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知識的盛宴
“去歲,《古劍奇譚》不僅締造了一場票房奇迹,為方舟文娛這個剛剛涉足文化產業的新秀贏得了開門紅,更開創了‘仙俠’這個獨特的藝術題材,給無數的創作者提供了靈感和方向。
作為一個新興的題材,仙俠暫時還沒有成熟完整的設定和框架,或者說,即便有,方舟文娛也不可能現在公佈。所以很多心癢難耐的創作人都只能從模仿開始,而且最先出現的形式也不是影視劇,而是小說,因為它的門檻最低,靈活性卻最高。
一開始只是粉絲們在各種公眾平台上發佈同人小說,以滿足自己的yy和腦洞,改變原著中那些讓人痛惜和遺憾的劇情和結局。很快這種風潮就波及到了繪畫和音樂領域,同人美圖、同人歌曲紛紛出爐,帶給粉絲們一場視聽盛宴。
歷來對流行趨勢最敏感的網絡文學界緊隨其後,一時間,數十位大神小神陸續開了新文。當然因為版權問題,他們不可能照搬《古劍奇譚》的設定,但大體都在“仙妖神魔”的體系之內,各有各的創新,各有各的發揮,讀者們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相比之下,主流文化界的反應就顯得慢半拍。著名小說家魔法師今年年初開始在《幻想青春》雜誌上連載長篇仙俠巨著《三界》,成為出版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至於為何放棄自己擅長的魔幻題材,魔法師表示想給讀者們展現一些更新鮮有趣的東西。鑒於他以往對於宏大的背景構架、複雜的人物關係、曲折的情節設置都有着不弱的掌控能力,讀者們對於新作自然也抱有強烈的期待。
對魔法師有信心的不只是讀者,還有各大影視公司。《三界》還未發表,就有數家公司聞風而動,爭搶影視、動畫甚至遊戲改編權,但都被他一口回絕。這也不難理解,仙俠熱潮方興未艾,版權自然是留得越久越值錢。
當然按魔法師本人的說法,他只是對這些公司的實力和意圖並不信任,畢竟拍攝仙俠類影視的成本和難度都非常之高。沒有充足心理和資金準備的情況下很容易流產或爛尾。這不僅是對公眾的不負責任。更會對作者和作品的形象造成損害。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魔法師那樣珍惜羽毛,想趁勢大撈一筆的大有人在。前日,永興文化傳媒召開發佈會,聲稱將斥資50億打造仙俠巨制《仙劍情緣》。著名導演向北任監製。老搭檔麥可任編劇。引起廣泛關注。
然而眾所周知向北和麥可正忙於拍攝《驚險時刻4》,根本無暇他顧。原來新人導演步非鳴的祖父正是向北的恩師步青雲,兩人礙於情面在其處女作中挂名也就不足為奇。而且有內部消息爆料說其投資根本不足十億。攢劇本只用了一周時間,這樣的影片質量如何真的很值得商榷。
類似永興文化傳媒這樣規模不大,卻爭當弄潮兒的影視公司可是不少。至於頂級的製作公司,躍躍欲試的同時卻又顧慮重重,既想趕上這波熱潮,又有所畏難,所以大多數還只是在觀望。
對於目前各個領域興起的仙俠熱,方舟文娛對外發言人陶姍姍表示,只要不構成侵權,方舟文娛非常樂於見到更多的才識之士加入到弘揚仙俠文化的隊伍中,畢竟蛋糕越大越好。至於因此產生的競爭,完全可以看做促進自身進步的動力,這樣才能不斷地為公眾奉獻出最優秀的作品和最完美的體驗。
用方舟文娛董事長諾亞小姐的話來說,她的目標從來都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當然,這究竟是自信還是自負,尚需要時間來驗證。”
寰宇新聞網的這篇《方興未艾的仙俠熱》看似客觀公允,實際上還是在給方舟文娛刷存在感,順便打壓一下《仙劍情緣》。其實最近方舟文娛的聲勢並不弱,但和娛樂界關係不大,不是真愛粉很少會關注,反而在某些專業圈子,成了熱門話題。
這自然是源於方舟圖文最近上架的那些新書了。音樂人千呼萬喚的民族樂器,不僅全部都能夠在周邊商城買到,而且每樣都有好幾本教材以供選擇。除了古琴、二胡這種特別難把握的樂器,基本都能自學入門。當然想要嫻熟和精通,就需要以年為單位的刻苦練習和用心體悟了。至於更高的層次,更不是靠教和練能達到的,完全取決於演奏者本身的興趣和天賦。
