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形意拳的境界

1:關於形意拳的境界

“形意拳術,有三層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種練法。”

三層道理

一、練精化氣。

二、練氣化神。

三、練神還虛,練之以變化人之氣質,復其本然之真也。

三步功夫

一、易骨:練之以築其基,以壯其體,骨體堅如鐵石,而形式氣質,威嚴狀似泰山。

二、易筋:練之以騰其膜,以長其筋,俗云:“筋長力大”,其勁縱橫聯絡,生長而無窮也。

三、洗髓:練之以清虛其內,以輕鬆其體,內中清虛之象:神氣運用,圓活無滯,身體動轉,其輕如羽。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三種練法

一、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二、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云: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

三、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着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二種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亦即此意義也。

形意拳術三體式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即人身中之頭、手、足也。亦即形意、八卦、太極拳三派合一之體也。此式是虛而生一氣,是自靜而動也。太極兩儀至於三體式,是由動而靜也。再致虛極靜篤時還於本性。此性是先天之性,不是後天之性,此是形意拳術之本體也。此三體式,非是後天拙力血氣所為,乃是拳中規矩傳受而致也。此是拳術最初還虛之道也。此理與靜坐之工相合也。靜坐要最初還虛,俟虛極靜篤時,海底而生知覺,要動而後覺,是先天動,不可知而後動,知后而動,是後天忘想而生動也。俟一陽動時,即速迴光返照,凝神入於氣穴,神氣相交,二氣合成一氣,再有傳授文武火候老嫩,呼吸得法,能以鍛煉進退升降,亦可以次而行功也。因此是最初還虛,血氣不能加於其內,心中空空洞洞,即是明心見性矣。前者自虛無至三體式,是由靜而動,動而復靜,是拳中起鑽落翻之未發,謂之中也。中者,是未發之和也。三體重生萬物張者,是靜極而再動,此是起鑽落翻已發也。已發,是拳之橫拳起也。內中之五行拳十二形拳,以致萬形,皆由此而生也。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不動是未發之中也。動作能循環三體式之本體,是已發自和也。和者是已發之中也。將所練之拳術,有過由不及而之氣質仰而就,仰而止,教人改氣質復歸於中,是之謂教也。故形意拳之內勁是由此中和而生也。俗語云拳中之內勁是鼓小腹硬如堅石,非也。所以形意拳之內勁是人之元神元氣相合,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無過不及,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小而大,由一氣之動而發於周身,活活潑潑無物不有,無時不然,中庸云:“放之則彌**,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是拳之內勁也。善練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三體式,無論變更何形,非禮不動(禮即拳中之規矩姿勢也),所以修身也。故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行止坐卧皆有規矩,所以此道動作是純任自然,非免強而作也。古人云:內為天德外為王道,並非霸術所行,亦是此拳之意義也。

第五章八卦拳

一則

程廷華先生云:“練八卦拳之道,先得明師傳授,曉拳中之意義,並先後之次序”。其實八卦,本是一氣變化之分(一氣者,即太極也),一氣仍是八卦、四象、兩儀之合。是故太極之外無八卦,八卦兩儀四象之外亦無太極也。所以一氣八卦為其體,六十四變,以及七十二暗足互為其用。體亦謂之用,用亦謂之體,體用一源,動靜一道。遠在**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體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其道至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若是言練,先曉伸縮旋轉圜研之理。先以伸縮而言之。縮者,是由高而縮於矮,由前而縮於後。從高而縮於矮之情形,身子如同縮至於深淵,從前而縮於後之意思,身體如同縮至於深窟。若是論身體伸長而言之,伸者自身體縮至極矮極微處,再往上伸去如同手捫於天,往遠伸去又同手探於海角,此是拳中開合抽長之精意,古人云:“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放之則彌**,卷之則退藏於密”。所以八卦拳之道無內外也。研者身轉如同幾微的螺絲細軸一般,身體有研轉之形,而內中之軸無離此地之意也。旋轉之,是放開步法,邁足望着圓圈一旋轉,如身體轉九萬里之地球一圈之意也。至於身體剛柔,如玲瓏透體,活活潑潑,流行無滯,又內中規矩的的確確不易。胳膊百練之純鋼,化為繞指之柔;兩足動作,皆勾股三角;兩手之運用,又合弧切八線。所以數不離理,理不離數,理數兼該,乃得萬全也。將此道得之於身心,可以獨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身之所行是孝弟忠信,無事口中可以常念阿彌陀佛,行動不離聖賢之道。心中亦不離仙佛之門。非知此,不足以言練八卦拳術也;亦非如此,不能得着八卦拳之妙道也。

