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64章 困境與方法
東方大國與蘇聯的經濟問題看上去似乎有點類似(都是由於計劃經濟引起的),但實際上完全不同,因為東方大國除了一五計劃以外,並沒有真正執行過蘇聯式的計劃經濟,大部分時期由於各種因素的干擾,沒有形成蘇聯那樣的經濟制度,雖然外表很像,但內在並不一樣。
比如目前東方大國的物資緊缺是由於生產力短缺造成的,非常簡單明了,但是蘇聯的原因卻很複雜,有計劃制定不當的原因,有運輸的原因,有經濟調控的原因等等。
在這樣的局勢下,貿然學習東方大國經濟改革的部分經驗,不過是東施效顰,惹人發笑罷了。
歷史上的戈地圖連實事求是,認識問題都做不到,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信心進行大刀破斧的改革,比如東方大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為了他的改革,早在很久以前便在自己轄區進行多年的改革試驗,有着比較豐富的經驗,縱使如此,當改革推行全國之後依然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問題,引起了無數政治動蕩。
這就像戈地圖穿越前認識的梁律師嘲諷過某些罪犯,他們用十年時間參加高考,用幾天的時間去殺人,理所當然會被警察抓到。
那麼我們進行一個假設,蘇聯真的開放了自己的經濟圈,進行了市場化改革,並且意外地成功了,融入了世界市場,它能夠成為代工廠,世界工廠嗎?
不能,這麼做的唯一結果,就是去工業化,淪為偽裝成國家的加油站。
因為蘇聯大部分的地區,是不具備投資價值的,除了為了開採原材料,運輸原材料以外的投資,其他地方建設工廠明擺着要賠錢,這是與東方大國的情況完全不同的。
要知道自從東方大國改革開放之後,世界勞動力價格不斷下跌,它的投資回報率一直世界之冠,受到來自全世界資本的追捧,尤其是來自美國資本的喜愛,這種源源不斷的高額回報率,讓美國的政治團體非常滿意,甚至得以容忍東方大國的存在,哪怕它是自己未來最大的敵人,這也使得東方大國不必忍受如同蘇聯一般的冷戰高壓。
因此當蘇聯市場化改革之後,擁有資本的資本家或者寡頭們,做為一個整體,他們難道會為了愛國這個可笑的理由把資本投入到國內不具備世界競爭力的工業上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計劃經濟違背很多經濟規律,造成了很多無意義的浪費,這是事實。
但是沒有計劃經濟扭曲部分經濟規律,蘇聯的工業化根本不可能走到這一步。
這是一個巨大的冷笑話。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戈地圖就不執行部分開放計劃,而是借鑒百事可樂公司的例子,利用蘇聯市場的誘惑力,給你壟斷蘇聯市場的權力,讓蘇聯見不到可口可樂,逼着他們在蘇聯境內建立工廠,生產所需產品,也可以節省寶貴的外匯。
如果是採取這種謹慎的策略,步子反而可以邁得更大一點,正如對於日本的經貿談判,日本需要資本溢出,蘇聯需要投資,這是兩廂情願的事情,在很多民用領域上戈地圖都不會拒絕,反正按照協議,日本在蘇聯掙到錢,大部分只能用於投資蘇聯國內,想要撤走就必須交稅。
進了我的口袋,就是我的東西,戈地圖這種流氓的思維非常簡單。
蘇聯是獨立的大國,不是那些連雇傭兵都打不過的垃圾國家,體量也比日本大得多,雙方經濟進行深度結合,只要蘇聯不是太愚蠢,基本面就都是贏的,就像後來韓國與東方大國經濟進行深度結合,這不僅對於雙方都有好處,而且韓國在經濟上成為了東方大國經濟圈的一部分,在政治上反而趨於一同。
