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頓森林》歷史背景介紹

《條頓森林》歷史背景介紹

羅馬共和國的末年,土地大量集中,形成許多大農莊,與此同時,羅馬戰士的基礎來源——自由農民紛紛破產;戰俘奴隸則大量流入羅馬,被廣泛使用在各個領域,受到殘酷的壓榨,因而引起激烈反抗鬥爭,而羅馬的中小貴族——騎士階級在政治上無權,故往往同下層平民一起與當權貴族進行鬥爭。而統治羅馬的幾大家族不論在對外戰爭還是鎮壓奴隸起義上都腐敗無能,只是依靠他們在元老院裏的優勢來把持政權。

在這種情況下,羅馬人中的民主派和貴族共和派分別代表要求改革和反對改革的兩種勢力,展開了歷時百年的激烈鬥爭,鬥爭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政治野心家,發動了長時期的爭奪權勢的內戰。爆發在公元前49年的內戰,就是這兩種勢力的總決戰和總清算。公元前49年1月,當時的民主派領袖凱撒進軍羅馬,共和派領袖龐培和元老貴族因準備不足棄城而逃。凱撒隨即佔領羅馬,奪取國庫,在作了軍事上的部置之後,便向西班牙進軍,迫使龐培在那裏的軍隊投降。此後,他便開赴去東方與龐培作最後決戰。

在公元前48年的法爾薩盧斯戰役中,龐培遭徹底失敗,逃至埃及後為埃及人所殺。公元前46—45年,凱撒繼續打敗並肅清了龐培在非洲和西班牙的殘部。公元前45年9月,凱撒回到羅馬,長達4年之久的羅馬內戰終以貴族共和派的失敗而告結束。凱撒成了共和國唯一的最高統治者。公元前46年,他被元老院任命為任期10年的獨裁官,並有權擁有侍從72人。公元前44年,元老院再次通過決議,任命他為終身獨裁官。此外,他還通過各種途徑擁有執政官、終身保民官、大元帥、風俗長官、大祭司長等頭銜。名義上,羅馬的共和制度依然存在,公民大會和元老院會議照常召開。每年的官職選舉也按時進行,但實際上,羅馬的一切權力都已集中在凱撒手中。凱撒的獨裁和改革觸及了元老貴族的傳統利益,而民主派內部因為凱撒企圖稱帝分裂為2派。其中以布魯圖為首反對凱撒稱帝的一派和殘餘的共和派聯合,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元老院刺死了凱撒。

繼凱撒而起的是凱撒原來的主要助手執政官安東尼、騎兵長官雷必達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他們在經過一段鬥爭之後於公元前43年10月在意大利北部的波諾尼亞城附近舉行會晤,三方公開結盟,歷史上稱之為“后三頭同盟”。三方協議規定:三頭共同執政5年,並三分行省。安東尼統治高盧;屋大維控制阿非利加、撒丁尼亞和西西里;雷必達統治西班牙,意大利則由他們三人共同治理。亞得里亞海以東地區,尚在布魯圖的控制下,由安東尼和屋大維負責對付。

三頭結盟以後便進軍羅馬,解散了原來的政府。公元前43年11月,公民大會通過一項法律,任命安敦尼、雷必達和屋大維為“建設共和國的三頭”,授予他們在五年內處理國家事務的大權。他們在獲得全權后,便在羅馬大肆捕殺政敵,並沒收其財產。公元前4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出兵巴爾幹,在馬其頓的腓力比附近最後打垮共和派,布魯圖自殺。這樣,“三頭”的統治便確定下來。腓力比戰鬥結束后,安東尼前往小亞細亞懲罰一些支持共和分子的城市,后又隨克里奧帕特拉到達埃及。

屋大維回到羅馬後,在意大利沒收了一些城市的土地,分給三頭的老兵。此外,他還屠殺了一些貴族代表。屋大維的這些做法,在意大利居民中引起了強烈不滿。安東尼的弟弟和妻子利用人民對屋大維的不滿情緒,煽動暴亂,但很快被屋大維鎮壓。

公元前40年夏,安東尼返回羅馬。三頭在相互諒解的基礎上,達成一份新的協議,協議規定,安東尼統治東方行省,負責對帕提亞戰爭;屋大維管理西方行省;雷必達治理阿非利加。意大利仍由三人共同管理。此後,安東尼便全力在埃及建立自己的勢力。而屋大維則在意大利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他剝奪了雷必達的軍權,只留給他一個羅馬大祭司的空頭官銜。

公元前37年,安東尼與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結婚,並且聲稱要將他治下的領土贈給克里奧帕特拉和她的子女。這是羅馬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屋大維利用這一機會,迫使元老院和公民大會褫奪安東尼的大權,並向埃及宣戰、公元前31年6月,屋大維率軍和安東尼、克里奧帕特拉的聯合艦隊會戰於希臘西海岸的攸克興海角。當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克里奧帕特拉誤認為安東尼已經失去勝利的希望,遂率領自己的軍隊逃回埃及。安東尼尾隨於后,失去統帥的安東尼大軍被屋大維打得大敗。公元前30年夏,屋大維率軍入侵埃及,安東尼和克里奧帕特拉自殺,從此,埃及被羅馬侵佔,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公元前29年,屋大維作為內戰的最後勝利者凱旋羅馬,鑒於凱撒被刺的教訓,他只在共和制的外衣下,以元老院首席元老的名義(即“元首”)建立自己的個人獨裁統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條頓森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條頓森林
上一章下一章

《條頓森林》歷史背景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