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或稱地藏王菩薩,曾音譯為“乞叉底櫱沙”。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過去無量劫前,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女子,“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
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婆羅門女知母生前不積善因,死後必墮惡趣,遂變賣家宅,供養佛寺。后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點,以念佛力來到地獄,見到鬼王無毒,得知因自己供養佛、寺並念佛之功德,使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地獄的罪人,得以脫離地獄之苦,超拔升天,婆羅門女便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釋迦佛告訴文殊菩薩,當時的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在經中,釋迦佛又為我們講述了地藏菩薩種種的不可思議行願。地藏菩薩恆以“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為誓願。使眾生只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獲得救度。經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在釋迦滅度后、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六道中的眾生。
相傳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據說唐代時,新羅國僧人金喬覺,泛舟渡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據說他那時雖已六十歲,但身體異常健壯,“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他選擇東崖岩石,終日坐禪誦經,后被山民諸葛節發現,民眾大為感動。其事迹傳開后,得到本地閔姓山主等人的捐助,於是建寺廟,辟道場。金喬覺去世后,葬於神光嶺的真身寶殿,俗稱“肉身塔
”。據《宋高僧傳》、《重僧搜神記》等稱,金喬覺“趺坐函中,遂沒為地藏王”,過了三載,“開函視之,顏色如生,舁之,骨節俱動,若撼金鎖焉,隨(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篤信地藏菩薩,而且傳說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們便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九華山也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日益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按佛教說法,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釋迦寂滅后未來佛彌勒降生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裏,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其地位相當於“代理佛”。《地藏本願經》又說,釋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為幽明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極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地藏受此重託,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以與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相呼應。
在中國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薩形象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現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現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他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據《地藏菩薩儀軌》、《地藏菩薩十輪經》等記,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了讓眾生能深信因果,歸依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薩像還常有以一頭形似獅子的狗為坐騎的,其名號曰:“諦聽”或“善聽”。曾資助過金喬覺的閔姓山主及其兒子,後來皆隨金喬覺出家,九華山成了地藏道場后,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薩的脅侍。
在中國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薩形象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現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現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他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據《地藏菩薩儀軌》、《地藏菩薩十輪經》等記,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了讓眾生能深信因果,歸依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薩像還常有以一頭形似獅子的狗(今天人們所熟知的西藏名犬“藏獒”,頭大毛長,形似金獅)為坐騎的,其名號曰:“諦聽”或“善聽”。曾資助過金喬覺的閔姓山主及其兒子,後來皆隨金喬覺出家,九華山成了地藏道場后,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薩的脅侍。
地藏菩薩因立下要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眾生的大願,故而常現身於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稱,其名號與形象如下: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種人頭幢,其形象為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
(二)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度餓鬼道。
(三)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
(五)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為苦諦所攝。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將死時現五種衰相)而除其苦惱,專門濟度天道。
按佛教說法,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釋迦寂滅后未來佛彌勒降生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裏,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其地位相當於“代理佛”。《地藏本願經》又說,釋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極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地藏受此重託,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以與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相呼應。