第六章太極拳

一則

郝為楨先生云:練太極拳有三層之意思。初層練習,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練習,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長泅者浮遊其間,皆自如也。第三層練習,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時之景況,心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氣稍為一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拳經云:“神氣四肢,總要完整,一有不整,身必散亂,必至偏倚,而不能有靈活之妙用”,即此意也。又云:知己功夫,在練十三式;或欲知人,須有伴侶。二人每日打四手(即捧履擠按也),工久即可知人之虛實、輕重,隨時而能用矣。倘若無人與自己打手,與一不動之物,當為人,用兩手,或身體,與此物相較,視定物之中心,或粘或走或靠,手足總要相合,或如粘住他的意思,或如似挨未挨他的意思,身子內外總要虛空靈活,工久身體亦可以能靈活矣。或是自己與一個能活動之物,物之動去,我可以隨着物之來去,以兩手接隨之,身體曲伸往來,上下相隨,內外一氣,如同與人相較一般。仍是求不即不離,不丟不頂之意也。如此,心思會悟,身體力行,功久引進落空之法,亦可以隨心所欲而用之也。此是自己用工,無有伴侶之法則也。郝為真先生與陳秀峰先生所練之架子不同,而應用之法術,同者極多,所不同者,各有心得之處或不一也。

一則

陳秀峰先生言:太極八卦與六十四卦,即手足四干四枝共六十四卦也。與程廷華先生言游身八卦並六十四卦,兩派之形式用法不同,其理則一也。陳秀峰所用太極八卦或粘或走,或剛或柔,並散手之用,總是在不即不離內求玄妙,不丟不頂中討消息,以至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動作所發之神氣,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程廷華先生所用之游身八卦,或粘或走,或開或合,或離或即,或頂或丟,忽隱忽現,或忽然一離,相去一丈余遠,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體之力,或用一手,或二指,或一指之一節,忽虛忽實,忽剛忽柔,無有定形,變化不測。形意、八卦、太極三家,諸位先生所練之形式不同,其理皆合,其應用亦各有所當也。

第七章形意拳譜摘要

拳經云:形意拳之道有七拳、八字、二總、三毒、五惡、六猛、六方、八要、十目、十三格、十四打法、十六練法、九十一拳、一百零三槍之論。恐後來學者未見過拳經,不知有此,故述之以明其義。

七拳:頭、肩、肘、手、胯、膝、足共七拳也。

八字:斬,劈拳也。截,鑽拳也。裹,橫拳也。胯,崩拳也。挑,踐拳也,即燕形也。頂,炮拳也。雲,鼉形也。領,蛇形拳也。

二總:三拳三棍為二總。三拳是天地人,生法無窮,三棍是天地人,生生不已。

三毒:三拳三棍精熟即為三毒。

五惡:得其五精,即為五惡。

六猛:**練成即為六猛。

六方:內外合一家,為六方。

八要:心定神寧,神寧心定,心安清凈,清凈無物,無物氣行,氣行絕象,絕象覺明。覺明則神氣相通,萬氣歸根矣。

十目:即十目所視之意。

十三格:自七拳格起,至士農工商為十三格。

十四打法:手肘肩胯膝足左右共十二拳,頭為一拳,臀尾為一拳,共十四拳。名為七拳故有十四處打法,此十四處打法變則為萬法。合之則為五行兩儀而歸一氣也。

十六處練法:一寸,二踐,三鑽,四就,五夾,**,七齊,八正,九脛,十驚,十一起落,十二進退,十三陰陽,十四五行,十五動靜,十六虛實。

寸:足步也。

踐:腿也。

鑽:身也。

就:束身也。

夾:如夾剪之夾也。

合:內外**,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是為內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是為外三合。

