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第四十五章
姚惠然是現代人,不管是蘇州園林還是故宮、頤和園的都曾去遊玩過,也算是見識過古代建築的最高水準。可那畢竟是後世又重新修繕過的園子,且完全成了供遊人賞玩的地方,全然不如眼前這周家大院這般充斥着真正中國古代的生活氣息。
說實話,姚惠然覺得很新奇,跟着胡大嬸兒前往周家正房的路上,不由的便四處觀望起來。
周家這院子,說實話比起大名鼎鼎的拙政園,那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兒的氣勢。可畢竟是這個時代活生生住着人的院子。走在路上,不時的能瞧見穿着一色比甲的丫鬟路過。姚惠然便忍不住多看兩眼。
胡大嬸兒見她好奇,便與她解釋兩句,“……你瞧,這穿着湖色比甲的都是院子裏的二等丫鬟,那穿着藍花兒的都是三等的丫鬟。等做到了一等的丫鬟,便不用穿的跟旁人一樣了。周太太正房裏的四個大丫鬟,嘖嘖,那周身也是湖綢杭綢的,比起一般人家裏的小姐都體面。”她絮絮說著,說到此處,想到姚惠然也曾算是小家碧玉,不禁訕訕的笑了笑。
姚惠然知道她心中所想,卻並不以為意,反倒笑着與她道,“胡大嬸兒不說,我還真不知道這些事兒。”
胡大嬸兒瞧着她臉上的笑容,沒有半絲兒勉強,頗有種坦蕩磊落的意思。不由的在心中嘖嘖稱奇,心裏想着,都是姚家的女孩兒,可姚琇瑩與她真是大大的不一樣。要不老人們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呢。
周家是一個五進的大院子,中軸線兩邊還有兩個大跨院兒,這就顯得這棟宅子十分的大。兩人走了有一炷香時候,才到了周太太所居的正房。
因着周家大少爺月底便要結親,院子裏到處都張揚着喜氣兒。
月亮門兩側都已經貼上了喜字兒,一路上的亭廊都掛了大紅的燈籠……
身邊胡大嬸兒還在絮絮的說著,“……聽說是本家嬸子的娘家侄女,早年也是溧水縣城住着的人家。後來跟着周家老爺的堂兄弟去了燕京城做買賣,也不算髮跡,到如今她老子沒了,兄弟也就是那位堂伯家裏的一個掌柜。”說到這裏還感慨道,“若是按照周家如今的家勢,這門親事便結的有些低了。可那位堂伯對周家可也算是有大恩的,只如今將老妻的娘家侄女嫁過來,也未見得安的好心。當年周家風雨飄搖的沒什麼根基,可如今家產不知翻了幾倍,此時才眼紅也不是沒有的。”
姚惠然沒心思探聽周家的事兒,這種宅院裏的事兒與她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胡大嬸兒時長輩,又是好友胡大牛的娘,更一直照拂姚琇瑩。她這才一路上按捺着心中的不耐,與她笑語相對,也算是盡個禮道。
到了正房院外,便不見了隨意走動的小丫鬟。
半閉着的桐油門后隱約能瞧見一方影壁,正有一個小丫頭提了半桶水在擦洗那雕了福字的漢白玉影壁。
小丫頭一偏頭瞧見了站在門外的姚惠然和胡大嬸兒,她是見過胡大嬸兒的,卻是從未見過姚惠然。與此便停了手裏的活計,走到兩人身前,也沒開口,先是上上下下的從頭到尾的打量了姚惠然一通。
那邊胡大嬸兒正笑着與她道,“小翠兒,太太可在?”
那名叫小翠兒的丫頭,瞧着只有□□歲的樣子,模樣瞧着只能算是周正,一雙眼睛卻顯得有些過分機靈。她瞧着姚惠然與自個兒年歲差不多,又覺得姚惠然長得俊俏許多,面上便壓不住顯出些敵意來。
此時聽得胡大嬸兒問話,她一撇嘴,“太太身上不好,這會子剛起,雁翎姐姐正伺候着吃燕盞呢。”丟下這麼一句,她一扭身又繼續去擦她的影壁了。
胡大嬸兒不意在一個小丫頭那裏碰了一鼻子灰,暗自啐了那小姑娘一口。卻也無法,沒人通報,她也不敢擅自進正房。
正心裏為難,自那院子裏正房走出一個穿着水紅色比甲的女子。她見了面上一喜,忙揚了聲喚道,“雁翎姑娘!”
