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巡洋的v史

(轉貼)巡洋的v史

說到巡洋艦(Cruiser),我們必須先提到19世紀初期的海軍艦艇分類。當時海軍艦艇依火炮數量多寡,主要分為6大等級,前二級是所謂的戰線艦(LineofBattleShip),擔任的是海上決戰的主角,又分成第一級的3層甲板,以及第二級的2層甲板,每層甲板均裝備有大量火炮。第三級則稱為巡防艦(Frigate),則是遠洋商船護航與派遣用。第四級護衛艦(Covertte)則更小一點,作業範圍較接近本土。第五級巡邏艦(Sloope),已經接近近海作戰用艦的範疇。而最後一級炮艦(GunVessel),則屬近岸防禦艦,任務性質上可說是今日飛彈快艇的前身。

隨着工業革命的展開,1803年富爾敦在美國首次試航蒸汽動力船隻,船艦動力系統進入了人力與風力之後的第三波革命:機械力。1822年法國推出軍艦用榴彈,火炮對船隻的殺傷力大增,造成軍艦的火力革命。到1858年法國將拿破崙級巡防艦的第12艘進行改造,製造近代史上首艘鐵制軍艦Gl鏎ie號,使得軍艦的防護力也發生革命。此後,海軍的軍艦分級,便因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由於鐵的重量較高,水在線甲板層數較多的戰線艦若加裝鐵甲的話,下面幾層火炮甲板會因重量而沒入水中,重心也會不穩而容易翻船。因此早期的鐵甲艦,多半是由第3到第6級的巡防艦、護衛艦、巡邏艦與炮艦體系中衍生出來。其中炮艦多數可劃歸近岸防禦艦艇(Monitor等)的體系中,而巡防艦、護衛艦與巡邏艦,則通常被稱為CruisingShip,後來巡防艦多數成為戰鬥艦的前身,護衛艦與巡邏艦則衍生成Cruiser,也就是巡洋艦。此處的Cruising,源自拿破崙戰爭時代英文的一個俗稱,當時英國人沿用荷蘭人的習慣,把單艦航行與作戰稱為cruizing,執行這種型態任務的船就稱為Cruizer,後來從cruizing衍生成cruising,Cruizer也就變成了Cruiser,這就是巡洋艦的語源。由此可知,巡洋艦的特色,便是具備單艦遠洋獨力作戰能力的軍艦。

巡洋艦正式成為一個艦級的命名,則是在1870年代。1871年皇家海軍針對蒸汽動力與裝甲艦時代的來臨進行研究,結論是:新型軍艦所需要的大火力、厚裝甲、高速/高航海性能、淺吃水這四個條件,不可能同時達到。因此,重視大火力與厚裝甲的,就成為後來戰鬥艦的前身;強調近海作戰需要淺吃水與大火力/厚裝甲的,就衍生成各型近岸炮艦,包括美國舊海軍的近岸/內河戰鬥艦、或中國海軍的蚊炮船之類花樣;而強調航行性能與適度火力/防禦力,以備海外警備用,可以單艦執行各類作戰任務的艦種,便是巡洋艦。與「戰鬥艦的歷史」一文中的主角戰鬥艦不同,巡洋艦的主要任務型態為執行各種雜務。海戰時,她擔任戰鬥艦隊的斥候,並在必要時進入戰鬥艦隊作為護衛與支持火力﹔遠洋出征時,她成為主要的岸轟艦,並攜帶陸戰隊進行登陸作戰﹔對敵進行封鎖時,她便是遍佈洋麵各處的巡邏者,四處搜尋可能的敵艦行蹤,避免敵艦混過封鎖線﹔平時則為遠洋巡曳的警察,替商船護航及緝捕海盜,以低廉的購置及運作經費補足戰艦數量的不足﹔局勢緊張時,她則擔任海外國力展示的主要道具。與通常僅用在海上決戰的戰鬥艦老太爺相比,巡洋艦的身影則出現在海軍的任何型態任務中,以極其靈活的運用彈性,執行各式各樣的任務。若說戰鬥艦決定製海權,則巡洋艦就是實際執行制海權的工具。就殖民帝國來說,巡洋艦更是他們建立帝國的最主要基礎,由於巡洋艦的活躍,殖民帝國才能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維持其權威,以及進行實際的武力展示。巡洋艦歷史的榮枯,也象徵了殖民帝國歷史的興衰。也由於任務型態的多樣化,因此巡洋艦的形態也相當的多樣化,其間僅有的共通性有二:1.速度上能追趕同時代中多數的商船,以便成功執行海上封鎖的任務。2.具有相當大的泛用性,必要時可執行各種作戰訓練及陸海空作戰的支持任務。這種對航行性能與多任務能力、而非單純戰鬥性能的需求,是巡洋艦(或其它非戰鬥艦的次級軍艦)的最大特色。

一般來說,巡洋艦族譜中的各艘艦隻,大概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最基礎的巡洋艦,僅具追趕與擊沉商船、以及遠洋全天候航行作業能力,便以低廉價格大量生產;第二類則是以高戰鬥性能為主,在全天候遠洋作業能力與足以追趕商船的前提下,盡量加強火力與防禦力,以足以擊潰敵人巡洋艦(=通商破壞艦)、甚至必要時可以與戰鬥艦「對抗」為前提所建造的軍艦,也可說是一種次級戰鬥艦;第三類則介於前二者間,火力及防禦力足以擊潰第一類艦,體形價格則低於第二類艦以便大量生產。一般第一類艦艇排水量約在1500~4000噸間,十九世紀時通常稱為三等巡洋艦。第二類則在3000~7000噸上下,多數屬於二等巡洋艦。第三類則通常在萬噸左右,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屬於一等巡洋艦。綜觀最近這兩個世紀的海軍軍艦發展史,這三種等級的分類,不管名稱的變化,可說一直都存在於各主要海權國家的軍艦發展清單中。對於主力艦(戰鬥艦與航空母艦)以外遠洋戰鬥艦隻的發展史來說,這種分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1870年代的早期巡洋艦

世界上最早可以稱作巡洋艦的船,是法國1861年起造、1868年服役的Decres號。這時法國對這類船隻的看法,只是海外殖民地防衛用艦與通商破壞艦,並不考慮加入戰鬥艦隊作戰,唯一的特殊需求便是12節以上的航速,與一定程度的航海能力—這成為最早一批巡洋艦的定義標準。由於只是次等艦隻,因此這一系列船艦都是木船,並具有帆裝。而最適合這類艦隻的任務,基本上就是通商破壞戰,以及武力展示。下一個進步,是1866年皇家海軍起造、也在1868年服役的無裝甲鋼製巡防艦Inconstant號。利用鋼製結構與長寬比6.7的船身,以及高達7360馬力的引擎,本艦試航時達到16.2節的高速,並具有優良的航海能力。做為船隻動力源的煤炭,則被安排在船身兩側重要部位充當裝甲,有效提升這類鋼骨木皮船的防禦力。除此之外,為了避免海外駐防船隻,在缺少船塢設備處難以維修,本艦在船身下方包覆木片與銅片,以避免海洋寄生生物直接破壞船殼。與通商破壞用艦Decres號相比,Inconstant是足以搭配戰鬥艦作戰的軍艦,後者的排水量約為前者的3.5倍,從此可以看出英法兩國財力與想法上的不同。

而從Inconstant的路線繼續發展,便是皇家海軍第一艘巡洋艦:Shannon。1873年動工、1877年服役的本艦為了提升海戰能力,在船舷加裝厚度最大229+330mm的三明治裝甲(229mm鐵+330mm木材+船身結構,為現代戰車複合裝甲設計概**的來源),船身其它重要部位也裝上鋼板。船速雖因此而降低到12.25節,但戰鬥能力卻獲得大幅提升。但與當時的裝甲艦相比,本艦的火力與防禦力都不足;速度又不太容易驅逐通商破壞艦,結果最適合用途與Decres倒是剛好相同:武力展示。從此後的巡洋艦發展路線大致就分成兩類:一類是走Decres路線的桅杆巡洋艦(MastedCruiser);另一類則是延續Shannon路線的被甲巡洋艦(BeltedCruiser)。這時的巡洋艦外型,基本上都很像蒸汽帆船,且船身結構多數還保留木料的使用。而基於1866年利薩海戰的「撞船勝」教訓,這個時代開始的巡洋艦,逐漸有安裝沖角,以備必要時以衝撞的方式決勝。桅杆巡洋艦是一個通稱,用來形容那些傳統帆裝蒸汽護衛艦(corvette與sloope)的繼承者,許多是沒有裝甲的木船,且相當仰賴帆裝,噸位僅早期數艦超過3000噸。對於充當雜役的船隻,無裝甲與帆裝倒也並無不當之處,畢竟早期的船艦動力裝置出力不足,而風向與潮流狀況良好時,帆船速度可以超過20kt—蒸汽動力軍艦要到19世紀最後十年才能勉強到達這個水平,而且代價不菲。