至於日本掙到的錢,那是小意思,一來跑不了,二來這個世界沒有光吃好處不付出的好事。
當然日本要想與蘇聯的經濟結合中佔據上風,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大手筆進入蘇聯,然而日本沒有也不會有這個膽子。
日本膽子小一點,蘇聯就少賺一點,日本要是膽大包天,美國會收拾日本,戈地圖根本就不用操心,越是與日本經濟合作,哪怕讓日本發財,日本就有可能被美國收拾的更慘,因為很多時候這是個不講理的世界。
那麼未來幾年,遠東的經濟將是一個很不錯的增長點,共青團志願者的建設,與東方大國的經貿合作,日本的投資建設,從中錘鍊出來的幹部。
經濟這盤棋的第一步算是走出來了。
剛剛簽完與日本的經貿協議,戈地圖在辦公室里打了一個哈欠,為了避免經濟出錯造成政治動蕩,戈地圖只能拚命補充自己貧瘠的知識,小心再小心。
蘇聯養了幾萬隻的叫獸,裏面擁有真才實學的還是相當多的,戈地圖從各大院校抽調的智囊團,為了獲得總書記的賞識從而飛黃騰達,也是沒日沒夜地為總書記整理報告。
這讓戈地圖眉頭緊鎖,明白他面臨的經濟問題有多麼的棘手。
蘇聯的經濟問題如果真要追溯根源,應該說是自鐵幕演講,英美兩國聯合掀起冷戰,鋼鐵同志為了對抗敵人的封鎖提出了兩個世界,兩個平行市場的理論。
然而事實證明了,鋼鐵同志既低估了西方國家的潛力,也高估了計劃經濟的作用,客觀條件在長時間尺度下起到的作用更大,當然這不能怪他,畢竟他們都是經歷過1929年資本主義的末日審判的,在他們看來,再來個一兩次大蕭條,蘇聯就能夠將赤旗插遍地球。
好吧,即使沒能如原本設計的那樣,通過經濟危機擊垮西方國家,蘇聯也應該可以活得好好的,正像莫洛托夫所說,蘇聯的還是很有優勢的,地大物博,雖然開發成本高,但是沒有讓敵人掐住脖子。
這就扯到另外一點,軍備競賽,面對着美國的高壓,蘇聯不能慢慢等着自己的工業升級,只能向西方購買高精尖設備
而且,由於冷戰高壓,蘇聯在工業上不得不追求大而全,什麼都要有,不管好不好用,起碼自家都要有,畢竟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蘇聯還能指望美國不封鎖自己嗎?
於是,工業人口不足的矛盾就爆發出來,想要維持大而全的工業,隨着科技的發展,維持工業體系需要的人口就越多,蘇聯想要以3億人口維持住便越發的困難。
二戰之後,美國大規模下級產業釋放,從而擁有充足的技術人員,保證新技術革命。
美國能這麼做是因為日本擁有一億級別的工業人口,能夠成為美國的製造基地,而蘇聯擁有的東德,只有一千七百萬左右的工業人口。
戈地圖又不會散豆成兵,這種客觀上的劣勢怎麼可能彌補,但還是可以做一些措施來緩和。
除開加強與日本的經濟合作,與東亞新興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合作也應當做為下一步進行考慮。
不過這不是戈地圖的性格啊。
向來喜歡拉敵人下水的戈地圖,更喜歡採取一些更歹毒的策略。
比如對付西德。
目前六千萬人口的西德,也到了經濟發展的瓶頸區,歷史上西德能夠發展成那樣子,完全要感謝最佳的德國人,戈地圖。
兩德合併,一千多萬高素質的工業人口無異於仙丹,導致西德的勞動力價格下降,東歐成為西德資本的獵場。
既然現在戈地圖不打算獲取這個榮耀,但是出於對於西德人民的關愛與想念,戈地圖決定讓克格勃在土耳其建立移民乃至偷渡機構,宣傳西德的美好,幫助土耳其人民移居西德,同時也是為西德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嘛。
戈地圖這是什麼精神?不懼路途遙遠,誠心誠意為西德人民服務,完全體現了一名國際主義者的覺悟與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