姚惠然聽得這女子正是方才小丫鬟口中的雁翎姐姐,便抬眼去打量。
胡大嬸兒這一嗓子,顯然將那雁翎嚇了一跳,她手裏此時正拎着食盒兒,被胡大嬸這一嗓子嚇得差點扔到了地上。回過神來,便蹙起了眉頭,朝着院門處看了看,這才快步的走了過來。
“胡嬸子,你在咱們府里上工也不是一兩日了,怎的還不知正房的規矩么?太太這幾日犯了心角痛正不耐煩聒噪,你這一嗓子若是驚了太太,可有我們受的。”
這雁翎穿了件水紅色湖綢的比甲,正如胡大嬸兒所言穿衣打扮與二等三等的丫鬟不同,應是正房裏一等的丫鬟。只這上來便劈頭蓋臉教訓的厲害勁兒,讓姚惠然有些不喜歡。
胡大嬸兒倒似是有些怕她,聽她這般教訓,也只喏喏的應是,又一疊聲兒的賠不是。雁翎這才緩了臉色,頗為居高臨下的打量了一下站在胡大嬸兒身旁的姚惠然,曼聲兒道,“這是哪個呀?”
胡大嬸兒忙道,“這是姚家二姐兒。”說到這裏,見雁翎眉頭一蹙似是不明所以,忙又解釋道,“這些日子一直跟着徐師傅在正房綉插屏的姚琇瑩便是她的姐姐。”
雁翎一聽,眉毛都挑了起來,尖聲“喲”了一聲,復又如方才的小翠兒一般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姚惠然一通,口裏說著,“怪道覺得有些眼熟。”復又看向胡大嬸兒,問道,“今兒帶着來見太太?”
胡大嬸兒點頭應是,又客氣道,“還請雁翎姑娘給通報一聲兒。”
雁翎聞言,頓了頓,又道,“你且得跟我說說是為何要見太太。你也知道,太太這兩日犯了心角痛,便是平日裏不大來往的太太們,尋常也是不見的。胡嬸子你今兒領個姑娘便說要見太太,若是擾了太太清靜,咱們也不好過。且如今大少爺在家呢,那可不是個心慈的主兒,昨兒個還把那姚家的大姐兒……”說到這兒,她掩嘴兒笑了笑,到底沒把這番話說完。
姚惠然從方才便一直忍受着這周家一大一小兩個丫鬟的明諷暗刺,此時聽得這名叫雁翎的大丫鬟這般擠兌姚琇瑩,心裏止不住的冷笑。
便是此時,餘光里卻又看見自那月亮門外轉過一個女子,與這雁翎差不多的年紀,身上穿了件杏色的褙子。
姚惠然心頭繞過個彎兒,心裏定了定神,轉頭看向胡大嬸兒,面上便做出些天真模樣,待到那穿着杏色褙子的女子走到兩人身後才開口問道:“胡大嬸,這是誰呀?既能做了周家太太的主,想必是府里的小姐?”
