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西賀牛洲萬妖聚(三)
大唐境內,皇宮偏殿,大唐皇帝與魏徵道:“賢卿,昨夜聯偶做一夢,不知道其意,特請賢卿來為聯解其中吉凶。”
魏徵問道:“陛下所夢何物?”
皇帝道:“先夢到渾身生瘡,百病纏身,好生難受,而後見真龍入體,瘡消病癒,不知其中有何玄機?”
魏徵道:“此夢先凶后吉,兆示陛下逢凶化吉。”
皇帝道:“如此甚好,甚好。”
此時有人上報城南出現妖怪,皇帝大驚,道:“賢卿,此事便應夢中凶兆?”
魏徵道:“微臣也不知,不過此精怪出現得突兀,望陛下允臣帶兵前往一觀。”
皇帝道:“也好。”當下皇帝召集兵士,令大將尉遲恭帶領,陪魏徵前去除妖,不一時,又有來報城北也出現妖怪,皇帝又令程咬金領兵前去。
接着京城其它幾個地方也紛紛上報有妖怪為禍,曉是聖明如唐太宗聽到如此多的妖怪作亂也不由得有一些慌亂。
尉遲恭很快便回來,上稟凡間兵器傷不了那精怪魔物,只有魏徵那把天賜神兵才能斬殺妖怪,斬殺北邊妖怪又向南邊去了,故還未回來。
聽到傷不了精怪時,皇帝不由得心驚,聞得魏徵那把天賜神兵能斬妖除魔,心才稍稍放了下來,可妖怪眾人,神兵只有一把,那能顧得過來。
看到皇帝急得坐立不安,尉遲恭提議道:“陛下何不到化生寺請高僧降伏這些妖怪。”
皇帝聽了,心懷大開道:“對,要不是尉遲賢卿提醒,聯險些忘了龍鬼之事,可降伏龍鬼的御弟已去了那西天取經。”
尉遲恭道:“陛下,化生寺高僧無數,定有佛法精深的高僧。”
皇帝道:“對,下令擺駕化生寺。”
魏徵回到皇宮時,得知皇帝已去了化生寺,暗道不妙,卻也趕緊往化生寺去了。
化生寺,皇帝已請出降魔羅漢,卻是一些凡間佛子,法力算不得高強,但降未化形的精怪卻是足夠了。
魏徵到化生寺時,見皇帝已請出伏魔羅漢,也不再言語。
那些伏魔羅漢也不凡,很快便在城郊找到一隻為禍的精怪,乃是一隻蠻牛怪,只見那牛怪大如象,角似寒槍,奔走如雷,將地也踏裂了。
皇帝與群臣見了也不禁驚叫出聲,只見伏魔羅漢中十八人迅速組成大陣將牛怪圍於其中,牛怪被困,大怒,雙眸血紅,前腳不斷刨地,欲衝破陣圍,卻被十八伏魔漢以棍棒護持,當在其中,不讓牛怪衝出大陣,其餘的伏魔羅漢盤坐地上,開始吟唱伏魔咒。
佛家九字真言,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一個個從吟唱的羅漢口中飄起,在空中匯聚成一個巨大的卐字,慢慢地向那牛怪壓去。
蠻牛怪被卐字壓頂也是惶恐不安,拚命地想衝出重圍逃走,卻一次又一次地被伏魔羅漢擋住,巨大的卐字已經壓到牛怪的頂上,牛怪仍不屈服,以角抵住,氣喘不已,但還是無法抵住,被慢慢壓倒了,最後那牛怪變得溫馴無比。
見到妖怪被馴服,眾人心中大安,紛紛稱讚佛法神,皇帝亦向羅漢首座施了一禮,那羅漢急忙避開了,皇帝依然施完一禮,才道:“佛法果然神通廣大,昔日御弟伏龍鬼,今又見羅漢伏魔,當真不凡。”
羅漢首座合什一禮,道:“謝陛下誇獎。”
十日之後,長安四境妖魔皆被眾羅漢馴服,長安又恢復了昔日的繁華。
然而大唐境內彷彿一夜之間變成了妖魔的樂土,無數未化形妖怪憑空而出,在大唐境內肆虐,吞食牲畜,踐踏莊稼糧食,也有精怪嗜人,將整個人間化為煉獄。天下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以為是得罪上蒼,上蒼才會令妖魔亂世,於是紛紛奉上三牲祭祖拜神,祈求上蒼寬恕,也有人求佛降魔,但也只是少數而已,畢竟佛教在東土並未盛行。
不斷接到各地的劫難災情,皇帝心中紛亂惶恐,又聽到眾人議論,也以為是自己殺孽太重,招天怒,降下妖兵以示懲罰,於是急召群臣商議。
尉遲恭道:“請高僧一併降了便可。”
魏徵道:“高僧不過數百,而我大唐有萬里江山,妖魔萬千,何時才能將妖魔徐盡。”
聽魏徵這麼一說,群臣也在心中贊同,卻也無計可施,皇帝問道:“賢卿以為如何處置?”
