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第632章 傳奇還在繼續
今年的5月4日周五是條分界線,耗資$2.58億的超級大片《蜘蛛俠3》全球上映,這部系列終結作揭開了暑假檔的序幕。而在此之前,《斯巴達300勇士》蟬聯兩周北美冠軍后,《忍者神龜》一周、《冰刀雙人組》兩周、《後窗驚魂》三周佔領寶座。
放映8周的斯巴達已經北美票房破2億,全球票房破4億,成為現象級的電影。
過去的四月份有愚人節、復活節,有猶太人的逾越節。對於曼聯球迷們,最大的節日則是4月28日英超第36輪比賽,隨着切爾西在客場和阿森納1:1戰平,一路雄居榜首的曼聯以領先7分提前兩輪獲得2006-2007賽季英超聯賽冠軍!
這是曼聯的第9座英超冠軍獎盃,也是第16頂英格蘭頂級聯賽的王冠。
時隔三年拿回冠軍,全球的紅魔球迷一片歡騰,讚美弗格森爵爺,讚美C羅、魯尼、吉格斯……還有隱藏在卡靈頓的巨星吉祥物葉惟。《太陽報》戲稱:“儘管葉惟沒有上場踢過一秒鐘,但他用奧斯卡的失敗激勵曼聯眾將士重獲冠軍。”
在很多媒體的曼聯英雄譜盤點中,葉惟都被列進幕後英雄的行列中。笑一笑十年少!
一些不懂足球的影迷粉絲到處詢問:“這算不算惟有了英超冠軍?”算吧?對吧?
不少影迷球迷則在痛罵那個獨立仲裁小組,如果批了葉惟的勞工證,曼聯絕對會在最後這兩輪比賽派他上場乃至首發的!雖然曼聯輸給AC米蘭止步歐冠半決賽,主力們可還得養精蓄銳備戰19號對陣切爾西的足總杯決賽。
只要葉惟踏上賽場就是一個全球矚目的傳奇,現在卻連預備隊的比賽都無法踢,只是某些人的談資笑料。
“我們是冠軍!”葉惟的社交網絡倒是充滿因曼聯奪冠的激動,又被很多惟黑諷刺,關你什麼事?
主流體育媒體最多打趣,攻擊他是沒有道理的,葉惟從試訓至今在卡靈頓三個多月,沒曝出過像耍大牌、與隊友處不好關係、不守紀律等任何醜聞。拍電影的同時,他勤勤懇懇地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認真的態度,37號球衣銷量節節上升,但沒有機會上場。
在這件事上,惟密們提起就非常鬱悶,非常生氣。
那些只愛電影的影迷們是感謝獨立仲裁小組,如果葉惟有了勞工證,可能就沒有這兩部電影了!
葉惟於4月30日在點通(Spotpass)和推特宣告《欺凌之夜》后制完工,下一步將是內部試映后再做發行。而《世界上沒有吸血鬼這種東西》在本月13日和20日相繼公佈另外兩位當紅實力女星加盟:瑞秋-麥克亞當斯,艾米莉-布朗特。
再加上娜塔麗-波特曼,這三位將在一部100萬預算的電影裏同台飆戲,影迷粉絲們豈只是興奮!
19歲電影天才的魅力!媒體們還關注到一個有趣的情況,葉惟的爸爸是牙醫,波特曼的爸爸是醫生,麥克亞當斯的媽媽是護士,這個女醫學生題材片場還真是自帶醫學背景。
葉惟最近在網上大力推薦好基友澤維爾-多蘭在點通眾籌50萬美元的劇情片項目《我殺了我媽媽》,它由多蘭編劇、製片、導演和主演,講述一位16歲同性戀少年和母親愛恨複雜的母子關係,算是多蘭的半自傳故事。戴米安-拉什已加盟男二號演多蘭的男朋友。這對出櫃戀人固然勇氣可嘉,然而多蘭剛不久前才年滿18歲。
此前多蘭最出名的是在《靈魂衝浪人》出演貝瑟尼二哥,怎麼突然也拍電影了?18歲就制導編演一手抓?還沒有拍過短片!?雖然有葉惟的廣告,眾籌額度又不高,《我殺了我媽媽》的融資進展依然緩慢。
但也有很多影迷看好多蘭,就因為葉惟說行,忘記弗雷克夫婦的《半個尼爾森》了嗎?