齊:疾毒也,內外如一。

正:直也,看正卻是斜,看斜卻是正。

脛:手摩內五行也。

驚:驚起四梢也,火機一發物必落,磨脛磨脛,意氣響連聲。

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才成起落。

進退:進是步低,退是步高,進退不是枉學藝。

陰陽:看陰而卻有陽,看陽而卻有陰。天地陰陽相合能以下雨,拳術陰陽相合,才能打人,成其一塊皆為陰陽之氣也。

五行:內五行要動,外五行要隨。

動靜: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若言其靜,未漏其機,若言其動,未見其跡,動靜是發而未發之間,謂之動靜也。

虛實:虛是精也,實是靈也,精靈皆有成其虛實。拳經歌曰:精養靈根氣養神,養功養道見天真,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

九十一拳:三拳分為二十一拳,五行生剋是十拳,分為七十拳。共九十一拳,一拳分為七拳是前打、后打、左打、右打、不打、打打、不打打打。

一百零三槍:天地人三槍各分四柱,是三四一十二槍。五行五槍,是五七三十五槍。八卦八槍,是七八五十六槍。共一百零三槍也。

頭打落意隨足走,起而未起佔中央,腳踏中門搶地位,就是神仙也難防。

肩打一陰反一陽,兩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憑蓋他意,舒展二字一命亡。

肘打去意佔胸膛,起手好似虎撲羊,或在里撥一旁走,後手只在脅下藏。

拳打三節不見開,如見形影不為能,能在一思盡,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氣先,莫在一氣后。

胯打中節並相連,陰陽相合得之難,外胯好似魚打挺,里胯藏步變勢難。

膝打幾處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籠,和身轉着不停勢,左右明撥任意行。

腳打采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腳蹬,與人較勇無虛備,去意好似卷地風。

臀尾打起落不見形,好似猛虛坐卧出洞中。

拳經云:混元一氣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內藏真精神,神藏氣內丹道成。如問真形須求真,要知真形和真象,真象合來有真訣,真訣合道得徹靈。養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

赤肚子胎息訣:氣血之間,昔人名之曰生門死戶,又謂天地之根,凝神於此,久之元氣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及下實,下實則行步輕健,動作不疲,四體康健,顏色如桃李,去仙不遠矣。此亦是拳術內勁之意義。

