種,他的幸福生活此成空。
七歲時,喬峰就曾顯露修羅嗜殺的本性。在受委屈無處可申時,他選擇了自力救濟,狙殺了勢力的大夫,以平息其心中的怒火。隨着武藝的進展,武德的觀念使他不會濫殺無辜,可是那是因為尚未觸及他生命中的最痛,當他再度受委屈時,他心中的修羅又蘇醒了。雙親遭弒,恩師被害,他都忍下來了。聚賢莊上,他也還本不欲傷人。然而朋友的背叛,他人言語的中傷,當玄難玄寂兩位「高僧」和喬峰誤殺了祈六,而兩位「高僧」當場不敢承認自己的過錯而將殺人之罪完全推加於喬峰身上時,他終於爆發了。他殺,他殺紅了眼,他殺的失去了理智。嗔念已完全籠住了他的心,報仇成了他唯一的心愿。殺啊!修羅!復仇啊!喬峰!
同樣是學佛人,相對於少林高僧的空口佛理,天台山的智光大師就顯得是有道之人。智光的先知神通與祥和的神態先已使喬峰所懾服,而八句偈語的相贈與出離世間的自在,更一時感化了喬峰的心。雖然喬峰一介武人,不知佛法境界的高妙,誤以為智光為服毒自盡,但仍不減智光大師的自在瀟洒。
遺憾的是,智光的涅盤離世只換得喬峰一時的感動,其心中的無明仍未破除。若非喬峰的嗔心蒙智,以喬峰的見識閱歷,怎可能輕易受馬妻康敏之欺騙擺佈?阿朱的死才真正的喚回了喬峰的理智與清明。阿朱以自己的性命,告訴了喬峰:復仇是要付出代價的,那代價是比仇人的死還更慘痛的。喬峰是懂了,可也來不及了,嗚呼!阿朱!若人間真有地藏王菩薩,阿朱就是了,她救離了喬峰出離地獄火.
至此,喬峰的人生已無任何的意義。殺父之仇是不共戴天,可是他為了報仇,仇未報,摯愛已先逝。要報仇,得昧去所有情感去殺掉以往的好友,試問,情何以堪?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喬峰自最早的拒絕相信自己是契丹人,到血債血還的報仇而轉變成自我放逐的逃避現實。他躲到關外,想要過着打獵放牧的生活。然而英雄畢竟是英雄,他這塊寶玉縱使不放光芒,亦自會有識貨者來發掘,英雄是永不會寂寞的。
這也是英雄的悲哀,英雄常
是身不由己的,他畢竟比修道人的自神光差上一級,他的光芒只要不收懾就一定會是英雄,就一定要成為身不由己的英雄人是渺小的,在勢的衝激之下,在國家命運眾生共業下,孤臣無力可回天。即使英雄如蕭峰,立下大功而為南院大王的蕭峰,在兩國利益的衝擊下,也是無法永遠苟安的。他想逃避江湖紛爭,卻捲入了更大的國家之爭。心流契丹血,身受南朝養育恩,一生我,一育我,蕭峰永遠處在兩難選擇的夾縫中,每一個人都在逼他做選擇。英雄不好為,好漢不好當。不幹寂寞的人會想當英雄,創一番功業,可是英雄是多少血淚所堆積出來的啊。在命運的洪流里,在大勢的擺佈下,英雄豈能盡心如意?英雄是要付出代價的!
攻宋則不義,不攻則不忠。古來忠孝難兩全,而今喬峰忠義難兼顧。綁架遼主退雄兵,全了宋義損遼忠。喬峰啊喬峰,做人竟是如此的困難,他遂跳下了斷崖──三十多年前他本該喪命的地方。他──一死愍恩仇,生死兩不欠。也還清了他所殺的人命,也還清了兩國的養之恩。他的死當然無法左右兩國的命運,但畢竟將戰亂阻上了一阻。他,堪稱金庸小說中的聖人。
若在那個時代有武林盟主之位,不消說,定是蕭遠山父子二人世襲了。雁門關外的惡戰,蕭遠山一人獨斗二十一位江湖一等一的高手,沒人奈何的了他,若非其選擇跳崖自盡,二十一人定是盡死無疑。聚賢庄的一場惡戰,蕭峰一人獨斗三百餘人(見天龍八部第二冊p825:*.大廳上聚着三百餘人,倘若一擁而上*..)這等戰鬥力體力真不是平常人所能有的,堪稱天下第一高手。特別的主角,特別高的武功。不過說來奇怪,從頭至尾從未見過蕭峰使動打狗棒法,大概是因為打狗棒法是仗着棒法精妙,難以顯出蕭峰之能。
最有意思的是,30年代文壇有所謂“京派”與“海派”之爭。知堂老人(魯迅的二弟,周作人)是“京派”的靈魂人物,魯迅先生則是“海派”的班頭魁首,模仿金庸句式,可說是“南魯迅,北知堂”,兄弟二人生生分割了文壇。老三建人也非庸碌之輩,只是他兩位哥哥太過出色,他就不免黯然失色了,絕對沒有《天龍》中喬峰的豪氣干雲,光芒萬丈。
然而,但是,周建人字“壽松”,又字“喬峰”。
喬峰或蕭峰,都是一個人,習慣了稱呼為喬峰,所以這裏就稱喬峰。
書中提及的形象氣質和性格:濃眉大眼,高鼻闊口,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英氣勃勃,神情豪邁,英風颯爽,眉目間不怒自威,神威凜凜
性格:豪邁慷慨,隨和親厚,性子剛烈,智勇雙全,膽略過人,豪氣逼人,粗中有細,做事果斷也易衝動,專一情長。
溫馨提示:題材來自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