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殊寺白龍直入海貢院中金鯉躍龍門

第四章 文殊寺白龍直入海貢院中金鯉躍龍門

86_86464“你可知道什麼安全的所在?明天一早我好送你去。”江源問道。這人身份特殊,明明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樣子,竟然引得動貪官污吏派這許多人來追,絕不能帶他回書院,否則怕是要給老師他們帶來麻煩,還是將他送走得好。

司徒晟想了想,“這附近可有個文殊寺?”

“你是要去文殊寺?難怪你墜崖的地方離文殊寺不遠,成,明天天亮就帶你去文殊寺。”

見少年知道文殊寺在哪裏,司徒晟鬆了口氣,他是在官道上遇上的追兵,迫不得已棄馬上山想去皇家敕封的文殊寺躲避,結果五個隨行護衛都被敵人殺死,他卻慌不擇路跌下山崖。若能到文殊寺去,那裏足有百十號常年習武的僧兵,哪用得着怕那十幾個追兵。

江源把司徒晟放了下來,讓他騎着樹枝依靠着樹榦坐着,自己也坐在了他身邊。“今晚不能睡,天氣太冷,咱們也不好生火堆,要是睡着怕是會凍死。”

“那咱們說說話?這樣不容易睡着。”第一次說出咱們這個詞,司徒晟覺得很有趣,平日裏周圍的人不是敬他畏他就是輕賤他想害他,沒一個像這個不知道他身份的少年一樣隨意的。

“也好。”江源倒是無所謂,他無意探聽青年的身份,也絕對會小心謹慎不透露自己的身份的,他們萍水相逢,而後相忘於江湖,這就最好。

司徒晟開始還打算探聽少年的身份,可說著說著話題就被江源給帶跑了,他越聽越覺得面前這少年超群越輩,出類拔萃。平常人這般年紀就算已經成家了也不過讀了幾本聖賢書,會寫幾篇歪文罷了,可這少年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朝政軍事皆有獨特見解判斷,河工建城農耕之事都深有涉獵,不提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就連品鑒古玩篆刻燒瓷制壺雕硯這類的文房玩意他也無一不通,這等人為何他卻從沒聽到過?

江源倒是聊得很盡興,天文地理古人那裏是壟斷學科,對特種兵來說連地圖都背不下來,天氣都看不明白還怎麼執行特殊任務?想當初他當憤青的時候也是時常在論壇里和人侃大山充大神的,評論朝政軍事也是平常。河工之事他參加過抗洪救災,建城雖然懂得不多,但是防患敵人的手段他倒知道不少,農耕就更不用說了,他進城以前常年在地里幹活來着。至於那些文玩古董的事情都是做了生意之後被朋友帶着入門的,真東西見得多了也就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了。他倒是不知道他這一番言談差點把自己塑造成無崖子黃藥師一類的奇才,就算知道了怕他也不在乎。

聊到天色發白,兩人才盡興,司徒晟一路被追擊的憤恨都散了個乾淨,不由清爽地一笑,這一笑倒是把肚子給笑餓了,一陣腹鳴倒讓這二人笑得更是開懷。

“我這裏沒什麼好吃的,兔子山雞都是生的,只有這兩個饃了。”江源從懷裏掏出一個紙包,裏面裹着兩個粗面的硬饃,連凍帶干,怕是不比石頭軟多少。遞給青年一個,江源自己就着樹葉上的積雪啃了起來,倒是司徒晟咬了一口之後差點沒吐出來,盯着那饃饃不知該不該咬第二口。他聽着少年的談吐舉止還以為他是世家大族的公子,可如今看着他吃冷饃的樣子,又有些遲疑了,哪個公子哥能吃得下這種東西?他在皇宮之中備受冷落欺凌也最多不過吃吃冷飯冷湯罷了,這樣粗劣的東西整個皇宮都找不到,就連粗使太監都不吃的。

“怎麼?這就吃不下了?”江源三兩口吃完了自己的饃,看着青年要吃不吃的樣子,自動開啟了嘲諷技能,這樣的傢伙他當兵的時候見得多了,就兩個詞“慣的”“沒餓着”,對這樣的傢伙就得憶苦思甜一些才行。

“這饃雖不精緻,卻也是白面做的,這樣的饃整個大靖也不過只有三成的人每年都吃得着,這三成的人中怕只有一小半頓頓都能吃上。這麼個玩意去鋪子裏買需一文錢,可就這一文錢也不是人人都花得起的。”江源說道:“山民每日打柴送去街市叫賣日賺不過五十錢,去了賦稅雜苛便只餘三十餘文,再去了柴油菜蔬便只剩下十五文,若養活五口之家每人只得三文,可三個這點兒大的饃饃如何夠一人一天吃的?更何況他還得攢下錢財防備急用,怕是一年勞累也吃不上幾個這樣的饃。”他一指青年身上的衣服,“你可知你這一身衣服價值幾何?”

司徒晟怔了怔,“大概二十兩吧。”他一向不知道這類東西的價格,若問他稻穀之類的價格他倒是知道一些,所謂穀賤傷農,他是自幼學過的,可這布匹皮毛……他卻真的不知道了。

江源倒是很清楚,他身體好,常陪張大娘去集市,又時不時去賣自己獵到的野味皮貨,物品的價格自是熟稔。“這外面是上好的江南絲綢,上面還有暗繡的技法,內里則是黑貂的皮毛,顏色一致毛長且緻密,這樣的皮子碰着一張都不容易,湊齊這整個袍子更是難上加難,怕是得趕上普通袍子十倍的價格。這樣一件皮衣遠看普通,可都是上好的料子做的哪是二十兩就能買下的?怎麼也得五十兩。我朝官員共分九品,七品縣令的年俸也不過七十兩,還不夠買兩件這般的衣服的。”

司徒晟看了看少年,又看了看手中的硬饃,這般話從來沒人對他講過,書中總是說百姓疾苦,他雖然也節儉克制,可哪裏知道百姓的生活如此困苦……他拿着硬饃送入口中,大口撕咬吞咽起來,也不管這饃饃有多硬,也不管喉嚨被這粗糙的食物颳得疼痛,只覺得吃下這硬饃的自己似乎被升華了一樣。皇宮離市井實在太遙遠了,他對百姓的了解更多是出自想像,可他所想也不過就是周圍的官員和侍奉他的太監宮女們說的,又有多少是真的?

