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戰爭的起因
御林軍統領的死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御林軍統領不過四品而已,四品帶刀侍衛,可也有他的嚴重性,那就是御林軍直屬唐王管轄,換句話說,打狗還的看主人呢,他說到底也是唐王的看門狗,可盧俊義既沒有審問,也沒有請報唐王,直接當眾殺了。
這要是換做別人,與造反沒有什麼區別,可盧俊義不同,如果唐王怪罪,與逼反也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城外的十萬大軍虎視眈眈,唐王又沒有可用之人。
可事情總不能這麼不了了之了吧?那他這個唐王怎麼站得住腳?又如何面對日夜保護他的御林軍?
第二天,不用唐王召見,盧俊義已經在大殿只上了,這是早朝時間,不過盧俊義一般不去,不是他不夠資格,而是不想去,他的傲慢已經人盡皆知,每次稱病,可唐王也懶得理會,今日沒有召見,自己卻來了,這不是擺明讓唐王發落嗎?別人還以為是唐王召見而來,有的還要看熱鬧。
熱鬧豈是那麼好看的?唐王來了,群臣跪拜,唯有盧俊義,站立在哪裏,甚至拱手都沒有,這會可算是惹怒了眾武將,其中一人,站了出來,指着盧俊義罵道:“盧俊義,你好大的膽子,見了唐王不跪也便罷了,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會了嗎?斬殺御林軍統領,你是否經過唐王允許?”
站出來的是一位大將軍,當年他父親也是征戰沙場,可到了他這一代就沒有趕上亂世,雖然有些小仗,可也是沾了祖宗的光才有今天。
千牛衛大將軍,屬於三品武將。與他父親比起來差了很多,可也算是朝中重臣,今日本事論功行賞的日子,卻因為一個小小的四品御林軍統領,鬧得變了味道。
這千牛衛是官職,不是姓氏,此人姓阮,人稱阮將軍。
盧俊義一句話未說,只是看了一眼李翱,而李翱立刻心靈鬼神,拔出盧俊義的寶刀,順勢一砍,那人的腦袋就滾了下來,只聽李翱說道:“唐王在此,盧大將軍在此,竟然敢當眾喧嘩,難不成要造反,此等膽大妄為者,必誅之。”
一場好戲開始了,盧俊義厲聲喊道:“李翱,你好大的膽子,阮將軍是朝中重臣,三代為官,你敢殺他,阮將軍,我對不起你呀。”
說著李翱一副認錯的模樣,而盧俊義欲哭無淚的跪在這個無頭屍體面前一陣哭喪。
一刀削了頭去,早已把唐王嚇得魂飛魄散,坐在寶座之上,一副受驚的模樣。
而盧俊義片刻,又站起身,拱手對唐王說道:“唐王殿下,在下管教屬下無能,甘願代替李翱領罪,請唐王處死。”
說著盧俊義還把鎧甲上的頭盔摘了下來,一副領死的模樣,李翱又爭着領死,二位將軍可以說是演技派。
唐王緩了緩神,低聲說道:“盧將軍嚴重的,此事與你無關,不必介懷。”
唐王心想,你殺了我的御林軍統領,又殺了我的一個只會拿俸祿的將軍,我殺你一個屬下不過分吧?剛要說拿下李翱,可這個時候太監總管走了過來,在唐王耳邊嘀咕了一會,唐王氣的丟下一句,此事交由盧將軍處理吧,朕累了,退朝。
說著盧俊義喊道:“恭送唐王殿下。”
李翱被打了二十軍棍,敷衍了事,二十軍棍,調戲個良家婦女也不至於這麼輕的處罰呀,何況是殺死了一名將軍,可既然交給了盧俊義,這不是擺明了不再提起了此事了嗎?
