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讀詩書偷懶睡柴房
話說石貝和楊征離開東郡已經有一個月了,石貝見識了很多事物,官員之間的官話和套話,什麼叫做阿諛奉承,什麼叫做溜須拍馬,什麼叫做狗仗人勢,什麼叫做無法無天。當然,也見識了什麼是生活貧苦。
這烈宗皇帝在位時衛朝依然是強盛的,只是這些年來,狥狳又捲土重來,邊關戰事頻頻。狥狳,西域百戰不敗之族,即使慘遭大敗,不出十年又會回來報復,更有辦法用取之不盡的錢財雇傭西域各族的軍隊,人盡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這幾年為了應付戰事,徭役、兵役、賦稅漸漸沉重起來,這流離失所的流民也多了,貪官污吏趁機斂財,而烈宗皇帝又是垂暮之年,對朝政的管控越來越疏鬆。各地的政務,也有不少的問題,許多郡縣都有人因為天災人禍而不得已落草為寇,禍害一方,反過來又使更多人做了強盜。大有人心不古,從此多事之秋的態勢。
這些對石貝來說是新鮮而且吸引人的,而對楊征來說卻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的。
西京,衛朝都城所在,地處平原之上,周圍群山環抱,到處都有可以守住的關口,北有良關,西有明水關,南有西縣山屏關,東有大雲關,土地肥沃,是天下四糧倉之一。西京城方圓九十五里,有人口十二萬戶,近七十萬人口,道路四通八達,商戶、車馬往來絡繹不絕。
終於,走了幾個月,這年的夏天的一個早上,石貝終於見到楊征的府邸了,一座不是特別豪華但也是很是氣派的府邸,心裏倒是很好奇,不知道會見到什麼的人。楊征帶着石貝到了後院,一路上石貝都是左顧右盼的,楊征指着其中一間廂房:“石貝,那就是你的房間了,你先住下來,我還有很多公務,過幾天我會為你授課的。”
石貝特別乖的說:“師傅放心,貝兒一定會認真讀書的。”
楊征還有不少公務,而且還要覲見皇帝述職,所以和老管家吩咐照顧石貝之後就急急忙忙的去書房了。
石貝搬進客房之後,老管家很和藹,說如果有什麼需要就直接找他。石貝很聰明,甜甜的說老爺爺是大好人。安置好了石貝,管家去忙其他事了,石貝看着只有他一個人的客房,一時間又不知道做些什麼,加上天氣又熱,就出去轉轉。
這裏是後院,有一個大花園,五顏六色的花,嶙峋怪石,周圍楊柳成蔭,還有幾間大房子。
石貝在花園裏轉了幾圈,然後看到對面有大房子,隱隱約約還有陣陣香氣襲來,就走到那裏,心裏想:這是誰的房間啊,怎麼這麼香。
正想着,小窗子打開了,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正在窗邊,一旁的梳妝枱上擺着妝奩盒,放着一些胭脂花瓣,小女孩剛剛起來梳洗,還穿着褻衣,頭髮也是濕的,正端着一個裝滿水的木盆,似乎是打算潑髒水。石貝頓時看呆了,這小女孩長得水靈靈的,還有一對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石貝就這麼獃獃地看着。石貝雖然只有六歲但在東山村,什麼時候見過這麼可人的女孩。小女孩也楞了一下,馬上發現這個既俊俏又粗野的男孩正盯着自己,看個沒完,一氣之下將水全潑到他身上。然後關上窗戶。
石貝被澆了個透心涼,立刻清醒過來,才發現發生的一切,只好回去換件衣服。
而這小女孩正是楊征的女兒,楊愫。楊愫從小就沒有了母親,但父親是朝中大臣,所以平時對她的關愛和管教也不多,又要教導石貝,就更加分身乏術了,後來就請了京城中的文人來教導小楊愫讀書。楊愫對學問沒什麼興趣,但是對琴棋書畫卻是有天賦的,書法、繪畫、音律、詩詞都十分精通,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氣的才女,這些都是后話了。
話說楊愫潑了石貝一身的水,關了窗子,並沒有不再理會,而是趴在窗欞上,透過窗去看石貝隱隱約約的身影,看他就這麼走了,剛剛還在生氣,立刻有失落了,家裏除了家丁就是老媽子,也沒有人來做個伴,現在有了一個又被自己給氣走了,心裏空落落的。馬上又覺得不對,自己這是怎麼了?
