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城破功成
信里寫的是要求與盧俊義見一面,並且讓他終止一切對於後宮的計劃,他決定妥協答應盧俊義的一切要求,因為他還要保證他的女兒的安全,現在還只是皇妃,女人可以換,可女兒可換不得,他已經一把年紀了,無所謂生氣,雖然小心眼,可還是護犢子的。
盧俊義同意了他的請求,在上書房,二人終於見了面,這已經是時隔幾個月沒有見面了,唐王陳述了整個後宮事件,雖然不指望盧俊義為他討回公道,也沒有很是譴責的意思,可還是說了出來。
盧俊義滿意李翱的辦事效率的同時也對這個人抱有一定的意見,尤其是這件事,幾乎觸犯了盧俊義的底線,可顯然此時不是內亂的時候,他還需要李翱的幫助,那幾十萬大軍可是他一手帶大的,若是殺了他,恐怕會引起內亂,到時候就不好收場了,盧俊義是挾天子而令諸侯,但絕不允許第二個人和他一樣,仗着有幾十萬人就不可一世這顯然不是他能接受的。
唐王決定退位讓賢,交給盧俊義,可盧俊義並不同你,唐王無奈,只好給了盧俊義一個攝政王的官位,他則一般不過問朝廷之事,他的退出也給了那些還有一點希望的沉痛的打擊,而盧俊義順利成了王,也就是大唐成立一來第一個異姓王侯,而且還是最高級的攝政王,有生殺大權,無需經過唐王認可,上可殺王侯將相,下可殺黎民百姓,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權傾朝野。
而盧俊義這件事辦的還是很漂亮的,一是手法略有不同,事後盧俊義找到了李翱,讓他自己去軍營領取一百殺威棒,這一百棒打下來,沒有幾個月別想下地,當然,這純屬是打自己家的狗,根本不需要定罪,而所去的軍營正是他一手帶大的軍營,而帶領他去的正是戈爾本。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一通過這一百殺威棒可以看出這十萬多的軍隊的反應,是真心投靠,還是是敵是友全看李翱一人?若是後者,這十萬人也沒有必要存在了。
盧俊義步步小心,給個教訓可以看出李翱的反應還能從中知道一個軍隊的反應,果不其然,這一百殺威棒打下來李翱屁股開花,別說起身,就是趴在床上也是疼的難受。
三日後盧俊義去看望了他,並且拿着好葯,一是看看此人對自己的反應,而是看看軍隊執行的力度是否到位,若是敷衍了事,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絕對還不是他盧俊義說了算,那麼他也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讓這十萬人變成十萬屍體了。
所為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是沒有來由的,人就是這樣,做大事,總是要有血流出的,你可以仁慈,但不能讓敵人慈悲,所以以那句話說的很對,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成大事者,必須不計後果。
盧俊義沒有完全做到,可他正在努力從一個性情中人變成一代梟雄。
大概過了幾天,孟君發動了戰爭,而帶頭的正是劉寶華,他向孟君借軍十萬,在東北氣焰囂張的殺了過來,且一路抓壯丁,沒攻破一個城池,裏面的男子都會被抓走,無需湊了十二萬人,攻下三座城池,鎮守東北靜等盧俊義討伐。
劉寶華還是很有頭腦的,他不深入,只搜刮,把人,財,全部轉移後方,作為儲備,而戰爭部隊則只守不攻,讓盧俊義無從下手,只要把對方的銳氣壓下去,讓全世界看到他十萬人一樣可以守住三座城池,就會有其他國家加入,到時候他送上一份厚禮,在談談條件,劃分大唐只是時間問題。
一個剛剛因為一個人而崛起的國家,在別的國家眼裏並沒有那麼大的威脅,你出了一個會打仗的將軍,我不惹你就是了,可十萬人要是就公佈下,就會有人覺得也不過如此,到時候再把搜刮來的財物給人家一送,好了,這事就基本完成了一半了,你想呀,誰會想到劉寶華會把所有財物拱手送人?送的只能是一部分吧?可一部分都這麼多,那說明大唐油水很多呀。
他的想法是很好,只是盧俊義不見得給他這個機會,十八萬大軍瞬間向東北遷移,堵住了劉寶華前進的步伐,孟君國人雖然不多,可這個國家並不窮,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孟君國依靠大山,人人都是獵戶,而箭法也是結過首屈一指的,尤其是雨箭陣,那更是令人聞風喪膽,所以說每個小國家的存在都是有他存在生存的理由的,這孟君靠山,木材自然不缺。
幾十萬人的箭陣射出來如同天上下雨一般,再好的盾牌也得穿透,所以不要小看這十萬人,可不比東爵大軍差在哪裏,尤其是孟君國內,如果你去攻打,那旅途險要,更是易守難攻,何況有雨箭陣在手,不從山上掉下去就萬幸了,還怎麼躲開這幾十萬的箭陣?
