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滿清王朝期一統,江南平地起驚雷

第九十九章 滿清王朝期一統,江南平地起驚雷

永曆元年(順治四年)開春兒一大早,多爾袞在北京的武英殿裏翻開大明王朝的天下一統志,看着上面的一個個省、一個個州縣,十分欣喜,如今滿洲大兵的鐵蹄幾乎已經踏遍了整個中華帝國。此時,清軍已經完全佔領了直隸、山東、山西、陝西、南京、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十個省,並打敗大西軍,進入川北,佔據了由四川通往漢中的門戶保寧和湖廣進入西南的通道黎平以及廣西重鎮梧州。碩果僅存的兩路明朝抵抗力量,朱由榔蝸居在西南一隅,守着極不安分的四川、雲南、廣西、貴州四省,朱以海更是漂泊海上,寄身於舟山群島。鄭成功盤踞在金門、廈門,名義上遵循永曆政權的領導,實際上是自行其是,獨霸一方。

就大勢來看,清軍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爭奪天下所倚仗的糧米之鄉江浙、號稱天時中軸的中原、扼天下核心的湖廣、通四海之富的廣東、優質戰馬產地的西北,都併入了清朝的版圖。而且,清廷內外,幾乎上下一心,實際的最高統治者多爾袞又有着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反觀抗清勢力,着實不敢讓人恭維。就地盤來說,僅有雲、桂、黔、川四省,除四川外,皆是地狹民窮之地,很難有發展空間,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四川又由於長期處在大西軍控制和橫徵暴斂之下,幾乎十室九空;大西軍敗退之後,四川大部又被各路軍閥分割,你爭我奪,內戰頻仍。就人心來看,反清勢力主要分為三種力量,一是明朝的官軍,二是大順、大西政權的農民武裝,三是民間自動發展的抗清義軍。這三股勢力戰鬥力參差不齊、而且互相猜疑,嚴重損耗了抗清隊伍的實力。

如此看來,似乎勝負立判了。清軍吞併西南,朱由榔學習隆武帝、紹武帝的榜樣自殺殉國的日子似乎不遠了。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一路凱歌的清朝傻眼了,朱由榔從黑暗的縫隙中看到了一絲曙光。他明白,要想改變南明滅亡的歷史命運,就必須從這一點曙光中找到真正的陽光大道。或許,這不僅是一線生機,還是一場改變自己和王朝命運的機會。

這絲照亮朱由榔的曙光並不來自他的身邊,而是來自遠在三千裡外的蘇州,為他在夜色中點燃這支火把的是清朝的蘇松提督吳勝兆。

吳勝兆原本是明軍將領,崇禎十四年率部隨洪承疇出關伐清,隸屬吳三桂麾下。第二年明軍大敗,連最高統帥洪承疇都被清軍俘獲。吳勝兆原本跟着吳三桂南逃,結果被清軍半路截殺,被俘降清,隸屬於多鐸麾下。兩年後,清軍入關,吳勝兆跟隨多鐸一路南下,多有軍功,受封蘇松提督。

清順治三年(明隆武二年)正月,太湖一帶的抗清武裝攻破吳江縣城,豎起反清大旗,吳勝兆親自率兵剿殺義軍,縣城很快被攻破,吳勝兆大搖大擺的進入吳江。可是,吳勝兆對部下管束十分欠缺,他的部屬又多是遼東舊部,平常當大爺當慣了,自以為比南方人高一等,連南方官員都不放在眼裏,老百姓在他們眼裏就跟豬狗一般。破城之後,吳勝兆部下士兵在城內大肆搶掠婦女財物,城裏搶完了,還到城郊的農村去搶,搞得民怨沸騰、怨聲載道。