她嬌聲兒般的話音剛落,那走到她們二人身後穿着杏色褙子的女子便“撲哧”一笑。而這一笑,則讓那雁翎一下子紅了臉,面上也露出些羞憤來。
姚惠然仿若這會兒才覺察出身後有人,忙轉了身。
穿杏色褙子的女子與雁翎差不多年紀,兩人模樣雖分不出伯仲,可那麵皮兒卻比雁翎白了不少。俗話說,一白遮三丑,她又穿了杏色,瞧上去便比那雁翎嬌嫩了幾分。
胡大嬸兒見了忙打招呼,“鶯歌姑娘。”
一聽這名字,與雁翎那是同出一轍啊,姚惠然估摸着這也是正房的大丫鬟。
鶯歌嬌俏的笑了笑,瞥了臉上泛紅的雁翎一眼,再看向姚惠然時面上便笑意更盛,上前攜了她的手贊道,“我原本就覺得姚家大姐兒長得好,如今瞧來這二姐兒更勝一籌。走,我領你去見太太。”
一邊兒說著,便拉着姚惠然的手朝着正房走去,竟再也不看那雁翎一眼。
同是正房裏的大丫鬟,這兩人竟這般水火不容,姚惠然看的心裏咋舌。只是瞧見雁翎氣的臉色鐵青,心裏到底暢快了許多。
胡大嬸兒見姚惠然跟着鶯歌去了,自個兒便朝着繡房去了。
待進了堂屋,鶯歌便讓姚惠然在外面等着,自個兒則挑了帘子進了內間。姚惠然站在帘子外隱約聽見內室里有人說話的聲兒,只不過幾句話的功夫,鶯歌便又挑了帘子走了出來,對姚惠然點點頭,還壓低了聲兒囑咐道,“別似方才那麼大火氣,太太心緒不太好。”見姚惠然挑眉點頭,她也點了點頭,“進去吧。”
原來自個兒方才那點把戲,這姑娘也不是瞧不出來,這麼一看她比那雁翎可機靈多了。只是這當口來不及多想,姚惠然便低頭進了內室。
一入內室,先覺得有些發暗,再便是入鼻一股濃重的藥味,看來這位周太太果真讓兒子氣的犯了病。
因着並非有求於人,也不是周府的下人,姚惠然進門時是挺直了腰桿的,也沒做那小女兒姿態。進了門,便坦然的打量了四周一圈兒,這也是一個人在到了陌生地方后的本能。
屋內她,還另有兩人。
一個四十齣頭的婦人,容長臉、白麵皮,梳了個圓髻。穿了件寶藍色寶瓶紋的通袖襖,正歪在臨窗的大炕上,背後倚着一條丁香色綉金錢蟒的大迎枕。這婦人通身沒帶什麼首飾,卻有種養尊處優的氣派。
應該就是周太太。
在炕邊兒還立着個五十來歲的婦人,應是胡大嬸兒方才口中的那位石嬤嬤。
姚惠然上前兩步給周太太行了個禮,又問了聲好兒,脆生生清亮的嗓音讓原本閉目養神的周太太都忍不住睜開了眼。
只見炕前四五步外立了個十歲出頭的小姑娘,穿了件青色綉白蘭草粉蝶的棉布小襖,底下是一條月白的挑線裙子,清清麗麗的,彷彿一把水蔥兒。這小姑娘,有一雙大大的杏眼,后眼角微微上挑,讓她在清麗脫俗之中額外又多了幾分嬌媚。最難得的是,這一雙清麗又帶着嬌媚的眼睛裏,卻有種坦坦蕩蕩的磊落英氣,在這樣大小的市井姑娘身上,這可就太少見了。
周太太將姚惠然上下打量了一番,心中不由感慨,這姚家如今確然落魄,可姚彥周這一雙女兒俱是好顏色。據說他還有兩個庶出的小子,不知道可也這般模樣。不管那兩個小子如何,此時也瞧不出姚琇瑩有什麼大造化,可單看這姚家二姐兒,還真有那麼點兒人中龍鳳的意思。
姚惠然有着現代人的靈魂,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如今雖莫名其妙到了古代,骨子裏卻依舊沒有那種尊卑的觀念。這樣形成的氣質,在周太太這樣的可算是經歷過人世浮華的婦人眼裏,可不就是一份大大的獨特。
不過一眨眼兒的功夫,周太太的腦海里便轉過好幾個彎兒。
周太太方才聽鶯歌說是姚琇瑩的妹妹來了,起先還有些奇怪,又尋思着不外是個小家子氣的姑娘,卻沒想到這姑娘身上那叫通身的氣派。
不由自主的,便坐直了身子,臉上神色也和緩了許多,不再是方才那般愛答不理的模樣。
姚惠然卻不知道她這一眨眼的功夫想了這麼多,她本也不欲在周家糾纏,便將來意清清楚楚的道了出來。