這類巡洋艦的最後一批出現在20世紀初期,但這時的她們,早已成為排水量僅千噸上下的小型巡邏艦,於一次大戰後快速消失。被甲巡洋艦則是一個俗稱,通常正式分類稱裝甲巡洋艦(ArmouredCruiser),但為避免與後來的裝甲巡洋艦混淆,故用被甲巡洋艦稱呼。因為加上裝甲后船身增胖增重,與早期戰鬥艦類似,航海性能只能說是可以接受,船速也不到15節,還需要仰賴帆裝;厚重的舷側裝甲帶,也常常因為設計時計算錯誤而沒入水中,缺乏實用性,更不用說裝甲帶僅限於艦身部分範圍;部分船艦火炮口徑雖然達到10吋,相當接近戰艦的等級,但安裝方式也不如已經開始使用炮塔的戰艦或沿岸炮艦理想。即使如此,這類船艦在歐洲強權海外駐軍上,依然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戰鬥艦的歷史」中,提及俄羅斯於東亞部署、對英國在遠東海軍構成威脅的大型巡洋艦,基本上就是被甲巡洋艦。事實上,就某些角度來說,被甲巡洋艦是極早期戰鬥艦—當時還叫做巡防艦或鐵甲艦(Ironclad)—的縮小版支系,就是輕小、薄皮、低火力的縮水戰鬥艦—相當類似後來皇家海軍用在海外殖民地的二等戰艦(請參閱「戰鬥艦的歷史」);對二流海軍國如奧匈帝國、土耳其而言,一流海軍強國的被甲巡洋艦,規格與他們的主力艦相同。直到裝甲巡洋艦的時代來臨為止,被甲巡洋艦一直都列於各國第一等巡洋艦的地位。

1881~1907防禦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

防禦巡洋艦

因為被甲巡洋艦的裝甲與火炮安裝方式不好,速度也低,價格又不便宜,除了欺負中國與土耳其等沒落國家外一無是處,因此各船廠在1870年代後半便開始進行新概**的研究。第一個點子便是摒棄傳統的木質船,建造全鋼製艦身。雖然當時各造船廠基本上都缺乏建造全鋼質船身的經驗,而且海外巡邏艦很難回母港維修,外地通常沒有歐洲等級設備的船塢,木船會比鋼船好處理。但全鋼船身在數值上雖然算是無裝甲,結構部分的鋼板厚度至少有inch25.4mm),這就可以防禦當時大量存在於軍艦上、用來阻止敵人登艦肉搏的中小機炮,這是木材無法抵檔。這種以結構材料充當防禦裝甲的設計,也成為後來巡洋艦裝甲設計的標準方式。

最早採用這種設計的軍艦,便是皇家海軍1875年動工的二等巡洋艦Iris。不過不管是鋼製艦身還是煤炭庫防禦,都只能阻擋炮彈穿透艦身;一旦炮彈穿入在內部爆發時,就無藥可救—對於巡洋艦而言,這是很容易發生的事。為了避免炮彈射入后造成重大傷害,甚至一發水線附近的穿入彈造成動力系統全毀、船體進水無法控制的狀況,就有人想到了一個方法:將船身水線深度處的甲板強化成裝甲,並呈新月型上凸,如此便可保護動力系統不受彈片損害;而側舷穿透的炮彈碰上裝甲時,是以很陡的角度撞上裝甲,一如T-34以後戰車正面的斜面,可以有效增強裝甲的有效厚度,進水也能被裝甲區限制在一個小範圍,不致造成沉沒。這個防禦設計不再無謂的要求軍艦不被擊穿,而引進了損害控制的概**,讓受損不至於影響航行與作戰能力,是全然革命性的防禦設計觀**。除此之外,這種設計還可以把重心壓低,解決當時大多數軍艦重心過高,導致惡劣天候航海能力不佳的缺點。

首先採用相關概**的軍艦是1880年皇家海軍計劃的Leander級,但她只在引擎室上方安裝一片薄甲板,被稱為「部分防護巡洋艦」alProtectedCruiser),僅具保護動力部位不被擊毀的能力。而第一個完全採取這種設計的船隻,就是1881年南美洲的智利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製的1艘巡洋艦Esmeralda號,最早的一艘防禦巡洋艦rotectedCruiser)。Esmeralda是當時軍艦外銷的一種範例:基本上軍方比廠商方面的心態要保守,通常不太敢採用一些革新的概**,因此有些廠商就會拿外國作為實驗品,在外銷武器上試用一些新觀**,等到有良好成績再回銷本國,而Esmeralda便是其中最成功的實驗之一。除了上述成功的防禦概**設計以外,本艦尚且採用雙桅杆、廢除帆裝、主炮安裝在艦身中線前後炮塔、以及採用沖角等嶄新設計,使得僅2950噸的本艦在火力與防禦力上均足以匹敵噸位接近兩倍的被甲巡洋艦,不需依賴帆裝速度可高達18.3節—此後巡洋艦的速度定義被刷新到15節以上—與使用的更加便利。Esmeralda的唯一缺憾是航海性能,由於南美洲西岸缺少颱風,一般海象很好,後來日本購得本艦后,對本艦的惡劣天候運用能力頗有微詞,不過這是運用環境上的問題。由於本艦各方面表現良好,法國很快的建造了一艘防護巡洋艦Sfax,並引起其它各國紛紛訂造之風。而Esmeralda與Sfax的設計特色,剛好代表防護巡洋艦的兩個派別:Sfax三桅有帆裝(後來撤除),火炮口徑較小而無主炮塔,採用仔細設計的水下防水隔間,是與Esmeralda的最大不同。帆裝是保守性設計;火炮口徑小則是當時法國海權學派「青年學派」的主張,認為法國不可能在與德國陸軍敵對的同時,在主力艦數量上與英國抗衡,因此主張建造大量魚雷艇對付皇家海軍的主力艦,而大型艦則用在通商破壞戰以破壞英國的經濟基礎,對付商船不需要大口徑火炮,較多桅杆與帆裝也妨礙炮塔的安裝;而仔細設計的防水隔間,便是為了防止敵人使用魚雷。

不過,以Esmeralda為代表的英國式設計,除了可當作通商破壞艦外,還可以用在反制通商破壞艦上,用途較為廣泛,是防護巡洋艦設計上的主流;Sfax的設計概**雖然不錯,但僅在對抗皇家海軍時可以成立,對付其它弱國海軍時,低落的火力反而顯得問題重重—而欺負弱國卻是此時至一次大戰止,法國海軍的主要任務。「青年學派」過度狹窄的視野,即使邏輯正確,卻也嚴重的限制了法國海軍的發展性,並在後代間接的造成法國海軍覆滅。雖然皇家海軍當局政策較為保守,同時進行被甲巡洋艦與防護巡洋艦的建造,但使用結果證明,被甲巡洋艦的航海性能與速度表現不佳,唯一利器裝甲帶上下高度太窄,當海外行動需要替陸戰隊滿載登陸物資(當時巡洋艦常常兼任兩棲戰艦)時,裝甲完全沒入水中而無防禦。因此到1880年代後半,防護巡洋艦可以說取代了被甲巡洋艦的主力地位,成為巡洋艦設計的主流。防護巡洋艦發展上的頂峰,就是皇家海軍1893年計劃的Powerful級防護巡洋艦。本艦是為對抗俄羅斯於1892年下水、排水量達11000噸的被甲巡洋艦Rurik級而生產的11000噸級一等防護巡洋艦。1897年下水服役時,本艦是世界上長度最長的軍艦。雖然沒有水線裝甲,但高達22kt的速度、2門9.2inch炮與12門6inch炮的旺盛火力、與優良的航海性能,都已經是1890年代巡洋艦的標準。即使1890年代裝甲巡洋艦出現並取代防護巡洋艦的地位后,由於較便宜與排水量較低,防護巡洋艦依然佔據了二/三等巡洋艦的位置,並就此衍生出偵察/水雷巡洋艦等高速輕型巡洋艦,直到1904年美國海軍開始建造具水線裝甲設計的輕巡洋艦,水線無裝甲的防護巡洋艦才慢慢退出海軍的歷史舞台。除了設計概**上的進步以外,防護巡洋艦在世界史上還有其更重要的地位:防護巡洋艦宣告軍艦不需再倚賴風力推進,海軍作戰從近岸邁向遠洋,「藍水海軍」從這時開始誕生。而為了維持這些軍艦遠洋作戰需要的加煤站,以及維持加煤站本身的正常運作與安全性,引起了1880年代後半新一波帝國主義擴張勢力範圍的風潮,全世界急速被西歐幾個國家在十年內瓜分完畢;而防護巡洋艦則成為推動海外殖民時,帝國主義者最有力的人力與火力運載工具。