第八章練拳經驗及三派之精意

余自幼練拳以來,聞諸先生之言,云:拳即是道。余聞之懷疑。至練暗勁,剛柔合一,動作靈妙,一任心之自然,與同道人研究,彼此各有所會。惟練化勁之後,內中消息與同道人言之,知者多不肯言,不知者茫然莫解,故筆之於書,以示同道。倘有經此景況者,可以互相研究,以歸至善。余練化勁所經者,每日練一形之式,到停式時,立正,心中神氣一定,每覺下部海底處(即陰橋穴處)如有物萌動。初不甚着意。每日練之有動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日久亦有動之甚久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漸漸練於停式,心中一定,如欲泄漏者。想丹書坐功,有真陽發動之語,可以採取。彼是靜中動,練靜坐者,知者亦頗多,乃彼是靜中求動也。此是拳術動中求靜,不知能消化否,又想拳經亦有“處處行持不可移”之言,每日功夫總不間斷。以後練至一停式,周身就有發空之景象,真陽亦發動而欲泄。此情形似柳華陽先生所云:復覺真元之意思也。自覺身子一毫亦不敢動,動即要泄矣。心想仍用拳術之法以化之。內中之意,虛靈下沉,注于丹田,下邊用虛靈之意,提住穀道,內外之意思仍如練拳趟子。一般意注于丹田片時,陽即收縮,萌動者上移于丹田矣。此時周身融和,綿綿不斷。當時尚不知採取轉法輪之理,而丹田內,如同兩物相爭之狀況,四五小時,方漸漸安靜,心想不動之理,是余練拳術之時,呼吸二息仍在丹田之中,至於不練之時,雖言談呼吸,並不妨礙內中之真息,並非有意存照,是無時不然也。莊子云:“有真人呼吸以踵”,大約即此意也。因有不息而息之火,將此動物消化,暢達於周身也。以後又如前運用,仍提在丹田,仍是練拳趟子,內外總是一氣,緩緩悠悠練之,不敢有一毫之不平穩處,動作練時,內中四肢融融,綿綿虛空,與前站着之景況無異。亦有練一趟而不動者,亦有練二趟而不動者,嗣後亦有動時,仍是提至丹田,而動練拳之內呼吸,轉法輪用意之用于丹田,以神轉息而轉之,從尾閭至夾脊,至玉枕,至天頂而下,與靜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亦有二三轉而不動者,亦有三四轉而不動者,所轉者與所練趟子消化之意相同。以後有不練之時,或坐立,或行動,內中仍以用練拳之呼吸,身子行路亦可以消化矣。以後甚至於睡熟,內中忽動,動而即醒,仍以用練拳之呼吸而消化之,以後睡熟而內中不動,內外周身四肢,忽然似空,周身融融和和,如沐如浴之景況。睡時,亦有如此情形,而夢中亦能用神意呼吸而化之。因醒后,已知夢中之情形而化之也。以後練拳術睡熟時,內中即不動矣。后只有睡熟時,內外忽然有虛空之時,白天行止坐卧,四肢亦有發空之時,身中之情意,異常舒暢。每逢晚上練過拳術,夜間睡熟時,身中發虛空之時多;晚上要不練拳術,睡時發虛空之時較少。以後知丹道有氣消之弊病。自己體察內外之情形,人道縮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無減,以後靜坐亦如此,練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術與丹道是一理也。以上是余練拳術,自己身體內外之所經驗也,故書之以告同志。

拳術至練虛合道,是將真意化到至虛至無之境,不動之時,內中寂然,空虛無一動其心,至於忽然有不測之事,雖不見不聞而能覺而避之。中庸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能到至誠之道者,三派拳術中,余知有四人而已。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拳董海川先生,太極拳楊露禪先生,武禹襄先生。四位先生皆有不見不聞之知覺。其餘諸先生,皆是見聞之知覺而已。如外不有測之事,只要眼見耳聞,無論來者如何疾快,俱能躲閃。因其功夫入於虛境而未到於至虛,不能有不見不聞之知覺也。其練他派拳術者,亦常聞有此境界,未能詳其姓氏,故未錄之。

孫錄堂——《八卦拳學》

自序

易之為用,廣大精微,上自內聖外王之學,下迨名物象數之繁,舉莫能外。而於修身治已之術尤為詳盡。乾文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然健也,自強也,非虛無杳冥而無可朕兆。余自幼年即研究拳術,如是者有年。嗣來京,獲見程先生廷華,始知有“八卦拳”,因從而受業焉。拳式始於無極,終於八卦,中分兩儀、四象,先天、後天、縮力、順行,正變錯互,無不俱備。然後知易之為用之廣大精微也。但程先生只憑口授,未著專書。余恐久而換其傳也,爰不辭固陋,每式繪之以圖,並於各式后附以淺說,非敢自矜一得,亦聊以廣先生之傳已耳。“八卦拳”不知創於何時何人,聞有董海川先生者,精技擊,好遨遊。嘗涉跡江皖間,遇一異人,傳以此技。后董先生傳之程先生廷華、李先生存義、尹先生福、馬先生維祺、梁先生振普、張先生占魁、史先生六、王先生立德。自是而後,尹先生復傳之馬桂等。李先生傳之尚雲祥、李文豹、趙雲龍、郝恩光、郭永靈、黃柏年、李海亭、耀亭等。張先生傳之王俊臣、韓金鏞等。余與張玉魁、韓英奇、馮俊義、闞齡峰、周祥、李漢章、李文彪、秦成等,則皆親灸程先生之門者。縷[爾見]述之,以示不忘所自也。

