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側卧蓮台,笑看人世百態
“九品青蓮!這……傳聞之中,上古三大蓮台至寶之一,神秘莫測,無上的修鍊神魂之術。詩仙游遍天下,結交廣闊,上至千古聖皇,下至妖精鬼怪,無不稱讚。能得到這件至寶也算是合理。”
手中銹跡斑斑的鐵劍,不知何時已經碎成了鐵灰,憑空出現一陣清風,直將鐵灰吹的煙消雲散,再不復存在。
福至心靈,楚牧伸手一招,將空中的那座蓮台和浮影印在自己紫府深處。
端坐在封神台上,神魂進入識海,看着紫府雷霆海之中那座晶瑩剔透的青蓮,伸手觸之薄如蟬翼,九個蓮花瓣,十方旋轉,點點青芒四散。他念頭一動,神魂縱身躍上青蓮,輕輕盤膝坐下,摸得這柔軟如水一般的蓮花瓣,看着上面亮金色的符文,心中的震驚簡直無以復加。
道傳千古,佛本是道,自洪荒起,多少年來,無數高手為了求一件修道至寶而不可得。
九品蓮台亦是無上修鍊神魂之術。
傳聞九品血蓮乃一股濁氣所化,代表過去凝固了思念;九品白蓮乃清氣所化,融入未來恢復了希望;九品青蓮則功在當代,嘯成劍氣,劃出一掛天河。
傳聞之中,三座蓮台合而為一,參悟透了,就可以結成十二品神光蓮台超脫世間苦海,真正達到彼岸。
這種至寶,可比粗糙漏洞百出的修道經書要厲害得多,珠玉和糞土的區別都不足以形容兩者之間的差異。
“可能是詩仙以身化道之際,不忍這座蓮台隨同葬滅,將之棄於此地以留後人吧。
也是,機緣不可強求,大千世界奇詭怪麗,還有多少世界是人們未曾探索過的,如何能在這麼一個隱蔽所在發現它呢?那群胡人劫匪大概也是在尋找此地,可惜,要尋找的東西,就近在咫尺……
楚牧重新召喚出青蓮,橫躺其上,深深呼吸幾口,鎮定住了自己的心神。讀書人的道理,見色不動心,見寶物心不亂。楚牧知道自己剛才險些都失守了。
見寶物心不亂,不是對寶物不屑一顧,而是告誡人得到寶物不要得意忘形,保持冷靜的心態,否則就會露出種種的破綻,讓有心人察覺,很容易遭遇殺身之禍。
側躺蓮台,楚牧忽然想飲一杯酒。如若同仙人一般,橫卧虛空,與白云為伍,觀天下蒼生百態,那又是何等境界?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正即此時,彷彿扣合了心境,蓮台悠的加速旋轉起來,陣陣青光耀眼四溢,無數變動的金色符文也隨之越轉越快,彷彿一個個文字,逐漸連成線,組成句,譜成曲,著成詩文。
也是轉瞬之間,青光收攏,蓮台又恢復了慢悠悠的旋轉,一瓣蓮花的虛影忽然飄起,扣入楚牧的額頭之中。楚牧忽然間得到了許多信息:一襲青衣,飄飄欲仙,盡觀人世百態。
看見這儀容,楚牧忍不住心中叫了一聲好,毫無做作之態,秉承自然大道,一眉一眼都讓人心頭暢達。行於虛空之中,無數日月星辰圍繞在周圍,把光輝都加持在這個青衣人身上。
這青衣人時而停步駐留,時而癲狂大叫,時而托腮沉思,時而雙眼微閉小憩一會兒。神態安詳,卻不像高高在上的聖人遺像,更不像寺廟裏面佛像的威嚴,處處透漏着一種親切,熟悉的氣息。
甚至,甚至讓楚牧有一種感覺,這青衣人就是自己的千百世起源的前生。
“這才是真正的道,這神態,這氣質,能和人引起共鳴。有着以身合道的意境。”
道家兼及蒼生,秉性無為,是大使命之道。
楚牧默默體會這些符文中的寓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聖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卻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卻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這種解釋是當世人從沒有過的,前賢解老,開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說論,一言就否決了天下所有的道術。”楚牧托腮沉思,渾不知自己一言一行已經逐漸契合了那尊青衣的神態。
心道:“開篇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這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無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道,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那麼,又何為道?
“道……”。是“道路”,萬事萬物運動變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規則。亦是宇宙演繹的本原。
道體,曰“有”。即“道之為物”,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最基本的物質。
道性,曰“無”,是宇宙萬物賴以生成的最一般規律。
有無之道,道體、道性不可分離,二者相互對立統一,構成了宇宙的本原。
“……可道”中的道,乃行動也,並非口吐宏博言論,狂發大宏願。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有無之對立統一,精神與物質,主觀片面的、非辯證的。尋找本源,尋找世界的本體,以大角度確立法則規律。
這個大千世界,什麼才是本體呢?
日月星辰?山水菏澤?風雨雷電?