閩浙總督張存仁對吳勝兆的行為十分不滿,但念在同是遼東舊人的份兒上,並未向清廷報告,只是多次當面申斥。吳勝兆非但不改,反而變本加厲。張存仁忍無可忍,上書多爾袞,歷陳此事,請求清廷責罰吳勝兆。多爾袞認為搶掠並不是多麼要不得的事情,但既然張存仁上書彈劾,多少得給張存仁一點面子,另外也給吳勝兆一點顏色看看,讓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於是,多爾袞下令處以吳勝兆罰俸半年的處分。吳勝兆遭到清廷處罰,內心十分不滿,總是跟身邊人念叨,自己如何為大清王朝出生入死,如今天下大勢已定,清廷就開始拿自己這些遼東功臣開刀,這次是罰俸,下次不知道會不會直接腦袋搬家。思來想去,吳勝兆心底萌生了一絲造反的念頭,心想,與其在滿清主子下討生活,還不如回到自己明朝的陣營中去,或許還能撈個匡扶社稷的功勞。

正當吳勝兆秘密策劃反清事宜,並派人去舟山與張名振積極聯絡之時,江寧提督土國寶給清朝內院大學士洪承疇密報吳勝兆招降納叛、欲行不軌。吳勝兆打明朝到清朝,一直都是洪承疇手下難得的年輕將領,洪承疇對他十分器重,一路提拔,從指揮升到參將,直到升到提督。洪承疇自然不相信土國寶所說的吳勝兆密謀造反的事情,認為這是二人政治鬥爭過分明顯的表現,只要將他們倆調開,就能夠解決這件事。七月,洪承疇下令,讓吳勝兆移鎮松江。

擠走吳勝兆的土國寶自然不會再說什麼,洪承疇也樂得個耳根清凈,吳勝兆卻是更加堅定了反清的決心。

吳勝兆率軍剿滅太湖等地義軍的時候,收羅了一大批人才,這些人本身就對清朝十分反感,就是害怕殺頭才勉強投降。聽說吳勝兆有反清歸明的想法,自然一個個十分高興。

參謀戴之俊覲見吳勝兆說:“如今滿洲待將軍何其薄,洪總督雖然是您的老上級,對您也是冷冰冰的,土國寶上表辱沒您,他不分青紅皂白,不但不責備土國寶,反而讓您移駐松江,把偌大繁華的蘇州讓給了土國寶。您何必甘願為他們賣命,不如舉兵聚義,與海上抗清君臣一起,匡扶漢家基業。”

吳勝兆本來就想造反,一聽戴之俊這麼說,急忙問道:“你可有門路?”

戴之俊笑着說:“將軍如果願做,末將可親為兩軍秘史,為您搭橋張名振將軍。”

吳勝兆自然十分願意,趕緊委託戴之俊赴舟山進行商談。舟山的張名振、張煌言自認為機不可失,勸說肅虜侯黃斌卿與吳勝兆聯合,為其反戈一擊提供接應。黃斌卿也不是無能鼠輩,在張名振陳述利害得失之後,決意派重兵接應吳勝兆。

在舟山談妥之後,戴之俊趕忙趕回松江,向吳勝兆彙報了這一驚天喜訊。

既然舟山願意接應,吳勝兆覺得起兵就沒有什麼顧忌了,勝則收復南京,敗則回歸大海,輾轉去西南或者福建。

戴之俊帶回張名振密信一封,並約定清順治四年(明永曆元年)四月十五、十六日舉事,舟山水軍將在十六日凌晨登陸吳淞口,屆時吳勝兆舉兵響應,雙方會師之後,直接攻打蘇州的土國寶。

四月十六日凌晨,吳勝兆自然是一夜未眠,估摸着張名振的水兵快到吳淞口,便決定速速起兵,以爭取雙方快速會師,一舉吃掉土國寶這個心頭大患。

吳勝兆命副將李魁斬殺忠於清朝的松江府海防同知楊之易,下令文武官員割辮反清。吳勝兆的手下均是漢人,平常大都受盡了滿人的欺侮,早就想着大幹一場,紛紛振臂高呼,願為反清復明戰鬥到底。

吳勝兆起兵之後,張名振的水軍也按時靠岸,三萬明軍與吳勝兆的一萬反正軍會合,兵鋒直指蘇州。鎮守蘇州的江寧巡撫土國寶自知不敵,慌忙向南京的大學士洪承疇求救。

這真是兵鋒所向披靡勢,大統疑將換新主。滿清王朝期一統,江南平地起驚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南明做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回到南明做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滿清王朝期一統,江南平地起驚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