經過這段日子,《靈魂衝浪人》的海外票房定格在$53,749,705,加上$93,062,976北美票房,全球票房為$146,812,681,史上最成功的衝浪電影無疑。
而有派拉蒙強大的發行網絡,《可愛的骨頭》在海外同樣強勁地大收$125,092,318,加上$143,100,217北美票房,全球票房為$268,192,535,最成功的暢銷書改編電影之一,它也超越2.5億的LMS成為葉惟總票房最高的電影。
放映了20周的《冬天的骨頭》終以$29,130,267北美票房全線下畫,海外票房則止於$18,653,131,全球票房為$47,783,398。它雖是葉惟總票房最低的電影,作為一部300萬製片費的R級寒沉文藝片,它自然也是取得商業的成功。
冬骨的DVD賣得不錯,奧斯卡后在美國上市兩個月,平均售價$15.9一套,已經賣了472,292套,銷售額$7,509,451。
DVD要賣得好,是否能滿足家庭觀影需求是首要決定因素。
LMS至今在美已售出超過520萬套DVD,銷售額超過9000萬美元,僅此一項周邊,不管是直接有分紅條款的巨星,還是因各自工會享有一點點Residual-payments(剩餘報酬)飛錢的其他主創人員,全都笑容滿臉。
為什麼一位演員或一位編劇片酬不高,但有一部兩部名作后,即使後來撲到太平洋或長時間不工作,依然能像《好漢兩個半》的查理那樣住海邊別墅過富人生活?就因為剩餘報酬條款的存在。
這是美國影視業的特產之一,它不是獎金、不是分紅,只有導演、編劇、主演這些線上主創有。
比如編劇工會在1988年經過大罷工才迫使製片人工會簽下的合約中,影碟影帶的剩餘報酬是0.3%,也就是LMS每賣出一張,就有大約4美分是歸編劇的。一張張支票不斷地飛去,米高-阿恩特因此能從520萬張影碟收穫超過20萬美元。
不過這份三年一簽的合同到今年10月31日到期,每次續約談判都是多方利益的博弈。三年前編劇工會使製片方加了稿費,規定六大片廠給原創電影劇本的最低報酬為10.6萬美元/個,這次編劇工會已經為續約談判桌瞄準了剩餘報酬。
分得太少了!不爽,0.3%翻一番到0.6%才差不多。
可是如果這麼一分,多年來的遊戲規則就亂了,不同於稿費高低隻影響製片人的利益,剩餘報酬是有個總額的,像一部電影每次電視播放所產生的收入,80%歸片商,20%是主創們的剩餘報酬。
影碟、電視播放,還有其它方面呢?編劇分得多了,導演和主演要繼續目前的數字,就只能由製片方多給。但這一給,導演工會、演員工會什麼想法?下次續約是不是也要翻番?
製片方是出錢冒險的那群人,片酬早已發出去了,影片虧本卻只能自己吞,主創們憑什麼分那麼多?
但做影視的,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是常態,導編演的風險在於自身的行情,影片失敗、三振出局還不知道要往哪裏蹲,當明星又花錢得很。沒有可觀的剩餘報酬,荷里活不會這麼熱鬧。
0.3%條款用了快20年,期間通貨膨脹,物價上漲,連蘇聯都解了體,這回編劇工會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大不了再罷工。
冬骨的DVD已賣了47萬套;鼓舞人心的SS平均每套$16.5,已賣了2,368,875套,銷售額$39,086,449;令人百感交集的TLB的平均售價高達$18.5,也已賣掉3,074,325套,銷售額$56,875,012。
雖然幅度不大,它們的銷量都還會繼續增長,打折再打折,直至降到去庫存的每張5美元左右。
據相關機構的估計,荷里活影視產品每年的利潤中約有2/3收益來自影碟的租售。事實上很多時候,荷里活影片的宣傳、沖頒獎季、拼奧斯卡都是為了賣DVD。如果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是冬骨,它現在的銷量會遠不止147萬套。
