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周天化氣法 金丹青瑩劍
坎離真人晉陞長老,位子也提了提,從藏經閣執事成了經院院主,依舊住在經院的小閣樓里。看着李托推門進來,他微微一笑,道:“怎麼不去修鍊,還來我這裏?”
李托道:“弟子求您幫忙來了。”
“但說無妨。”坎離道人心中一喜,他能成就陰神,李托居功至偉,但他是長輩,報答晚輩這種話,無論如何是說不出口的,現在聽到李托有所求,頓時滿口答應。
“弟子想請您幫忙煉製一件辟火羅。”李托也不客套,直接說出來意。
區區一件辟火羅,對成就陰神的坎離真人而言,絕對是輕而易舉,在坎離看來,這點東西,遠遠抵不上李托對自己的恩惠,忍不住問道:“還有什麼要需要嗎?”
“弟子還想請真人幫忙,讓我能夠自由下山。”李托是正式弟子,還沒有私自下山的資格,只有結丹之後,成為入室弟子,才能出入自由。
“沒有問題,還有嗎?”坎離真人心道:李托雖天資過人,但畢竟是小娃娃,這點小事,也來求我幫忙。
“沒有了。”李托知道,他和坎離真人交情雖深,但人情這種東西,用一回少一回,他沒有一次用完的想法,你來我往,細水長流最佳。
“好,你三日後來取吧。”坎離真人取了辟火羅的材料,起身往密室去了。
“多謝真人,弟子先行告退了。”
辦完第一件事,李托又給家裏寫了封信,大意是讓父親準備些金銀,派人送到長生城太一宮,他自會去取。
送完信,李托就去了三千小洞天。
三千小洞天位於太一山洞天峰,順應着山峰靈脈的走勢,歷代太一道前輩一共建造了三千座小洞府。
洞府密鑰上有行小字,一五一七,李托就去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間小洞府。
小洞府果然小,比卧雲居的弟子房也大不了多少,每座洞府分為三間,一間修鍊室,一間庫房,一間冰室,用於存放食物,洞中有一靈眼,下接靈脈,因此洞府之中元氣濃郁異常,是修鍊的寶地。
太一山上,天地元氣原本就別的地方濃厚,而小洞府的元氣,比太一山還要濃厚三四倍。李托心道:難怪修真門派都要找靈山靈川、洞天福地來修行,在這裏修行一年,抵得過別處修行五六年,優勢太大了。
李托的道書是《太一化丹訣》,是內丹派煉精化氣的法門之一,李托花了一下午時間,把整本書牢記在心。
太一道是主張內丹術的修真門派,內丹派遵循的修道理念是築基煉己,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
過去八年裏,李托每日修鍊《太一四禽經》,是築基煉己的法門。
八年裏,李托由外而內,深達臟腑,將五臟六腑都練的活潑通透,最終內外相濟,為了更進一步的修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太一化丹訣》就是更進一步修行法門——煉精化氣。
洞府之內,靈氣充沛,李托只是神念一動,識海里浮現道書中的周天吐納圖,體內的活潑靈動的精氣便引着一絲元氣入體,在大周天之中循環不休,幾個周天下來,體內精元略微有些增長。
李托心中喜悅,心想:真傳一句話,果然不錯。只是一幅周天吐納圖,就讓我了解了化氣的法門,我要早點得到這本書,豈不是早就所成?
還是不對,我要早得了此書,肯定會立刻修鍊,那時我築基功夫尚未圓滿,體內的精氣絕不會如此活潑,任我隨意驅使,又如何能夠輕易引得元氣入體呢?想明白這層道理,李托微微一笑,安心在洞府中修鍊。
三日之期,轉瞬即過,李托出了洞府,來到經院閣樓下。
坎離真人成就陰神,只要動了念頭,周圍數十丈方圓,什麼元氣波動也瞞不過他。李托還在門外時,他就知道李托化氣已小有成就。等李托進了房內,坎離拊掌一笑,道:“李托就是李托,只三日功夫,就得了煉精化氣的奧妙。”
“是真人教得好。”李托給坎離道人戴了頂大帽子。不過話說回頭,李托之所以度過初學時的種種疑難,坎離道人的悉心教導,功不可沒。從這點看來,李托說這樣的話,倒也名副其實。
聽到李托這樣說,坎離真人回首前塵往事,八年以來的記憶,流過心頭,心中頓悟:是了,他就是我在那冥冥之中的一點道機了,當初他不過七歲孩童,未進門時,我就心有所感,動心一笑,到後來,教學相長,也不知是我成就了他,還是他成就了我。
修道修心,既有所悟,自然心中喜悅,坎離真人笑道:“我到了今日,方才明白,為什麼原來是你。”
李托感覺到周圍元氣的一陣陣波動,夾雜着喜悅的氣息,似乎這方天地,也隨着坎離道人一同歡喜。
李托心道:陰神一成,無有內外,我喜則天地喜,我怒則天地怒。道經中的描述果然不假,也不知我幾時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
“這是你要的辟火羅,這是我替你討來的下山令牌。”坎離真人將李托所需之物遞到李托手裏,又道:“我此刻悟了道機,當閉關修鍊,少則百日,多則數年,不知何時再能重逢。”
說完,坎離道人從體內祭出一把青光瑩瑩的飛劍,道:“這是我成就金丹時祭煉的飛劍,名曰青瑩,我成就陰神,當重鑄新劍,此劍該你所有,不要推辭。”
李托金丹未成,無法收斂法寶,坎離道人抬手虛空一抓,取了個劍匣,輕輕一拍劍匣,青瑩便鑽入劍匣之中。
事已至此,推辭無用,李托將劍匣背好,抱着辟火羅和下山令牌,向坎離真人告辭。
出了藏經閣,李托又去了趟卧雲居,取了應用衣物,離開時,又看了一眼過往八年居住的地方。想起同個屋檐下的室友,現在已各有各的去處,心有所感,道:
緣來同一檐下住,緣去各自奔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