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文明衝突

第六十二章:文明衝突

“微臣得聖上知遇之恩,從一個身無功名的勾欄說書人,提拔為今日六品的台州知州。微臣銘感五內,非鞠躬盡瘁不得報答聖上。”苟宏社跪伏在地,激動地說道。

“你不用表忠心,好好做事就行了。說說應當如何做吧!”趙頊知道苟宏社這是在打預防針了,接下來的估計是一番勸諫了。

“沈起沈知縣在明珠縣發現了一個硝石礦,上報微臣,要釋放那些奴隸還家,並招募他們開礦。上京各家作坊製作大量製作火藥,需要更多的硝石原料。微臣以為可行。”苟宏社避重就輕地說道。

雖然苟宏社避重就輕,不願就政治立場站隊,但是他所考慮的也沒有錯,在琉球群島的確有亞洲最大的硝石礦。而日本有優質的金銀銅礦,硫磺也不少。政事堂派蘇軾去日本並非只是因為那上億貫的禮單,而是為了大宋的能夠生產優質的火藥和鋼鐵。

“明珠縣的硝石礦,可以從台州招募礦工嘛。如果釋放那些奴隸還家,難免出亂子。明珠土人近二十萬,一旦除了亂子,明珠縣怕是不保。”趙頊搖頭說道。

趙頊的心思,是要減少琉球群島土人的數量,儘可能快的同化他們。

“明珠既然已經立縣,昔日天孫國的子民便是大宋的子民,聖上何故要如此苛待子民?此有違華夏教化蠻夷之道!大宋仍華夏各國文明之榜樣,如此惡行,有損聖上恩德,有損大宋威名。”苟宏社實在是不贊同趙頊這種野蠻的行徑。

“沒有殺光他們已經是最大的恩德了。難道還要朕把他們與大宋百姓並列?”趙頊怒道。

趙頊的思維明顯是後世的那一套思維,甚至是蒙古人擴張的哪一種思維,歐洲人殖民美洲的那種思維。趙頊在後世看到了太多對蒙古人的崇拜。在對強者歷史的崇拜中,蒙古人血腥的殺戮反而成了那種偉大功業的氧化劑。美洲的印第安人直到後世都沒有得到美國真正的公民權,第一批殖民北美的歐洲人甚至把屠殺印第安人當作是神的旨意,連印第安人的頭蓋骨都明碼標價了。如今,趙頊就是蒙古人的那種心態,就是西方殖民者的那種心態。

不過,趙頊畢竟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對蒙古人、歐洲人的那種殖民擴張的方式並不認同,所以沒有血洗琉球群島的蠻夷,只是將他們打散,要徹底同化他們而已。華夏文明的華夷觀念,本來就不以血統為標準。即便是後世的趙頊是漢族人,但幾千年的民族融合,難保沒有異族人的血脈。

“聖上,唐太宗有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教化善待蠻夷,隨有蠻夷依附,終成天可汗。並由此建立了莫大的文治武功,締造了華夏盛世!唐太宗可為聖上之榜樣!聖上明鑒!”苟宏社勸諫道。

“時到今日,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何在?厚待蠻夷,那是養虎為患。沒有安祿山的叛亂,唐朝會滅亡嗎?今日,大宋年年給西夏北遼送歲幣,西夏北遼什麼時候依附過?”趙頊並不認可他所謂的恩德,隨即反問道。

“聖上,大宋今日不能收復漢唐故土,非是兵甲財力不盛,實乃國策使然。聖上能一改大宋陳冗舊苛,為何唯獨在這一塊,就放不開呢?”苟宏社無法理解趙頊的那種民族主義的觀念。

西夏北遼之所以今日能成為大宋的勁敵,和宋太祖的立國方針是分不開的。宋太祖鑒於五代藩鎮之亂,一直奉行守內虛外的國策。因為宋太祖是黃袍加身,由士兵們擁立為皇帝的。士兵們既然能擁立他,那麼也能廢掉他。為此,宋太祖才在國策上採取以文制武、崇文抑武的方法,弱兵弱將弱民。可以說,宋太祖的眼睛裏只有他的皇位了,完全失去了對外開拓的雄心。

宋太祖曾說過:“在我的卧榻一旁,怎麼容得別人酣睡?”而他不去想在他的房門外,有許多人在虎視眈眈地望着他。宋太祖所留意的,只是自己的卧榻罷了。整個大宋一朝成這麼個窩囊樣,原因就在於此。漢代和唐代建立的時候,開國者都有統一天下使天下太平的遠大志向,而宋代的開國者哪裏有呢?最後宋朝打了三百年的仗,越打越弱,越打越偏安一隅。

再說北遼,曾經被周世宗打得聞風喪膽,如果宋太祖能繼續用周世宗平定藩鎮征戰百年的軍隊北征,估計那時候不僅燕雲十六州已經收復,便是北遼也得被滅亡。宋朝繼承唐朝的衣缽並非難事!然而,宋太祖怕武將建立功勛,功高蓋主,一心忙着去削弱武將,那裏想到要去平定北遼。北遼從此變得不可一世起來。大宋的歷史,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對付內部農民起義沒有不勝利的,對付外敵入侵沒有不失敗的。