姚惠然是現代人,不管是蘇州園林還是故宮、頤和園的都曾去遊玩過,也算是見識過古代建築的最高水準。可那畢竟是後世又重新修繕過的園子,且完全成了供遊人賞玩的地方,全然不如眼前這周家大院這般充斥着真正中國古代的生活氣息。
說實話,姚惠然覺得很新奇,跟着胡大嬸兒前往周家正房的路上,不由的便四處觀望起來。
周家這院子,說實話比起大名鼎鼎的拙政園,那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兒的氣勢。可畢竟是這個時代活生生住着人的院子。走在路上,不時的能瞧見穿着一色比甲的丫鬟路過。姚惠然便忍不住多看兩眼。
胡大嬸兒見她好奇,便與她解釋兩句,“……你瞧,這穿着湖色比甲的都是院子裏的二等丫鬟,那穿着藍花兒的都是三等的丫鬟。等做到了一等的丫鬟,便不用穿的跟旁人一樣了。周太太正房裏的四個大丫鬟,嘖嘖,那周身也是湖綢杭綢的,比起一般人家裏的小姐都體面。”她絮絮說著,說到此處,想到姚惠然也曾算是小家碧玉,不禁訕訕的笑了笑。
姚惠然知道她心中所想,卻並不以為意,反倒笑着與她道,“胡大嬸兒不說,我還真不知道這些事兒。”
胡大嬸兒瞧着她臉上的笑容,沒有半絲兒勉強,頗有種坦蕩磊落的意思。不由的在心中嘖嘖稱奇,心裏想着,都是姚家的女孩兒,可姚琇瑩與她真是大大的不一樣。要不老人們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呢。
周家是一個五進的大院子,中軸線兩邊還有兩個大跨院兒,這就顯得這棟宅子十分的大。兩人走了有一炷香時候,才到了周太太所居的正房。
因着周家大少爺月底便要結親,院子裏到處都張揚着喜氣兒。
月亮門兩側都已經貼上了喜字兒,一路上的亭廊都掛了大紅的燈籠……
身邊胡大嬸兒還在絮絮的說著,“……聽說是本家嬸子的娘家侄女,早年也是溧水縣城住着的人家。後來跟着周家老爺的堂兄弟去了燕京城做買賣,也不算髮跡,到如今她老子沒了,兄弟也就是那位堂伯家裏的一個掌柜。”說到這裏還感慨道,“若是按照周家如今的家勢,這門親事便結的有些低了。可那位堂伯對周家可也算是有大恩的,只如今將老妻的娘家侄女嫁過來,也未見得安的好心。當年周家風雨飄搖的沒什麼根基,可如今家產不知翻了幾倍,此時才眼紅也不是沒有的。”
姚惠然沒心思探聽周家的事兒,這種宅院裏的事兒與她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胡大嬸兒時長輩,又是好友胡大牛的娘,更一直照拂姚琇瑩。她這才一路上按捺着心中的不耐,與她笑語相對,也算是盡個禮道。
到了正房院外,便不見了隨意走動的小丫鬟。
半閉着的桐油門后隱約能瞧見一方影壁,正有一個小丫頭提了半桶水在擦洗那雕了福字的漢白玉影壁。
小丫頭一偏頭瞧見了站在門外的姚惠然和胡大嬸兒,她是見過胡大嬸兒的,卻是從未見過姚惠然。與此便停了手裏的活計,走到兩人身前,也沒開口,先是上上下下的從頭到尾的打量了姚惠然一通。
那邊胡大嬸兒正笑着與她道,“小翠兒,太太可在?”
那名叫小翠兒的丫頭,瞧着只有□□歲的樣子,模樣瞧着只能算是周正,一雙眼睛卻顯得有些過分機靈。她瞧着姚惠然與自個兒年歲差不多,又覺得姚惠然長得俊俏許多,面上便壓不住顯出些敵意來。
此時聽得胡大嬸兒問話,她一撇嘴,“太太身上不好,這會子剛起,雁翎姐姐正伺候着吃燕盞呢。”丟下這麼一句,她一扭身又繼續去擦她的影壁了。
胡大嬸兒不意在一個小丫頭那裏碰了一鼻子灰,暗自啐了那小姑娘一口。卻也無法,沒人通報,她也不敢擅自進正房。
正心裏為難,自那院子裏正房走出一個穿着水紅色比甲的女子。她見了面上一喜,忙揚了聲喚道,“雁翎姑娘!”