魏徵道:“陛下曾夢百病纏身,痛苦不已,至真龍入體,方百病全消,定是上蒼給陛下的考驗。”
皇帝一想也對,於是下令開壇祈天,皇帝登上祭壇跪伏於地,恭聲道:“寡人自知罪孽深重,獲罪於天,今天降神兵,以示懲戒,令天下百姓惶惶不可終日,既罪由寡人而起,不應禍及百姓,今特祭天請罪,以求聞於天帝,但告之,萬千罪孽皆歸我身。”
祭壇下,文臣武將聞者無不驚駭,今天子竟欲以一己之身承受蒼天之怒,這如何使得,當下伏地而道:“臣等亦有罪,願與天子同擔上天懲罰,望天帝應允。”
此時,太宗皇帝的形象一時高大無比,不愧為千古帝王。
天庭,昊天玉帝與群神聚在靈霄寶殿觀看昊天鏡,見及百姓遭劫,凡間帝皇竟不惜以一己之身承受萬千罪孽,不禁都感嘆不已,人間竟有如此帝王。
玉帝向群神道:“眾卿以為如何?”
太白金星出列道:“凡間群妖乃是有人驅使禍亂。”
玉帝佯怒道:“何人如此猖狂,竟驅群妖禍亂人間?傳千里眼、順風耳上殿。”
千里眼順風耳上殿,玉帝道:“可曾看到何人驅使群妖禍亂人間?”
眾神紛紛盯着兩人,千里眼欲言又止,玉帝又道:“只管說,聯不會怪罪於你二人的。”
眾神也道:“說啊,陛下已赦你二人無罪,有何不敢說。”
千里眼定了定神才道:“乃是一群光頭的和尚。”
“啊”一時,竟無人出聲,寂靜無比,玉帝厲聲道:“你二人可看清楚了,佛門一向慈悲為懷怎會行如此事。”
千里眼與順風耳忙跪下道:“陛下饒命,可能那光頭卻不一定是和尚,也許是眼花看不仔細……”
玉帝大怒,道:“你二人竟敢亂報實情,着實可惡,來人將千里眼順風耳二人關於蟠桃園。”
此時佛門的形象還不錯,群神中大都與佛門相善,沒人會認為這是佛門做的,玉帝只是將懷疑的種子種到群神的心中,這便是成功了。至於對千里眼順風耳的懲罰還不如說是賞賜,蟠桃園那可是仙靈氣濃厚之地,將他兩人關在那只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玉帝道:“且不論那妖怪意圖,如今凡間帝王祈天,眾卿以為應當如何?”
此時眾神還沒從震驚中醒來,聽到玉帝問話,只得道:“一切任憑陛下吩咐。”
玉帝道:“既是如此,那下令各天各部臨凡除妖,勿必快,救人於水火之中。”
“遵旨。”
凡間,太宗皇帝隱約見到一個頭帶玉冠、身着九龍袍威嚴無比的中年人對他道:“念你心誠,派天兵天將下界收妖。”
很快,太宗皇帝便清醒了,知道那是天帝,於是誠心祭拜不提。
天兵根據土地所提供的消息,很快對在大唐境內禍亂的妖怪進行收服,有時還會在百姓面前顯出真身,令天下百姓膜拜不已。
自此之後,大唐百姓更篤信神鬼,各地的仙廟神殿也紛紛翻新,香火不斷,家中也多奉天帝眾神,間接令佛教大興進度減慢。
此次天庭不但在人間豎立了新的形象,而且還得了萬千精怪,只要浸入化仙池,便可轉成仙兵,平添了實力,又挫敗了佛門算計,玉帝高興不已。
待天兵下凡時,佛教也知道遲了一步,於是趕緊補救,化生寺羅漢首座直接找太宗皇帝要到各地降妖伏魔,太宗皇帝自是無不答應。
眾羅漢並沒能降服多少妖怪,卻趁機向將佛門九字真言傳與凡人,此真言也不凡,不須法力,只須心中有佛便能念動九字真言降妖伏魔,驅鬼避邪,要求非常低,比之繁雜的道術卻是簡單多了,凡夫俗子,三教九流,只要心中向佛便能念能九字真言。
每一個人念動九字真言時便有一份功德飛向西方,每多一個人念動便多一份功德飛向西方。原來如此,怪不得赤尻馬猴那拙劣的計謀佛教也會施行,確實是最佳的傳教方式,要不是天庭算計了一把,可想而知金禪子取回佛經時,大唐信佛禮佛之風必定大漲。
如今雖被天庭算計,但憑着那玄妙的九字真言,佛教大興也是必然的,如此算來,佛門算計也算不得全然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