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志願之貨幣大觀
本文特意說明,解釋昏君中的貨幣運算方式,跟實際歷史上的出入和分別,避免讀者造成混亂和誤解。
如果有讀者同學在課堂或者考試寫銀兩或者銀票,那作者的過錯就大了(抖)。
首先解說的是貨幣運算部份,昏君中有黃金、白銀、銅錢和米糧,四種市面上流通,能夠交易的或貨或幣。
這幾種交易品的換算方式隨着時代而浮動,古代中國是個頗為封閉的經濟市場,消息遠沒有現在這樣流通,所以價格的波動有時很平淡,有時又很突然,很多時候都取決於政治因素和突發事件,例如戰亂和災害等,而不是經濟體系本身的供求需要作平衡和調節。
主要是考慮到歷代重金屬價格不斷的變動,當中尤其白銀與銅錢的變換得非常起伏,有時候一兩白銀對不夠一千銅錢,有時候又能對一千三百,難以定下一個確實的數字。於是《昏君志願》便去除通貨膨脹的浮動因素,使用一個整齊又易記的貨幣換算方式。
無責任古代貨幣運算方式:
1兩黃金=10兩白銀
1兩白銀=1000文銅錢(1貫/吊錢)
1文銅錢=人民幣0.2元/台幣0.8元(作現實參考)
1石米=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台幣800元
每年華夏國庫稅收=約5000萬兩白銀=500萬兩黃金
人民幣對台幣1:4
古代官俸以官階高低來對應發多少石米,比如明代從九品的官員,每月俸給大概是5石米,可以換算是5兩白銀。而正一品的高官,每月則有大概90石米,就是90兩白銀了。
華夏帝國架構、地理和外交關係仿照盛唐時代,而官俸及國庫收入,還有百姓生活水準等,均以明清為標準,隋唐時代的話則沒有這樣高。
以上的這種算法比較方便,雖然到清朝中葉起白銀大量流失,使銀錠的價格變高,變動波幅也很大,但大致用這個來計算還是有點根據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代之前白銀的流通量其實不多,也並非市面上常見的流通貨幣,主要是民間或者官家賞賜作收藏用途,宋代之前最流行使用的其實還是銅錢。
唐代的銀兩鑄成是圓形或者長條形的餅狀,稱之為銀餅。政府稅收和支出也會收取銀兩,例如庸調銀、稅商銀、礦山銀和稅銀等,但市場上仍不及銅錢來得普及。
南宋時代因為出口貿易非常發達,白銀便成稅收的重要手段,當時的銀兩一般稱為銀錠,這時候的人們已經很注意銀錠的成色。而到了元代,白銀造成船形,也就是後世認知最多和最普及,人們俗稱的元寶了。
大概到明代中葉開始,白銀隨着海上貿易大量進口,銀兩的使用在民間才開始變得流行。明清時代當時的西方國家,主要是西班牙在中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使國內有充裕的白銀存量作為流通貨幣之用。
這本《昏君志願》照舊沿用銀兩的觀念,如同官俸的設定一樣,直接以明清的白銀制度作為流通的經濟市場。
畢竟按照隋唐情況,銀兩在市面不算流通,買把好劍也動輒幾千甚至上萬銅錢,如此繁雜的計算方式實在太麻煩了──這也算是偽架空的好處吧,若然是寫嚴格的唐代背景,那就恐怕不容易使用銀兩和銀票這兩個便利又好康的東西了(笑)。
藉此解說一下唐代的情況,雖然銀票是宋代才出現,但當時還有一種近似的物事,叫做飛錢的東東。
這個所謂「飛錢」,當時有人稱作「便換」,性質頗像現代常見的匯票。舉例用法,人們可以將金錢存入政府指定的辦事處或土豪富族,並收取他們發出的飛錢。而憑手上的飛錢,人們用以購買貨物,或到相關機構提取現錢。這種飛錢的好處是能夠避免了長途攜帶錢幣的不便,做大買賣時不用時刻看管幾十車又重又累的銅錢,從而減低遭到流賊劫掠的風險。
另外順帶一提,唐代其實有類似今日銀行保管箱的模式,叫做「櫃坊」的東東。這是專供商旅存放金錢、貨物等的店鋪。櫃坊的店主會按照存放金額、時間、貨物的數量和價值,以此來收取客人櫃租。因為被儲存的物品,多數放在堅固的大櫃之內,這種店鋪因此也被稱之為櫃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