姚惠然聽得這女子正是方才小丫鬟口中的雁翎姐姐,便抬眼去打量。
胡大嬸兒這一嗓子,顯然將那雁翎嚇了一跳,她手裏此時正拎着食盒兒,被胡大嬸這一嗓子嚇得差點扔到了地上。回過神來,便蹙起了眉頭,朝着院門處看了看,這才快步的走了過來。
“胡嬸子,你在咱們府里上工也不是一兩日了,怎的還不知正房的規矩么?太太這幾日犯了心角痛正不耐煩聒噪,你這一嗓子若是驚了太太,可有我們受的。”
這雁翎穿了件水紅色湖綢的比甲,正如胡大嬸兒所言穿衣打扮與二等三等的丫鬟不同,應是正房裏一等的丫鬟。只這上來便劈頭蓋臉教訓的厲害勁兒,讓姚惠然有些不喜歡。
胡大嬸兒倒似是有些怕她,聽她這般教訓,也只喏喏的應是,又一疊聲兒的賠不是。雁翎這才緩了臉色,頗為居高臨下的打量了一下站在胡大嬸兒身旁的姚惠然,曼聲兒道,“這是哪個呀?”
胡大嬸兒忙道,“這是姚家二姐兒。”說到這裏,見雁翎眉頭一蹙似是不明所以,忙又解釋道,“這些日子一直跟着徐師傅在正房綉插屏的姚琇瑩便是她的姐姐。”
雁翎一聽,眉毛都挑了起來,尖聲“喲”了一聲,復又如方才的小翠兒一般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姚惠然一通,口裏說著,“怪道覺得有些眼熟。”復又看向胡大嬸兒,問道,“今兒帶着來見太太?”
胡大嬸兒點頭應是,又客氣道,“還請雁翎姑娘給通報一聲兒。”
雁翎聞言,頓了頓,又道,“你且得跟我說說是為何要見太太。你也知道,太太這兩日犯了心角痛,便是平日裏不大來往的太太們,尋常也是不見的。胡嬸子你今兒領個姑娘便說要見太太,若是擾了太太清靜,咱們也不好過。且如今大少爺在家呢,那可不是個心慈的主兒,昨兒個還把那姚家的大姐兒……”說到這兒,她掩嘴兒笑了笑,到底沒把這番話說完。
姚惠然從方才便一直忍受着這周家一大一小兩個丫鬟的明諷暗刺,此時聽得這名叫雁翎的大丫鬟這般擠兌姚琇瑩,心裏止不住的冷笑。
便是此時,餘光里卻又看見自那月亮門外轉過一個女子,與這雁翎差不多的年紀,身上穿了件杏色的褙子。
姚惠然心頭繞過個彎兒,心裏定了定神,轉頭看向胡大嬸兒,面上便做出些天真模樣,待到那穿着杏色褙子的女子走到兩人身後才開口問道:“胡大嬸,這是誰呀?既能做了周家太太的主,想必是府里的小姐?”