(一)過去不可思議阿僧只劫,有佛號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地藏菩薩那時為婆羅門女,其母悅帝利不信三寶,修習邪道,死後墮入地獄受苦。此婆羅門女賣掉家宅財產,廣求香華,於佛塔寺,大興供養。以至誠恭敬,摒息雜念,一心稱念佛號。其母承孝順女所作功德,得以離地獄而生天。
(二)又於過去無量劫前,地藏菩薩曾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魚子,犯極多殺生罪。光目女知母死後必墮惡道,請阿羅漢入定觀察,果然其母在地獄中,受大苦難。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養,以誠孝心,拔救母親離地獄苦。
這兩個事迹,說明地藏菩薩廣行孝道,重視超度、救濟父母。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當父母仍健在之時,作為子女要竭盡孝道。對父母除衣食供養,老病侍奉外,更重要的是勸說父母尊敬三寶、深信因果、止惡行善、具足正見。中國人特重孝道,其慎終追遠的精神,與地藏法門完全吻合。所以地藏菩薩在中國,受到人們普遍的尊敬,這是不無道理的。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法會,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會,在我國各地廣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門與中國孝道緊密結合,所以明朝的紫柏、蓮池、憨山、澫益四位大師和近代圓瑛大師,都特別推崇地藏菩薩。其意趣所在,是將佛教的超度與儒家的孝道結合起來,使佛教進一步服務於中國社會。
(三)又於過去久遠不可說劫前,地藏菩薩曾為大長者子。彼時有佛名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佛相好莊嚴。心生敬慕。問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為當久遠濟度一切苦惱眾生。是長者子遂發大願,我從今日至未來劫,悉令一切苦惱眾生脫離苦海,然後我方成就佛果。
佛的相好,是功德莊嚴、具足萬行的體現。地藏菩薩於久遠劫前行菩薩道,說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薩,為度眾生,故於穢土,現聲聞身。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相貌長得好壞,是其思想與行為如何的集中表現。今人不察,不在行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採取整容、打扮的辦法,結果是適得其反。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答覆地藏菩薩的話:“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的話,是發人深省的。
(四)又與於過去無量劫前,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一王發願: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來。一王發願:若不先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惱,令其歡樂,得至菩提,絕不成佛。此即是地藏菩薩。
這個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薩的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度眾生的特點:那裏最艱苦,就到那裏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艱苦的地方,當然是地獄。所以地藏菩薩的工作對象,是在地獄裏度極重罪的眾生,那些惡貫滿盈的眾生,只要改惡從善,至心誦念地藏菩薩聖號,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獄相,隱而不現。醫生治病,要注意防與治相結合,地藏菩薩度眾生也是如此。對已墮地獄的,令其離獄。但工作的重點,還是放在未墮地獄的眾生身上,如何令其護持善根,永遠不造墮地獄的惡業。在《十輪經》卷三,介紹有四類十一種罪,能使人墮入地獄。(一)五無間罪:①殺父,②殺母,③殺阿羅漢,④出佛身血,⑤破和合僧。(二)造五無間四根本罪:①殺、②盜、③淫、④妄語。(三)謗正法。(四)疑三寶。若人犯上述十一種罪中的任何一種,必墮無間獄中。地藏菩薩向人們廣泛宣傳,這十一種罪是墮地獄的種子和因緣。使人們認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特別要認清墮地獄的極惡業,才能避惡趨善。不造此類的惡業,就不受惡報,免墮地獄。
中國熟知的四大菩薩,於名號上皆加一讚詞,如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可見地藏菩薩的願力是特別深廣的。願是十度中第八願波羅密。《瑜伽師地論》說:“由此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是故我說願波羅密多與精進波羅密,而為助伴。”願是精進的動力,精進是達到願力的志趣。實賢大師說:“常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無益。”願有總願和別願,四弘誓願是總願,無論發什麼願,都離不開四弘誓願。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均稱別願,本願。本即根本,即最初發心時所立的志願,乃至成佛,與本無異,故稱本願。
地藏的本願是什麼呢?昔婆羅門女於覺華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令得解脫。”光目女於清凈蓮華目佛前,發誓願言:“若我母永離三毒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凈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后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地藏菩薩的大願,可以概括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由於大願具足,度眾生速度(精進)是驚人的。如《大方廣十輪經》說:地藏菩薩以不可思議功德成就眾生。於過去無量恆河沙諸佛所,久發大悲堅固誓願,皆悉成就一切眾生,莊嚴勢力,猶如雷震。於一食頃,而能成就無量億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地藏十輪經》亦說:“此善男子,具足成就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常勤精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曾於過去無量無數殑伽沙等佛世尊所,為欲成就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發起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由於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增上勢力。於一日夜,或一食頃,能使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數諸有情類,皆得解脫種種憂苦。及令一切為法所求意願滿足”。
地藏菩薩的大願,即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然後自己才成佛,然眾生無盡,地獄也難以度盡,這樣就成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薩。地藏菩薩屢發大願,廣設方便,寧可自己不成佛道,而專心普度眾生,盡令解脫的偉大精神,可以說是真正作到先人後己,是值得我們崇敬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