晚上,在飯桌上,石貝又見到了楊愫,這心思哪裏還在飯菜上。至於楊征在說的,關於照顧石貝的話,自然只有家丁在注意聽。石貝無心飯菜,楊愫又怎麼吃得好飯呢。
這天,楊征難得輪休,就在自己的書房裏教導石貝。但是身為官員,即使不用辦公也是要應付那些來訪的官員的,楊徵才走開一會兒,石貝就又偷了懶,捧着一本閑書看個沒完。等到楊征回來,石貝連忙收起了手裏的書,楊征十分生氣,將石貝一通訓斥,加上朝中事務繁雜,楊征心裏極其煩躁,一氣之下將石貝趕到了柴房裏,還不準石貝吃晚飯。然後拂袖而去。
夜裏,石貝躺在柴房裏,透過天窗看到璀璨星空,石貝就在心裏想,為什麼自己會被關進柴房,是因為那本書啊。石貝從懷裏掏出了那本閑書,想了想將其丟出窗外,心說:我要讀好書,還要會讀書!可是怎麼才算會讀書呢?石貝想了又想,都說熟能生巧,石貝終於想到了。
楊征心裏雖有氣,但對石貝,平時管教的還是很松的,石貝可以在府衙里自由出入,石貝在書房裏取走了很多的書,有《孫子》、《論語》、《孟子》、《戰國策》、《周易》、《老子》、《韓非子》、《史記》等,因為楊征沒有收回放石貝會廂房的命令,石貝就在柴房裏讀這些書。
此時的朝廷,因為與狥狳的戰爭,而焦頭爛額,楊征遷任戶部左侍郎,為了軍費和糧餉而終日忙碌,就更是對石貝的管教就更加沒有時間過問了。但是石貝卻在柴房裏,自己讀書,讀完一遍就在地上寫一遍,讀一遍,寫一遍,直到一本書滾瓜爛熟為止,幾本書下來,這柴房的地面是土地的,已經從老土路變成爛土坑。不僅於此,石貝每背下一本書,就寫一篇文章,把自己從書中體會到的記下來。三個月下來,這柴房的地就徹底不能踩了,牆上也寫滿了字,寫着字的廢紙也有一堆。
楊愫在家裏也沒有什麼事做,除了每天師傅來授課,也就只有在花園裏和丫鬟走走鬧鬧。這天吃晚飯時,楊征又在衙門處理公務,丫鬟也說:“老爺真是個勞累命,這朝廷里的事是沒完沒了。老爺也是,那小哥在柴房裏多久了,還不讓出來。唉。”
楊愫沒什麼反應,只是在吃飯,但心裏已經有層層漣漪了。吃過飯,楊愫拿了一盒餅,悄悄來到柴房門前,也不知道石貝在幹什麼,就趴在門上,透過窗欞看到,石貝不知道從哪裏找來許多的陶瓶和陶罐,擺在地上,一手舉着書,一邊振振有詞的,一會兒挪這個瓶子,一會兒搬那個罐子,來來回回的,時而慷慨陳詞,時而默默無語,也不知道他在搞什麼把戲,就一直在看。
看到石貝在朗讀手中的書本的來回走動時,不小心踩碎了一個小罐子,痛的石貝直跳腳時惹得楊愫笑出聲來,石貝才發覺自己被發現了,推開門一看,是楊愫。石貝怦然心動,立刻將楊愫拉進來,告訴楊愫自己在幹什麼。
原來石貝在用自己的方式重現古書中記載的戰役,今天重現的是長平之戰。而這些瓶瓶罐罐正是他的“棋子”,石貝就在這個地方玩起了沙盤遊戲,他對此樂此不疲。但是,在小楊愫看來,這個小子實在是太邋遢了,柴房已經面目全非,被他弄得又臟又亂,他卻全然不顧,而這些對她來說也根本沒什麼可玩的。可石貝熱情的講着這些故事的意義,告訴楊愫,以史為鑒的道理。
楊愫問:“你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啊,再說現在是太平盛世,也沒有人打仗啊。”
石貝很詫異:“怎麼,你不知道,現在就在打仗啊!”楊愫搖搖頭。石貝告訴她,現在朝廷正在西北邊關與狥狳大戰,而且打的很激烈。
楊愫就不理解了,他又是怎麼知道的,就問:“你是如何知道外面這些事的?”
石貝就說:“是因為管家爺爺講給我聽的。他經常和其他人一起喝酒,聊天,但他不願意講故事給我聽。我發現管家爺爺的酒量很大,經常不夠量,我就趁師傅不注意把他藏起來的好酒偷一些出來;師傅自己喝酒時我去為他買酒,扣一些下來,把這兩種酒混在一起,給管家爺爺,他就會很開心的講故事。只要事後兌一點酒到師傅的酒缸里,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了。”
“管家爺爺不僅告訴我現在的戰事,還講了許多過去打仗的故事,再加上書上的記載,就那點事兒,我清楚地很吶。”石貝又說:“現在外面打仗,打的非常凶,師傅是戶部的官員,每天處理那麼多事,家都沒得回,咱倆誰都管不過來,還說仗打的不凶嗎?”