因此,防護巡洋艦建立了帝國,凡在這一波趕上風潮者,如英法美日,日後都成為世界強權,尤其是1883年才創建「新海軍」的美國,與日本特別重要,只有敗給日本的中國例外;而沒有趕上防護巡洋艦興建風潮者,如西荷土,很快的就從世界強權的舞台上消失,淪為二等國家。因為軍事技術與概**上的進步,造成國際權力平衡的重新分配,是防護巡洋艦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近代軍艦發展史上,也只有後來無畏艦(請見「戰鬥艦的故事」)的誕生對世界的衝擊差可比擬。而在防護巡洋艦發展的末期,由於後述裝甲巡洋艦的發展,使得火力與防禦力都較低的防護巡洋艦,發展方向傾向於高速化,將速度提高到25kt,接近同期的驅逐艦。這類巡洋艦因其主要任務型態為艦隊前導偵察,又被稱為偵察巡洋艦,將在後面輕巡洋艦部分詳加敘述。裝甲巡洋艦隨着火炮技術的發展、早期巡洋艦(尤其是被甲巡洋艦)漸至退役期、以及發展足以擊敗敵人巡洋艦的想法,各國對防禦巡洋艦開始感到不足;而RoyalSovereign級戰鬥艦的出現(見「戰鬥艦的歷史」),打破巡洋艦壟斷遠洋作戰能力的地位,這些局勢使得巡洋艦必須進行突破,這造成了裝甲巡洋艦的誕生。最早的裝甲巡洋艦出現在法國,1888年起造的DupuydeLome。與過去從帆船演進而來的被甲巡洋艦不同,這艘裝甲巡洋艦是從防護巡洋艦的設計中,加厚水線部分的結構,形成水線防禦裝甲。基於造船技術的發展,裝甲帶沒入水中的問題大幅減輕,因此裝甲巡洋艦的作戰能力,比起防禦力較弱的防護巡洋艦有明顯的增長。此後,法國海軍優先於其它國家,開始穩定生產裝甲巡洋艦。1890年美國起造的紐約號裝甲巡洋艦,則是第一艘速度超過20kt的巡洋艦。在1889年英國起造的RoyalSovereign級戰鬥艦、與1890年的Barfleur級二等戰艦出現后,由於戰鬥艦的速度已經增長到15~19kt的範疇,此時巡洋艦的速度增加到20kt以上,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性,因此紐約號裝甲巡洋艦的速度,即使不如隨後皇家海軍一等防護巡洋艦Powerful級的22kt,同時也沒有影響到數年內巡洋艦的設計,但還是有他指標性的意義。

不過,1890年代初期法國、意大利、美國、日本、奧匈帝國、中國等等國家的裝甲巡洋艦建造計劃,一時尚未引起風潮,除法國外都僅生產少數幾艘便不再繼續。尤其是世界最大的皇家海軍,由於先前被甲巡洋艦(皇家海軍的分類中,都稱作裝甲巡洋艦)的失敗,對於這種設計相當的不信任,針對這些裝甲巡洋艦所設計的對抗艦,尚且是Powerful級與Diadem級這種(末代)防護巡洋艦;同樣的,其它國家生產了一兩艘裝甲巡洋艦后,還是倒過頭來生產或定造大型防護巡洋艦,甚至連法國也不例外的繼續生產(通商破壞用)一等防護巡洋艦。直到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才改變了這個態勢。

甲午戰爭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中國與日本發生一連串的海戰,最後日本戰勝,從此取代中國的東亞霸權。而這一系列海戰中,雖然中國方面有2艘戰鬥艦,但海戰的骨幹還是巡洋艦群;因此海戰的結果,對後來巡洋艦的發展,有着相當深遠的影響。由於速射炮的發展,甲午海戰中日艦的4inch口徑速射炮,威力上足以擊穿裝甲帶以外的船身結構,平均射速為傳統火炮的6倍,北洋海軍包括定遠級戰鬥艦在內諸艦,都受到速射炮的嚴重打擊,無裝甲帶被打得像蜂窩一般,導致失去戰力。而中國的4門12inch炮、與日本的3門320mm炮,卻沒有發揮威力,僅有的戰果是日艦松島的一發12inch命中彈,造成九十多人死傷,但並沒有擊沈任何一艘船,或讓敵艦失去戰力。這個事實說明了:火炮的命中能力比威力重要,打不中目標的大口徑火炮,不如打得中目標的中口徑火炮(當時小口徑火炮是指防止敵人攀船攻擊的機炮)。這場海戰的戰果讓大口徑火炮支持者大失所望,也使得各國警覺到對中口徑的速射炮防禦設計的必要性,尤其是先前鄙視裝甲巡洋艦的皇家海軍,此時方才警覺到巡洋艦舷側裝甲設計上的重要。除此之外,日本艦隊中速度最快的第一游擊隊,仗着艦速遠過儕輩,進出北洋海軍艦隊陣形如入無人之地,並擊潰北洋海軍右翼后再加入包圍定遠與鎮遠,決定了整場海戰的勝負,也顯示機動性在海戰中的重要性。基於這些實戰教訓,裝甲巡洋艦在戰後開始新一輪的發展。

1895年法國海軍起造的裝甲巡洋艦JeanneD‘Arc(聖女貞德)號,是甲午海戰後各國第一個裝甲巡洋艦計劃,設計中便充分吸收了甲午海戰的教訓。11092噸的排水量是法國巡洋艦前所未有的大噸位,雖然還是以通商破壞戰為主要設計目的,但也已經有考慮到參與艦隊作戰的可能性;最大厚度150mm的裝甲足以抵擋中口徑炮的射擊,同時也沒有被甲巡洋艦裝甲帶沒入水下的問題,加上法國一向重視的艙間設計,使得防禦力以巡洋艦的標準來看相當不錯;而到達21.75kt的速度,也是1890年代後半到1900年代前半的巡洋艦最大速度標準。雖然本艦機械問題不斷,但基本概**設計良好,不但成為法國後來裝甲巡洋艦的藍本,由其設計在5年後還衍生成Republique級戰鬥艦,這種低層級艦升級到高層級艦的現象,在後代還會發生多次,JeanneD‘Arc也成為這時裝甲巡洋艦規格上的一個標準。不過這時法國海軍傳統派、殖民地派與青年學派的政治鬥爭步入高峰,軍艦生產開始混亂。英國的裝甲巡洋艦起步雖然慢,但1897年計劃的裝甲巡洋艦Cressy級,與JeanneD‘Arc卻在1902年同時服役。此後,法國人海軍概**發展上的領先地位就讓出去了,從此法國海軍的勢力也就急速衰退。基本上,裝甲巡洋艦在各國的地位都是一等巡洋艦—雖然不同國家的裝甲巡洋艦差距很大,與防護巡洋艦相較之下,就有比較統一的規格可循。基本上裝甲巡洋艦的規格,

