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準備修房
李紫玉在村外遠遠地看見一個人在村口轉來轉去,不時的向路上張望着,走近了才發現是老村長趙清。她趕緊快走了幾步,奇怪地問:“趙爺爺,天這麼冷,您咋出來啦?”
趙清上下打量了他幾眼,看了看她背上的竹筐:“玉丫頭,咋?又沒吃的啦?”
“嗯吶,我去買了點糧食。”李紫玉邊說著邊和老村長向村裡走着。
“我不告訴過你嗎,沒吃的了,先從我家拿點。這麼大的雪,你這孩子還去城裏買啥呀?”
“呵呵,爺爺,你家也是一大家子人,都不容易,哪兒能總去勞煩您老人家呀。”
“就知道你這丫頭外道。那啥,我剛剛去你家了,房子是不是又塌啦?”
李紫玉停下腳步憂心地說:“是啊爺爺,堂屋又塌了。我正想找您去呢,我想讓您給我操持一下,把我們家這房修修。”
“這個好說。”趙清點點頭,“就是材料不好找,我去踅摸踅摸。”
李紫玉忙道:“爺爺,我先家去,待會兒我去您家找您,再詳細商量商量。”
“也好,”趙清抬頭看看天,“這雪也該停了,雪一停咱就動工。”
“那趙爺爺再見,天這麼冷,您也快回去吧。”李紫玉禮貌的向老村長揮揮手,向家裏走去。
趙清看着李紫玉的背影,笑着搖搖頭:“這丫頭,長大了,小嘴兒變甜了。唉,這丫頭,不容易呀......”
李紫玉腳步匆匆的走到家門口,就見二弟小山拿着鐵鍬正在鏟院裏的雪,幾個弟妹在院裏歡喜得打鬧着。李紫玉不由得鬆了口氣,還好,昨夜的驚嚇沒有留下後遺症。
小山他們看見了李紫玉,馬上歡喜的跑了過來。
李紫玉解開院門,走進了院裏。
幾個弟妹歡喜的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問着:
“姐,城裏好玩不?”
“姐,城裏下雪了不?”
“姐姐,下次我......我也去。”
“姐姐,去,我去。”
......
李紫玉欣喜地看着活蹦亂跳的弟妹們,好,沒事就好。挨個摸摸弟妹們的頭,李紫玉故意顛了顛竹筐:“好啦好啦,讓姐把筐撂下再說好不好?走,咱們進屋,看姐買了啥東西。”
“走了,進屋了......”幾個孩子簇擁着李紫玉走進了屋裏。
李紫玉徑直背着竹筐進了東屋,把竹筐放到了地上。揭開上面的油布,露出了棉被。
小山驚喜的問:“姐你買被啦?”小文也歡喜的歡呼起來:“哇,我終於有被蓋啦!”幾個小的也跟着喊叫:“有被蓋啦!有被蓋啦!”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李紫玉又一一拿出了買的盆碗、筷子、麻繩、兩捆碎布頭、碎棉花、各種糧食。
小山怔怔的看着,有些心疼銀子:“咋買了這老多?這得多少銀子?”小文嘴唇動了動,猶豫了一下,沒說話。小武大眼珠子轉動着,看看哥哥,又看看姐姐,懂事的站一邊,也沒說話。兩個小的只顧開心的依偎着姐姐,哪裏還管其它。
李紫玉抿嘴看着弟妹們,認真的說:“小山,咱倆好說,可弟妹們還小,不能總吃不飽。再說,你們猜,這次賣了多少錢?”
“多......多少錢?”小山緊張的有些口吃。
李紫玉下意識的看了眼窗外,壓低聲音說:“六兩多那......”話沒說完,就聽見了小山和小文的抽氣聲。
李紫玉呵呵的笑着:“我開始也嚇了一跳,,覺得我都成財主了,美得不行。可一花錢,才知道高興得太早了。,這錢真不禁花呀。”也不怪李紫玉見了六兩銀子就高興得找不着北,因為在這個原主的認知中,也就賣柴掙個十文八文的,沒見過太多的錢。就是爹爹娘親活着,日子也不好過,一年能掙個一兩多銀子就頂天啦。家裏箱子底的荷包里,是家裏的所有財產,不就五十三文嘛。
看着小山和小文激動得發紅的臉,李紫玉感覺特有成就感,她都不好意思說下面的話了,怕他們受打擊。
還是小文先回過神來:“那......姐,那、那還剩多少?”小山也期待的看着李紫玉。
李紫玉摸摸鼻子,有點不好意思:“還剩五兩七百文。”
小山皺着眉頭看着屋地中間那堆東西,疑惑地問:“花不了這麼多吧?”小文逐個查看了一遍,眼睛放在棉被上:“棉被多少錢?”