去年的最佳影片《撞車》在奧斯卡頒獎前上市四周只賣了397,522套,獲獎后次周銷量暴漲239%,至今已經賣出210萬多套。評價更好、票房更高的《斷背山》只有180萬多套。今年的情況也一樣,《無間行者》已以670萬套、$1.26億銷售額遙遙領先,這樣下去它的美國DVD銷售額反而會比北美票房更高。
少女三部曲的美國DVD總銷量暫為591萬多套,產生了大約25萬美元的編劇剩餘報酬。
所以不管葉惟的片酬和分紅有多少,也不管身為投資製片人能賺多少,單是拿着一堆堆的剩餘報酬支票,從編劇的、從導演的,他的財富都難以估量。但被業界調侃的是,他大手大腳給米高-阿恩特TLB的編劇署名而非劇本醫生的一次性報酬的下場就是分0.3%蛋糕的人多了一個。
被人嘲笑取樂的曼聯吉祥物,也是這些奇迹的締造者:
僅4645萬總製片成本的6部電影共收到$6.069億北美/$3.877億海外/$9.947億全球票房,鐵定的最年輕10億制導編俱樂部成員。
在美銷售超過1300萬張DVD。
其中4部電影有6項奧斯卡個人提名,共19項提名,LMS贏得男配角和原創劇本兩個獎。
帶出星光燦爛的一眾未來女孩。
而他的第7部電影已完工,第8部電影即將開拍,傳奇還在繼續。
……
近來倍受關注的詹妮弗-勞倫斯終於加盟了新項目:朱迪-福斯特執導和主演的未命名劇情片項目的聯合女主角,《通天塔》編劇吉勒莫-阿里加將首度執導和編劇的劇情新作《燃燒的平原》的配角。
兩個獨立項目的投資級別都在2000萬預算,都有沖獎兼賣座的潛力。在同齡女孩演青春愛情片、校園喜劇片、尖叫恐怖片的同時,這位16歲肯塔基姑娘擔起獨立文藝界的寵兒大旗。
當然要說票房號召力,勞倫斯雖然有奧斯卡影后提名,現在卻是排在艾瑪-羅伯茨、伊麗莎白-奧爾森之後的。
她的尷尬在於演青春商業片沒有別人漂亮,妮娜-杜波夫跳跳舞就很吸引青少年觀眾,她則可能貢獻《我愛貓頭鷹》;演大片受制年紀沒有機會,16歲正值不上不下,不像艾麗西卡-維坎德已經既年輕又成熟能演女朋友,也不像西爾莎-羅南能演小少女;演普通商業片是自滅未來最年輕影后光環,演外國電影包括英國電影是自滅美國本土原味光環,這大旗不想扛也得扛。
而上過《人物》封面的核心成員中,只剩演完《朱諾》的奧爾森不緊不慢地表示還需要學習。
最近還有另一個惹人注目的少女演員動態,17歲的艾瑪-沃特森加盟了英國BBC的電視電影《芭蕾舞鞋》出演女主角,該片將於7月開拍,年底聖誕檔播出。
此前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和魯伯特-格林特中場休息時接拍過低成本電影《十二月男孩》和《人生駕駛課》(已上映,48%新鮮度,$123萬全球票房),雷德克里夫還多一部電視電影《我的兒子傑克》。
《芭蕾舞鞋》是“赫敏”在《哈利-波特》系列之外的第一次影視演出,檔次之低着實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但也不是特別驚奇,媒體影迷回顧沃特森敗走VIY選秀會,怎麼讓“赫敏”現身於其它電影,這難題連葉惟都沒有接手。
……
5月5日星期六,剛剛過完五朔節的英國又迎來了周末。
艾瑪-沃特森前些天收到葉惟的一封電郵,邀請她出席《欺凌之夜》的沒有媒體記者和普通觀眾的神秘內部放映,她答應了,終於!這天上午,她自己一個人從牛津到倫敦再搭了一小時飛機抵達曼徹斯特。
電郵里說好吉婭-科波拉會開車來機場接她前去秘密的放映地點。
她戴着大墨鏡、背着斜挎包,剛走出T3航站樓到達口,就怔了怔,只見葉惟從隔着行人路的接機車道奔跑過來,車道邊的臨時停車位排着一條車龍,旅客們在來來去去。
“跟我來!吉婭出了點事。”葉惟跑來又跑回去,拉開他那輛白色大眾途觀的副駕車門,“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
她一點都不想和他傳緋聞,趕緊快步走去,坐進車子關上車門,與此同時,他飛一般坐進駕駛座開動車子。
不知道周圍有沒有旅客注意到,大眾車已經駛得很遠,加速向前駛去。
“吉婭-科波拉怎麼了?”
“死不了,拉肚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