甲午戰前的多數較為輕小,在3500~7000ton間。甲午戰後則分成兩派:大型在9000ton以上,與同時期出現的戰鬥艦噸位相當接近,而以較薄的裝甲與較低的火力,換取較大的馬力(如表一)。這種裝甲巡洋艦,事實上與戰鬥艦都屬於海軍的第一線戰鬥船艦,只是戰鬥艦重火力而裝甲巡洋艦重速度,可說各有所需。當與戰鬥艦遭遇時,大型裝甲巡洋艦以速度對抗戰鬥艦的火力及防禦力,負責糾纏對手;而與其它類型軍艦遭遇時,大型裝甲巡洋艦的裝甲尚足以抵擋口徑不到6inch火炮的攻擊,足以壓倒對手。而另一種基於價格因素,專任反制通商用破壞防護巡洋艦的輕型裝甲巡洋艦,通常就是小一號的大型裝甲巡洋艦。而如美國的St.Louis級,甚至因為比同期裝甲巡洋艦的火力與裝甲都弱,被稱為防護巡洋艦。這種艦隻比較接近二等巡洋艦的地位,可視為防護巡洋艦的裝甲化。這種艦隻雖然不適合參與主力艦的決戰,但作為通商破壞艦,或是擊潰對方通商破壞艦的護航艦,性能基本上也已經足夠。而不管是哪一級的裝甲巡洋艦,偶爾還可以看到有艦首沖角的設計,以備不時之需。

表一1895~1905年間建造主要軍艦概括規格比較

水線裝甲mm主炮口徑mm最大馬力(hp)排水量(ton)

一等戰鬥艦

178~305

280~305

15000~1900011000~17000

二等戰鬥艦

152~280

240~27410000~12500

8000~12500

大型裝甲巡洋艦

152~170(注)

190~254

15500~30000

9000~15200

輕型裝甲巡洋艦

102~152152~191

13000~220006500~11000

註:1905年以後,意大利有水線裝甲200mm的裝甲巡洋艦

誕生裝甲巡洋艦經過十年的發展后,最終誕生的產物如皇家海軍的Minotaur級、美國的Tennessee級、意大利的Pisa級與SanGiorgi級、德國的Scharnhorst級、俄羅斯的Rurik級等,都是強大到足以與二等戰鬥艦比擬的艦隻。意大利甚至在1921年的華盛頓公約后,將這兩級裝備254mm火炮與200mm水線裝甲的裝甲巡洋艦,劃為二等戰艦,補滿公約限定的戰鬥艦數量;而德國的Scharnhorst級裝備8門210mm主炮,雖然並非全安裝在炮塔內,多門同口徑火炮的設計,卻也預示了日後戰鬥巡洋艦的發展方向。只有法國,堅持巡洋艦為遠洋通商破壞艦,火力與他國相較顯得低落,但航海性能通常的評價都相當高—與這時期法國戰鬥艦相反。但是裝甲巡洋艦這種火力與防禦力都不上不下的艦隻,價格高昂導致很難大量生產,防禦力與火力較弱又讓人懷疑她在海戰中的效能,在海戰中他能有怎樣的表現呢?這時日俄戰爭的爆發,剛好讓裝甲巡洋艦有實戰機會,驗證其設計理**。

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的重點雖然是在陸上的滿州,但由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陸上補給交通不易,制海權的爭奪便象徵了雙方補給上的成敗。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場發生在遠東的戰爭,雖然規模頗大,卻是一場有限戰爭,以海蔘威、旅順等海陸要塞兼要港的爭奪為終點;一旦艦隊覆滅,俄羅斯便無法在遠東地區支撐其軍力。但對日本來說,他們是傾全國之力進行這場戰爭,縱使目標是有限的,努力卻接近無限戰爭。因此,在戰爭一開始,雖然俄羅斯是遠大於日本的世界大國,對戰爭的努力卻使得戰略的天秤已經倒向日本。果然,雖然旅順陷落後俄羅斯陸上還能作戰,日本卻已後繼無力,但日俄戰爭最後還是以日本獲勝告終。

在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時,俄羅斯遠東艦隊的實力與日本的聯合艦隊大致相當,但日本的地理位置使得分散在海蔘威與旅順港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難以集結,更重要的是日本偷襲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主力基地旅順,使得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損失2艘戰鬥艦與1艘巡洋艦。從此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作戰態度便趨於消極,希望俄羅斯歐洲部分艦隊來援,以兩倍的實力壓倒聯合艦隊。而日本登陸作戰的失敗,使得接下來在旅順附近的戰事,在陸上與海上便陷入膠着狀態。但海蔘威的俄羅斯巡洋艦隊則於此時開始活躍,進行通商破壞戰。聯

合艦隊主力此時集中在旅順港外,缺乏足夠的船艦捕捉俄羅斯的巡洋艦隊,只能勉強以舊型艦與海防艦拼湊成第三游擊艦隊。第三游擊艦隊雖然在火力上尚有可觀處,速度與航海性能卻不行,連敵艦的影子都抓不到,因此日本海上運輸蒙受慘重損失,連運兵船都遭到擊沈,並曾在東京灣附近出沒。雖然俄羅斯的這幾艘巡洋艦都是較老的被甲巡洋艦,速度不快且火力不強,但日本海軍還是被通商破壞戰搞得焦頭爛額。但在1904年8月10日,旅順港的俄軍為了突圍,要求海蔘威的巡洋艦隊協助。旅順港這次突圍失敗,不但斷送了太平洋艦隊的希望,更把這幾艘活躍的巡洋艦,送到日本人手中。8月14日上午,俄軍3艘巡洋艦被日本4艘裝甲巡洋艦與2艘防護巡洋艦抓到,展開了一場「蔚山濱海戰」。俄方的3艘巡洋艦基本上屬於被甲巡洋艦過渡到裝甲巡洋艦時代的產物,雖然噸位與裝甲都比日軍強,但速度較慢且火力設計不當;加上俄軍缺乏交戰意志、數量較少、速度慢也逃不過日軍的追擊,最後俄軍以失敗告終,沉沒2艘。此役后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便不再活動,日本完全掌握了日本周邊的制海權。而在決定性的對馬海戰戰場上,巡洋艦更發揮了積極的功效。日本的

防護巡洋艦隊在交戰前便已發現波羅的海艦隊,並一直保持接觸與回報,讓本隊得以據此擬定戰術;相較於未派巡洋艦擔任前導搜索的波羅的海艦隊,聯合艦隊在交戰之初,便佔了情報優勢。

交戰過程中,第二戰隊的裝甲巡洋艦與第一戰隊的戰鬥艦之間維持良好的隊形組合,其射速較高的8inch炮也構成日方良好的輔助火力。而日本基於甲午戰爭的經驗,炮彈內裝有較多量的火藥,雖然比較不利於穿甲,但命中后造成的火災,卻使得俄羅斯軍艦逐次失去戰鬥力。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次海戰雙方第一次開火距離,都在9000m以上,超過平時訓練的程度,這使得戰鬥艦與巡洋艦上的次等口徑火炮射程開始略顯不足,其它口徑更小的速射炮,則根本無用武之地。這點造成了後來無畏級戰鬥艦與戰鬥巡洋艦的誕生。

而俄軍在戰敗以後,卻也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那就是若干輕型的偵察巡洋艦,以高速逃脫聯合艦隊的追捕。雖然俄軍並沒有善用偵察巡洋艦,導致他們只能逃跑,但高速度的戰術價值卻也相當顯明,這對後來軍艦的發展朝向高速化,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1908~1921戰鬥巡洋艦與輕巡洋艦

戰鬥巡洋艦

在「戰鬥艦的歷史」中,筆者曾經提過這個艦種,當時提及這個艦種源自裝甲巡洋艦。由於戰鬥艦隊必須有負責偵察的耳目供戰鬥艦驅使,經過日俄戰爭的教訓,搭配戰鬥艦隊活動的裝甲巡洋艦這個概**,其設計方針被認為是正確的,可是炮戰距離的拉長,使得小口徑炮的射程顯得不足,應該加強巡洋艦的火力,才足以搭配戰鬥艦作戰。因此,戰後日本建造的筑波級與鞍馬級裝甲巡洋艦,便將日本裝甲巡洋艦傳統2個2連裝8inch的主炮塔,換成與戰艦相同的12inch主炮,以適應海戰距離拉長的火力需求。