李紫玉在心裏點了個贊,這個三弟真是個細心人。可不嘛,大頭兒都在這兒呢。
“一兩。”
“什麼?”小山吃驚的喊了起來,“搶錢那?棉被是銀子做的?不行,咱退回去,這也太貴啦。退回去,退回去,我不用蓋被,我不冷。”
“呵呵......”李紫玉看着小山氣急敗壞的心疼銀子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行啦,看你那財迷樣兒,我要說這五兩銀子也保不住,你還不得跳腳啊。”
“還幹嘛?”小山警惕的看着姐姐。
“修房子啊,難不成就這麼住着?”李紫玉嚴肅着一張臉,不怒自威,“節儉是好事,但不能過,過猶不及。我一會兒去找村長,商量商量修房的事,小山和我一起去。你是家裏的老大,這樣的事以後都由你出頭。”
“好......吧。”小山的聲音里多少有點勉強。
李紫玉搖搖頭,沒去理他。
接下來李紫玉把以前的破舊棉薄被鋪在了炕上,買來的油布比着火炕用剪子剪好,鋪在了破被上面。以後打個炕桌在炕上吃,掉個米粒兒啥的好打掃。用抹布把油布又擦了一遍,才把新買的棉被鋪在了上面。
看着鋪好了新棉被,兩個小的就想往炕上爬,被小山揪了下來:“小祖宗,那是一兩銀子,小心點兒。”小武沒往炕上爬,只是新奇的摸着新棉被,呵呵笑的眼睛都沒了。小文在一邊安慰着兩個小的:“沒事兒啊,二哥不是不讓你們上炕,你們得把鞋脫了。好,鞋脫了上去吧。”兩個小的臉上這才陰轉多晴。
李紫玉想到要是修房子,堂屋和西屋都不能放東西了。就把堂屋的糧食口袋都提溜進東屋,今天買的糧食和家裏的同一種糧食折進了一個口袋。挨着東牆放好。又提着斧子把支撐屋裏桌子的木棍鑿結實了,把堂屋的木盆、水瓢、飯瓢、碗筷等都放在了桌子上。回身望着漏風的窗戶,懊惱的說:“唉,窗戶紙忘買了,對了,還有蠟燭。”
小山和小文也跟着姐姐收拾,小山提着斧子,把大的木柴劈小了,堆在一起。小文拿開灶口的土坯磚,添了幾塊木頭再堵好。兩口鍋里看看水不少,就把鍋蓋蓋嚴實。
李紫玉看看時辰,差不多申時初了(現代下午三點)。李紫玉招呼着小山和小文到了東屋,看着幾個弟妹說:“我和你們二哥去趟村長家裏,商量修房子的事兒。這是大事兒,都得讓你們知道。我打算三間房子都修了,先修西屋和堂屋,再修東屋。有啥想法都提提,咱們家民主,暢所欲言,誰都可以發表意見。”
小山糾結的嘆了口氣:“唉,剛有點錢,又得花出去了。”李紫玉瞪了他一眼,小山縮縮脖子,不吭聲了。
小文問道:“咱家管飯嗎?”
“不管。”村裡蓋房都會管飯,是村裡自有的規矩。李紫玉想想自家的條件,不打算管飯,寧可多花工錢。
李紫玉問:“誰還有意見?”
“沒有!”眾人異口同聲的答道。
“你們在家好好地,小文在家。今天就不用鎖門了,門從裏面插上吧。”李紫玉囑咐了幾句,就和小山出了家門。這時,李紫玉才發現,雪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了。這讓她很是興奮,這可是好兆頭。
趙清的家在村裏的中間位置。村裡就一條道,道的兩邊散落的住着三十幾戶人家。這條道是通往縣城的唯一的一條道,能並排走兩輛馬車,修的不是多平坦,下雨下雪的很是泥濘。趙家六間磚瓦房,高高的院牆,很是氣派。當初原撫遠縣令林壽春看上他就是因為看他比別人通透。自當上村長,他家的日子就起來了。據說趙清家是有家底的人家,當初之所以到這裏定居,是為了躲原籍的是非。自當上村長,公正無私,不偏不倚,很是受村民愛戴。現在他家有三十畝地,都是好良田。趙清有兩個兒子,三個孫子,一個孫女。長子趙振友一兒一女,在家種田,順便孝順父母。次子趙振民兩個兒子,在縣城裏開了個雜貨鋪。三個孫子都在城裏的私塾念書,家裏就一個孫女,比李紫玉小一歲。隨着孫子孫女都長大,趙家又蓋了東西廂房各一邊三間,所以,趙家很寬敞。一大家子十口人也沒分家。趙家老兩口子住在東三間房的東屋,李紫玉她們去的時候,趙家的兩扇大門有一個門敞開着,李紫玉帶着小山走了進去。
剛進院子,正在院裏掃雪的趙大嬸吳氏就熱情地迎了上來:“小玉和小山來啦,快屋裏坐。”
李紫玉帶着小山禮貌地打招呼:“大伯母,您掃雪吶?”
“嗯嗯,這不看着雪停了嘛,打掃打掃。你們找你爺爺有事兒吧,你爺爺在屋裏吶,去吧。”
“大伯母您忙着,我自己去找爺爺。”
李紫玉帶着小山剛要進屋,趙清的聲音就從屋裏傳了出來:
“小玉來啦?快進來。”
“哎,知道啦。”李紫玉答應着走進了屋裏。
趙清的老伴兒李奶奶慈眉善目的坐在炕頭上,見李紫玉和小山進來,就拍拍炕頭,笑眯眯的說:“外頭冷吧?快上來,暖和暖和。”
“奶奶!”李紫玉和小山禮貌地點頭行禮。
趙清拿着旱煙袋擺擺手:“坐吧,咱們鄉下人家,哪那麼多禮數。”李紫玉和小山依言坐在炕沿上。
李紫玉看着趙清,開門見山:“爺爺,我想把三間房都修修,您看需要多少錢?”
趙清沉吟着:“大冬天的活計不好乾那。你是咋想的?是想全推了重蓋,還是只修房頂?”
“當然只修房頂,”李紫玉說道,“爺爺,是這樣,您看我們就三間房,塌了兩間了,就一間能住人。我是這樣想的,先修西屋,將西屋搭上炕,堂屋搭上灶台就和東屋似得。西屋修好后,再修堂屋。這中間把西屋炕燒乾了能住人了,堂屋也就快修好了。最後修東屋,您看這樣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