是人,人是大千世界的主宰,沒有了人,世界將不再是世界。
所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自我外在**即目之**,耳之聲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體之親欲和名利之欲。自我**在外,而妙景在內,所以,只有無外欲,才能進入客觀存在的道的境界,體會宇宙之奧妙。
“造適不及笑,獻笑不及排。”
這不是佛家的斬斷七情六慾,是行走世間,去體會人間疾苦,感悟七情六慾。
山谷幽靜,四野無人,寂靜一片之時,楚牧側卧蓮台之上,透過水瀑抬頭可望見天上稀疏的星斗,深深的看了幾眼,隨後閉上眼睛,背誦着經文之中的修行方法。熟讀了一天,他已經了解鍊氣聚神,壯大神魂的本源之法。
把漫天星空存想在腦袋之中閉上眼睛之後,楚牧靜靜坐着,存想天空之中的星辰光輝射下來,灌頂而入,一寸寸的進入腦袋之中。
紫府之中青色蓮台再現,洋洋洒洒揮出無數青光融入神魂之中。
漸漸的,他感覺自己在升高,青色蓮台悠地射向高空。在夜月蠻荒之中顯得格外耀眼,他甚至可以看見幾隻猿猴耷拉在樹枝上假寐。但猴群卻看不見他,偶爾有猴王疑惑的向天空看幾眼,也摸不清究竟,只得摸着光禿禿的腦袋繼續睡覺。
在念頭的想像之中,天上所有星辰從無比遙遠的虛空之中閃爍,都射下了無窮長的光線,全部落到了自己的頭頂上,一寸寸的鑽入。星光一入腦,才達皮膜,楚牧豁然就感覺到了全身清涼,好像沐浴在清風之中,全身毛孔之中都呼吸着清氣,整個人飄飄欲仙,無比舒暢。
這樣舒暢的感覺,楚牧整個人都一種舒服得呻吟的感覺,這種舒服深入骨髓。這種舒服的感覺,就算是心神堅定的武士,武師,甚至先天武師,大宗師都抵擋不住誘惑。楚牧也有一種沉醉的感覺。幸虧他讀了經文,知道觀想天星光輝入腦,會產生很多幻象,清風吹體,飄飄欲仙,是第一重感覺。
就在要沉醉的時候,楚牧心中警覺,豁然觀想,星空之中出現一座青光霍霍的九品蓮台,彷彿彼岸苦海之中的一方燈塔,照耀自己千百世之前的前生。
腳下便是萬重山,這是出殼,是夜遊!
他十數年讀書,經歷過生離死別的苦處,又偶得奇遇,得閱《八陣圖錄》初窺陣學,進入青蓮洞府隨詩仙遊歷上古、千古世界,神魂念頭的積累已經非常豐厚。因此一舉突破了夜遊境界。
不過古代聖人數十年閉門不出,一朝出則直度過九天雷劫,飛升成就大道。楚牧還是太嫩了,不過憑藉青蓮之助,日後成就定不弱與前人。
楚牧乘機遨遊山谷,想看一看困了他月余的地方到底在哪裏。飛上高空,直到百里遠處,才感覺有些力不從心。知道已經到達極限,便不再繼續前進。看周圍山川河水,料想是進入蠻荒沒多遠,若是順着歸真河走,一樣能回到長安都城。
但是山谷陡峭深邃,如何能夠上去呢?突然想到自己爬上瀑布之上的青蓮洞府時,便是那群猴子結成的藤索。若是藤索結的夠長,又有猴群幫忙,哪裏不能上去?
念頭一動,寂靜山林之中的一條藤蔓突然飛躍而起,扯出十數米遠才拉的筆直,卻又拉扯不斷。
驅物?!
沒想到已經過了日游,到達驅物的境地。只是目前神魂怪力太小,驅物的勁力還不夠扯斷藤蔓的。如此,還是要猴王幫忙了。
楚牧飛騰而走,直落在猴王身邊。嘗試着輕輕呼喊一聲“喂……”
熟睡中的猴王突然猴毛立起,狂跳而起,嚇的連連向四周吼叫不止,卻難發現任何異常。四周的猴群被猴王的吼叫驚醒,一個個不知究竟的圍攏過來,安靜的樹林立刻唧唧喳喳一片吵鬧。這群猴子集中過來,激動萬分,氣血涌盪,竟然讓楚牧的神魂行動有幾分困難。皺了眉頭,大喝一聲:“安靜!”
猴群果然一驚,一些開了靈智的猴子霎時安靜下來,只嘴巴張的老大,甚是滑稽。那些尚未開啟靈智的猴子則嚇的四散亂逃。
突然一聲清脆的唧唧叫聲傳來,一隻幼小的白猴迷惑着雙眼朝楚牧所立的位置走過來,伸手觸摸一下楚牧腳下的蓮台,卻摸了個空,一雙純凈的猴眼滿是不解。
“咦?你能看見我?”
小白猴陡然聽見話音從腦袋裏響起,驚了一下,忙歡喜的唧唧連叫。楚牧卻是明白它的意思,忙將自己的一番計較說給小猴兒聽,叫小猴兒代為轉告猴王。
如此一番勞累之後,那猴王果然是明白了始末,於是一群猴兒唧唧喳喳吵到天亮,直奔那水瀑後方洞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