但是,皇家海軍卻有一個看得更遠的先知,那就是JohnFisher。在推動主要火炮同口徑的無畏級(Dreadnought)戰鬥艦發展的同時,他也主張將裝甲巡洋艦依照同樣的原則升級,讓裝甲巡洋艦擁有大量與戰鬥艦同口徑的主炮,速度則維持比戰鬥艦高3~5kt,足以伴隨戰鬥艦隊作戰,不因多種不同口徑主炮的彈道彈着不同,妨礙射擊觀測與修正;並保持優越的機動性,與戰鬥艦強悍的防禦力互補,充當戰鬥艦的耳目。這個概**,就是後來被稱為戰鬥巡洋艦的艦種。

這種改變說來容易,事實上在動力系統上卻存在着相當大的技術問題。無畏級戰鬥艦的速度已經提升到與裝甲巡洋艦相近的21kt,戰巡的速度勢必要增加到25kt等級—當時只有偵察巡洋艦與驅逐艦達到的高速。而戰鬥巡洋艦的火力需求,即使裝甲厚度只能抵擋通商破壞艦6inch以下口徑火炮的攻擊,還是讓其排水量與戰鬥艦相當。因此戰鬥巡洋艦必須以體積較大的動力系統,以獲得大約為戰鬥艦兩倍的出力,付出的代價除了裝甲以外,還有數量比較少的炮塔。不過,在Fisher的構想中,戰鬥巡洋艦是始自裝甲巡洋艦,其主要任務還是護航與通商破壞,在戰鬥艦隊中的任務只是前導偵察、觀測、以及火力支持,並非戰鬥主力,因此設計的重點,應該擺在護航/反通商破壞任務上。從這個角度來說,與傳統裝甲巡洋艦相當的防禦力,事實上並不是戰鬥巡洋艦設計上的問題,因為她的防禦力,在對抗三等巡洋艦或驅逐艦的攻擊上,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即使碰上的是敵方的裝甲巡洋艦,戰鬥巡洋艦優越的火力與機動性,也足以在敵艦火炮有效射程外幹掉敵艦。至於常被質疑的對付同等艦種時,低防禦力可能造成的問題。通商破壞戰並非海上決戰,巡洋艦基本上就是艦隊的指揮者,數量大概就一艘兩艘,不需要擔心大量大型敵艦欺近攻擊的可能性,自然不需要考慮到同類型軍艦編組排戰鬥隊形耗費的時間,會剝奪戰鬥巡洋艦賴以維生的機動性。至於在戰鬥艦隊中,戰鬥巡洋艦應該是先遣偵察部隊,負責遠距離監視敵艦隊即可,戰鬥艦隊對決時再躲在戰鬥艦后,輔助戰鬥艦的作戰,並在戰鬥結果揭曉后追擊逃亡的剩餘敵艦。在這種構想下,偵察部隊的機動性設計自然要比防禦力設計優先。至於日後指揮官因為戰鬥巡洋艦的火力足以匹敵戰鬥艦,便把戰鬥巡洋艦投入戰鬥艦式的會戰中,而忘記了其偵察的本務,這就不是Fisher能預料的了。

英國的第一艘戰巡Invinsible推出后,由於各國海軍已經先受到Dreadnought的衝擊,紛紛起而仿造(此處請參考「戰鬥艦的故事」),還能有財力推動巡洋艦生產的國家不多;而且無畏級戰鬥艦已經有先前巡洋艦等級的速度,這使得缺乏遠見的各國海軍首腦降低其對巡洋艦的需求,因此裝甲巡洋艦的生產到此幾乎告終,但卻也沒引起戰巡的生產風潮;加上沒幾年後一次世界大戰便即爆發,好幾個國家都是在戰前才剛讓無畏級戰艦服役,根本沒有發展戰巡的機會。除了英國以外,只有德國與日本曾有戰巡服役,其它如美法等國,計劃中的戰巡都沒能誕生。

不過其它國家的戰巡,與皇家海軍的戰巡便有顯著不同。以有進入實際生產服役階段的另一個戰巡大國德國來說,德國稱為「大巡洋艦」的戰鬥巡洋艦,與德國過去的裝甲巡洋艦差距相當大,反倒像是皇家海軍曾經出現過的二等戰艦:火炮口徑比戰艦小一截,裝甲比戰艦薄一點,速度比戰艦快幾節。與皇家海軍的戰巡比,大巡洋艦的煤炭攜帶能力就比較差,居住性也不好,干舷高度通常比英國戰巡低了一個甲板,不是很適合遠洋與惡劣天候下的作戰。由於德國海軍在地理上被皇家海軍所封鎖,德國海軍的艦隻,勢必都要與皇家海軍作戰後,才能衝出重圍,因此德國海軍的軍艦設計,都是考慮能勝過皇家海軍同等級的艦隻而設計,並不像Fisher領導下的皇家海軍,有一套對艦隊各類艦隻運作的獨立構想。因此德國的戰巡,以作戰能力而言,可以說超過皇家海軍的戰巡;但在艦隊中的地位,卻有點奇怪:火炮比戰艦小而不適合擔任艦隊的火力支持,通商破壞戰最需要的遠洋航行能力又比較弱。不過一次大戰時,由於戰鬥艦被當成最後王牌而不常出動,戰巡被各國當成真正的主力艦運用時,德國的設計方針就顯得比較實用。

當德國的第一艘戰巡VonDerTann於1911年完工下水后,皇家海軍也開始新世代超無畏級戰鬥艦與戰巡的計劃(關於超無畏級戰鬥艦,請參考「戰鬥艦的歷史」)。在知道德國海軍戰巡的設計方針后,英國也開始強化戰巡的防禦力,這就是Lion級戰鬥巡洋艦。Lion級戰巡的防禦力與德國最早的戰巡差距已不甚大,且已經足以與皇家海軍的前無畏戰鬥艦群抗衡,英國人大概是相信,有前無畏級戰鬥艦的防禦力,在多數狀況下,便足以抵抗戰鬥艦的火炮了。更何況Lion級戰巡與Orion級戰鬥艦都屬於超無畏級艦,以壓倒性的13.5inch炮遠距離轟擊敵艦,敵戰鬥艦在這個距離開炮,要擊毀Lion級有些困難。除此之外,Lion級並將巡洋艦25kt的速度,再向上提升到27~28kt的水平,這個速度超過了偵察巡洋艦,造成輕巡洋艦設計的誕生。因此,從Lion級開始,戰巡設計進入了第二個世代。Lion級的設計後來衍生出日本的金鋼級,以及英國的Tiger級戰巡。

面對英國的第二世代戰巡,德國戰巡設計也仿效英國的理**,將火炮從11inch提升到12inch,速度加快到26kt的水平,裝甲也再度加厚。此時,德國戰巡的火力終於與同期德國戰鬥艦相當,不過這不表示德國接受了英國對戰巡火力的概**,只是對英國超無畏級戰巡火力增強的反應而已。隨後由於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戰巡的發展到此終止,後來生產的35cm炮與38cm炮戰巡均未服役。英國的戰巡設計卻未就此終止,但在某個角度上卻也已經結束了。超無畏艦誕生后,接下來就是15inch火炮的高速戰艦QueenElizabeth

高速戰艦的誕生,戰艦與戰巡至此被融為一體。皇家海軍其它人士也對Fisher對戰巡的主張感到疑慮,對於高度低防禦力的戰巡不再支持,因此戰巡的計劃便從皇家海軍的戰艦建造計劃中被剔除,直到一次大戰的爆發。

德國東洋艦隊的軌跡

一次大戰一爆發,德國由於將海軍主力全置於本國以對抗皇家海軍,其海外殖民地艦隊實力相當低落,僅足以保障德國海外殖民地的權益。當時防衛德國在青島與太平洋上殖民地的東洋艦隊,不過2艘裝甲巡洋艦與4艘3等巡洋艦水平的輕型防護巡洋艦,無力對抗英法日俄等國的艦隊。但接到開戰消息時,德國東洋艦隊正在海外演習,指揮官GrafvonSpee當機立斷,先往印度洋方向擊沈幾艘船以混淆視聽,然後橫渡太平洋往南美航行,希望繞道進入南大西洋北返德國。而南大西洋方面並非英國主要海外殖民地的聯絡線,皇家海軍在此區巡曳的艦隊兵力較為薄弱,只有2艘裝甲巡洋艦為主的小艦隊,兵力還必須分散以搜索敵艦蹤跡。縱使皇家海軍隨後送了1艘前無畏級戰鬥艦戰鬥艦Canopus,但戰鬥艦速度慢而難以搭配巡洋艦行動,效益不高。