中國民國五年十一月直隸完縣孫祿堂自序

八卦拳學序----佚文手稿

(首頁遺失)......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皆秉天地之全氣全理而成,其形體百骸,推之全球無異也。人既無異,即萬理出於一源,萬派出於一脈也。何拳術之道,偏分許多門徑?甲藐乙,乙藐甲,各出己技,互相朋比。推原其故,實因拳理未明,內具不和之氣,而始生出許多支節耳。

餘思萬法既由一脈相傳,形骸百官又無差異,彼所能者,己亦當能,己所學者,彼亦當學,存彼己之見者,大抵因初學時氣質未化,不能得格物慎獨之功也。先哲云:聖人之道無他,在啟良知良能,順其自然,作到極處,而成一個全知全能之完全人耳.拳術亦然,凡初學習練時,但順其自然氣力練去,不必格外用力,練到極處,亦自成一個有體有用之英雄耳。

彼自分門徑,獨守一支者,是自划限制,不能擴充己之知識也。夫學業之途無盡,彼之技藝,己不能知不能行者,是己之身體有虧也。己之技藝,彼不能知不能行者,是彼之身體有虧也。故志於豪傑,欲練拳術,必須先將內家拳學,無論何派,先格物致知,身體力行以致極處,嗣後再與內外二派同道之人,互相研究,各得其益。若能研究十數家技藝,將理得之於心,與己之理化合而為一,其餘無論中外技藝,即使形各相別,習練相殊,其理可一見而知也。孟子云: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拳術之道亦無他,氣力和順而已矣。

余所述形意拳學,年前已出版矣.乃於八卦學,未能筆之於書,每懷謙然未安。因思幼從余師李魁元先生時,先生常雲天地之理,變化無窮。晤對閑談,常提及北京有八卦拳術一門。其技之精,理之細,亦甚奧妙測。余當時存諸心中,總未得門而入。至丁亥年,因事赴京,在白西園先生處遇程廷華先生。白君與余指引相見,雲先生精通八卦拳術。初見先生練時,其意與形意拳大相懸殊。時余練形意拳方三四年功夫,於彼此之勁,不能周知,心雖愛慕,又恐與自己所練之拳氣力不和。后先生見余屢懷疑惑,極力開導拳中之理,余始免去疑心。方入手時,覺與形意拳術氣力相背,至年余功夫,兩拳之勁微覺相合。每日早習形意,晚習八卦,如是十餘年,兩拳之勁,始不分彼此,練習亦不分早晚,兩體亦覺如一。此時始悟十年前,初與先生練時,並非兩拳之勁相背,乃我身中之氣力有虧也。自此以後,每遇同道之人,不分門類,互相研究,又十餘年,自覺身中兩拳之勁合一。又有各家同道之人,各法相助,以至用時,起落進退剛柔伸縮,無不自如,當此之時,藝貫二家,學業精進,心中愉悅,自以為全體無所不知矣。乃至辛丑年,又遇同道張秀林,楊春甫二君,精於太極拳學。余心又有甚愛之。及與二君互相研究,詢問此拳之勁,心中大相駭異,覺作所練兩拳之勁,又有各家之法相助,然並不能與此技之勁相符合,因此又與彼等加意研究三四月功夫,始略得其當然之理,如是復練習三四年,並不能知其底確詳細之理,后至民國元年,在北京得遇郝為真先生,先生精於太極拳學,初見面時互相愛慕。余因愛慕此技,即將先生請至家中,請先生傳授講習,三四個月功夫,此技之勁,方知其所以然之理。自此以後晝夜習練,至三年豁然大悟,能將三家之勁合為一體。心中方無形意,八卦,太極之意.又始知三家皆三元之理。夫八卦天也,形意地也,太極人也,三家合一理也。練習之法,形意以經之,八卦以緯之,太極以和之,即聖人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也。