或許稱讚宋太祖的人很多,讚賞他的國策。然而,他終究是蔣介石一類的人物。

再說西夏。宋太宗時期,党項迫於契丹的壓力來投靠大宋,然而宋太宗、趙普等人,繼承了宋太祖的思路,要剝奪党項武將的權力把他們養在汴京,然後又把党項一族的兵力、財力收歸中央,讓善於征戰的党項人沒有上升的渠道,最後党項人自謀生路,依靠征戰,打敗了契丹、打敗了大宋、打敗了吐蕃,建立了西夏。李元昊硬是憑藉著強大的武力在契丹與大宋之間,謀得了一席之地。

可是宋人不思反省,反而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越來越仇視周邊各族,使得民族矛盾加劇,因而才有了夏宋遼三國長期的對峙。對峙的後果,就是華夏文明萎縮。宋失西域三百年,西域從此淪為天方世界千年,直到清朝時才收復。而中國人也越來越內向,越來越沒有對外開拓之心,變得膽小安逸起來。從唐到宋,這種國民性格的巨大轉變,就是因為宋太祖的國策。

上面這些,趙頊曾經和包綬討論過。也有意轉變這種風氣。然而,在對待異族這一塊,趙頊仍然帶有大漢族的民族主義心態。這種心態,與華夏文明教化萬民,沐化蠻夷的天下觀是非常格格不入的。這讓支持他的人非常不理解。

不過,趙頊並不推崇唐朝,唐朝根本無法與漢朝、宋朝、明朝相媲美。原因無他,唐朝沒有思想家,他的功績大部分是自然而然地繼承了隋朝的衣缽才有的。如果只是崇尚他的武功,那與崇拜蒙古人又有什麼區別?

趙頊很自豪自己能穿越到宋朝,因為這裏有周敦頤、程顥、程頤這樣偉大的思想家。甚至是王安石,如果沒有變法的眾說紛紜,他的新學得到推崇的話,他也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而唐朝卻無法找到這樣的人,即便唐詩很火,但沒有思想家的唐朝,實在無法將他升華。

唐朝與宋朝可以說各有優勢,然而,宋人沒有看到唐朝的優勢,只看到了他的缺點。最後,糾正過妄,許多好的東西都丟掉了。改朝換代的悲哀恐怕也就是在這裏!

宋朝將唐朝不曾有過的文治推向了頂峰,造就了大批的思想家文學家,然而,唐朝所擁有的武功,卻被宋人閹割得不行。即便宋朝民間的尚武之風,比起唐朝來說還要炙熱,但是國策的壓制,讓他無法轉變為國家的戰力。

趙頊後世的文明觀念,大宋現在的文明觀念,唐朝殘留的文明觀念,三個文明觀碰撞在一起,徹底地將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弄得沒有了影子。趙頊當了幾年的皇帝,藉著唐朝殘留的文明觀念獲得了軍隊的支持,可是推行的卻是自己後世的文明觀。整個就亂套了。現在的變法與歷史上王安石的變法相比,變得不倫不類起來。

這種文明觀的衝突,讓趙頊始料不及。趙頊這才想通了,士大夫為什麼要把他推下皇位?因為他太另類了。而為什麼以王韶、熊本、肖一遠等軍方派開始默認趙頊被推下皇位,後來有支持趙頊奪回皇位?因為軍方派與趙頊的觀念有隔閡,但也有相通點。而王安石、商盟這兩個在變革之際出現的,被趙頊推向前台的力量,卻是一種既不反對,也不贊同的心思。得到哪邊支持,往哪邊擠。

皇權、士大夫、軍人、商人,利益有共通之處,卻又存在巨大的差距。比起歷史上王安石變法士大夫內部的爭端來說,現在變法的爭端更加混亂。

趙頊沉思了很長一段時間,想通了很多事情,隨即開口說道:“這樣吧,明珠縣的土人做奴隸就算了。現在抵達流求的土人有兩萬人吧?把他們的家人和部落所有人都運過來,安置到赤鐵城,將他們和流求各族安置在一起。明珠縣有二十萬土人,必須移民一半到赤鐵城。在明珠縣,漢人的人數必須佔一半以上。這是朕的底線,你去安排吧!”

“政事堂將白波浪降職,有沒有重新派遣新的將領統兵?”趙頊又繼續說道。

“遵旨。政事堂沒有派人過來。”苟宏社站起拱手說道。心裏卻喜滋滋地,這樣做的話,也不用在趙頊與政事堂之間兩頭難做人了。

“聖上,王安石、蔡京、包綬在大營外求見。”李向安稟告道。

“什麼?先生來了?”趙頊不明白王安石為什麼要跑到這裏來,但不敢遲疑,急忙跑去營寨外迎接。

或許是因為後世的影響,趙頊對王安石非常崇拜,可以說是王安石的鐵杆粉絲了。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文明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