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國風仙俠小說《洪荒仙俠記》之前
縱然年華染青絲誓為往聖繼絕學
時光荏苒,我於書案前靜心品茗、鎖眉吟詠,追憶着那些隨風而逝的年華。
曾經的年少輕狂、些許的壯志豪情都已匆匆地盡付東流之水,一去不復返了。
悠悠歲月中,我常常品讀着那些如詩畫般絢麗多彩的美文、也常常沉浸於“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家國情懷;面對浩如煙海的國學典籍,痴醉般地徜徉於此,大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執著;暢遊可使人頗知更替之理的史卷,又會讓我發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的感慨;而沉溺於俠義恩仇、兒女柔情的武俠世界裏,又會讓我體會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浪漫。
面對着滾滾而逝的江河,或許我也會發出孔子的那句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多少次,在恍若穿雲的夢境中,魂游千年,神交古人。
在血肉橫飛的戰國,目睹諸侯間的爭霸廝殺、百姓的顛沛流離,心神俱傷。飄忽間,彷彿來到了汨羅江畔,看到了楚大夫屈原枯槁的身影,他的眼中飽含熱淚,口中低吟着《離騷懷沙》中的“明告君子,余將以為類兮”,縱身一躍,將自己的身體,與萬頃碧濤融為一體,同時也將愛國憂民的情結延續後世。
在東晉偏安一隅的朝堂之外,一處恬靜安然的“世外桃源”,隱居着一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之士,他有着嚴子陵的隱士情懷,同時也有着曹子建的的“八斗”之才,這位“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謙謙君子,盡享着“採菊”於“南山”之下的樂趣,在當時污濁混雜的世道中,獨享着這份寧靜與安詳,雖然也有幾多無奈,但這位“五柳先生”,已然將“陶淵明”這個令後世無數文人騷客心馳神往的名字永遠地鐫刻在了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卷冊之上。
在盛唐的歌舞昇平之下,虛掩着一種行將破敗的跡象,君王顯貴們的醉生夢死,使這個曾經輝煌無限的帝國漸漸露出了疲憊之態。然而此時,從天下的名山大川之中,走出一位懷有“兼濟”之志的桀驁之人,他有着“天子呼來不上朝,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瀟洒,也有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氣節,在“賜金放還”之後,依然吟誦着自己曾經的傳世名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在飽經憂患之後,只是淡淡地寫下了“行樂須及春”的無奈之言,李白,這位被後人傳頌千古的“謫仙人”,以他寂寞卻依然洒脫的姿態,為唐詩的繁榮,增添了不可缺少的神來之筆。
貶謫黃州的鬱悶,並沒有讓他消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樣的人生態度,奠定了蘇軾人生的高度,在政治失意的人生低谷,仍然可以追慕前賢,寫出“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言,實在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雖然有“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悲戚之情,但他的那份大氣與坦然已足夠讓他傲世一切苦難而屹立不倒。
一位曾為官宦世家的子弟,一位曾享受鐘鳴鼎食的富家公子,卻因為突襲的政治變故,而家道中落,淪為社會悲苦大眾的一員。然而,正是在這種極其艱苦的環境之下,這位嘗盡人間冷暖的落魄之人,卻耗盡一生的心血,完成了一部影響中國甚至遠傳國外的巨著—《紅樓夢》。他,就是曹雪芹,一個“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作者,一個影響數代文人的文學大家。而如今,一曲《紅樓》幽遠,萬顆紅心欣然。
中國流傳數千年的經典文化,已瀕臨斷代之險,仰問蒼天,兩行熱淚順臉頰肆意地流淌,諸子百家之精要,數代思想家之主旨,還有數以萬計的文史典籍,難道都要隨時間流逝而化作一縷輕煙?
張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冷玉孤簫愚魯駑鈍,只能四選其一而為之,面對着由指尖倏然劃過的時間,面對涓涓細流的似水年華,我只希望發一宏願:縱然年華染青絲,誓為往聖繼絕學!