余嘗自揣三元性質;形意譬如鋼球鐵球,內外誠實如一;八卦譬如絨球與鐵絲盤球,周圍玲瓏透體;太極如皮球,內外虛靈,有有若無,實若虛這理,此是三元之性質也。形象雖分三元,要不出人丹田之氣也。天地人三才,亦即太極一氣之流行也,故三家合為一體。以後好武諸君,務去彼此之見。諺云:一處不到一處迷。此言良非虛謬。吾人練藝,總要與同道中人互相研究,始能有益。然八卦拳學,不知創自何代何人,前吾師程先生,亦未知其源流。但云此技古時未傳於世,大都隱於釋道兩門。至前清有董海川先生,直隸文安縣人,平生好武,嘗遨遊四方,一日至江皖地方,遇一異人傳授此技,數月得其精奧。后至北京傳授弟子多人。余師亦在其數。以後諸弟子又各傳門徒,此技之妙,遂流傳於社會矣。但此拳俱是口授,並無譜可證,或間有抄本附會之說,並無教科入門堪作真本。且有者多存私心,不肯輕示於人。現精此技者雖不乏人,然隱於世者多,傳與人者少.社會後生弟子愛慕此技,因無書籍可考,又不得口傳授受,遂使人舉步望洋而生止足之嘆。余得程先生傳授后,朝夕練習,又有李先生存義亦精是技,時常指示,數十年略得其中梗慨。思欲立譜以傳後世,然無依據在前,誠恐斷定有謬。但步步循理設想,夫太極八卦形意三門,實出一人遺傳,蓋萬物生於一理,拳學生於一氣,理既相合,而形又何別?孔子云:吾道一以貫之.余所著形意拳學,外表由明善以復初,亦即萬殊一本之道也。故公餘之暇,探輯群言,付以己意,不揣冒昧,遂將所習之技,編纂成書,以聊助愛技擊後世欽好者或作入門之徑,是則余之志也。余本武士,才短於文,書中有不合之處,望乞諸君子隨時指示為感。

中華民國五年四月孫福全序於京門

凡例

1、是編為修身而作,取象於數理,立體於卦形,命名於拳術,謂之游身八卦連環掌。內藏十八膛羅漢拳,兼有七十二截腿,七十二暗腳。至於點穴、劍術、各樣兵器,均於拳內含藏。以上諸法,皆以實行體育,強壯筋骨,保護身體為正宗。

2、是編標舉八卦拳生化之道,提綱挈領條目井然,其次序,首自虛無式而起,至太極形式,此二者為八卦拳之基礎。由無極式說起,以至於神化不測之功用學終,是為全編條目。內中起點,進退伸縮,變化諸法,一一詳載。操練時,凡一動一靜,按此定法,不使錯亂。則此拳之全體大用,神化妙用之功,庶幾有得,可為世道用行舍藏之大用矣。

3、是編粗淺之言,以明拳術極深之理,簡約之式,能通拳法至妙之道。

4、拳中數形,不過作萬物之綱領,若習熟習,則縱橫聯絡,全體一致,不惟取數形數式習之則已也。朱子云: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拳術始教,即凡全體之式,萬物之形,莫不由於數式數形而時習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萬物之中目有所見,心有所感,皆能效法,彼之性能,而為我用矣。

5、八卦拳術,不外易數方圓二圖之理,昔武候作八陣圖,其中氤氳變化,奧妙莫測,其實不過以巨石為之,八八成行六十四堆而已,拳術中精微奧妙,其變無窮,有神化不測之機,亦不過以數式數形,縱橫聯絡變化而已,溯其源,皆出於河洛理數之原也。