1914年11月1日下午4時20分,德國東洋艦隊與皇家海軍在智利的Coronel海岸發生遭遇戰。皇家海軍方面擔心德國艦隊跑掉,因此不等艦隊集中,便急於挑戰東洋艦隊。但當時環境實不利於皇家海軍:皇家海軍是以僅有的2艘裝甲巡洋艦與1艘防護巡洋艦,對抗東洋艦隊的2艘裝甲巡洋艦與3艘防護巡洋艦;時間在日落前夕,位在西方的皇家海軍艦隊不易找尋德國艦隊的位置;海象惡劣,皇家海軍裝甲巡洋艦的火炮位置安裝過低,多數不便使用;在火力方面,皇家海軍僅有的2門9.2inch(234mm)炮,無法對抗德國的16門210mm炮,小口徑火炮則多數受天候影響難以使用。開戰不久,皇家海軍便遭殲滅,這是皇家海軍百餘年來第一次於海戰中失利,對英國上下震撼頗大。

皇家海軍的反應頗快,馬上派遣3艘戰巡,分別趕赴南大西洋與太平洋攔截。而德國東洋艦隊在上次勝利后,成功進入南大西洋。12月8日,正當2艘戰巡Invinsible、Inflexible,與5艘其它各類巡洋艦在福克蘭島上休息補給時,東洋艦隊正逼近福島,準備上岸搶掠補給物資,雙方再度發生遭遇戰。東洋艦隊這次可說是氣數已盡,雖然英國只有2艘戰巡來得及啟動鍋爐追逐東洋艦隊(當時船艦的鍋爐一旦熄火,需要數小時才能重新出發),但2艘戰巡的16門12inch主炮的射程與威力,都遠非數量相同的210mm炮可比;當天天氣晴朗,使得戰巡可以輕鬆發揮其火力與機動性的優勢,經常保持在裝甲巡洋艦的火炮射程之外,進行單方面炮擊。雖然GrafvonSpee立即下令裝甲巡洋艦自殺攻擊,其它各艦分散逃命,但速度居劣勢的舊式巡洋艦不只是難以逼近戰巡,連逃脫也很難辦到,5艦最後只有1艘成功逃亡,這還是拜英艦隻有2艘,難以多次追擊不同方向逃亡敵艦之賜。這次海戰正是典型的反通商破壞戰,而戰巡也正是對付其設計時想定的敵人巡洋艦,在交戰雙方數量不大之下,艦艇本身的戰術性能便足以決定會戰的勝負。而沒有作戰陣形的牽絆,戰巡便得以充分發揮其速度與運動性的優勢,以彌補防禦力上的不足。這場海戰的結果,正是戰巡設計理**的最好證明。而戰巡的防禦設計也被證明為適於擔當其巡洋艦作戰的任務:雖然德國裝甲巡洋艦在自殺攻擊中,擊中2艘戰巡共20發炮彈,可是對戰巡沒有多少影響,還是慘遭大口徑火炮的屠宰;但這造成對戰巡防禦能力的過大估計,在日後造成嚴重的損失。

除福克蘭島海戰外,如Heligoland灣之戰,最後到達戰場的戰巡掃蕩德國海軍巡洋艦,雖說是以大欺小,但也證明了戰巡在這類作戰上的價值。因此,如美國、法國、俄羅斯等,至此也開始進行戰巡的研究案。至於英國本身,Fisher視此海戰為其理**的最佳證明,重行推動輕防禦高速度戰巡的生產,甚至是波羅的海登陸戰的超高火力戰巡。因此裝備15inch炮的戰巡Renown級,速度高達30kt,寫下巡洋艦速度的新定義,也是戰巡的最終速度定義,防禦力卻回歸原始戰巡的水平;Courageous級與Furious戰巡,為了在水淺且狹窄的波羅的海運作,水線裝甲更只有輕巡的76mm,速度倒是超過31kt,火力更分別為強

大的15inch連裝炮塔2座,及18inch單裝炮塔2座。不過在隨後的DoggerBank之戰與Jutland海戰中(關於這兩場海戰的經過,請參閱「戰鬥艦的歷史」),英國戰巡大規模使用,以及雙方的積極求戰,使得戰巡的機動力受到隊形限制,這時英國戰巡防禦力上不足以對抗戰艦的弱點,便呈露在眾人眼前。尤其Jutland海戰中,英國的Beatty與德國的Hipper兩人着重於自己的艦隊對戰,某些角度是拖延了本隊的交戰時機,最後海戰沒有結果。不過Jutland海戰中有一個值得注意之點,那就是艦載機在偵察上的運用,這個運用顯示巡洋艦作為艦隊偵察前哨的任務告一段落,此後的艦隊耳目,就從巡洋艦改為飛機。

而基於Jutland海戰的教訓所登場的,就是第三代、也是最後一代戰巡,Hood號。從技術層面來看,Hood號事實上是一艘戰鬥艦,只不過動力系統特別大,因此速度達到戰艦史無前例的32kt。而從運用層面來說,這艘戰巡也是基於DoggerBank之戰與Jutland海戰,只有戰巡與高速戰艦能趕到現場作戰的實況,因此特意強化其速度,將原本的高速戰艦研發案,修改成戰巡研發案而已。從裝甲巡洋艦以來的一等巡洋艦發展軌跡,至此可以說走到了終點。

而除了英德以外,一次大戰僅有的戰巡運用國,就是土耳其。德國地中海艦隊被逼入土耳其後,為了將當時與英國關係惡劣的土耳其引入同盟國陣容,以及避免軍艦在中立國港口不得停留48小時以上的規定,德國便將逃入的Goeben號送給土耳其,改名為YavuzSultanSelim。但因為土耳其海軍無力操作該艦,因此德國船員繼續留任,結果德國船員便利用此艦在黑海進行通商破壞戰,迫使土耳其加入同盟國陣容。而在整個一次大戰中,Goeben號為了保持其活動力,一直都以巡洋艦的方式在黑海區作戰,嚴重干擾協約國與俄羅斯的海運,但又從不進行海戰,碰上戰鬥艦便逃避。某些角度來說,本艦是史上最強大也最成功的通商破壞艦。

輕巡洋艦

現在讓我們回到一次大戰爆發前,另一條巡洋艦發展的路線來看。當裝甲巡洋艦出現后,防護巡洋艦的防禦力不足,使得這個艦種轉向輕量化與高機動力方向發展,填補桅杆巡洋艦的三等巡洋艦發展領域。除了可以當成通商破壞艦使用以外,在艦隊中,這種船現在成為艦隊外圍的先導偵察角色,速度上足以逃脫敵人戰鬥艦與巡洋艦的攻擊,火力則足以擊敗速度相當的驅逐艦,並有優良的惡劣天候航行能力,可以充分勝任艦隊耳目的工作,因此被稱為「偵察巡洋艦」。而義大利的類似船艦則負責在敵國港口附近鋪設水雷,因此又有一個分級為

「水雷巡洋艦」。

但在戰巡出現后,25kt左右的偵察巡洋艦不再具有速度優勢,此時僅具防護巡洋艦等級的防禦力,與缺乏通商破壞戰/反通商破壞戰的能力,就成為眾人對偵察巡洋艦詬病的焦點。同時,隨着魚雷性能的快速提升,驅逐艦(Destroyer)的威力也逐漸增高,船型逐漸增大,開始有外海作業的能力,加上她們近30kt的優越速度,以打帶跑戰術獨立編組攻擊時,對戰鬥艦隊也構成重大的威脅。可是,這時的驅逐艦作業上卻欠缺編組攻擊必要的協調與指揮機構,有優良指揮通信機構的船艦速度追不上她們,相當難以獨立編組作戰。從此中便產生了高速大型船艦的需求。