問題的關鍵還不在與此,關鍵是剛剛太監總管,來說,城門外的十萬大軍,向前開拔了一公里,又安營紮寨了,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時刻提醒唐王,你已經不是當年的唐王了。
而此事過後,盧俊義提議找出與御林軍統領密謀刺殺他的刺客,唐王無奈只好同意,而藉此機會,盧俊義下令把有反抗意識的一干人等劃分到了刺客的名單之中,未經審核,直接判刑,流放的流放,坐牢了的坐牢,有的還被殺死了。
唐朝發生了大變動,諸多官員紛紛投靠了盧俊義,人人自危,不敢與盧俊義為敵,而幾個武將策動了幾次刺殺,軍被同仁出賣落入盧俊義之手,可想而知後果如何,而辦理此事的就是李翱。
光有一個智將還不夠,所以盧俊義把陳將軍派去鎮守西南,換回了馬嵬,並且帶回了八萬人馬,十八萬人馬再次凝聚,分佈在各個關口,可以說是掌握了唐朝的命運。
而用了沒幾天,被迫的他唐王在此出現,不僅沒有責怪盧俊義,還冊封了李翱和馬嵬,盧俊義拒絕封賞,所以一直是兵馬大將軍,唯一給他的封賞可能就是距離碩親王很近的一處宅院。
和碩親王的王府比起略有不足,可也是不小,由馬嵬帶來的人負責治好,光是府內就安排了近一千人,外圍建立起了巡邏營帳,也就是臨時居住所,不下不到六千人。
整個盧府前後不到一百米各有一個營房,部下的兵力也是接近三萬人。
這些兵不比普通兵,那是與狼王打過架的,厲害無比,以一當十,當然,他們只是武系的,並非靈武人士,所以盧俊義下一個計劃開啟了,那就是大赦天下,強迫唐王免稅,讓百姓感恩的卻是盧俊義,因為命令是他頒發的,百姓自然高興,對於這個暴君突然對百姓的免稅行為都歸功給了盧俊義。
而這一切都是作為鋪墊,一系列措施后,百姓的負擔減少了一多半,城中甚至唱起了兒歌來讚揚盧俊義,卻忽略了唐王,而這種現象似乎只是為了他下面的事情做好了鋪墊,盧俊義第二道命令就是招收靈武之人,成立了一個靈武雇傭軍。
他大赦天下,免稅,自然就斷了不少人的財路,那麼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為了不混進特務,也就是間諜,對於靈武雇傭軍的篩查更加嚴格,之前唐王殘暴,無人願意加入,可盧俊義實施了政策,有些想要加入卻怕被人說成是朝廷鷹犬的人終於有了借口。
這個借口自然就是盧俊義仁義治國,可這個國他是為自己而治還是為唐王而治卻無人關心,靈武之人要的只是資源,只要不被人罵祖宗,他們是無所謂幫誰,反正只要滿足他們的條件就可以。
大量的低級修士紛紛加入這個所謂的靈武雇傭軍,而高級修士還在觀望,保持一個觀望的狀態,因為怕是朝廷的圈套,而擔任這批特殊軍隊的首領者,正是戈爾本,他是靈武至尊中期修士,又有三十名至尊高級修士作為輔助,就是多少修士不服氣也只能認栽,而靈武之人是最不受管制的。
每個靈武之人都是如同千里馬,馬雖然是好嗎,可誰能駕馭卻不是人人可以的,讓他們接受訓練,每日操練幾乎不太可能,於是,就有了七天五天訓練,兩天休息的規矩。
兩天給他們自由修鍊的時間,同時五天內也是加強各種訓練,不僅提供大量的丹藥,還有搜集的功法,從而提高他們的能力,系統化的管理和規劃,用不了多久,這支軍隊就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盧俊義的種種做法都讓心細如針的唐王坐立不安,甚至沒有精力再去後宮,更別說別的事情了,而現在的唐朝,沒有唐王可以,可沒有盧俊義卻什麼也做不了,文官,武將紛紛投靠,不足半年時間,一個鼎盛期的唐朝,瞬間落入他人之手。
而盧俊義在西南邊境回唐王城是曾經寫了一份信給東爵首領,可至今不知道,寫封信的用意倒地是什麼,別急,馬上就要見分曉了。
御林軍統領死了,可盧俊義推薦了一位,經過幾個月的上任,早已與御林軍們打成一片,整個御林軍也瞬間落入盧俊義之手,得了好處的御林軍,對於這個權傾朝野的盧大將軍也是畢恭畢敬,沒有什麼人可以得罪盧俊義,包括唐王在內。
而和平的背後一場戰爭瞬間拉開了序幕,整個事情因為一個女孩引起,這個女孩就是碩親王的女兒,薇蘋公主。
這件事情要從追查刺殺盧俊義的殺手說起,宮廷之中不乏複雜而又緊張的關係,那就是卧底,為了防禦這種複雜的關係,諸多官員喜歡的在對自己有危害的人府里安插一個人,不只是監視,也能得到一些請報。
碩親王與唐王是本家,自然也是諸多勢力監視的對象,而在追查刺殺盧俊義刺客的過程中,其中一人就是來自碩親王府,換句話說,碩親王是否參與了這場刺殺還是被人無線呢?
如果是安插的眼線,為何會出來執行刺殺任務?又為何找個大部分人都認識的人呢?這分明是誣陷。
簡單的說也很容易,那就是成功了,全部撤離,相安無事,如果失敗,在碩王府的那個眼線必須死,只要他死了,事情就都推給了碩親王,而不會想到是這些武將,而盧俊義與碩親王有爭奪宅院的事情傳出,這件事盡人皆知,可如果是這樣,那盧俊義沒有不懷疑的理由。
可盧俊義是誰?他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如此漏洞百出,除非有必然的把握,可顯然沒有,那麼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有可能是誣陷,可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欲蓋彌彰。
所以第一時間盧俊義得知有碩王府的人時,讓李翱隱瞞了此事,這也是諸多想殺盧俊義的人不知所措,不是全部殲滅了敵人了嗎?為何不抓碩親王?
他們那裏知道,盧俊義的大腦和一般人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他不僅喜歡逆向思維,還習慣站在不同角度看事情,他不確定這件事與碩親王無關,可也不能說有關,所以,有必要試探一下。
等這場風波差不多平息了的時候,李翱提着一個被包裹的人頭來到了碩親王府。
本書首發於看書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