眾多迫不及待入手樂器的音樂人很快就發現,教材上介紹的可不止是演奏的方法技巧,還有無數從未見過的曲譜。有《祝你生日快樂》《世上只有媽媽好》這種兒歌,有《滄海一聲笑》《梔子花開》這種流行歌,有《梅花三弄》《二泉映月》這種古今名曲,更有《卡農》《天空之城》這種外來樂曲。除了練習指法的簡單旋律,幾乎每個曲譜都美妙動聽、餘音繞梁,讓人如獲至寶、欲罷不能。
雖然真的用民族樂器演奏還不可能,但有些譜子稍加修改完全可以用自己擅長的樂器來演示。所以有些人就將這些曲子的鋼琴版本、小提琴版本、結他版本紛紛發到星網共享平台“世界之窗”上,很快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注意。
因為他們發現這些優秀的曲目不是一種樂器獨有,所有樂器都是如此。雖然有些曲目有重複,但版本各有不同,都是根據自身樂器的特點改編而來,總得算起來足有上千首。最讓人震撼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幾乎每一首都非常完美,任何修改都會顯得畫蛇添足。
這些曲子就好像是憑空冒出來的,跟民族樂器面世的時候一樣,讓人們根本無法忽略那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它們究竟從何而來?是誰在什麼時候創造了它們?為什麼數千年來一直都沒人得到過一丁點的線索?又為什麼會在如今對世人公開?
有人猜測方舟文娛發現了古老的文明遺迹。暗中進行開發和研究。有人猜測這只是某個家族的秘密傳承。甚至有人猜測是其他智慧生命的文化入侵,方舟文娛正是它們攻略人類的橋頭堡。不管聽上去有多麼的不靠譜,都有人說得信誓旦旦,讓人不得不佩服藝術家們的離奇腦洞。但在喬淑雅看來,這些解釋還真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音樂界討論得熱火朝天,建築界卻陷入了詭異的沉默,原因無非是信息量太大,大家還沒反應過來呢。這倒不是說建築方面的知識比音樂更複雜,而是說這些建築類書籍所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比如地理。歷史。風水,禮制。很多建築大師,特別是聯盟裔人,都不禁頭暈眼花。如同在看天書。
當然。如果不求甚解。只求把建築技藝學到手,還是很容易的。用星際時代的工具建造木建築,豈止是事半功倍。數年的工期甚至能縮到數天。但建築師又不是房地產開發商,更不是包工頭,怎麼可能滿足於照着圖紙把房子蓋起來就萬事大吉?
建築學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美學。地球時代的建築師或許還要做做受力分析,顧及一下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星際時代就算你想建個浮空島都沒有問題。這種情況下,建築師的自由度和想像空間幾乎是無限的。他們因此也更注重那些無形的東西,比如如何將自己的風格和理念表達出來,並準確地傳達給看到建築的所有人。
所以當他們接觸到一個新的風格和流派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去體會它的風格和理念。對於木建築來說,最淺顯的就是自然美。它不需要粘合劑,不需要釘鉚,不需要任何違反力學原理的高科技手段,僅靠各種精巧的木結構,就能搭建出不同空間和用途的建築,將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地結合起來。這在星際時代的建築師看來是非常不可思議和獨具匠心的。
當然,中國古代建築的奧妙遠遠不止於此,每個細節其實都折射出整個民族的文化和三觀,比如尊卑分明、天人合一、中庸、含蓄……不僅是狹義的建築本身,廣義上包括雕刻、壁畫、園林、傢具等各個方面都隱藏着無數的學問。即便在地球時代,很多人窮其一生僅研究某一個微小的領域,都未必能夠登堂入室。
帝國的建築師這方面就比較佔便宜,因為國家本身也是帝制,對於禮制、尊卑的理解甚至比新中國的人都要深刻。但這也不代表他們能輕易地理解很多古老的文化內涵,比如陰陽、五行、八卦,但這些思想幾乎融入到了所有的建築細節中。
所以,可想而知,建築師們但凡有點時間也都用在了攻讀這些高深著作上,哪有地球時間胡侃呢?若是有些許心得體會還好說,問題是自己都還懵懵懂懂呢,拿什麼來指點別人、說服別人?