看着被自己再教育的青年將硬饃吃乾淨,江源隨口感慨了一句,“我爹過去的時候挖礦過活,天天只得米糠做的稀粥喝,去世前十分想吃饃,娘親難得取了錢買了兩個拿來給他,他卻病重得咽不下了……”

司徒晟聽着這樣的話,心中一陣泛酸,他一直以為自己的日子已經過得很艱難了,可和少年言語裏相比竟是十分富足……雖然被追殺了一趟,他卻覺得沒有白費,得知了這民間疾苦,又結識了這麼不凡的少年,總算有所收穫。

休息了一晚,司徒晟的腿傷好了不少,可少年依舊不放心他自己走路,先背着他去了一次熊洞,不出所料地看到了幾具被啃咬得殘缺不全的屍體,這才放心地前往文殊寺。

這次沒有人追,江源走山路繞過了山峽,多走了些路才到了文殊寺。相熟的小沙彌見到他又來了剛想攀談幾句,就見他背着的青年取出了一塊玉牌遞了過去。

司徒晟對沙彌說道:“拿着這玉牌去找方丈智淵大師,他自會見我。”

沙彌見有人要見方丈,不敢遲疑,接過玉牌只和江源點頭示意一下就入寺去了。不多時,方丈老和尚就手持玉牌快步走出,一見青年忙將他們讓進後院禪房。

看到青年已經見到了可靠的方丈和尚,江源就提出告辭,司徒晟不好阻攔,只好讓少年走了。他很清楚,少年不想知道他的身份,強留不是辦法,還不如讓對方離開留下個好印象。江源大步走出寺廟,也不管周圍的和尚看到他背着的山雞野兔怎麼念罪過……

見少年離開,老方丈連忙關上房門,對司徒晟行了個佛禮,“阿彌陀佛,殿下,你怎麼會到文殊寺來,又傷成這般樣子?”

司徒晟說了他被追殺的經過,希望智淵和尚能幫他聯絡宮中。老方丈哪有不從的,忙喚來剛才的那個小沙彌,讓他去叫幾個武僧來。誰知司徒晟卻叫住了那小沙彌,“小師傅,你可認識剛才送我前來的那個少年?”

沙彌不知道司徒晟的身份,可出家人不打誑語,自是老實回答:“那位施主常上山上香,是以認識。”

“喔,那你可知他姓甚名誰?”司徒晟之所以那麼輕易放少年離開自然早就想好了辦法,這沙彌明顯認識他,他就不信問不出什麼。

“那位施主名喚江源,住在哪裏就不知了。”沙彌皺了皺眉想了想,“哦,後殿供着他父母的靈位,他常去那裏上香燒紙。”

這些就夠了。司徒晟笑了笑,江源,如江水之源,不斷不竭,不停不歇,奔流萬里,直入東海,好名字!

司徒晟在背後查他戶口本的事情江源可不知道,回到書院因為夜不歸宿被張老漢張大娘各數落了一遍,也就過去了。

又讀了幾個月的書,春闈已至。穿着幾層單衣,提着考籃入了貢院,被鎖進小小的號房,這場決定無數人命運的考試就開始了。

這時候的春闈可不是明清時候的九天三場不一樣,這時候的春闈連考六天,三天一場,一場一卷,六天之中決不許出號房。要知道明清春闈定在了二月初九,那時候便是下雪也不奇怪,有多少人凍死在考場的。靖朝的春闈則定在四月十九日,連續六天,四月二十六日開貢院大門放考生出去,這可要暖和多了。雖然沒有中場間歇需要連考兩場,也算仁慈了。

與鄉試只考策論不同,會試頭一場考的是詩詞歌賦,總共三題,必須照着題目完成。第二場考的是策論,多是執政上的事,須得答得有理有據才行。本朝貫徹文以載道,不講究空談,必須闡明道理,若說得明道理,自可文辭堆砌,求得考官喜歡,若說不出道理,便是華麗絕倫也不行,照樣要被黜落。

第一場的詩詞歌賦完全考不住江源,他的老師沈安文就曾說過,他才思敏捷,遠勝群倫,這等考試對別人很難,對他來說易如反掌。這倒沒有誇張,江源平時作詩喜歡自己完成,可這等決定命運的考試他自然也不介意使一些手段,這一世又沒有魏晉沒有唐宋,那許多文人墨客的詩詞世上根本沒有,若他答得上來自然無所謂,答不好也沒關係,這麼多高手在他背後保駕護航,還怕不能抄襲幾首嗎?自古文章一大抄,且容他過了考試再說吧。幸喜這靖朝考的不是試帖詩,若真是那種東西,唐代那麼多大詩人都考不上,可別難為他了……

第二場的策論考的是馬政,這更難不倒江源。他一向喜歡歷史,也研究過西漢最終擊敗匈奴所使用的馬政,稍加修改使之更順應本朝,再加上後世的一些分析,一篇策論自是寫得精彩紛呈。

兩場考試皆是一揮而就,六天一晃過去,會試已然結束。。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樓之滄海橫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紅樓之滄海橫流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文殊寺白龍直入海貢院中金鯉躍龍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