冬日隨筆—冷玉孤簫隨想
一直以來,沉溺於中國幾千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久久不能自拔。閑暇之時,徜徉於書卷之中,自得其樂!在一個個歷史事件與人物之間流連往返,於書桌上置一壺苦茗,睏倦時自斟自飲,品味那綿苦后的幽香,這種快意與我起伏的思緒合而為一,我的魂靈彷彿頓出軀殼,直上九重雲霄,眼前漂浮的青雲恰似一張張離我倏忽千年的臉孔,嬉笑怒罵、悲喜榮辱,令我大生感慨,在神交古人的這一刻,我的內心深處突然泛起一種歷盡蒼涼后的無奈與感傷,有人說它是一種無病呻吟,更有人說它是一種強解春秋的牽強附會,可是我卻認為這是一種心靈之間的碰撞、思想之間的共舞,跨越時空的兩個人,要想引起情感的共鳴。本來是件絕無可能的事情,但是,通過流傳千年的詩文與史卷,彼此的心靈有了極深的契合點,今人通過自身的感慨傳達出了內心所感悟到的一種情懷;而長眠地下的古人也將他們百年甚至千年前的言行事迹與詩文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思想與感喟傳輸到今人的內心深處,在觸動今人心弦的同時,使今人產生了情感上的一種反饋,因而可以說二者獲得了情感上的一種穿越時空式的共鳴。
已至而立之年的我,非常鍾愛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幼年時即孜孜不倦的探索與追求,才有了今日些許的一孔之見,我自幼喜靜,不似鄰家及同齡男孩般的狂野與好動,每當他們成群結隊的嬉戲玩鬧時,我都在家中自己的一方天地於書海中遨遊,在淺灘上往顧徘徊,每當發現一枚精巧別緻的貝殼時,我的喜悅之情就難以言表,最終將它們小心翼翼地放進我的收藏匣中。在長期閱讀史籍的過程中,我漸漸對諸子百家之學及詩詞藝術有了較為深徹的了解,並開始喜歡上了研習百家之學、信筆塗鴉幾首詩詞,每與同窗好友、志同道合之士相辯與唱和,引為人生一大樂事!
在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面前,自己彷彿不僅僅是一個匆匆的看客,更是他們的朋友甚至知己,在他們之中,有曾經“昔日齷齪不足誇”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壯志將展;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傲骨;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江湖廟堂之憂;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民族大義;更有“當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
誰”的自信。心與心的交流,讓我的心智逐漸成熟起來,為我以後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讓我在遭遇挫折與苦難時能奮然而起,承擔我應該承擔的責任,去做一個大丈夫應該做的事情!
中國的歷史,往往被冠以“文明史”的稱謂,可是,這其中又有多少野蠻、悲涼與無奈啊?一幕幕的宮廷骨肉血斗、一場場心智與耐力的殘酷角逐、乃至一張張令人心酸的落寞凄苦的臉孔,這些場景也充斥在汗牛充棟的史卷之中,在漫漫長夜中,讓人讀之心神俱震,久久不能釋懷。當然,有人會說,這是歷史進程與演變的必然陣痛和代價,但是,身處各個血與火時代的黎民百姓,他們又何罪之有呢?為什麼還要受這些痛徹之苦呢?此時的我,迷惘而無助,苦思良久,也參不透其中玄妙,驀然間,我豁然開朗,我們於歷史深處探求的只是往昔成敗之鑒,真正的有識之士,是要循着歷史的足跡,尋找一條有益於民生的真理之路,只有這樣,才無愧於先賢,也無愧於後世。
今日的我,依然毫無建樹,但我卻要時刻堅守我的心靈與思想家園,因為在這片廣袤的家園之中,有孕育我思想不斷深化進步的肥沃土壤,也有照亮我茫茫前程的指路明燈。
感謝磨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