在Fisher的構想中,驅逐艦隊的指揮作戰,便是發展一種大型驅逐艦,來帶領其它驅逐艦。這種大型驅逐艦被稱為領導驅逐艦(DestroyerLeader),排水量上則到達過去三等巡洋艦的等級—這是驅逐艦升級為遠洋作戰艦的開始。而原本被鐵甲艦擠到這個位置的巡防艦這個艦種分級,在這個時代中死亡,並在二十世紀中後葉構成若干困擾。不過領導驅逐艦由於隨後輕巡洋艦的大規模發展,因此其發展隨後暫時停止,直到輕巡洋艦的等級上升為止。

而偵察巡洋艦則朝向裝甲巡洋艦的水線裝甲設計演進,以增強其對中小口徑火炮的承受能力—這是為了因應無畏級戰艦、與其它各型軍艦反小型船艦的輔助炮,而制訂的一個大略的標準。這種具有輕度水線裝甲的巡洋艦,加上6inch等級的火炮后,現在開始被稱為輕巡洋艦(LightCruiser),排水量上大約是佔據二等巡洋艦中較低的位置。事實上,以當時的技術而言,輕巡洋艦多門4~6inch炮的火力可以壓倒驅逐艦,防禦力也似乎是正好針對驅逐艦的火炮而設計,比起領導驅逐艦來說,輕巡洋艦更適合做為驅逐艦隊的指揮,以殲滅敵人驅逐艦/魚雷艇隊,以及帶領驅逐艦突襲敵人的戰鬥艦隊。只是輕巡洋艦的速度還是不夠快,不足以帶領驅逐艦,很容易被戰巡追上並殲滅,只有火力可以用在通商破壞戰/反通商破壞戰上,用途還是不足。結果,就是新的輕巡洋艦誕生的開始。首先是意大利的偵察巡洋艦Quarto,本級艦的裝甲設計還是防護巡洋艦的方式,但高達28kt的速度,卻預視了未來輕巡洋艦的發展標準。而其左右並列式的主炮設計,與德國輕巡洋艦的設計相同,重視同時攻擊從四周蜂擁而上的敵驅逐艦/魚雷艇群,因此主炮數量多但口徑不大,Quarto級不過是6們單裝120mm炮而已。

接着的是德國海軍的Karlsruhe級輕巡,速度也有27kt,測試時甚至曾達到29.3kt的水平。12門105mm單裝主炮成對裝配在艦首到艦尾間,在對付驅逐艦時可說擁有相當可怕的火力,但對付更大一點的軍艦時,問題就很多了。輕巡洋艦發展上最重要的突破還是在皇家海軍。由於德國海軍的擴建,皇家海軍也進行了海軍的擴張。面對德國大量輕型巡洋艦的建造,皇家海軍從1909年開始重新建造大量輕型巡洋艦以抗衡,並在建造中逐步修改其規範。從Chatham級開始,艦身各部裝甲完全成為船艦結構的一部份,使得減輕船重與增強防禦力得以兼顧。而在1911年設立的巡洋艦委員會建議下,近代巡洋艦的始祖終於誕生,這就是1914年8月一次大戰剛開戰時完工的Arethusa級輕巡洋艦。與德國排水量達到六千噸級的輕巡相較,Arethusa不過3750噸,不統一的6inch炮與4inch炮也構成射控上的困難。但本艦在計劃初期便希望將速度一舉提升到30kt,艦身裝甲成為艦體構造一部份而得以減輕船重,航海性也算不錯。即使設計途中噸位從3000ton加大到3750ton,導致船速降至28kt,但依然足以帶領驅逐艦隊作戰,火力、防護力與續行力針對德國輕巡的規格而設計,也足以執行通商破壞戰或基礎的反通商破壞戰。在戰鬥艦隊中,本艦適合作為哨戒艦與護航驅逐艦隊的作戰指揮;在護航船團,則是最適當的主要戰力;進行通商破壞戰時,本艦也有充足的能力。加上船小且輕,足以大量生產,因此成為海軍的中堅,也替巡洋艦下了一個定義:海軍中的萬能軍艦,海權的真正實踐者。因此,本艦成為後來巡洋艦的典範,被尊為近代巡洋艦之始祖。

而就在Arethusa剛服役不久,她便面臨了她的第一次實戰,也是對輕巡發展有一定影響力的一場小規模海上衝突:Heligoland海戰。Heligoland灣海戰一次大戰爆發不到一個月,皇家海軍便執行一次膽大的對德國海域入侵行動,以2艘輕巡洋艦與驅逐艦,侵入德國小型海軍單位常活動的Heligoland海域。由於天候保佑,這次皇家海軍的入侵相當混亂卻也相當成功,不過德國海軍的反應也很快,馬上送了6艘輕巡追擊。在連續的作戰中,服役不久的旗艦Arethusa雖然仗着較德方優秀的火力、防禦力與速度連續逃過厄運,但最後還是依賴皇家海軍已經準備好的後援—3艘戰巡,以其極度優越的各項性能,輕易的殲滅了德國海軍追擊的輕巡,皇家海軍光榮凱旋。

這場海戰很大的鼓舞了英國的士氣,但卻也凸顯皇家海軍指揮上的問題:各艦隊協調性不佳,若非運氣好,皇家海軍將可能損失慘重。而德國海軍輕巡雖然噸位較大,火力卻只有105mm主炮,不如皇家海軍輕巡的6inch炮,只能擊傷卻難以重創Arethusa,反倒被Arethusa強大的6inch炮穿透裝甲,也使得皇家海軍得以逃過厄運,因此戰後德國海軍將輕巡上的火炮大幅換裝成150mm炮,使得德國的輕巡從單純的驅逐艦屠宰者,升級為巡洋艦等級的軍艦。這場海戰過後,英國由於反潛護航作業上的需要,德國由於戰爭期間輕型船艦在各戰場的損失慘重,都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小型軍艦建造,其中也包括了輕巡洋艦,尤以英國最為積極。1915~1916年間,美日荷西等國在觀察歐洲戰局、重新審視海軍艦艇的需求后,紛紛跟進生產這一類軍艦,輕巡洋艦很快的成為海軍一個新的主要艦種。一般而言,各國的輕巡洋艦設計均源自英國,使用石油作為主要燃料;但自力發展的德國,因為缺乏與外國的戰術技術交流與石油來源,還是使

用煤炭做為燃料,因此排水量通常比火力/防禦力相近的他國輕巡大上一截,對輕巡設計影響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日本生產的一系列輕巡,設計排水量都是5500ton,規格的整齊畫一算是各國之最,顯示日本當時已經有很明確的海軍建軍思想。

從一次大戰的爆發到華盛頓公約期間,輕巡洋艦的噸位從初期英國的近4000ton,逐步升高到Cavendish/Hawkins級的近萬噸;速度也從27kt提高到35kt;主炮雖然多數尚為140~155mm炮,但口徑逐步統一,炮塔設計也從單管開放式炮塔變成多管閉鎖式裝甲炮塔,以提升防禦力,魚雷與水雷也日漸重要。除了德國以外,艦首與艦尾的並列主炮設計都被連裝炮塔取代,犧牲多目標攻擊能力而提升可使用空間。這之中又分成英日兩國重視大量生產、排水量約4000~5500ton間的巡洋艦(日本後來分類為二等巡洋艦);以及排水量較大、防護較齊全、火力通常也較大的7000~10000ton級巡洋艦(日本分類為一等巡洋艦)。而由於飛機在一次大戰海戰的偵察運用上頗有實績,這個時代末期美國的Omaha級巡洋艦,裝上2具飛機彈射器。而英國的Cavendish/Hawkins級,與日本的古鷹級,則是這些輕巡洋艦中,一個較特異的存在。為了在性能上壓倒通商破壞艦,與擔任通商破壞任務的(德國)輕巡,Cavendish級將火炮加大到7.5inch(19cm);防禦設計引用戰鬥艦上的傾斜水線裝甲,以及Bulge;航程也延伸到10000nm,噸位因此增加到接近10000ton。Cavendish因為改造為航艦,故本級也稱為Hawkins級。由於排水量與火力的增加,這些足以擊潰敵方輕巡洋艦的巡洋艦,成為所謂的「重巡洋艦」—此時並非正式稱謂。Hawkins級的規格,在華盛頓公約時成為公約對巡洋艦排水量定位的基準,對後世造艦史產生重大的影響。而日本的古鷹級,則是為了凌駕美國的Omaha,加上見到英國Hawkins級的設計而仿效,以減縮副武裝為代價安裝20cm主炮,並將排水量降至7100ton。雖然設計上較弱的副武裝,較不利於對付小型船艦,但在巡洋艦對戰中卻頗為有利。