她嬌聲兒般的話音剛落,那走到她們二人身後穿着杏色褙子的女子便“撲哧”一笑。而這一笑,則讓那雁翎一下子紅了臉,面上也露出些羞憤來。
姚惠然仿若這會兒才覺察出身後有人,忙轉了身。
穿杏色褙子的女子與雁翎差不多年紀,兩人模樣雖分不出伯仲,可那麵皮兒卻比雁翎白了不少。俗話說,一白遮三丑,她又穿了杏色,瞧上去便比那雁翎嬌嫩了幾分。
胡大嬸兒見了忙打招呼,“鶯歌姑娘。”
一聽這名字,與雁翎那是同出一轍啊,姚惠然估摸着這也是正房的大丫鬟。
鶯歌嬌俏的笑了笑,瞥了臉上泛紅的雁翎一眼,再看向姚惠然時面上便笑意更盛,上前攜了她的手贊道,“我原本就覺得姚家大姐兒長得好,如今瞧來這二姐兒更勝一籌。走,我領你去見太太。”
一邊兒說著,便拉着姚惠然的手朝着正房走去,竟再也不看那雁翎一眼。
同是正房裏的大丫鬟,這兩人竟這般水火不容,姚惠然看的心裏咋舌。只是瞧見雁翎氣的臉色鐵青,心裏到底暢快了許多。
胡大嬸兒見姚惠然跟着鶯歌去了,自個兒便朝着繡房去了。
待進了堂屋,鶯歌便讓姚惠然在外面等着,自個兒則挑了帘子進了內間。姚惠然站在帘子外隱約聽見內室里有人說話的聲兒,只不過幾句話的功夫,鶯歌便又挑了帘子走了出來,對姚惠然點點頭,還壓低了聲兒囑咐道,“別似方才那麼大火氣,太太心緒不太好。”見姚惠然挑眉點頭,她也點了點頭,“進去吧。”
原來自個兒方才那點把戲,這姑娘也不是瞧不出來,這麼一看她比那雁翎可機靈多了。只是這當口來不及多想,姚惠然便低頭進了內室。
一入內室,先覺得有些發暗,再便是入鼻一股濃重的藥味,看來這位周太太果真讓兒子氣的犯了病。
因着並非有求於人,也不是周府的下人,姚惠然進門時是挺直了腰桿的,也沒做那小女兒姿態。進了門,便坦然的打量了四周一圈兒,這也是一個人在到了陌生地方后的本能。
屋內她,還另有兩人。
一個四十齣頭的婦人,容長臉、白麵皮,梳了個圓髻。穿了件寶藍色寶瓶紋的通袖襖,正歪在臨窗的大炕上,背後倚着一條丁香色綉金錢蟒的大迎枕。這婦人通身沒帶什麼首飾,卻有種養尊處優的氣派。
應該就是周太太。
在炕邊兒還立着個五十來歲的婦人,應是胡大嬸兒方才口中的那位石嬤嬤。
姚惠然上前兩步給周太太行了個禮,又問了聲好兒,脆生生清亮的嗓音讓原本閉目養神的周太太都忍不住睜開了眼。
只見炕前四五步外立了個十歲出頭的小姑娘,穿了件青色綉白蘭草粉蝶的棉布小襖,底下是一條月白的挑線裙子,清清麗麗的,彷彿一把水蔥兒。這小姑娘,有一雙大大的杏眼,后眼角微微上挑,讓她在清麗脫俗之中額外又多了幾分嬌媚。最難得的是,這一雙清麗又帶着嬌媚的眼睛裏,卻有種坦坦蕩蕩的磊落英氣,在這樣大小的市井姑娘身上,這可就太少見了。
周太太將姚惠然上下打量了一番,心中不由感慨,這姚家如今確然落魄,可姚彥周這一雙女兒俱是好顏色。據說他還有兩個庶出的小子,不知道可也這般模樣。不管那兩個小子如何,此時也瞧不出姚琇瑩有什麼大造化,可單看這姚家二姐兒,還真有那麼點兒人中龍鳳的意思。
姚惠然有着現代人的靈魂,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如今雖莫名其妙到了古代,骨子裏卻依舊沒有那種尊卑的觀念。這樣形成的氣質,在周太太這樣的可算是經歷過人世浮華的婦人眼裏,可不就是一份大大獨特。
不過一眨眼兒的功夫,周太太的腦海里便轉過好幾個彎兒。
周太太方才聽鶯歌說是姚琇瑩的妹妹來了,起先還有些奇怪,又尋思着不外是個小家子氣的姑娘,卻沒想到這姑娘身上那叫通身的氣派。
不由自主的,便坐直了身子,臉上神色也和緩了許多,不再是方才那般愛答不理的模樣。
姚惠然卻不知道她這一眨眼的功夫想了這麼多,她本也不欲在周家糾纏,便將來意清清楚楚的道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