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關東亂
第三章:關東亂
眾人聽得皆是嘆了一口氣,此時大軍包圍,縱是有心反抗也是無力。
韓馥見此,不由得掩面而泣,“吾素來敬重袁氏,吾本人也是袁氏故吏。我所做的哪一件事違背了他袁家,居然要如此對我?罷了!吾之才能不如本初,自古便有擇賢者而讓之,吾也便學習一回古之先賢吧!”此話說得卻是無比凄涼,下首眾人不少卻也掩面而泣。
當韓馥親自領着官吏,手捧印綬出府的時候,袁紹慌忙從馬上下來,向韓馥奔去,身後自是有趙雲、高幹護衛。
將韓馥扶起,袁紹露出滿臉的愧色:“手下之人脅迫,不得不遵,還望文節體諒!”
“將軍無需愧疚,將軍之才勝馥百倍,馥本就有相讓之意!將軍掌控冀州之後,還望將軍早日將賊寇驅除,好給冀州百姓一個安寧的日子!”韓馥說道。
“文節大義,紹佩服萬分!但請放心,張燕賊寇吾必滅之!冀州百姓在我本初之手定可過上安居之業!”
“有將軍如此一言,馥便放心了!”說完,將手中捧着的印綬舉到袁紹跟前。袁紹也不客氣,當場便受了。
既然將冀州掌控在手,為了收買和振奮一下冀州的民心和軍心,袁紹下令開倉放糧,犒賞軍士,一時之間,冀州軍民大悅,各地的袁家故吏紛紛表示歸附,一時之間,袁紹竟然快速地將冀州抓在了手中。
手下文武又是大封一番,以韓馥為奮威將軍,許攸、逢紀、審配、郭圖、辛評分管州事;顏良、文丑、鞠義、張頜、潘鳳、高幹、趙雲、高覽、韓猛等將校全部封為將軍之職,冀州原本官吏,荀諶、辛明等人全部封為功曹,盡奪韓馥之權。韓馥見手下之權全部被奪,心中悔恨萬分,無奈之下,收拾行囊,帶着家小投奔好友張邈去了。
袁紹得了冀州,整訓大軍,與呂布、張揚、王匡和劉虞等人合謀,共剿張燕。雙方攻打幾月,死傷人馬超過十萬多人,交戰附近的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張燕雖有三十萬黑山軍,但是也架不住袁紹等人幾路大軍圍攻,相繼丟了太原、上黨、趙國和代郡等地,不過對於常山,張燕卻是怎麼也不肯放棄。其他幾路的兵馬,張燕分兵以太行山為依託死守抵抗,建成相持,而常山,張燕投入十萬精銳兵馬和袁紹、劉虞等人抗衡,一時之間雙方誰也奈何不得誰。幾月大戰,雙方皆是疲憊萬分,皆有退兵不戰之意,但是誰也不肯先退兵。
張燕是力保常山,不過常山經此一戰之後,民生凋敝萬分,百姓都跑光了,只餘下一個光禿禿的常山,袁紹自然也就不稀罕。不過出於面子問題,誰也沒退兵。
遠在關中的董卓時刻關注着關東的局勢,關東越亂,對自己就更有利。此時見到北方冀州出現大亂之局,自然開心無比。不過考慮到張燕被眾人合眾圍剿,有些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於是在和李儒商量一番計策之後,便以朝廷的名義去勸和,並封張燕為常山太守,管轄太行山在內的千里之地,還封袁紹為冀州刺史。
朝廷的旨意一到,本就不想打的眾人便聽從了,除了張燕損失了大量領地以外,其餘眾人都得了不少好處。呂布、張揚自然將先前被張燕奪取的領地奪了回來,而劉虞也收回了代郡。袁紹雖然損失了一個常山郡,但是卻是得了冀州刺史的正式任免,還奪回了趙國,自是佔了便宜。張燕損失地盤重大,但是卻是得到了常山太守的職位,得到了朝廷的承認,今後別人可就不能隨隨便便地攻打他了,至少不會再以討伐賊寇的名義攻打他。
自此,雙方罷兵各回自己地盤休養生息去了。袁紹利用手下的文武之才,精心治理冀州,為了下一次將張燕徹底消滅做着準備。
遠在南陽的袁術在得知袁紹奪得了冀州,立馬便派人前去索要三千馬匹。不過所派去的人卻是碰了一鼻子的灰。袁紹剛剛和張燕交過戰,損失人馬無數,自己馬匹都不夠用,哪還有剩餘給自己這個兄弟?更何況自己的這兄弟平日裏就對自己不敬,現在看自己取了冀州,就巴巴地過來討要財物,呸!什麼東西!
袁術見袁紹不與,自然是氣憤萬分,不顧李嚴的勸阻,執意要領軍攻打袁紹。不過在途徑洛陽的時候,被王匡的部下方悅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了一萬兵馬後狼狽逃回了南陽。由此自是與袁紹的梁子結下了。袁術一邊在南陽舔着傷口,一邊派人到處拉幫結派,一起約定攻打袁紹,不過響應者卻是寥寥無幾。
這其中袁吉也收到了自己這位可愛的二哥的信使。袁吉只是笑了笑,對那信使道:“回去勸勸我那二哥,不要再衝動行事,好生養息一番,遠交近攻才是正理!”