楊愫聽石貝滔滔不絕的說,開始還不覺得什麼,既聽不太明白石貝在說什麼,又敬畏石貝的聰明伶俐,可是聽到後面就很害怕的樣子,石貝就安慰她,拍着胸口說:“你放心,他們是打不過來的,他們就是打過來了,我也會把他們打跑的。”石貝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楊愫感到石貝還是很可靠的,所以就放心的相信他可以將狥狳打敗。將那一盒餅拿出來,遞給石貝,石貝拿過來,一邊看着楊愫,一邊吃餅,三口兩口吃完了,吃的滿嘴都是,楊愫就用手帕幫石貝擦嘴。楊愫幫石貝擦着嘴,石貝看到楊愫的頭上落了一根稻草,伸手去摘稻草,手就摸到了楊愫的雲鬢。兩個五六歲的孩子,就在這個邋遢的柴房門口台階上看星星,看月亮。
楊愫問:“都說十年寒窗,你讀書是為了什麼呢?”
石貝搖搖頭:“不為什麼。來京城之前,是為了讓我爹放心,雖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但我就是覺得聽他的沒錯。可是在這幾個月裏,我好像變了,讀了這麼多書,我懂了好多東西。我覺得,什麼科舉的和我沒什麼關係。”
楊愫又問:“那你不考科舉你幹什麼?”
石貝笑着說:“你還真是什麼也不知道啊。科舉也有很多種的。咱們衛朝的科舉有三種。專門埋頭文案,辦理公文的,是文科;懂得軍事調度,運籌帷幄的是略科;還有做衝鋒陷陣大將軍的武科。都不一樣的。”楊愫搖頭,不甚了解。
石貝就說:“文科大多數是從太學院出來的,而略科和武科大多是國子監出來的。想要考進這兩個地方可不容易啊。如果能直接考進去,可比一級一級的靠科舉好多了。”
楊愫拖着腮,“你打算考哪個啊?”
石貝握着拳頭,志在必得的:“那當然是國子監的略科啊,我要像過去的英雄那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楊愫說:“我支持你,你一定要成功哦。不然我可不放過你,記住沒有。”石貝用力的點頭。楊愫伸出手指,“我們拉鉤鉤,誰也不能反悔。”石貝也伸出手指:“好!如果我考不中,我願意接受懲罰。”兩個人勾着手指,訂下約定。
石貝突然從草垛里掏出來一瓶酒,“這個是我偷偷藏得,都說酒是越陳越香,我藏了幾個月,應該不錯。將來我中了科舉的略科,就拿出來喝。我怕我嘴饞,你來替我藏着吧。”楊愫欣然接受。兩個人互相靠在一起,拉着小手,坐在台階上看着夜空。
從這天開始,楊愫就經常來看望石貝,石貝就天天在柴房裏睡覺,在柴房裏讀書、玩沙盤遊戲,還有楊愫來看他,天天送給他吃的。一來二去,兩個孩子就徹底玩到一起了楊征的府邸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時候,石貝又在酒里做文章,楊愫也來湊熱鬧,石貝有時間就來找楊愫,楊愫在書本里有什麼不明白的也來找石貝。
而此時的朝廷里,卻是焦頭爛額的,狥狳軍力強大,邊關戰事吃緊。而烈宗皇帝的身體是大不如前了。為了一場大戰,朝廷組織了很久,雙方僵持了近十個月。而結果卻是,打成了一場爛仗,浪費了許多輜重和軍費,卻什麼目的也沒達到,更是消耗了許多軍力。
唯一的好處是,交戰雙方誰也無力大舉進攻,陷入了無止境的對峙之中。朝廷為了迎戰,抽調了很多壯丁,增加了一些賦稅,這讓很多百姓的生活更加沉重,各地的盜賊土匪日益增加,反過來加劇了百姓的疾苦,也讓朝廷內憂外患,鞭長莫及。最後雙方不得不以議和的結果,草草收場。
議和之後僅僅四個月。這年的中秋剛過,烈宗皇帝感到的身體已經一日不如一日,而對楊征和另一位大臣劉當的信任日益增加,深知時日無多的皇帝決定在還有機會的時候,立下遺囑。於是召見楊征、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