法國在一次大戰爆發前便開始進行輕巡的生產計劃,但因大戰的爆發而告停,直到戰後華盛頓公約前一刻計劃才復活。BuguayTrouin級設計重視速度與火力,但裝甲厚度僅20mm,事實上已經稱不上是裝甲,只不過是船殼的正常厚度。這種設計基本上是地中海區巡洋艦的特徵,同時也預示了日後歐洲系巡洋艦的一些特色。在這個時代中的巡洋艦大國,基本上是英、德、日三國,戰巡與輕巡一應俱全之外,建造數量也遠遠凌駕於其它國家。其中尤以帶領風潮的英國最為重要,後來條約時期巡洋艦的建設要則與基本規範,都是英國一手建立;高達53艘的輕巡生產量,比德國的14艘與日本的23艘合計還多,也是唯一的戰巡發展國。而一次大戰爆發時,皇家海軍總共138艘的各式新舊巡洋艦(不包含戰巡),保障了大英帝國在

全球海域的控制力,讓德國海軍只有潛艦可以安然活動。

1922~1936條約時代的巡洋艦—重巡洋艦與輕巡洋艦

華盛頓公約

為了解決一次大戰留下的國際問題,與限制各**備競賽的華盛頓公約,於1921年末召開。各國在公約中將焦點集中於戰鬥艦及航空母艦數量限制,對於其它艦種的數量限制卻未做出決議,僅訂定了各級軍艦的分類標準,作為進一步限武談判的標準。

在公約中規定,基本排水量10000ton以下、1850ton以上的船屬於巡洋艦,火炮口徑以8inch(203mm)為上限,這些規格是以Cavendish/Hawkins級為基礎標準而訂定。A級巡洋艦為主炮口徑6.1~8inch(155~203mm)之間的輕巡洋艦,主炮口徑6.1inch(155mm)以下為B級巡洋艦。至於裝甲巡洋艦與戰鬥巡洋艦,只要還沒退役,就算是戰鬥艦等級的軍艦,列入英美日法義五大國限武條約中,戰鬥艦數量限制計算。附帶一提的是,傳統1500ton左右的三等巡洋艦,劃歸領導驅逐艦,基本排水量限制在1350ton~1850ton之間,數量必須在各國驅逐艦總數30%以下。而公約雖然限制各國航艦噸位數,但並不計算排水量在10000ton以下的航艦的噸位,等於給航艦生產留了一個餘地。

因此,十九世紀以來一等到三等巡洋艦的位置,現在分別歸於重巡、輕巡、以及領導驅逐艦。由於華盛頓公約並未限制各國巡洋艦的總數,此時各國便開始進行重巡的生產競賽。基本上,英國由於有龐大的海外領土需要防衛,估計最少需要70艘巡洋艦,因此生產的巡洋艦通常噸位比較小,火力也因此較弱,但主炮通常都設計成反艦/對空雙用炮。法國傾向於犧牲裝甲強度換取火力與速度,不過由於早期巡洋艦等於沒有裝甲的設計太過極端,因此裝甲慢慢加厚,速度也慢慢減低;練習生專用巡洋艦則是此時法國特有產品,性能低一截以換取人員裝載空間。意大利則是在防禦力與速度雙方面搖擺,或是速度最高、或是防禦力最強。上述的歐洲系列重巡,基本上航海性能都還不錯,但火力與防禦力便顯得較差,而且機關室為節省重量多半沒有採取分離式設計,假如受損全艦動力通常是馬上喪失。這在過去的巡洋艦設計是絕對不能被允許的,但在噸位限制嚴苛的公約時代,這種離譜的狀況還是發生了。至於太平洋方面的重巡洋艦設計,美國巡洋艦火力與防禦力都強,速度也不差,但艦體結構不良、重心太高,惡劣天候運作能力相當差。日本巡洋艦在火力、防禦力、速度上都是各國之上選,可是噸位卻超重,與美國同樣不太適合惡劣天候操作。兩國的巡洋艦設計也不重視成員居住的舒適性,在遠洋航海作業時,船員們的忍耐力實應與以高度讚賞。

除此之外,由於華盛頓公約並不限制10000ton以下航艦的生產,因此美日便進行這些被稱為「航空巡洋艦」的航艦生產研究。這類航空巡洋艦,包括航空母艦式的平甲板航艦,與水上飛機支持用的水上機母艦。但是1920年代飛機的性能進展神速的同時,飛機起降條件的限制也很快的嚴苛化,10000ton的船從可以擁有充足的跑道長度,退化成只能勉強提供飛機起飛;而且當時海軍人士對航艦也還沒有完全信任,因此航艦上也必須安裝5inch以上口徑的火炮,以備水面炮戰用,這更加深了航空巡洋艦的問題。水上機母艦則在華盛頓公約中有規定,速度也限制在20kt以下,因此不能任意增建。而倫敦海軍條約中,將航空巡洋艦也納入航艦的限制中,這個艦種的發展便無疾而終。

由於各國的重巡建造競賽惡質化,因此1927年各國再度召開日內瓦會議。但是因為英國與美國對重巡數量上的限制無法妥協—英國需要儘可能多的輕噸位重巡,以便巡邏與保護整個帝國;美國卻要戰力強但數量少的重巡,輕巡的大面積巡邏任務則由水上飛機取代。因此一方主張限制噸位,一方主張限制艘數,加上日本希望能改變對美國的戰力比率,最後談判破裂。1930年的倫敦會議中,英美日才對巡洋艦的生產限制,達成了進一步的共識。1930年的倫敦會議,英美日三方最終對彼此的巡洋艦生產達成協議,約定限制重巡的數量為美國18艘,英國15艘,日本12艘,以及巡洋艦的總噸位,而不限制輕巡的數量。法義兩國則因為條約不合己意並未加入,但基本上也遵守會議的規定。此後,各國造艦的重點,轉向輕巡洋艦。由於此時輕巡洋艦並未限制噸位,因此各國造出的輕巡洋艦,與重巡洋艦噸位上幾乎是同一個等級,防禦力上輕巡甚至超過重巡,讓「重」「輕」這兩個詞顯得有些諷刺。日不落國為了保持太陽不落,此時開

始大量生產輕量級輕巡,以求達到70艘的國防需求底限,因此輕巡噸位多半很低,最小的Arethusa級只有5200ton級,一般7000ton左右的相當多,火炮為3連裝炮塔3~4個,末期出現5個雙連裝

5.25inch(133mm)炮塔的防空專用巡洋艦Dido級。美國僅有的輕巡Brooklin級便是基準排水量9800ton的大玩意,3連裝炮塔5個火力相當強大,防禦設計比重巡還強大,一般評論足以與重巡抗衡。日本的輕巡火力與美國不相上下,並備有日後換裝2連裝203mm炮成為重巡的潛力,戰力依然是各國巡洋艦最強,但航海性能依然差勁。法國與意大利巡洋艦依然是追求高速,噸位與皇家海軍輕巡相近,法國

輕巡重視防禦力,而意大利則重視速度犧牲防禦力,甚至被稱為「大型驅逐艦」。

1936年第二次倫敦會議,除了進行戰鬥艦的重新定義與限制外,也對巡洋艦做出了更明確的規範。英國提出重巡是主炮8inch以下、基本排水量10000ton以下的艦隻;輕巡則是主炮6.1inch以下、基本排

水量8000ton以下的艦隻。但日本退出會議,因此只有英美法義遵守這個協議,除了英國以外,第二次倫敦條約型巡洋艦都不多。等到二次大戰一爆發,各國開始重新武裝,條約不再構成限制,巡洋艦的生

產再度進入一個新階段。而在五大海軍國以外,兩次大戰期間世界其它各國也有若干巡洋艦服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清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回到清末
上一章下一章

(轉貼)巡洋的v史

%