別人是對孟君國的箭陣嚇得聞風喪膽,可盧俊義絕對他們垂涎欲滴,一副一塊肉擺在面前不去吃,反而啃起饅頭的感覺,這肉他吃定了,不過分怎麼吃,進去吃顯然不現實,所以只有通過孫羽幽把裏面的人引出來。
在山上你是虎,下了山你就是狗,失去了箭支這群人的作戰實力可是相當的一般。
劉寶華過於謹慎,盧俊義能大敗狼王,最直接的原因恐怕還是誘敵深入,所以他不敢深入,可他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哪就是他的兵適合速戰速決,憑藉他兵種的特性,一夜連續攻下三五個城池不在話下,可他只攻下三個就不敢前進了。
孟君國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而且是一個小國,試問如何敢攻打比他大很多的大唐?所以很多兵力都是集中在了東爵和狼王的還有南方的西域,這些國家才是唐王所擔心的,而這個兵馬盧俊義還沒有來得及調配,孟君就打了過來。
鎮守東北的兵力不足十萬,只不過有八萬三,三座城池被打下來死傷超過三萬人,也就是還有五萬人退守。
盧俊義大軍一旦,結合五萬人一個二十三萬人,二十三萬要是拿不下區區十萬人,盧俊義也就別玩了。
硬功顯然不成,到不了稱下估計就得趴下一半的兵力,這雨箭陣的威力太大,即使拿盾牌擋着都如同被人推着無法輕易快速的向前,這仗還怎麼打?
盧俊義去了下的第一個命令還是緊閉城門,所有人退出射擊範圍,並且靜等拋石機到來,拋石機也稱石炮,也就是通過這個人工把石頭拋到對面,射程並沒有弓箭射的遠,所以很多人不懂,既然無法靠前那就失去了拋石機的用途,將軍等這個有何用?
拋石機沉重,所以是最後到的,此時已經是三天以後了,這三天盧俊義準備啦大量的所需物資,還成立了一個準門的戰隊,有三百來人的樣子。
盧俊義把石頭換成了煤油球,就是以煤油浸泡過的球狀物,至於是什麼做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目標並非城中,而是城門外,所以不需要靠前,只要在前面就可以了,如同腦袋發的灌滿了煤油的球體被投放到了城門下,遠遠看過去十分壯觀,起初城上的人笑唐軍傻,這麼遠,僅僅只能射到城下,連城牆都無法潘越而過,這**不是和我們鬧着玩嗎?
三排,每一排大概五十個拋石機,一次就一百五十發,用不了多久,城門在已經堆積如山。
大量的油味飄了上去,城牆上的將領意識到不好,拿上派人去提水,可還沒有來得及,盧俊義的帶着火的箭已經射了過來,城牆之上的人們快速還擊,因為要射到城下容易,可射到城上必須靠前,而這唐軍的第一批箭手就是敢死隊一般沖了上去,他們不射人,專門射城牆下的煤球。
這可不是我們燒的碳,而是浸泡過油的球體,一見火那就是一片過海。
關鍵是什麼,關鍵是風,風讓火和煙全部向城內飄,火冒三丈,黑煙密佈,整個城牆被燒的發熱,站在上面的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根本睜不開眼,都在哪裏流眼淚,哭成一片。
盧俊義有給他們加了着料,大量的煤油布包裹着辣椒被拋了過去,煤油布被浸泡過,遇火就燃,辣椒的味道可不好受,紛紛從城門上向下跑,將領們斬殺了幾個均不見效。
外面濃煙密佈了半個天,根本看不清對面的情況,而此時盧俊義的兵以濕紗巾蒙面殺了進來。
古時候的工藝並不比現在差,甚至紡織業比現在的機械化還要發達,就比如龍袍,現在的科技紡織業至今無法仿造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朦朧的面紗斗篷,浸透了水以後煙進不去,眼睛也看得清,豈不不用一邊打架一邊揉眼睛,而裏面也是蒙面,防止吸取異味。
這群人首批闖入,城門被大木頭撞開,一群之後揉眼睛的弓箭手是沒有什麼攻擊力度的,而後面的人不敢射,因為前面有自己人,總不能不看清就射箭吧?何況他們也不停的咳嗽。
大量的兵馬闖入,而只有三百輕騎沒有加入戰爭,大量的人不是為了殺敵,更像是沒三百輕騎兵開路。
沒錯這三百人不是刺殺也不是攻城,而是放火的。
他們不燒軍糧,不燒房屋,而是專門燒箭支,草船借箭大家應該看過,三國里的,十萬支箭能堆滿成一個房間都放不開,而十萬人一人射一箭就是十萬支,那目標能小了嗎?
估計能堆積如山,所以這三百人肯本不用靠近,手裏握着裝滿油的器皿,也就是防水的,只不過現在放的是油,順手丟了過去,火箭瞬間隨後就到,城內分為三座城池,劉寶華不傻沒有把所有箭放到一個城池裏,只不過最靠前的城池放了一半多,而另一半就放在後面的城池裏。
攻城而入的有十萬人之多,其中十二萬全部繞開大軍,進城以後就去斷尾了,也就是前後夾擊,或許你會問,既然是斷尾,別人看不出來嗎不會阻止嗎?
加入戰爭的就十萬人了,十萬蒙面俠,已經對付這群失去眼睛,失去弓箭的兵那是綽綽有餘了,他們哪有精力阻止另外的十二萬人,不過盧俊義也很冒險,就兵法而言,沒有絕對的把握,把所有兵力投入戰鬥是一種冒險,而顯然這次冒險的收貨是巨大的。
本部小說來自看書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