至於為什麼大家都忙着研究這個,還不是因為太子殿下急着修園子?按他的理解,全息全景圖都有了,招來皇家工程隊走起不就成了?誰知那些建築師一個個都搖頭說幹不了。
當初沒有圖紙的時候,僅憑喬淑雅的描述,他們花了三年時間才建成了一棟三層的明心居。因為碰到的許多問題都毫無前例可循,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有人還特意詢問喬淑雅為何連釘子都不能用,她煞有介事地回了句“金克木”——那是什麼鬼?
這回太子殿下的要求更高啦,那麼大個園子就給個景觀圖,內部和細部如何完全不造啊。恰逢方舟圖文的專業著作上架,他們就紛紛告罪說要先進修一番再說。喬明宇心說等你們進修完了,老姐早回來了,說不定都要出嫁了,這園子是要建到夫家去嗎?於是大手一揮,還是全世界招標吧!時間就定在半年後,想揚名立萬、出人頭地的,還等什麼?
這個世界上,逼格最高的品牌到底還是帝國皇室,但人家衣食住行都是御制,不假他人,這就叫“為自己代言”。甚至連建築師、樂師、畫師都是自己培養的,而且終身不能為其他人服務。所以太子殿下肯穿其他品牌的衣服,才讓外界如此轟動,浮想聯翩。而這次他竟然肯把圓明園委託給外人來修建,就更加不可思議了。這莫非是皇室刻意展示親民的姿態?或者是帝國開始緩步改良的信號?
就在政治界人士胡思亂想的時候,建築界卻沸騰了。圓明園這麼偉大的工程,如果能參與建設,絕對會青史留名,何況它還是皇家園林。本以為肯定沒外人什麼事,誰知太子殿下如此體察民心,特准公開招標,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建築界盛宴,走過路過不能錯過!
於是乎,不論是帝國的、聯盟的、有名的、沒名的建築師們,甚至建築系的學生們,都開始積極地籌備起來,方舟圖文的建築類書籍一時間洛陽紙貴,也讓譚臻對喬淑雅的先見之明佩服得五體投地——其實只是巧合而已。
不過譚臻也有一個不解之處,這有關建築的書,建築師來買自然是理所當然,你們研究考古、文學、歷史、政治、社會學的來湊熱鬧,是幾個意思?
這當然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不少人發現,這些看似只與建築有關的書籍中,實際上隱藏了很多大家一直在猜測和爭論的重大秘密。
比如梁思成先生的《中國建築史》,封面上就明晃晃地寫着“中國”二字,讓人想忽略都難,這其中會不會和時尚界目前流行的“中國風”或“華夏風”相關?翻翻內容,更是讓人的世界觀碎成渣渣。這哪裏是建築史,分明是文明史,它描繪的看似是建築形式的演變,實則是社會的組織形式、物質條件的演變。它就彷彿是一條沿着時間軸徐徐展開的畫卷,朝代的更替,人心的變遷,都清晰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水土,不同的風貌,更將一片遼闊的大地,填充上無數生動的色彩,讓每一個領略到這番風光的人都發自內心地相信,這個世界真的存在。
這或許就是我們一直在追尋的人類的起源之地——每個人都不禁得出這樣的結論。(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