6、是編為體操而作。只敘八卦拳之實益議理,但取粗俗易明,原非等於詞賦文章,固不得以文理拘也。

7、是編除各式之指點外,其他一切引證,均與道理相合,迥非怪力亂神之談,學者不得以異端目之。

8、是編髮明此拳之性旨,純以養正氣為宗旨,固非異端邪術諸書所可比倫,今將八卦拳始末諸法,貫為全編,使學者一閱瞭然。

9、體操門類繁多,惟八卦拳練習極易,用法最良,系行天地自然之理,運用一派純正之氣,無論男女婦孺,及年近半百,皆可練習,一無曲腿折腰之苦,二無皮肉磨挫之勞,且不必短服窄袖隨便常服,均可練習,此誠武技中孺雅之事也。

10、此拳不僅便於個人獨習,若人數眾多,或三五人同一圈習,或數十人同而習之,或數百人亦可分數圈而習之,再多亦均無不可。

11、此八卦拳術,關係全體精神,而能卻病延年,又不僅於習拳而已。

12、是編每一式各附一圖,使八卦拳之原理及性質,切實發明,用以達八卦拳之精神,能力巧妙,因知各拳各式互相聯絡,總合而為一體,終非散式也。

13、附圖有照片、有圖形,使學者可以入手,按像模仿,實力作去,久則義理自見,奇效自彰。固非虛語也。

第一章八卦拳形體名稱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是以八卦取象命名,製成拳術。近取諸身言之,則頭為乾、腹為坤、足為震、股為巽、耳為坎、目為離、手為艮、口為兌。若在拳中,則頭為乾、腹為坤、腎為坎、心為離、尾閭第一至第七大椎為巽、項上大椎為艮、腹左為震、腹右為兌。此身體八卦之名也。自四肢言之,腹為無極、臍為太極、兩腎為兩儀、兩胳膊兩腿為四象、兩胳膊兩腿個兩節為八卦。兩手兩足共二十指也,以手足四拇指皆兩節,共八節,其餘十六指,每指皆三節。共合四十八節,加兩胳膊兩腿八節,與四大拇指八節,共合六十四節,合六十四卦也。此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生六十四卦之數也。此四肢八卦之名稱。以上近取諸身也。若遠取諸物,則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蛇、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拳中則乾為獅、坤為麟、震為龍、巽為鳳、坎為蛇、離為鷂,艮為熊、兌為猴等物,以上皆遠取諸物也。以身為八卦屬內,本也。四肢八卦屬外,用也。內者先天,外者後天。故天地生物,皆有本源,先後天而成也。內經曰,人身皆具先後天之本,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本之為言根也,源也,世未有無源之流,無根之本,澄其源而流自長,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理也。故善為醫者,必先治本。知先天之本在腎,腎應北方之水,水為天一之源。因嬰兒未成,先結胞胎,其象中空,有一莖透起如蓮蕊,一莖即臍帶,蓮蕊即兩腎也。而命寓焉。知後天之本在脾,脾為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蓋先生脾官而水火木金循環相生以成五臟,五臟成,而後六腑四肢百骸之以生而成全體。先後天二者具於人身,皆不離八卦之形體也。醫者即知形體所生,故斷以卦體,治以卦理,無非即八卦之理,還治八卦之體也。亦猶拳術,即卦象,教以卦拳,無非即八卦之拳,使習八卦之象也。由此觀之,按身體言內有八卦,按四體言,外有八卦,以八卦計數,為八卦之身,以八卦之身,練八卦之數,此八卦拳術,所以為形體之名稱也。推薦:在線看電影、電視劇、動漫就上,高清、高速、免費、無廣告(雲軒信譽保證)www.xsmao.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武魂覺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武魂覺醒
上一章下一章

1:關於形意拳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