那使者走後,袁吉嘀咕了一聲,袁紹已經按照歷史上那樣將冀州掌控在手中,我也不能再落後了,得加快將豫州掌握在手中了。
那使者自然將袁吉的話帶給了袁術,袁術聽得起先是暴跳如雷,大罵了袁吉一番,不過隨後冷靜下來一想也覺得袁吉說得也有道理。
一旁的李嚴聽得,心中暗嘆一聲,這左將軍果然是個成大事之人,不知道以後這兩兄弟會不會走上對決之路呢?若是對決的話,自家主公肯定不是他的對手啊!那時該如何?唉!
“正方!讓漢升再招募兩萬兵馬,補足五萬,我要將荊州北部全部拿下!”袁術道。
“這?新招募兵馬沒有訓練,恐怕沒有戰力!而南陽又民生凋敝,恐怕沒有足夠的糧草供應大軍啊!”李嚴拱手,一臉憂色。
回頭看了李嚴一眼,袁術慢悠悠道:“你說的這些難道我就不清楚嗎?我又沒說立刻開打。我準備在明年攻去荊北。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得向那劉表要些糧草,他若是肯給,那自然好,若是不給,我就有了攻打他的理由!哼!”
“主公英明!”李嚴適時地誇讚了一句。
袁術聽了很是滿足,隨即有些生氣道:“那劉表真不是東西,當初討伐董卓的時候,我讓他回荊州與我招些兵馬來,沒想到他居然在荊州做大!真是可惡至極!是時候將荊州的事情解決了,有了荊州做後盾,今後和那家奴較量便更有資本了。”
除了關東一片大亂,臨近關中之處的河東也不太平。河東郡本來是董卓作為鉗制袁吉而封於袁吉的郡地,可是袁吉並沒有聽從董卓的命令去就任。而當呂布從河東郡回并州的時候,卻是對河東郡又大肆劫掠了一番,河東郡從此也便成為一處無主之地,百姓逃的逃,死的死,淪為盜匪者不計其數。
而在這其中,有幾股盜匪的實力不俗,其首領分別為胡才、李樂和韓暹,還有一波其本身也是當地豪族,只因河東糜爛,不得不為匪,這領頭之人乃是楊奉、郭太。
這幾個有實力的勢力在相互兼并之後,奉郭太、楊奉為主,組成了軍馬,號稱白波,又清掃四周盜匪,漸漸勢眾,兵力不下十萬,佔據河東之後,自立為郡守,盤踞了下來。
處在關中的董卓得知后自然是暴跳如雷,在暗恨袁吉不聽命令的同時,遣李傕、郭汜二人領三萬西涼兵馬出了關中清剿白波軍。
白波軍乃是盜匪拼湊而成,其戰力與久經沙場的西涼軍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幾番大戰之後,白波軍瞬間被擊潰,白波軍大小軍士死傷無數,只得退出河東,向白波谷逃散。李傕、郭汜將白波軍打敗之後,沒有繼續追擊,在董卓的暗示之下,便駐紮在河東,等待關東之地出現真正大亂的時候,接應關中大軍,到時一起橫掃關東。
而白波軍自逃到白波谷之後,重新收攏散兵,又與谷中的黃巾餘黨合併,慢慢調養生息,以待時機復出。不過白波軍也是被西涼軍打怕了,若是西涼軍沒有什麼變動的話,估計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再從谷中出來了。
初平三年七月,董卓在長安大會群臣,商討關東大事。關東已成糜爛,各個諸侯相互攻伐,雖然已經暫時停歇了下來,但是只要不是笨蛋,都可以看出,此時的停歇只不過都在休養生息罷了。
關東越亂,對董卓的利益也就越大。不過董卓對關東還是存在一絲幻想,那就是能夠兵不血刃地得到關東。
為了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地得到關東,董卓自然願意,為了得到這個目的,有必要以朝廷的名義派人去關東對那些諸侯安撫、招攬,將他們拉攏過來。
就算此次派出去安撫達不到降服的目的,那將來也有了進兵關東的理由。此舉便叫先禮後兵!不過很快董卓自己便嗤笑一聲,我代表的乃是漢帝,討伐關東之地乃是名正言順,有什麼理由不理由的?
當董卓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之後,那些被董卓裹挾而來的大漢臣官們心中頓時活絡了開來,紛紛表示願意赴關東宣傳朝廷的旨意。
見眾漢臣都非常的積極,董卓沒有露出高興的神色,反而臉上有些陰沉。這些漢臣要去關東這麼積極,恐怕別有目的,想要逃離關中?這是最大的可能,畢竟這些人中有相當多的人都是關東之人,他們本就是被董卓脅迫而來,此時若是讓這些人去關東,不說有可能達不到安撫的效果,說不定這些人去了之後有可能再也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